第45章 山阳县中
山阳县县城规模不大,成化十二年商县丰阳巡检司才改设为山阳县,历史不算悠久。也因此,城内的建筑并不多,官私室庐和文庙斋庑堂室规模都很小,只有大成殿和县衙衙门看起来比较堂皇一些。
城中绅民早早就听说了官军在军岭川大败的消息,县境内的土寇也趁机蜂拥而起,袭击行人商旅,搞得全城人心惶惶。
不得已,城内的绅民们便共推生员叶平章为绅民代表。托他带上一份厚礼,上衙门拜会县令、教谕、守备等要人,也去打听打听,县衙里头,对现在山阳县的局面有何方略——若知县毫无办法的话,就只能让良绅们自己出钱出力,组织乡勇,弹压土寇了。
叶平章年约三十,体格欣长。他有秀才功名在身,家资丰厚,又同本县的教谕张万道有师生之谊,自然被推为士绅领袖。
叶平章还带着四五个仆从,他们人人手提肩扛,以犒劳为名,给县衙带来了一批酒、帛厚礼。衙门外的几名衙役,见到大名鼎鼎的叶老爷,又看他带来这么多礼物,便问都没问一句,就给叶平章让开道,恭迎他进了衙门。
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叶老爷家财雄厚,自然出入衙门如在自家庭院一般了。他进了大堂,先拱拱手,而后就吩咐仆从们将礼物都抬了进来。
“县君、老师、张将军,”叶平章对大堂内高坐着的三人行了个礼,然后就先对着自己的老师本县教谕张万道,说道,“老师,官军在军岭川大败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流寇横行,县中绅民议论纷纷,一些无赖之徒蓄意作乱,学生百计筹措,几乎不能禁止。衙门里可有什么考量吗?”
张教谕看着年纪比叶平章大上许多,他原是河南的举人,只因仕途不顺,才落到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做教谕。好在他的门生叶平章在本县势力很大,张教谕也就纯当自己提前致仕养老了,因此他的处事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嗯……我们恰巧就在商议此事。依我来看,流寇不过是同崇祯八年、九年时一样,过境而已。只要紧守县垣,不数日,贼寇自然退去。”
山阳县教谕张万道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宗旨,他援引四年前义军在商州活动时的经验教训,认为只要守住城池,流寇在乡野打粮后,自然会退兵而去。
“崇祯八年,数十万流寇自中州回陕,途经商洛。咱们山阳县闭城固守,流寇仅攻一日就自行退去了,洛南县却开城击敌,结果被流寇报复,县民死难何止千万啊。”张教谕仕途早已无望,所以他一心只想维持现状,不想多惹是非。
但知县王之遵正值春秋鼎盛之时,他到任山阳县后,就积极奉行崇祯皇帝的上谕,拼命追缴本县历年拖欠的钱粮赋税,催科追比、急于星火。王知县精明强干,手腕高明,在追比钱粮的过程里,和占有山阳县多数土地和佃农的士绅们结下了很深矛盾。
他自知有许多绅民正在利用亲戚和同年的关系,向上级的商州乃至于西安府那边打小报告,正设法要搞掉自己的乌纱帽。而此次流寇逼入山阳县县境之内,却给了他极好的立功机会,若能剿灭这股流贼,自己知县的官位自然就稳如泰山了。
“张教谕说的也有道理,但流贼逼入县境之内,沿村打粮,此处毁坏田地庄稼。我们做父母官的,若束手旁观,不知多少百姓庐舍田产会被焚掠一空啊。”
叶平章一听王知县说的话,便知道王知县的意见,还是倾向于出兵剿灭流寇的。就像王知县说的那样,城中绅民的田产都在城外。如果闭城自守,就等于把这些财产全都送给流贼了,那损失不知道要有多大了。
张老师岁数大了,只懂得明哲保身,一点都不顾及绅民们城外家产的利益。而王知县过去虽然因追缴钱粮一事,和士绅们闹了很大矛盾,但如果这次他能积极出兵,摆平流寇。那叶老爷相信,良绅们以后也不会再那么为难县尊了。
一旁的守备张岩也听出了王知县话中隐含的意思,但他并不是负责驻守山阳县的将领。只是此前参将郑国栋出兵讨伐闯营之前,他奉命带了不足百人的兵力,到山阳县来搬运粮秣而已。没想到郑国栋在军岭川全军覆没,自己反而因此逃过一劫。
所以张守备同知县不同,并无守土之责。他听说连郑国栋千余人马的大军都在军岭川被流寇打的全军覆没,已经是心惊胆战,根本不敢想象,凭借自己手头一百多人的兵马,能消灭这股流贼,因此急忙反对王知县的意思。
“县尊!郑参将和艾都司,都是边军骁将,素有武名。连他们都在军岭川兵败流贼之手,生死未卜,我看这股流寇十分扎手,咱们还是应当以万全计,先守住县垣才说其他的吧?”张守备生怕不懂兵事的县老爷,要让自己带着一百号官兵,去剿灭闯营,因此赶紧提出反对意见。
“城中官兵只有我带的秦军数十人,加上衙役捕快,也不到百人。一旦出了县垣,恐怕是凶多吉少呀。县尊,自古用兵讲究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我看还是要以守住县垣为第一紧要。”
知县催科钱粮的手腕十分高明,但在具体的军事问题上,他了解的就很粗浅了。听到张守备的反对意见后,知县又沉吟了一会儿——叶平章一看知县受到张守备的影响,好像有转变意见的趋势,也急忙反对道:“不不不,守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据本县良绅所报,进入山阳县县境之内的流寇,至多不过百人。而此前军岭川之役时,郑参将、艾都司是过分冒进,不幸遭到数万流寇的伏击,才兵败的。以此计之,三四万之流寇,还要伏击才能消灭千余秦兵,本县现有秦兵百人,击未满百人的流贼,岂非呈狮子搏兔之势?”
张守备不愿意出城作战,便把自己手下一百多号兵马,说成“秦军数十人”。而叶老爷急于催促官军出城剿灭流寇,保护士绅们在城外的田产,就更加夸张了。居然将军岭川之战时的闯军吹成三四万人之多,又把进入山阳县内的李来亨和高一功所部二百兵马说成“未满百人的流贼”,就为了让知县心动,赶紧出兵消灭流寇。
果然,知县听到叶老爷的这番说辞后,神色显然是为之意动了。他口中不断念叨着“以数百秦中劲兵,击数十疲惫残贼”这句话,信心是越来越坚定了。
叶平章一看便知,知县已经被自己说动了大半。只是张守备毕竟知兵,看他的模样,还是不太乐意带兵出城作战的,叶老爷便又加了一把筹码。
“城中良绅早对这股害民的流寇,恨之入骨了。大家都托我来,禀报县君,只待县君发兵剿贼,城中士绅都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家还可以凑个二三百家丁壮勇,协助县尊老爷,剿灭这股流寇。”
“好呀!未曾想到我山阳县绅民,还有此等期期报国之心!”知县听到叶平章的加码后,大喜过望,感到城中士绅可以不计前嫌,出钱出力讨伐流寇,这等报国之心着实热切。
“以数百秦中劲兵,击数十疲惫残贼,已经是狮子搏兔、游刃有余了。何况现在又有绅民们,以期期报国之心,主动组织乡勇数百,加以助战。这岂非是万胜之算在握了吗?张守备,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咱们就定下今天为出兵搜贼剿寇之日吧!”
“这……?”
守备张岩听王知县一口一个“数百秦中劲兵”,非常无奈,自己所有兵力还不到百人呢,怎么说着说着,就成了数百劲兵了?
可他看王知县和叶平章两人相谈甚欢,主意已定。又考虑到,流寇固然不像叶老爷说的那样,只有未满百人的兵力,但从他部下人马的探查来看,应该也就在一百到二百之间了。
以自己手下的一百秦兵,在加上叶平章组织的乡勇两三百人,兵力对流寇已据有很大优势了。这样对比一番实力后,张守备又看了一眼教谕张万道,见这个老头子眼观鼻鼻观口的样子,知道是指望不上了,便只好点点头,同意了王知县和叶老爷的计划。
知县王之遵被叶老爷一顿吹捧之后,自感这一战已经有了万分的把握,便打算亲自带兵出战。城中的官绅士民们,也都觉得胜利已经握在手心,人心振奋。
中午,王知县在叶平章陪同下,亲自带着山阳县里一大批有头有脸的士绅人物,到关帝庙上香,求关圣帝君保佑他出兵顺利。
看庙的老头养了一群鸡,看见众人进来,有的带着刀枪棍棒,惊得满院乱叫乱跑,有三只鸡吐噜吐噜地飞上墙头,还将鸡屎飞到了知县老爷的衣服上。王知县的脸色一寒,跟在他身边的叶平章连忙说道:“好,好,这预兆县君将旗开得胜,连升三级!”才让县老爷转怒为喜。
张守备还晓得一点兵事,他先招呼官兵和乡勇们饱餐一顿,然后在关帝庙外的空场上集合站队,看他祭旗。空场的东西两边本来有两根高大的旗杆,平日却只有一面鲜蓝大旗悬挂在东边的旗杆上,上面写一个“关”字。
今天又在西边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杏黄旗,上绣一个斗大的“王”字。阵阵秋风吹来,两面大绸旗在空中舒卷飘扬,呼啦做声,让王知县看得十分满意。
知县王之遵和叶平章等一批乡绅人物,在一群捕快衙役的簇拥中出来了。后边推出来两个陌生男人,都被脱光上身,五花大绑,胸脯和脊背上带着一条条紫色伤痕。
其中有一个人就是附近人,姓刘,是靠打猎为生,曾对着别人骂过叶平章老爷是地方恶霸,还说别看叶秀才家眼下兴旺,欺压小民,迟早会有人来收拾他,替黎民百姓出气。
这些话早已传入乡绅富室们的耳朵里,都认为他暗通流贼,迟早会跟着流贼造反,成为一方祸害。今天就借着知县老爷要亲自出兵的机会,打着立威的旗号,将他逮捕,诬他个替流贼暗探军情的罪名,也不行文书上报州县,就决定用他的脑袋祭旗。
另一个被绑的人姓李,是个落魄书生,曾经写文章讥讽叶平章的秀才功名有水分。便让叶老爷抓住机会,一并酷打成招,私定死罪。
姓刘的毫不惧怯,挺着胸,一边走一边破口大骂。姓李的吓得直哭,到现在还不断哀求饶命,但也无济于事。他们被推到场子中间,喝令跪下。
片刻之间,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摆在两根旗杆下边。两根旗杆中间摆着一张方桌,上有用黄阡纸写的旗纛之神的牌位和四色供飨。王知县、叶老爷、张教谕、张守备都在牌位前焚香叩头,颇为虔敬,气氛虽不热闹,却很肃穆。
祭毕旗,知县老爷又回到庙中,在供奉的关公像前焚香叩头,默祝神灵保佑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然后他才匆匆披挂,叫张守备和叶平章率领人马,准备出发。
张教谕年迈,不跟随大军出征。他心中还是有些忧心,又抓住叶平章,小声问道:“今日虽然胜利在握,但流贼多诈,还需多加小心。”
叶老爷哈哈一笑,说道:“秦中劲兵已有百人,乡勇又有二三百人。那股流寇,多方探报,都可以肯定它决计不超过二百人。老师务必放心,勿用多疑。”
“好,好,但愿如此。那我就在关帝庙翘盼捷音了。”
叶平章信心在握,又把站在附近恭送人马出征的族叔叫到面前,嘱托他陪张教谕吃酒闲谈,等候捷报。
他的这位族叔也是一位乡绅,连忙答应,又悄悄地附耳叮嘱:“贤侄,你小弟尚在西安府,一时赶不回来。你破了流寇之后,务请在呈报有功人员的文书中将你小弟的名字也填进去。倘得朝廷优叙,也不负愚叔半生心愿。”
仗还没开始打,叶家人就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分润战后的功劳了。叶平章也是自信心爆棚,轻松回答说:“你老人家放心,我弟弟的名字自然要填写进去。”
大约又过了一顿饭时候,官兵和乡勇终于出了城。叶平章在城中官绅们帮助下,共搜罗了一百多匹健壮的骡子,将叶家家丁和王知县麾下衙役们编成一支“马队”,走在前边。
后边跟的乡勇全是步兵,最后的一百名官军也是步兵,只有带队的守备张岩和他的四名亲兵骑在马上。
王知县和叶平章让秦军走在最后是有私心的。这样,在击灭流贼的时候,官军就没法同乡勇争功,而重要俘虏、妇女、战马、甲仗,各种财物也都首先落入乡勇之手。
张守备明白他们的用意,却毫不争执。因为他也有一个想法,他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经验,知道流寇的厉害。他认为自己的人马走在最后,万一有事,逃走比较容易;倘能真的能大破流贼,这功劳也有他一份,再在抚台左右花点银子,把功劳多说几句,提升为将军不难。他明白王知县是主,他是客,所以他但求不冒风险,压根儿不想同乡勇争功。
王知县见张守备态度恭顺,心中颇为高兴。他和叶老爷都骑在一匹健骡上,两人便走便说着话。
知县老爷先夸赞叶平章办事得力,筹措了如此多的乡勇和骡马,“抚台若知道你如此的报国之心,一定十分嘉许。现值国家用人之际,事后我一定为你请功,步步高升绝非难事。”
叶平章拱拱手回礼,答道:“多蒙县尊栽培,学生自当努力报答。”
“哈哈,灭贼事成之后,我一定要在抚台前为你竭力保荐,从优奖赏。”
“那学生就先多谢县尊栽培了。”
张守备对这两人的一唱一和,很不感冒。他看前面丘陵地里地方狭窄,树木又很多,感觉不利于骑马作战,便劝说王知县,“县老爷,我看这一带山路不好走,林密树多,万一厮杀起来,只利短兵步战,不利骑战,有马匹反而成了累赘。还是下马步行为妙。”
王知县想了想,感觉张守备老于兵事,说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便答道:“你说的有道理,那我们就都下马,将牲口留在这里,步兵讨贼好了。”
但叶老爷却觉得步行难走,而且他感觉骑着马更加气派威风,便大加反对。王知县在叶平章和张守备两人意见中犹豫不决,无法决定,最后便只好留下部分骡马,但又让叶平章等二三十号人,继续骑着骡马。
这一点曲折没有影响官军大兵的行军,张守备就选择了一处比较安全的丘陵山地,让一些官兵留在此处看守牲口,其余人则继续前进。不要多久,便离城很远了,太阳往下滑落了一点,淡淡的阳光照着苍茫的群山和密集的树林,让人心里越发没底了起来。
张守备感觉这野外太过安静了,照理来说,流寇如果在乡村间打粮的话,那不管是流寇还是逃亡的民众,声浪都不应该这么小啊。他心难自安,正打算让手下的秦兵们多加小心的时候,突然从远处密林中,射出一支响箭。
王知县和叶平章都不明所以,张守备却大惊失色。随即密林里又接连射出两支响箭,之后又发出砰砰砰几声铳响,王知县身旁几名骑在马上的乡绅,被铳弹击中,一边惨叫着一边落下马来。
铳声刚落,又有好几个人影从树林里钻了出来。他们半跪在地上,或搭弓射箭,或填充铳弹。人人都是毡笠箭衣,赫然就是那股流窜商洛境内的闯贼!
张守备情知中伏,十分慌张,赶忙拔出宝剑,指挥还算堪战的秦兵结阵。但王知县和叶平章两人都被吓坏了,其他乡绅也是乱作一团,乡勇无人指挥,都是心胆俱裂,队伍大乱,无心迎战。
从官兵队伍的侧后两面树林中,又杀出几队流寇来。他们都手持刀牌,锐气十足,一口气杀进官军后方。张守备还算硬气,他见状知道若不奋战,不管是秦兵还是乡勇,恐怕都要全军覆没了,便带着左右秦兵反身掩杀,殊死搏斗。
但王知县实在不成样子,他见到自己侧后方杀出一群贼兵来,心里想的居然是“这下都活不成了”,完全生不起抵抗的想法来。
至于叶平章,他表现得比王知县还要糟糕。叶老爷一看到树林中冲出的一员红缨毡笠小将,见他手中拿着一杆细长的火铳对准了自己的方向,就吓得两腿瘫软,尿了一裤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