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河的原风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分田到户

太阳一天天升起落下,饮马河的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我们都以为日子永远是这么一天天地过下去,生活的日记也就这么着流水账似的记下来。

谁知就在这一年,国这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队长爱民大叔管他叫“单干”。

大喇叭里天天都在播着相关的新闻,村里的人天天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情,好还是不好?谁心里都没底。

我们小孩子本来是不关心这些事情的,因为什么也不懂。

但是这件事情跟小哥有关,我不得不多从大人那里打听一下消息。

听大人们说实行单干后,田地分到各家,几家合成一个组,

队里的八头牛就要分到各组,由各组成员自己喂养,队里不再需要放牛娃了,

这么一来,小哥辍学放牛的愿望就落空了,

如果不上学读书,牛也没得放了,小哥该怎么办?

只有我心中担忧,大人们看着都十分高兴,甚至可以用亢奋来形容,

父亲母亲每天忙着去队里听通知开会,丈量土地签字,

小婶风风火炎地进进出出打听跟谁一组合适,哪头牛比较健?哪片菜园子水源好是上等地方?

奶奶听下一辈的说好也跟着说好,说不好便跟着说不好,一唱一合地跟着激动

。最后我家分下来四亩水田,旱地多少我没弄清楚,大哥因为是吃商品粮没分到地,小叔家跟我家差不多,略少,因为奶奶跟着我这吃口粮,所以奶奶的地分在了我家名下。

七家村也实行单干了,他们刚分过去种了一年,就开始土地承包了,面积宽,户数少,更加合算,

小婶更是没少埋怨小叔。

分田到户的日子比生产队自由了很多,种什么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下地干活也是自由的,父亲母亲卯足了劲头要实现全家人吃饱饭有菜吃的愿望。

主要粮食作物种了水稻和冬小麦,一亩棉花收了之后弹几床新棉被,几家合分的藕塘除了种藕还养上鱼,边边角角菜园子全种上四季鲜蔬,坟头上都种上了东瓜南瓜,家门口的篱笆上挂上了丝瓜,圈里养了一头猪,芋头禾用来养猪最肥了。

起早贪黑的干,收获的也多,

这刚刚开始,吃穿用度就改善了不少。

小哥和我的农活也多了起来,以前生产队是不需要小孩出工的,所以我们没有干过农活,顶多帮奶奶打打下手干干家务,还互相推诿,

现在倒好,两人都得去插秧干杂活,

大哥尽量抽时间家帮忙,但大多数时候学都有他自己的安排,不能全指望。犹其插秧这活,全落到我和小哥头上了。

父亲对于小哥总没有好脸,说话就是吼,稍慢一点就嚷嚷开了。

秋收时间赶得紧,迟一天都会影响收成,

父亲大中午的都不让歇一会,除了喝水能歇会儿,我们就跟机器一样弓着腰在水田里插秧,毒辣的太阳都快把我们烤焦了。父亲还在一个劲的嫌我们慢,挑剔着小哥插得不整齐,

小哥顶了一句嘴,父亲就抓了一团泥巴来打在他身上,

“简直就是个周扒皮”他小声嘟囔着。

父亲还是听见了,他走了过来“在农村种地就是这个样,不掉两层皮吃得饱饭?叫你读书不好好读,就是要你尝尝这种田的苦日子”。

挨了骂的小哥上半身仰头倒在田梗上闲眼不语,眼睛里有泪珠滚落下来。

我把我没舍得吃的半根嫩黄瓜塞到他嘴里他也不吃,只是无声地流眼泪,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抓紧时间更快地干活。

勤劳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土地不会骗人。

家里田头坟地边边角角种的瓜果疏菜都丰收了,冬瓜南瓜堆了一屋,柴伙屋用来放冬瓜了,白白胖胖的象小猪崽堆满了,南瓜直接堆在了厨房,

奶奶高兴得不得了。掐手指头算了算说能吃到来年。

但是这东西它不经放,容易倒瓤,还是得去卖掉一部分。

说到卖,东瓜南瓜这些都西都是粗货,不值钱而且份量重,拖运起来不容易,父亲询问了几户都说二分一斤都卖不出去,只有焦岭那边大菜市能卖到三分左右,

父亲想拖一车去焦岭,但路途实在太远而且路不好走,犹豫不决。

想来想去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出力换不来好日子,又打起精神架上板车轮决定去焦岭大集了。

一个人肯定不行,得有个打下手的帮手,家里的里里外外的事太多,母亲留在家招呼还忙不过来呢!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小哥。

小哥是坚决不去,知道这是个吃苦受累的活,父亲跟他说他装做没听见。

父亲只好跟他说卖瓜的钱是要用来给奶奶抓药的,奶奶的腿再不治就要瘫了,小哥这才从床上起来。

小哥说起他这次卖瓜的经历,终身难忘。

夜里三点就被叫起来了,晕乎乎的摸黑打着手电推着东瓜车出了村口。

父亲在前面接着板车的把手,他在后面推。

崎岖不平的土坷垃路,车子颠簸得厉害,时刻得注意着使匀了力气以免翻车。

焦岭大集远比他想象中的要远得多,早知道这么远他死活也不来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他觉得脚后跟磨得疼,塑料凉鞋带子也断了,每走一步就硌一下脚,问问父亲还有多远,父亲说远着呢,还没走一半的路。

休息了一会儿,接着赶路,不时碰到去赶集的人,或挑担或推车,大多是售卖鸡蛋和蔬菜的,因为早一点去能占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小哥问父亲这车东瓜有多重,怕有一千斤吧,

“我胳膊都酸死了”。

父亲说你是心里没点数啊,要有一千斤倒好了,至少能多卖点钱,实际上也就三百来斤吧。

小哥算了算,这车瓜能卖到十块多钱,

十多块钱是多少呢?

听说小志他叔在城里当工人一个月是三十块五毛,那这十块就也不算少了,

但不是每天都能有十块的进帐啊,这不是收了一大年的才卖这么点钱吗?

巴不得这车瓜能再重一点。

小哥刚觉得这种瓜还是不划算,又一想,还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呢,又觉得还得种。

走着走着,脚底板开始发麻,热辣辣的不太敢用力,脚步也慢了些,

稍慢点,父亲就在前面开始喊了,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跟上去。

事情总是不由人想象,你越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吱吱作响的板车在途中一个轮子被扎瘪气了,重量歪向一边,小哥不得不用手在轻的一边用力扶着,可途中还是翻了一次车,

侧翻的板车让小哥急得想哭,恨不能扔了这些破瓜不卖了空车回家。

父亲镇定地说有办法的,找两个赶集的路人帮忙把车子扶正了,

这一路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小哥脱下了鞋子光着脚板跑完后面的路。

到了大集时天刚蒙蒙亮,隐隐地有人影晃动,看不清脸,询价地菜贩子居多,出的价钱都很低。

父亲一眼就能辨别出哪些是菜贩子哪些是单位食堂的人哪些是零散的家庭买主,所以回答的价钱也是不同。

小哥听父亲对一个人出了个五分的高价,怀疑他是不是一大早还没清醒过来,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这人一看就是个菜贩子,成心不想卖给他才出那么高的价钱的。

“那您老要卖给哪些人呢?”小哥问

“当然是那些单位食堂的采买最好啰”父亲点着了一支烟“出的价比菜贩子高,而且能一次买走,不耽误回去干活,运气好的话还能拉上关系,以后有什么菜直接送到他单位上。”

小哥一直盼着能有个食堂的大师傅模样的人出现在眼前,凡是从眼前过的长得富态一点的人,小哥都要多看两眼。

肚子开始咕咕叫了,飘过来油炸和葱花的香昧,

他挪了挪脚,脚后跟起了泡,钻心的疼,显然是磨破了。他吸了吸鼻子,更饿了。

父亲看出来他的心思,给他五角钱去吃一碗馄饨,馄饨二角,还剩三角他买了三个面窝花了一角五,自己吃了一个给父亲留了二个,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碗豆花给父亲,最后还剩下五分放到了裤兜里。

小哥一直站在板车旁,看着集市上人来人往谈斤论价,觉得头晕脑胀,困得站不住了,靠着车把手就开始打盹。

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叫他,原来是同班女同学,也是跟着大人来的,小哥十分高兴,觉得分外亲切。

原来同学是随母亲来卖鸡蛋的,鸡蛋好卖,也轻,用个蓝子提着就行了,摆在地上一会儿就有人买走了,现在正准备回家,

父亲的东瓜车又占地又笨重,累死人,真是应该多养鸡少种菜。

同学说完话走了,小哥又开始打盹,

半梦半醒时又听见旁边有人说“这个小伢是葛麻呀,站着都能睡得着”。

葛麻是奶奶最爱听的戏里的一个人物,一个员外家的家奴,在戏里故意靠墙站着打瞌睡,是一个喜剧角色。

听到路人的话,小哥噗的一声笑醒了。

这时候看见父亲跟人在比划着讲价钱,最后应该是谈妥了,父亲朝他挥了挥手,叫他说东瓜有人买了,送到一个单位的食堂去。

小哥高兴起来竟忘了脚上的疼痛,在后面起劲地推着。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近,走了两条街才到,小哥脚上的泡都磨破了,眼泪又不争气的流下来

。东瓜车搬空了,他一屁股坐在到车上,一头倒下。

等父亲结算完钱出来,小哥已经在板车上睡着了,

父亲把他拉回了家已经十二点多,正好赶上中午饭,

当他揉着惺忪的睡眼问父亲最后几分卖的,父亲说二分五,总共卖了八块二角五,过早花了五角,剩下七块多,小哥说我这儿还有五分呢,

父亲说给你吧,跟着起了个大早不容易,

小哥翘起脚,两个大大的血泡已经破了一个,露出红赤赤的肉,父亲没说话,咳了一声,伸出自已一双满是布满老茧和伤疤关节变形的手,小哥连忙将脚收了回去,不敢吭声。

卖了一回东瓜,小哥老实多了,跟父亲顶嘴也少了,把自已关在房里的时候多了,他甚至跟我说一定要读书考出去,千万不能在家种田。

看来父亲这么多年的打骂,都顶不上去卖这一回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