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意义,是概念上的东西,需要具体到某件事物上或许才会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这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的第一感觉,这本书在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要比普通书籍来得更有概括性和指导的作用。因为它并不从一些字面意思上空泛地概括关于意义的本来面目,而是通过弗兰克尔先生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就使得这本书有着深厚的事实基础,也经得起推敲和考证。
这本书一开始虽说写的是作者弗兰克尔先生本人在集中营的经历,但是他却并没有过多描写自己在集中营中遭遇的苦难,而是更多从集中营中各类人群的心理观察和思考上找到了让自己存活下来的精神力量。虽说这是他作为医生的职业本能,但这件事不管是对弗兰克尔先生还是对如今的我们,都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而且这么做也让这本书少了很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沉重感,从而更多地集中到人类的精神建设之上,使得这本书实际上成为了心理学对特殊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心理研究。
我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弗兰克尔先生关于生命态度的转变,还有意义的存在对于生命的重要价值观念。
书中在谈到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的时候,视角也是别具一格的。虽说是个人视角,却很直观而且客观地呈现出很多现实。不管是集中营的底层被压迫的人,还是集中营的看守或者是囚头,都有不失客观的评价,而且一些言辞还是比较犀利的。
而且,我还是赞同弗兰克尔先生的意义疗法的。在我看来,意义疗法在心理学方面应该算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分支了。此前我似乎也曾有过相关的思考与反思,但是很少有如此系统地研究过意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也就是很含糊地认为某些事是一定有意义的。后来看到这本书,我一下子明朗很多。对于意义疗法也自然是有了好感和亲切感。
这本书后面一部分并不是和前面部分分开来写的,可以算是对集中营经历之后的延伸。包括后期的观察和心理研究,都是具有很好的心理医疗上的价值。而且这本书有趣的一点还是其中一些观点吧!至少我觉得是有参考意义的。
像是对于自由的描述部分(中文译本)中写到:
人的自由不是无条件的自由,而是针对特定条件采取某种立场的自由。
另外一句是: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就会堕落为放任。
从这两句话看来,是很有实际上的参考价值的。仔细想想,这也是合理而客观的概括。
这两句话对弗兰克尔先生来说,也是在他的集中营经历中观察和提现出来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有人在集中营里靠着自由成为了超凡的存在,有人则堕落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恶魔。而选择成为恶魔的这些例子,很大程度也恰恰反面印证了自由本身的消极一面。
而且,在这本书中,弗兰克尔先生也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在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不应把病人当成机器来维修,而是把对方当成人。这点上我觉得是有意味的,有时候,医生似乎只是看病和治病,可能很少注意到患病的“人”。这点让很多医生在治疗病人的时候缺乏对患者本人的心理关注,加上后来的一系列对于人的情绪对于疾病康复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当中,也确实反映出一个结果,那就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人本身的康复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拓展延伸来看,其实看病和治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这让我联想到“治病救人”这四个字,现在我感觉救人才是这四个字的核心。
这本书也谈到了另一个现象,那就是事情的后续关注和追踪问题。对于有集中营经历的人来说,人们似乎更加关注的是他们在集中营到底经历了什么,而当他们解救了这些被抓去集中营的人之后,他们就以为这件事就此解决了。然而事实却是,很多人在被解救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依旧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治疗这种心理问题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但是这个问题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后来问题被发现再进行补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些太迟了。就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的丑恶事实的后续关注,也是直到最近这些年才逐渐被大众所关注和全面知晓(在此之前很多人只是很模糊地知道这件事,但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在此之前,关注这些事情的人太少,以至于到了如今我们重新重点关注这些受到侵害的妇女的时候,她们还在世的人已经不多,这些事情也显得太迟太紧迫了!所以,有时候事情或许后续的追踪和关注也是我们所需要留意到的地方。
其实这种忽略后续问题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在对一件事的观察之后,似乎总觉得一旦事情有了结尾,所以以一贯的惯性思维,他们往往不会再去关注后续的追踪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呼吁过关注这些问题而不是忽略这些问题的存在,但考虑到人们的耐心和精力是有限度的,有些事或许强求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精力就可以把一切问题都忽略掉,尤其是小问题上,或许偶尔回头关注留意一下,说不定事情就会更加圆满地结束。
当然,书中也有说到关于如何运用意义疗法来治疗部分群体的失眠症状,虽说涉及的内容不多,当然,有些失眠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借助药物治疗的,意义疗法的作用自然也是有限的,但这也算是一种“意义”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了。更多的内容在此我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或许可以尝试着去看看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