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河的原风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奶奶留给我们什么

河对岸的七家村开发夜以继日的进行着,昔日的农田变成了一马平川,机器卡车在这片土地上轰鸣着。

听说影视城的大门已经修成了,从去过的人的手机上的照片来看,是一座古风古韵的牌楼。

渐渐地听人说修起了喷泉,后来又盖起了小亭子。

带信回来说的人绘声绘色,引得未去的人心里痒痒的,总想去一暏为快。

母亲打电话给我说明天是奶奶的九十大寿了,小叔小婶都买好了菜,请我们大家都回来,在老屋给奶奶庆祝九十岁生日。

蛋糕要新鲜的才好,所以交待我勿必从城里带一个大蛋糕回家,还要按老风俗给奶奶买双好一点的鞋子。三十六码的。

我高兴地应承下来,奶奶九十岁了,我们家的老寿星呀,是该给奶奶庆祝一下生日了。

我连忙叫陈青玉去商场的蛋糕房订一个最大的三层蛋糕,明天九点一开门我就要的,陈青玉遵命去办了。

至于鞋子,我早就买好了放在柜子里,脚口有绒毛的平底羊毛皮靴,冬天穿合适,奶奶就不会冷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赶回娘家,嘱咐陈青玉等蛋糕店开门取蛋糕,再送到高庄。

我以为我是到得最早的,不想梁英和春华两人更早,他们是因为他家儿子醒得早不肯睡,把两人给折腾起来了,他们想想还不如早点回来,小叔小婶还能帮他俩换着看一下。

刚放下东西,小哥的电话就到了,说他们已经下飞机了,坐轻轨一会儿就能回家了,赶得上奶奶的寿宴。

我把电话放在奶奶的耳朵边,让她听小哥的儿子宁致跟奶奶说话。

奶奶一边点头一边笑着,不住地打着哈哈,说着好好好,嗯嗯啊啊地说了大概有二十分钟才挂断。

我很好奇地问奶奶:“您都跟宁致说啥呢,说了那么久?”

奶奶高兴地说:“他说他们要回来了,正在路上呢,还祝我身体健康,长寿”,奶奶边说边用衣角擦起了眼泪。

我更奇怪了,明明听见宁致说的普通话,叽哩咕噜的还夹着很多的英语词儿,奶奶就听懂了?

“奶奶,您不是听不懂普通话吗?怎么跟宁致说话就全听懂了?还有英语,您怎么听懂的?”,我问。

奶奶两手在膝盖上拍了一下,说:“我怎么听不懂?谁说我听不懂的?我啥都听得懂,我家宁致说的话我每一句都听得明白”。

我眨巴眨巴眼睛,无语应答。

春华和梁英坐在小凳上笑岔了气。

梁英从包里拿出一件棉袄来,玫红色的福字团花面料,十分喜庆。

“奶奶,这是我给您订做的一件鹅绒棉袄,穿上又轻又暖和,冬天您就不会怕冷了”,说着,让奶奶试穿一下。

奶奶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难得你们这样有孝心,我这衣裳都穿不完了,好,好,好”。

奶奶拿起棉袄在太阳底下照了照,又在身上比试了一下,心满意足地拿进房间里去了。

奶奶换了一身喜庆的新衣服,从里屋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梳子和镜子,招呼我过去帮她老人家梳头。

我给奶奶梳顺了头发,别上发卡,奶奶又拿出一瓶头发油来抹了抹,头发显得更顺滑了。

穿上了新鞋新袜,奶奶精神焕发。

我说奶奶您一点也不比电视里的那些老太君形象差,挺有气质的。

奶奶说我孙女儿真会说话,尽向着奶奶说。

不一会儿,两个姑姑也到了,手里提着奶奶爱吃的柿饼,糕点,还买了鞋袜。

大哥大嫂和天天也来了,他们一家人人手一个大袋子,都是买给奶奶和母亲的。

奶奶的小房间堆着各种水果干果营养保健品和零食,各种喝的牛奶饮料顺墙根放着,用天天的话说,快要能开个小商店了。

秋实领着老婆孩子也回来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摆了一地,也都是给奶奶买的。

只等小哥他们一家子了。

我帮着母亲和小婶有伙房准备菜肴,奶奶九十岁生日这天,我们要弄得格外丰盛一些。

小哥他们坐着陈青玉开的车到达家门口。

当陈青玉拿出那个三层高的大蛋糕时,伢子们的眼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就连春华家那个小家伙都高兴得跺了一下脚,连打了三个“哈哈”,然后踮起脚尖往蛋糕旁边跑,小叔拉都拉不住他。

一切就绪,饭菜都端上桌的时候,奶奶的生日宴就要开始了。

按老规矩,先给奶奶磕头拜寿。

先是曾孙子辈的,两个一排喊着“太奶奶”,然后磕响头,奶奶笑眯眯地给每人一个红包。

春华家的小峻驰也跪在地下磕了几个响头,然后把手一伸,“喏---”,大家笑起来,原来小家伙是在伸手要红包。

奶奶递给他一个红包,他心满足地打着小背手踱着小方步回到他妈妈的身边,小模样可爱极了。

轮到孙子辈的给奶奶祝寿了,我们一对对跪拜,分别是给奶奶一双鞋,一个大红包,奶奶乐呵呵地笑纳。

我注意到小哥给的红包特别厚,红色的纸口袋快要撑破了,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

老老少少三代人都给奶奶行跪拜礼完成之后,大家开始切蛋糕了。

一家人沉浸在欢声笑语当中。

小叔说:“我家总算是聚齐了小城三宝”。

“什么小城三宝?”,我们齐声问。

“小城市三件宝:教师、医生、公务员,嘿嘿”,小叔笑道。

还真是,教师有四位:小叔、我、大哥、大嫂。

医生一位:外科医生高春华。

公务员一位:陈青玉。

小哥对我说:“哎哎哎,你们别把我漏了,我现在理工教书,你小嫂也在师大教书,我们也都算是教师吧,高校教师他也是教师嘛”。

大家又哄笑一堂,这么说来我家有六位教师了。

陈青玉傲骄地说:“要不是我当初放下架子从了高雪莲老师,公务员这一宝现在还缺着呢?”

真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我在桌子底下使劲踩了一下他的脚,陈青玉疼得大叫起来。

奶奶一直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笑,四世同堂的欢乐,甜到了她老人家的心窝。

奶奶示意我去屋里把装钱的小木盒子搬出来,对于奶奶装钱的盒子,我再熟悉不过了。

盒子有些沉,没有上锁,里头应该是满满的。

奶奶打开木盖,里面放满了纸钞和红包。

奶奶叫我把红包里的钱都拿出来,清点一下总数。

我们都不知道奶奶要干什么,天天大叫了一声:“哇,太奶奶好有钱哪”。

默语盯着那一大堆钱,也张大了嘴巴,说:“太奶奶这是要给我们发钱吗?”

我拿出一个大红包,这应该就是刚才小哥包给奶奶的红包,我把里面的钱倒出来,崭板新的百元钞票一摞,不用数,银行的封签还在上边呢,应该就是一万块。

还有叠成一扎一扎的百元钞票,多数比较新,二百的,五百的,一千的,应该是我们平日过年过节给奶奶的零花钱。

在我点钱的时候,奶奶说:“你们平日里孝顺,过年过节都给我钱,我都没花,不是舍不得,是没处花,吃的喝的穿的你们全给我买来了,我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的,我寻思呀,我这么大岁数了,也得做点有意义的事”。

然后奶奶扭过头来问我,一共有多少钱?

九万六千元整。

我自己也有点吃惊,奶奶竟然攒了这么多的钱。

我的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奶奶这些钱的来源。

假定奶奶从八十岁开始攒:每年端午节,我们四个孙辈每人给三百,合计就是一千二百,小叔再给五百,两个姑姑每人一百,总计就是一千九百元。

中秋节还是按这个数给,奶奶再攒下一千九百,两个节气下来攒下三千八百元整。

过年的时候,四个孙辈每人给五百,小叔也给八百,两个姑姑每人三百,合计三千四百元。

全年二节一年下来就能攒下七千二百元。

从八十岁攒到九十岁的时候奶奶能攒下七万二千元。

在小哥工作收入高的那几年,回到家都是特意到银行去换上崭新的一捆百元大钞,一捆一百张,也就是一万块钱,作为给奶奶的节礼钱,好让奶奶欢喜。

至少都给了三回,可能还不止,也该有三万块。

这么着合计起来以前一共攒下十万二千元。

今天奶奶九十大寿,晚辈们贺寿金就给得更多了,小哥照旧是一万元崭新钞票,其他孙辈一家二千,合计八千,小叔五千,两个姑姑一人二千,总计贺寿金收了二万七千元。

以前攒下的加上今天的贺寿金一共有十二万玖千元。

差额三万三千元钱,奶奶这么多年自己总得花点吧,吃个早点,买个零碎,给曾孙辈们包个红包什么的,花掉那三万三也不算多吧。

我这么飞快地计算了一下,奶奶攒下的这些钱合情常理。

奶奶说:“我呀,老了,与用不上这些钱了,年轻的时候穷,想吃好的喝好的没有钱,现在人老了,有钱买大鱼大肉吃吧,这胃又消化不了。你们孝顺,年呀节呀都给我钱,我也花不出去,我寻思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把它捐出去,捐给电视里播的那些没有钱上学的孩子,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沉默了,先是惊,后是喜,突然,屋子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小哥说,别九万多了,还差多少我凑上凑整十万的数,匿名捐出去,实现奶奶这个九十岁老人的心愿。

天天说:“太奶奶原来你好有钱哦,我以前都不知道呢,我真是舍不得把这么多钱给别人,但是让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我又觉得太奶奶你做得很对”。

默语有些担心说:“太奶奶把钱都捐出去了,以后花什么?”

奶奶乐滋滋地笑着说:“太奶奶有钱花,我现在每个月都有钱领,还有高龄补贴呢,零用钱花不完”。

大哥说这事由他来办,大家放心好了。

思想跟得上潮流的老奶奶,什么时候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你是我心中最时髦的老奶奶!

小叔说来来来,全家该来张合影了,也许等搬迁之后,就再也没有老屋的模样。

于是大家都蹲一排,站两排,奶奶坐着老木椅排在中间,照了一张大大的全家福。

当自动相机闪光的那刻,大家一起喊出“茄子”,哄亮的声音响彻了村庄。

我问奶奶还有什么想要的?

奶奶说别的都没有,想去看看正在修建的影视城,四毛他奶奶已经去看过了,奶奶还没去呢。

小叔说影视城刚修,只修起了门和几个亭子,还没有修好呢。

奶奶说人家已经都去看了,有亭子有喷泉,你们要等影视城整个修好了再带我去看是不是?我是九十岁的人了,谁晓得都修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大哥说不必等到都修好了再去,休息一会儿两点钟大家准时出发。

两点钟,一大家子人都出门朝七家桥走去,南方的冬天,没有起风的日子,太阳晒得人暖融融的。

过了桥往南二里地的地方就是影视城新修的大门了。

考虑到奶奶九十岁的高龄,陈青玉跟大哥带着梁英和峻驰坐车去,其他的人走路去。

小哥牵着他的儿子宁致,走在人群的最后面,慢慢地欣赏着河边的景色。

那里有他小时候曾掏过的鸟窝,也有他熟悉的兔子洞。

有他曾经打过滚的草地,也曾盛开着他琢磨不透的酒曲花。

一件件往事,一幅幅情景,都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站在七家桥上,久久地看着河面,看着河面上闪起的道道银光,思绪万千。

离开家乡求学,辗转万里,又回到家乡,更能感受到家乡在他心里的份量。

小嫂催促了他一句,他回过神来跟上队伍。

路人看见我们这一大群人在河岸边缓行,知道又是去影视城参观的,对我们报以亲切的微笑。

影视城门口,大哥搀扶好奶奶,已经在等我们了。

所有的人围在奶奶身边,连拍了几张全家福,奶奶笑得那么开心,完全不象是九十岁的人。

在喷泉旁边,奶奶又照了一张单人照,在亭子的长凳上,奶奶扶着柱子,又照了一张坐着的相片。

影视城还在建设当中,没有多少景可以拍了,奶奶也心满意足。

回到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火。

秋实搬出给奶奶庆生的烟花,说是准备要放烟花了。

孩子们跑出屋外,看着在夜空中炸裂的烟花,绚烂地朵朵开放,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声。

秋实五岁的女儿小嫣然问她爸爸:“爸爸,太奶奶为什么不把钱留给我们呢?”

秋实回答道:“因为太奶奶留给了我们比钱更宝贵的东西”。

好一个美丽的夜晚,好一重美丽的新世界!

我的家乡每一天都在改变,每一天都在换新颜,我无法留住它的旧貌音容,唯有用文字,来记下她的变迁,成为我记忆里无法抹去的印迹。

写完之后我就象是完成了一件非完成不可的大事,内心里踏实而平静。

感谢一直给我投推荐票的人,唯一的一个鼓励我的人,谢谢!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