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用性文体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记叙文教学

记录下来,

纪言以叙之,

记叙文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

写人、记事、状物,

抓住了这三大主脉络,

就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心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三学段开始,出现了与文体相关的阅读目标,具体阐释如下:“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关注到《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阅读材料分为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四大类。

而仔细翻阅与之相配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本书提到的小学语文教材,除非特别注明版本,均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简称人教版《语文》)。,不难发现叙事性作品在小学阶段独占鳌头,与其他三类选文比较,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叙事性作品在真实的生活阅读情境中具有普遍性,是最常见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数量也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叙事性作品故事性强、可读性高,正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

而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点,有关学者又把叙事性文体进一步分为虚幻性、写实性两大类。虚幻性的叙事性作品,有在第一学段大量出现的童话、寓言,也有在第二学段才逐步出现的神话、民间传说,还有在第三学段才慢慢出现的微型小说、中外名著等。这些作品以虚构的手法和鲜明的文学色彩而广受孩子的喜爱。而写实性的叙事性作品,则指的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日记书信等作品。它们以平实的笔触和真切的情感,在教材中同样占有一席之地。这两者的界限虽然不是很清晰,有时候也会有交叉之处,但是从叙述的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这个角度看,这两种类别还是容易区分的。

因表达有虚实之别,故教学也应区别对待。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本章把虚幻性的叙事性作品和写实性的叙事性作品进行了区分,单就侧重于写实的叙事性作品进行解读和设计,并按照叶圣陶先生的“三分法”,统一将写实类的叙事性作品称为“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