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鸿体育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舒鸿体育思想形成的轨迹

思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体育思想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对体育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是体育人物自己对体育的认识思维的结果。舒鸿体育思想的形成,要从舒鸿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考虑社会、政治、教育和体育等各种因素,以及舒鸿对体育的认识及当时体育思想整体演变,这样才能把握舒鸿体育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才能完整全面地认识舒鸿的体育思想。

一、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中国门户大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侵略,更在文化上进行侵略,意图全面控制中国。当时,随着国内先进分子出国留学、西方基督教的传播、教会学校的设立等,西方体育开始慢慢传入国内,各种体育思想也随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发展。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真实反映。

近代体育制度的确立。“1904年颁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教育章程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在全国普遍实行了的学制,它标志着近代体育制度和体系逐渐在中国确立起来,也为近代体育思想的普及创造了重要条件。”张爱玲,佘万予,沈丽玲.“癸卯学制”与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确立时间考察[J].体育学刊,2007,14(1):89-90.《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都要遵循具体的标准,与此同时,章程也对当时的体育课的内容与目的做了一些简单扼要的说明,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明确体育课的意义与作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实施期间,各地新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还新建了许多的体育学校。但是这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真正受过体育专业训练,体育师资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大量聘用一些受过军事体育训练的军人来担任体操教员。可是这些军人并不懂普通体操,也不知道如何来教授学生,更不知道如何授课。这导致学生基本上很难学到基本的体育技能,更加不懂如何正确地锻炼身体和强健体魄。这种体育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给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学校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表明,清末学校中尽管开设了以“体操科”为内容的体育课,但由于教学内容和师资上的欠缺,并未带来真正的效果。

在清末“新政”的实行过程中,有关废科举、兴学校等改革及章程的颁布实行,促使近代体育运动进一步在中国兴起,也标志着西方传来的近代体育第一次较普遍地进入中国的官办学堂系统。当时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流行,加快了学校体育的片面发展,同时也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艰难的状况下,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制度开始确立。

近代体育教育制度的确立是在体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是因西方体育传入,先进分子的觉醒,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始的。这是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重要因素。近代体育相对于传统体育而言,有着很大的区别,运动项目、运动形式和比赛方式等都与以往完全不同,完全颠覆了当时人们的感观和认识,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兴趣。这是近代体育得以推广的表面现象。社会变革引起社会各阶层思想的开放,觉醒的先贤为了救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近代体育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为社会发展服务。

近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从现在来看,非常清晰。列强入侵,国人自救,军阀混战,战争爆发直到最后赢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一百多年。这期间体育也随着发展,体育思想也随着发展。传统体育到近代体育的转变,是从强国强种体育思想开始的,经历了从军国民体育思想到基督教体育思想、资产阶级维新主义体育思想、民主主义体育思想、自然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演变。

所谓强国强种体育思想,是指所开展的体育活动是以国家强盛、民族强盛为目的,通过身体训练来达到身体强健、体质提高的目的。这种思想是传统体育思想的延续,增强了体育运动的目的性,是一种变化了的传统体育思想。

所谓军国民体育思想,是指体育活动是为了军事活动服务,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达到增强军事能力的目的。这种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相一致,以兵式体操、严格体育训练为主的体育思想,提倡尚武精神,以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也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举国上下提倡全民皆兵的思想体现,更是体育救国思想的体现。

所谓基督教体育思想,是指体育活动是以基督教传播精神为目的的思想。基督教体育思想在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中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通过基督教之传播,近代体育的各类制度、内容和方式才得以确立,新的体制才得以建立,从而打开了与国际体育接轨的通道,培育了近代中国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人才。这种体育思想是利用西方文化传入而传入,并最终得到发展的,也是近代体育建立的思想基础之一。

所谓维新主义体育思想,是指以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以身心教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其教育内容突出竞争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这是在土洋体育争论和新文化运动的冲突之下而形成的体育思想。体育开始回归本质,突出体育本身的功能和作用,这是一种积极的体育思想。

所谓民主主义体育思想,是维新主义体育思想的发展和延伸,是体育就是为人类自身服务的体育思想的体现。在杜威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近代体育开始走上正确发展的轨道,即人们的体育活动从自己的身心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功能,让体育回归本源。

所谓自然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是指在当时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以自然和实用为目的开始各类体育运动。这类体育思想的主旨是:充分发挥体育的自然功能和为我所用的功能,激发人类身体的本能,通过科学的练习来达到体育运动之目的。

纵观各类体育思想可知,体育思想的演变只是顺应社会形势发展,各种思想的划分只是人们研究之需要。思想是社会发展、人类生存之需要,是为实践服务的,是人类对实践的一种探索活动,是人类前进发展的动力所在,而体育思想的演变实则也是人类前进发展进程的很好展现。

二、舒鸿体育思想形成的轨迹

舒鸿体育思想的形成轨迹可以按舒鸿体育人生的轨迹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为思想形成的启蒙期,从舒鸿的求学开始,到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为止;第二个时期,称为思想形成的成长期,从舒鸿留学回国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止;第三个时期,称为思想形成的成熟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舒鸿离世为止。

(一)体育思想形成的启蒙期

这个时期是舒鸿的求学阶段。这个阶段大致在20世纪初。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门户开放。各种思想开始进入中国,民众开始觉醒,也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舒鸿对体育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的。那个时候觉醒的中国人开始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救国的思想和方法,军国民体育思想和强国强种体育思想,成为舒鸿在求学期间的主流思想。

思想的产生,都有时代作为其背景。军国民思想的根源是军国民教育,其产生的原因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战争的产生,军事的需求;国家、民族的生存危机,国人的觉醒意识;国家、民族发展的需求,尚武教育成为第一需求;西方国家发展带来的启迪。军国民体育思想和强国强种思想是一致的,以兵式体操、严格的体育训练为手段,发扬尚武精神,最后达到保种、保国的目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想的兴起,也对舒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他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并走上体育道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体育思想形成的启蒙期,舒鸿主要是自己学习体育技术技能和理论,希望在掌握体育知识后,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用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来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所以他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体育知识是基于一个朴素的理念——体育是一项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运动。

(二)体育思想形成的成长期

1925年舒鸿留学回国,投身体育教学。当时国内形势更加混乱,各种思想盛行。就体育而言,其开始回归体育本质。那时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想在体育界占主导地位,特别是1896年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更是让体育回归本源,回归教育领域。从舒鸿回国任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舒鸿一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体育实践探索。

1.舒鸿对体育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舒鸿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对体育的认识是朦胧的、模糊的,体育对他而言又是新奇的、刺激的。接触体育后,体育运动很快吸引了舒鸿的注意力,促使他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后来当他选择体育作为自己的事业后,开始认真钻研学习体育,研究体育运动的规律,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律。回国后,舒鸿又利用教学实践对体育进行探索,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舒鸿对体育的认识渐渐清晰,慢慢成熟。他对体育的本质、价值、作用和意义等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特别是奥林匹克思想和精神的传入也给舒鸿很大的启迪,在体育实践中舒鸿开始按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探索,舒鸿的体育思想也开始形成,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过二十多年的体育实践,舒鸿已经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并取得成效的体育教育家了。

2.舒鸿对体育实践的理解从粗浅到深刻。回国后,舒鸿就一直在体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从未离开过体育教学第一线。对体育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体育,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学等等,舒鸿从未停止过探索。舒鸿反复实践,积极思考,从强国强种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到奥林匹克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又有后来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舒鸿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慢慢形成了以中西结合、强身健体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所以他的体育课总是引人入胜,令学生一生难忘。在舒鸿的努力倡导下,在浙大没有人敢说体育课不重要,没有人敢轻视体育。可以说经过长期的体育实践,舒鸿对体育教育性的认识和理解是这一时期最大的收获,这一时期也是舒鸿体育思想能够形成的关键期。

3.舒鸿对体育认识和理解的升华是其体育思想渐成体系的关键。舒鸿1925年刚回国时,在体育实践中是照猫画虎,把他自己在国外学习过的体育教给自己的学生。后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不同、国情差异等因素,促使舒鸿对体育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索,把自己掌握的体育理论和知识与体育实践进行结合,总结体育教学经验,他的教学更趋于成熟。他对体育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慢慢形成了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体育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如此评价他:“舒师开创了浙江大学重体重教之风,他为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形成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在体育思想的成长期,舒鸿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体育实践,来践行自己的体育思想的。他通过实践提炼思想,又让思想指导实践。他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日益精湛,他的体育思想也渐渐成熟。他通过开展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竞赛等来实践自己的思想。

(三)体育思想形成的成熟期

舒鸿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通过对体育的领悟、对实践的探索,将体育与实践相结合,慢慢形成了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对体育也提出了新的需要和要求,舒鸿将自己对体育理论的认识与国家新时期对体育工作的要求相结合,进行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舒鸿继续在浙江大学任教,虽担任了领导工作,但从未离开体育教育和训练工作一步。他亲自负责篮球、田径、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法、竞赛法等课程的教学训练工作,亲自选拔组建代表队,负责训练工作;他亲自参与设计建设了当时杭州的第一个网球场和游泳池,及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华民国”全运会的主体育场。他经常出现在田径场、体操房、球类房等体育场所,并在空余时间看课、听课,和教师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等问题。他重视体育科研工作,创办了当时全国还少见的体育科研刊物——《体育研究》,发行全国,为全国的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办学中,他还非常重视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理论。1958年,舒鸿曾邀请了苏联体育理论专家格拉明尼茨基教授来华做学术报告,积极传播国外先进体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他加强体育教学,培养体育人才,组织完善体育竞赛体制等。舒鸿还十分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群体运动和体育竞赛的开展,积极做好组织和宣传推广工作。

舒鸿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为浙江大学的体育和浙江的体育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在浙江进行的体育实践,是多年体育实践中对体育认识和领悟的积累,是其体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舒鸿体育思想的成熟期,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舒鸿对自己的体育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