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蔡邕的朋友圈
“大人,你对秦文合也太好了一点儿!”蔡邕收下秦谊这个学生已经有三天时间,虽然秦谊还没有把蔡邕的那六千册藏书拉走,但是一想起家里的藏书少了一大半,蔡琰还是有些心疼。
不只是如此,这一日蔡邕竟然把自己在雒阳的好友都聚集到一起,竟然想把秦谊介绍给他们。这下子蔡琰也是忍不住向父亲发起了非议,蔡邕对秦谊这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蔡邕的私生子呢。
其实蔡琰并不反对父亲对学生关心,只是她总觉得秦谊这个人目的不是很单纯,所以一直有所保留,不肯完全信任秦谊。
“文合这人心地不坏,他也是坦诚自己想要有所作为的心思,我帮他一番又如何呢?”对女儿的保留,蔡邕倒是不以为意,他是真得很喜欢秦谊的才华,这几日秦谊在大将军府下班后,总会到蔡邕府邸前来拜访蔡邕,秦谊那来自后世的数学思想,总能让蔡邕有所新的发现和思索。
而秦谊也是向蔡邕坦诚了自己的小心思,而蔡邕也是不以为意,甚至主动想要扶一把秦谊,于是便召集了一帮子在雒阳的好友,准备为秦谊登场作势。
“希望他能好自为之,不要做出什么令父亲蒙羞的事情来!”
“说实话,如果不是文合已经有了妻室,我甚至还想将你许配给……”
“大人!”眼看着蔡邕居然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来,蔡琰也是禁不住把声音抬高了八度,把父亲这个话题给硬生生憋了下去。
想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来,蔡琰也是有些难过,其实她的丈夫卫仲道人很不错,但就是命不好。而在卫仲道死后,卫家的婆婆也是把儿子早逝的原因归罪到儿媳妇上面,婆媳之间闹得非常不好,这也是蔡琰回娘家的原因。
现在又听父亲说起自己的婚事,短时间内不想再嫁的蔡琰忍不住便出口呛声。
“昭姬这是害羞了吗?”当听了蔡邕父女的这番对话之后,一对正坐在旁边对弈的蔡邕友人也是忍不住望向他们父女,其中一个身材壮硕的高个胖子也是忍不住插了这么一句话。
“文举公莫要说笑,我只是觉得父亲对这个秦文合实在太好了,害怕此人心术不正败坏了大人的名声!”
发声的这个高个胖子便是当世颇负盛名的孔融孔文举,作为一代神童的代表,孔融可是蔡邕的铁杆好友。在蔡邕死后,孔融很伤心,后来发现有个虎贲和蔡邕相貌有些相似,孔融每次喝酒都会招他与自己同坐,就当是蔡邕还活着。
除此以外,孔蔡两人还都和泰山羊氏关系密切。作为山东老乡,孔融的女儿嫁给了泰山羊氏的羊衜。而蔡邕在得罪宦官避祸吴地的时候,也是得到泰山羊氏的庇护。在羊衜妻子,也就是孔融女儿去世之后,羊衜娶了蔡邕的二女儿做续弦,后来生下了西晋名将羊祜。
此时孔融正被征召为司空掾属,为了给自己的弟子开路,蔡邕也是把这个在雒阳城的好友给叫了过来做势。
“我是越发好奇这个秦文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能够得到伯喈如此的赏识!”而正在那里与孔融对弈的另外一个瘦高个也是忍不住插嘴道。
“说起来这秦文合与翁叔还是有点儿瓜葛的!”
“是吗?我怎么完全没有印象?”听蔡邕这么一说,瘦高个老者也是一愣,仔细思索了一番好像自己并不认识什么叫做秦文合的青年才俊。
“秦文合的伯父秦伯达,可是季长公的高徒,这秦谊的一身算学本事,可以说是季长公的再传弟子啊!”
“原来如此,我只当秦伯达是绝嗣了,不想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出色的侄儿,想来他在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与孔融对弈之人乃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太尉马日磾,马日磾是秦谊伯父老师马融的族孙,也是继承了马融的学术衣钵。就在去年,时为射声校尉的马日磾升任太尉,成为新出炉的三公之一。
之前马日磾倒是和秦升有所往来,但是秦升这么一个根本没见过老师马融的小郎官,并没有进入马日磾的法眼,所以他并不知道秦升还有一个侄子。
“翁叔可不要记恨我挖你们马家的墙角啊!”
“无妨,能拜得伯喈为师,那也是文合这个孩子的福气!”马日磾也是蔡邕的铁哥们,历史上蔡邕被王允下狱之后,马日磾曾经多方奔走,试图救下蔡邕的性命,只是面对着刚愎自用的王允,马日磾这些努力都白费了。
现在蔡邕虽然挖掘了一个和他们马家有点儿瓜葛的青年才俊,的确有点儿挖墙脚的嫌疑,但马日磾并没有放在心上。
也就在这个时候,蔡家客厅里面又进来四个人,应该是在路上遇到结伴而来的。蔡琰看了一眼,发现其中有一个十岁多的少年却是并不相识,也是望了一下引着这个少年过来的边让边文礼。
“伯喈安好,听说你要把自己的六千册藏书送人,咱们是多少年的交情了,就不能分我几本吗?”只是那边边让还没有来得及介绍一下他带来的这个小伙伴,人群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却是已经主动向蔡邕开炮。
“这个你就别想了,我收的这个学生在算学一道可是非常有天分,加以时日刘元卓也不过尔尔,至于你那就更不在话下了!我怎会做出明珠暗投的事情来呢?”而面对老友的调侃,蔡邕也是马上便怼了回去。
“刘元卓也不过尔尔!好大的口气!一会儿我来帮你验一下他的成色吧!”当听了蔡邕的话之后,白发老者也是一愣,他与蔡邕、刘洪相交多年,自然知道两人的一点儿小猫腻。
虽然蔡邕和刘洪两人关系很好,但是在算学一道,刘洪却是始终压着蔡邕一头,这也让蔡邕这个天下第一才子心中略有不爽,但是刘洪水平实在太高,蔡邕也只能心服口服。现在蔡邕竟然如此得吹捧自己新收的学生,竟然让白发老者隐隐产生了一丝期待。
“随便武宣验看,其实收这么一个学生我也是心中有愧,他现在的算学水平已经在我之上了!不知道武宣你见过徐公河送来的算盘了吗,我这个学生可是自创了乘除算法,难倒不能说是比刘元卓更高一筹吗?”
被蔡邕这么一问,刚刚从汉中太守调任尚书一职的单飏单武宣也是微微一愣:“照这么说,你这学生的确有些本事,但我还是不认为他能超过刘元卓!”
单飏和蔡邕、刘洪一样,都干过太史令,单飏本人在天文和算学方面也是有所研究。但是单飏的研究成果已经消失在了漫长的岁月之中,后人已经无法得知。
但是在北宋大关三年的时候,单飏的成果应该还有记录,作为湖陆人的他因为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湖陆伯。没办法,中国历史太久远,很多原始档案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比如说发明割圆术的刘徽,现在流传于世的很多资料都是宋代人整理出来的。
也就是在与蔡邕、刘洪共事的这段时间,让单飏对同样擅长天文、数学的刘洪推崇备至,现在蔡邕说自己的学生能超越刘洪,单飏也就呵呵了。
而看了单飏这个反应,蔡邕也没争辩什么,他对自己的学生很有信心,之前与秦谊的交谈已经发现秦谊隐约已经有了几个非常大的学术发现,在算学上面超越刘洪并不是不可能。
“边让见过蔡公及诸位先生!”
“杨修见过蔡公及诸位先生!家严身体偶有不适,今日不能前来拜会诸公,谴我来代替他老人家过来!另外卢公今日要在尚书台值守,亦不能亲自到场,曾让家严代为通禀,也由小子一并告知!”随着边让做完自我介绍之后,边让身旁一名十五岁的少年也是朝众人问好,乃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卫尉杨彪之子杨修。
蔡邕多才多艺,交游广阔,像是刘洪、单飏是在他太史令任职时解释的好友,而杨彪、马日磾、卢植则是蔡邕在东观修《汉纪》时结识的朋友。至于边让,则与蔡邕是同乡,一直对蔡邕执半师之礼。
这次蔡邕为了秦谊造势,的确是花费了大量心思,竟然一下子邀请了一名三公这种正guo级高官和一名九卿这种副guo级高官,再加上卢植、单飏这两名尚书,可谓阵容强大。
虽然一九卿一尚书没有到场,但到场的阵容依旧非常强大,可以说是为秦谊的未来铺了一条锦绣之路。
“文礼,不知你身边这位小友是何人?”随着边让和杨修做完自我介绍,仅剩下边让身旁那个十岁出头的少年依旧没说什么话,蔡邕也是忍不住询问道。
“这位小友乃山阳王粲,曾祖乃是顺帝朝太尉王伯宗,祖父乃灵帝时司空王叔茂,其父王叔逊曾任大将军府长史!王粲一直仰慕蔡公风采,今日央求我务必要带他来此一见!”边让也是赶紧向众人介绍起王粲来。
然后王粲也是赶紧向众人行礼,本来屋里众人看着王粲年纪小个子小,长得也是有点儿丑,对他还有一些轻视之心,但是听了边让的介绍,也是一下子散去了大半。
没办法,王粲的家世太牛了,两世三公,如果不是其父王谦早逝,冲击一下三世三公也不是不可能。在场诸人中,恐怕也只有四世三公的杨修能够压一下王粲的家世。
“王粲见过诸公!粲在山阳之时,便久仰蔡公博学雅望,精擅算学,今日终有所见,希望蔡公能够多多指教!”而十一岁的王粲面对着这么多的贵宾,也没有怯场,朝着蔡邕躬身施礼道。
王粲在历史上以文学出名,是建安七子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王粲其实也是一个数学爱好者,他的算术书能清楚简洁地解释其中的道理。
不幸的是王粲的数学著作没有流传下来,只在《三国志》中留下“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的描述。
历史上在认识王粲以后,蔡邕便非常高兴得将自己的六千册藏书送给了王粲,很有可能便是因为王粲喜欢数学,这才让蔡邕把藏书送给他。蔡邕学生中还有一个叫做阮瑀,文章也是写得非常好,和王粲一样名列“建安七子”,同时还是蔡邕的老乡,但蔡邕就没有想到给他一些东西。
只是此时的王粲并不知道,自己的气运已经被一个穿越者所夺,本来还在那里为学问继承人发愁的蔡邕已经找了一个比王粲还要合适的传人,本来属于王粲的六千册藏书也已经送了出去。
“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喜欢算学,将来定能够广大算学一道!王粲,我近日刚刚收了一个学生,也是非常精擅算学,你们倒是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这次听到王粲竟然也喜欢研究算学,蔡邕虽然很高兴,不过却是压根没有深入了解王粲水平的打算,在蔡邕看来,当世恐怕再难找一个像秦谊那样优秀的学生。
而看着蔡邕似乎对自己不感兴趣,王粲也是心中一黯,不过很快便恢复平常,这次为了给自己的偶像蔡伯喈留下印象,王粲可是精心准备了一道算学难题,就等着一会儿拿出来让蔡邕品鉴一下。
除了喜欢算学以外,王粲还比较喜欢下棋,发现厅堂中竟然有人在那里对弈,也是凑了过去,和小哥哥杨修一起欣赏起孔融和马日磾的棋局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蔡家的家人进来向蔡邕通秉道:“秦文合到了,一起过来的还有老爷的好友王公节!”
于是乎正在那里聊天诸人也是纷纷朝蔡邕家的大厅门口望去,想要见识一下蔡邕这个新收的学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我是姗姗来迟的分界线——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季汉书·蔡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