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通过对产业融合现象的分析以及从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角度对产业融合的类型分析,构筑了研究产业融合的一个新的视角。那么,各种类型产业融合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产业融合研究问题从外层现象到内在机理的深化过程。
一、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包括产出方式跨产业、产出结果跨产业和产出方式及产出结果都跨产业三种情况,其中当产出方式及产出结果都跨产业时,原产业之间发生了深度融合,会出现产业边界模糊、收缩和消失的现象,产业融合特征显性化。这三种形式的产业融合虽然融合的方式和融合的程度有差异,但是其发生机制是相同的,即生产方法的创新导致产业融合的发生。那么,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为什么会发生?是如何发生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1.技术创新是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推进器
第一,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首先,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扩散到相关产业,并对相关产业的原有技术进行改造,使得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最典型的就是计算机芯片技术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自动控制产业、通信产业等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使得计算机的技术创新效应外溢到相关产业。其次,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扩散到相关产业,通过与这些相关产业的原有技术相融合而产生了新技术,并为相关产业创造了新的技术升级机会,如传统的机械技术与新兴的微电子技术融合而形成的电脑数控机床、工业用机器人等。最后,与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过程相伴随的市场需求状况、特点及趋势等信息的溢出,会被其他产业利用而不用支付费用。这种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最明显地表现在上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下游产业的生产技术改进上。
第二,技术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之间的成本结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变得十分相似,形成不同产业间通用的技术平台,技术的通用性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进入壁垒,产业间技术边界趋同,产业间生产方式趋同;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特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相似或相同的需要,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性增强,产业间产出结果趋同。产业间生产方式的趋同和产出结果的趋同,最终导致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
2.对产出效率的追求是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
第一,对产出效率增长的追求。任何一种技术创新都可能会推动生产方法的创新,但是,只有在技术创新所推动的生产方法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即只有生产方法创新带来的总收益大于变革现有生产方法所付出的总成本,企业才会考虑变革其生产方法,否则,即使技术创新的幅度再大,生产方法创新的程度再高,企业也不会考虑变革其生产方法,这就是技术考虑和经济考虑之间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出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并不取决于创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先进性,而是取决于创新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经济性。
第二,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生产方法,无论它在技术上如何先进,在经济效益上如何优良,却还是要受到一些外界的不确定性的制约,比如特定资源的瓶颈、环保要求提高、贸易条件变化等等。一旦外界环境和运营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产出方式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当这种制约和局限性越来越影响产出的效率时,企业改进生产方法的努力不但反映了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更反映了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因而前文所述的生产方式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改进,既包括了产出的成本和质量上的数量型改进,也包括了增长可持续性的内涵式改进。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或者引发原有产出方式的改进,比如将其他产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模式引入本产业;或者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使本产业的产出结果具有了其他产业的功能。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
3.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是同类企业集合的行为结果
微观层面上企业的产出方式进化,导致了中观层面的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因而,研究企业生产方法创新的发生路径,是研究生产方法型产业融合发生路径的关键。第一,生产方法的创新,首先发生在个别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某一产业内部的企业,也可以是某一产业外部的企业。对产业内部的企业来说,该企业可能是产业内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其先进的研发力量可以提供新的产出方式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其雄厚的资金可以负担新的产出方式所需要的成本支出,生产方法的创新可能会使其市场优势地位得以巩固或者扩大;该企业也可能是不具有市场优势地位,但是面临着某种潜在的威胁或发展制约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应该具有承担产出方式进化成本的能力,生产方法的创新可能使其摆脱发展制约并使其市场地位得以改善。不管是哪类企业首先发起生产方法的创新,当这些先行企业尝试生产方法创新而显示出可能的市场潜力时,就会带来强烈的示范效应,其他企业会迅速跟进,这时不管是先行的企业还是跟进的企业最终谁取得市场优势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创新的生产方法已经成为该产业生产方法的主流,产业的整体产出能力得以提升。第二,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观察某一产业的生产方法创新过程,会发现在更多的情况下,率先发动生产方法创新的,往往并不是本产业内的企业,而是产业之外的企业把一种全新的产出方式“嵌入”到本产业中来。比如,互联网企业最初只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当它以互联网的方式提供IP电话服务时,对于传统的电信服务领域而言,IP电话服务就是产业外的新进入者。再比如,因为工厂化的产出方式属于工业领域,用工厂化方式生产农产品的企业,最初并不是来自传统大宗商品产业内部,而是来自于工业领域。这种嵌入式的生产方法创新,比内生型生产方法创新更多地影响传统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创新性更强,对产业发展的提升幅度更大。但是,嵌入型生产方法创新,要面临比内生型生产方法创新更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嵌入型生产方法来源于产业外部,对其新进入的、自己并不具备市场优势的产业来说,生产方法创新是一种挑战行为;对其原来所在的产业来说,跨产业的经营是一种风险性的行为。除了产出技术的先行优势之外,首先发起生产方法创新的外部企业要面临更大的创新压力,其经济后果也比内生型生产方法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企业的决策角度看,嵌入型生产方法创新的先行者,需要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更强的经济利益刺激。
不管是内生型还是嵌入型生产方法创新,其推动产业生产方法变革的过程,就是生产方法创新型的产业融合的过程。当创新的生产方法成为该产业的主流生产方法时,产业融合就最终完成了。所以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就单个企业的行动来说,意味着局部经济效益的增进;而产业主流生产方法的进化,则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条件
第一,拥有生产方法创新所必需的技术支撑,以及该技术的变革能为企业带来产出效率和产业效益的增加,是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发生的必要条件。第二,产业规制政策的调整。生产方法的创新使企业跨越了产业间的技术壁垒。
但是进入一个新的产业还可能面临着由政府的经济性规制所造成的政策性壁垒。经济性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产业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产业,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和保证消费者的公平利用,政府部门利用法律权限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加以规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和融合改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基础,引起自然垄断产业的成本函数和市场规模的变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再加上随着自然垄断概念的发展和变化,政府经济性规制所引起的负效应日益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也迫切要求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交通运输、电信、电力、天然气等自然垄断产业纷纷进行重大改革,其核心就是放松价格、准入等经济性规制,以提高自然垄断产业的运营效率。
在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条件下,当产业融合只是改变了该产业的产出方式时,因为不存在产出结果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所以就不存在产业进入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政府产业规制的影响问题。但是在产出结果跨产业的产业融合方式下,尤其是对嵌入型生产方法创新而言,产出结果的改变,使融合后的产业属性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产业融合的发生不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使生产方法创新具有可能性,而且要求产业进入不存在政策性壁垒,使得产业外部的进入者可以携其进化的产出方式,对该产业原有的产出方式产生变革的压力。在技术条件具备和产业进入不存在障碍的情况下,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能否完成,就取决于这种生产方式创新的结果能否最终取得市场的成功。
二、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虽然对产出效率和产业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可以通用于对很多经济现象的解释,但是在对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原因解释方面,对产出效率和产业增长可持续性的追求显得更为直接和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纷纷进行战略转型,将其价值链逐渐后移,通过企业内价值链的跨产业整合,使“服务”而非“产品”日益成为这些制造企业价值链的重心所在。同样,许多传统的服务企业也凭借熟悉消费者需求和相关的技术优势,通过价值链的前移而进入与其所提供服务相关的制造领域。制造业与服务业跨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服务化”或“服务增强”趋势,使得传统上具有明确边界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在其他的非服务产业,比如大宗商品产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产业领域,也出现了这种“服务化”或“服务增强”的现象,使传统意义上的三次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分工,通过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整合,被内部化于一个企业中,或者说,特定产业内的企业出现了内容相同的多元化经营,而且这种多元化大多是沿企业原有价值链移动而展开的。当这种企业内价值链整合的多元化经营成为原有产业内大多数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向时,无论整合后的企业到底属于哪个产业,产业融合都已经完成了。因此,分析企业价值链跨产业移动的影响因素,就成为分析企业内价值链整合型产业融合发生原因的关键。
(1)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产业范式变化:信息化进程中“产品”与“服务”的界限趋于消失。在传统产业革命所造成的产业分工条件下,三大产业之间不同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对时空条件的要求,使大宗商品产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有非常清晰的产业边界。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功能,分别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各产业之间的产出结果基本不具有可替代性。因此不同的企业都在各自特定的、具有清晰边界的产业范围内展开竞争,产品的定位非常明确,农产品、制成品或服务的边界清晰。而在信息化进程中,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持续聚合,起源于它们共有的信息产生逻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实物产品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各种商业服务都可以以电子商务的形式,成为网上交换的数字产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互连,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产品与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产品只是一个待发生的服务,而服务则是实际上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相适应,实物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生产特点及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实物产品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无形方面,越来越多的实物产品可以在消费者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订制,而服务产品可以以实物的方式提供,并且可以在远离消费者的地方大批量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界限趋于消失。
(2)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市场诱因:产品差异化、客户消费的服务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急剧提高使全球开始步入实物产品过剩的时代。从制造者的角度看,为了避开针对产品的价格竞争,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实施产品服务化战略。产品服务化将产品与增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产品差异化程度,不但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且比通过地域扩张或产品线扩张的方式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从工业经济时代注重物质财富的占有性消费,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注重解决问题的服务性消费,即使购买产品实物,也是为了得到实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解决问题的功能和作用。
面对客户消费的服务化趋势,传统产业意义上的大宗商品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开始重构它们的经营活动,由原来提供单纯的产品变成为客户提供购买产品所需要的全套服务。“顾客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战略集中反映了对消费服务化的应对。这一战略提出,企业应该提供从一项需求的出现,到需求的明朗化、产品储存、分销、运送、交付、验收、安装、升级、修理乃至最后回收处理、价值评估等的整套管理服务。服务不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增加产品差异化的手段,而是成为企业增值的手段,产品只是服务的承载体。同样的道理,随着顾客对方便快捷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服务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往往也向顾客提供享受其服务所必需的设施和物质产品,凭借其所熟悉的消费者需求和相关知识和技术,服务业也可以轻松进入相关设备制造业,从而模糊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客户消费的服务化,是企业内价值链跨产业整合型产业融合的重要市场诱因。
(3)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范围经济逻辑:企业内存在可利用剩余资源。企业跨产业的多元化业务,不管是沿着原有价值链前移,还是沿着原有价值链后移,都使企业具有了产业经济活动范围扩大的特征,因此,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效益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企业内价值链跨产业整合型产业融合的现象。企业扩大产业活动范围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获得范围经济效益,但这种获利动机,首先是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可利用剩余资源,或者具有用更低成本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当企业内部存在着可利用的剩余资源,而这时企业既不可能将其用于扩大原有产出结果的规模(市场限制),又不可能通过出售这些剩余资源而获利,同时又不愿意放弃以更低成本获取外部资源的机会时,只要存在可能的范围经济效益,企业就会做出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
但是,就产业融合的角度看,企业内价值链整合型的跨产业多元化经营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稍有不同,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跨产业多元化经营,更强调风险规避或扩大经营规模,因此这些多元化的内容,可能紧紧围绕企业原有的价值链条而展开,也可能在远离企业原有价值链条的不相关领域里另辟蹊径,即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的多元化方向与企业原有价值链之间不必然存在着相关性。所以企业究竟选择跨哪些产业展开多元化经营,主要是出于单纯的利润动机,就单个企业来说其跨产业方向选择是偶然的,就作为企业集合的产业层面来说,其跨产业的方向是散乱的,不具有规律性和趋势性。
内部化型产业融合更强调企业跨产业的方向与企业原有资产体系的通用性和关联性。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观念,已经由强调增长转变为强调效益,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适合”的业务单元,而将无关的或微弱相关的业务单元出售。跨产业的业务选择必须以分析企业业务单元之间关联性为基础,企业必须能够识别和挖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业务之间的关联,并且把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区分为有形的关联、无形的关联、竞争对手的关联。波特在这里所说的“适合”“相关性”即体现了基于共同的资产体系和核心能力的范围经济效应。
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跨产业多元化经营,内部化型产业融合所要求的跨产业经营的方向选择,更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从企业多元化的外部因素看,消费服务化的市场特点,使企业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性质,顾客中心替代单纯的利润目标成为企业多元化方向选择的首要动机。加强与产品使用相配套的互补性服务活动,成为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的必然选择,而进入与自己所提供服务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的产品的制造领域,成为服务企业多元化的必然选择。消费服务化的市场压力,使不同产业内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方向趋同性地朝着服务增值的领域扩展。
从企业内部可利用剩余资源的角度看,制造企业把与产品消费相联系的配套服务内部化于本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由产品、服务、支持、知识和自我服务合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将经营活动顺着产品价值链下移延伸到服务业领域。在此过程中,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了企业在产品制造方面的设计和研发优势、制造和组装的专业技术以及客户需求的经验资料等等资源,相对于企业将要进入的产品服务领域而言,这些资源正是企业内可利用的剩余资源。同样,服务企业沿原有价值链将经营业务上移到制造业领域时,服务企业在服务客户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客户需要的特点、差异以及对产品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相对于企业将要进入的制造领域而言,同样也是企业内可利用的剩余资源。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利用这些剩余资源沿原有价值链的另外的角度展开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
从不同产业的资产体系的差异角度看,这些剩余资源构成了企业原产业与所跨产业之间通用的资产基础(产品制造——基于该产品制造的服务或体验资源,服务——基于该服务的产品制造技术资源)。如果跨产业经营沿着企业原有价值链延伸的方向而展开,或者说要保证内部化于本企业的产业与原产业之间具有较高的资产通用性,那么企业多元化的方向选择就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单个企业跨产业经营的方向是必然的和基本确定的,那么作为企业集合的产业层面的跨产业经营的方向就是规律性的。当产业内多数企业都出现方向(内容)相同的多元化经营时,内部化型产业融合就出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导弹宇航+卫星通信服务”式的多元化比“导弹宇航+火腿香肠”式的多元化更具有产业融合的性质。
内部化型产业融合,无论是不同产业经济活动的重合,还是不同产业经济活动的合并,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企业通过自建的方式,展开原属于其他产业的经营活动。另一种就是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介入原属于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不管企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跨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其本质都是把原来从属于其他产业但是属于本企业价值链自然延伸部分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本企业内部,或称产业分工内部化。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最初这种价值链跨产业整合型的多元化经营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如果这种跨产业经营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就会有原产业内的其他企业跟进,并最终形成企业集合的共同行为,促进产业融合发生。内部化型产业融合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1)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生产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需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支撑条件——技术进步和产出方式进化。技术进步和与此相联系的产出方式进化是产业增长和经济进步的一般要求,因此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的趋势和经济进步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在产业规制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产出方式进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也就具有必然性。相比之下,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较低或者没有要求,而对经济性的要求比较突出。个别企业的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经济效益显著时,才会有产业内的其他企业跟进,跟进企业跨产业经营的方向趋同时,产业融合才有可能。产业内大多数企业都出现内容趋同的跨产业多元化经营时,产业融合才能完成。但是在经济服务化的产业发展潮流中,企业沿着原有价值链的自然延伸而跨产业经营,从而使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之间出现渗透和融合的现象,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
(2)产业规制政策的调整。企业要进行跨产业的经营活动,把原来不属于本产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内部化,同样存在着产业进入的政策性规制问题,因此产业规制政策的调整同样是内部化型产业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三、整合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
整合型产业融合发生的原因是:
(1)信息时代中的客户中心化和“速度经济”对传统企业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消费者的市场地位、消费行为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首先,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主导权和主动权的确立,使企业的经营体制必须围绕消费者自下而上构筑,战略上对消费者的高度重视,使企业必须在保证效率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细分对企业服务成本和服务效率构成巨大压力。其次,以个人收入水平和余暇时间的增加等情况为背景,消费者价值和生活类型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使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越来越高的期望,以顾客为中心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法则。最后,面临速变、瞬变、多变的全球竞争环境,“速度”是企业生存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企业不但要面临巨大的产品开发压力,而且在产品开发和产品上市之间的活动余地越来越小;越来越短的交货期和响应周期,使企业的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使传统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2)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业务归核化和企业组织模块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组织形态必须随之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自第二次产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组织形态经历了从强调规模和效率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到突出业务多元化的多职能事业部制(即M型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的压力又使企业从纵向一体化战略转向业务聚焦化战略或业务归核化战略。纵向一体化逐渐被横向一体化(回归主业,进行横向联盟)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断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出去,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这种归核化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威廉姆森(1975)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可以很好地从经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的组织形态在业务归核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模块化组织和模块化簇群的特征。按照青木昌彦(2003)的定义,“模块化”(Modularity)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包括了业务的模块化、能力要素的模块化、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和组织结构的模块化簇群。
根据模块化组织的内在机理,传统以企业组织业务划分的企业边界,转变为以组织能力划分的企业边界,突出核心能力要素的模块化企业更具有灵活性,更能够适应市场和战略伙伴的要求。供应企业和设计企业可以有效地联手制造企业和分销企业来向消费者提供创新型的、更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以更好适应快速变化、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以市场机会为引导,突出核心能力要素的供应、研发、设计、制造、流通、分销企业在统一的市场和价值“规则”的整合下实现灵活有效的对接,企业不再具有完整的产品价值链,而是在核心能力要素模块化的基础上,或者成为价值星系、价值网络的整合者,或者成为网络中的节点企业,网络中的企业形态由单点变为多点。总之,企业组织的模块化不但可以快速进行自身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地进行跨企业、跨产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整合,这是整合型产业融合发生的企业组织条件。
(3)整合型产业融合的价值协同创造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新的制造技术和战略方法的应用,如适时制造、看板管理、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使单个企业在其内部生产环节中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来进一步增加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而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整个供应链的费用节约效应和价值创造功能,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新的增长点。
首先,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使经营者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客户中心化的整个产品供应系统,把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工程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营销、到使用乃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优化作为一种战略的需要来加以整合。
其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不但涵盖企业内部的所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和因素(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辅助活动),而且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了整个价值系统,没有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可以囊括所有的价值系统,因此企业价值链的整合与优化必须与企业外部的整个价值系统实现协调。
最后,从企业网络的角度看,产品只是满足客户需要的一个载体,由客户需求而拉动的整个供应链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提供恰当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网络通过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并提供给最终用户;通过虚拟企业中不同企业核心资源能力要素的整合,企业网络中的所有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组成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的整体网链,更好地实现价值的协同创造功能。不同产业内的不同企业之间通过跨越正式组织边界的连接与合作而实现价值协同创造是整合性产业融合发生的基础动因。
研究整合型产业融合发生路径的关键是要说明企业网络主导者的发起机制、启动因素、整合策略和整合步骤。通过企业网络所形成的价值网络有价值星系、模块化簇群、价值网格等几种类型。虽然价值模块整合强调节点企业的能力协同以及节点企业价值模块意义上的自组织性,但是整个价值链的组建、整合、协调运作却需要企业网络的主导者(动态联盟中的“盟主企业”、虚拟企业形式下的“核心企业”、价值网络中的“网主企业”)来承担,具有独特市场洞察力和敏锐性的价值链整合就成为企业网络的主导者。
企业间价值链整合的直观动机就是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抓住盈利机会,这种机会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并具有时间约束性及效益风险性等特征,所以价值链整合商对市场机会的快速识别和把握是企业间价值链整合的启动环节。价值链整合商在捕获客户需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和客户的进一步沟通和协调,形成价值网链整合的策略计划,这种策略和计划决定了整个价值网链的组织运转方式和效果。价值网链整合商对节点企业的选择集中体现了“只有第一,才能入围”的模块化竞争规则。整合商必须判断不同企业是否具有网链整合所需要的核心功能,评估该企业的敏捷性,努力找到不同企业资源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界定和整合价值模块意义上的节点企业的功能。对合作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网链的价值创造能力最终要取决于异构性的节点模块在网链范围内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配置水平和绩效。当合作节点企业确定后,网络协议规定了节点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技术标准、功能标准、剩余分享、风险承担等契约条款,这类似于模块化运营中的接口标准和界面规则。在网络协议确定的基础上,围绕客户需要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合作节点,企业以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的形式展开应用集成,为客户创造价值。虽然这样的动态联盟或者虚拟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能是长期的(在供应链中),也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偶然性的(在虚拟企业中),其合作伙伴不一定固定,合作形式也会调整,但在企业追求经济租金的内在驱动下,作为主导企业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这种价值网链的整合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整合型产业融合不是企业网络组建的目标,是企业网络在追求共同价值目标过程中的一种事实和结果。并且企业网络作为“组织”与“市场”之间相互渗透的中间组织形式,既降低了一体化组织内部科层组织的僵化与冗余,又降低了完全的市场协调所带来的较高的交易成本。作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一个组织网络中的共同作用,企业网络体现了企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运行环境下的适应性调整,代表了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变化的一个新的方向和特征,这是整合型产业融合所具有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