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世纪和20世纪的技术以及工业文明主要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其结果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丹尼斯《增长的极限》等著作的发表,各国对人口、资源、粮食和环境等问题开始进行激烈讨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思想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与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生态化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技术创新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能否进入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行列,产业生态化又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与产业集群化和产业融合化并列)。在国家“十三五”阶段,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化如何结合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浙江省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书的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

(1)适应技术创新发展新态势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制订面向未来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包括工业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环保技术在内的生态技术,通过生态技术的国际贸易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还不断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施压。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对国际社会日益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经被推到国际社会的前台,这意味着在环境污染问题上,我国必须直面这一现实。可见,我国在节能降耗、环保问题上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认真分析并准确把握世界技术创新发展的态势和方向,加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世纪的创新,出现了一些不同于20世纪创新的新变化。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研发机构、服务外包机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正在形成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创造出以往无法实现的超额价值。新时期的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争演变为供应链之争,进而演变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单个产业的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并长期保持,需要超越产业自身的视角,关注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因此,综合技术创新系统本身的实际情况及其特点,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入手,研究产业技术创新问题,这已成为维系我国产业长期发展的当务之急。

(2)落实国家“十三五”及更长期规划,转变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国务院于2016年11月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全面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本书研究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保证经济增长、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研究目标,对浙江省提升产业层次和效率,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解决制约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浙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尚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浙江产业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关键产业技术自给率低,产业创新能力较弱,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对大多数企业和地区而言尚是个难题。这也是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应该选择怎样的产业技术创新类型?应该如何积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以达成长期竞争优势?政府应如何选择配套政策类型以促进产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些问题都亟待理论界给予有价值的解答,本书将主要针对这些问题予以研究。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产业竞争力水平对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作用逐渐凸显。而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已获得了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是联结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中间桥梁,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浙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与国内外先进区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直接影响了浙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探索经济可持续增长与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结合点的内在要求。目前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少有把技术创新放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中去探讨,对长期以来单一追求商业价值造成的技术创新理论内在的缺陷缺乏应有的研究。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主要侧重于从问题产生的视角对传统技术进行反思和批判。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从正面建构一种理论分析,对问题进行阐释。本书尝试从生态学、系统学、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多视角系统分析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成本—收益、资源有效配置、创新实现路径、生态产业发展等问题。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寻求二者的结合点。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发展。特别是把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系统运用到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近年来,生态系统理论已经在生态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正在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相结合而升华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并已经广泛渗透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城市发展、农业开发、生物资源评价等方面,用以解释特定系统内组成成分间相互影响的生态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问题提供了依据,也为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构想和方法。同时,产业技术创新日益呈现的生态化特征,更是加速了生态系统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相互融合的趋势。鉴于此,本书尝试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并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演化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