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用朗读,品出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读书”,自然“读”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年龄、不同心境,读书的体会也会有不同。正如古人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读之不同,其实也是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的不同,是不同人对于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见月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见花感春去秋来、人生如梦,读着读着,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和领会力也会慢慢积淀,形成一个人的语感。有人说看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听他(她)朗读就可以了。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者语感则强,反之,读得疙里疙瘩、支离破碎者语感则弱,此话颇有道理。所以,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朗读,特别是在第一学段,更加要关注孩子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即高声读诵,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必修的基本功,也是在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是最普遍运用的阅读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学生体会情感,获得审美熏陶。宋代思想家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他说:“读书之法,先要熟读。”“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他还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可见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朗读中,可以突出某个字,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
一、有准备地读
初读时,需要先把握记叙文的整体基调、大致内容,了解大意,扫除字词障碍,此时不妨以默读为好,对于重难字词可以反复默念,对于长句或者难句也要有时间能够逐一准备;再读时,需对各个段落的联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也为流利而正确地表达打好基础。在小学,朗读的目标首先是“正确地读”,其次才是流利而有感情地读。正确地读,指的是不少字、不多字、不错字。为了达到这样的基础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画一画字词。对于难读难懂的字或词,能够对照注释或者工具书进行解答或者标注,使之不成为朗读时候的拦路虎。
数一数段落。了解句、段的大体结构,初步感受句和句、节和节之间的关联是顺应,是承接,还是转折,从而朗读时能够做到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读一读句子。对于句子特别长、词语特别艰涩的部分,能够先进行练习,特别是对于长句的停顿之处要做到正确、适合。
长期坚持这样的做法,朗读就会变成一种阅读习惯,一种阅读姿态。学生拿到不同的文本,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就会选择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
二、有方法地读
有方法地读,即在朗读过程中习得技巧,慢慢熟能生巧,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如、水到渠成。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语段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到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要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投入感。以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把对文章内容、语言的感受化为自己的理解体验,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化为声音的表达传递。不管在朗读的时候是否有错误或者有干扰,都能够保持心无旁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其次,在朗读时能够把握节奏感。即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强弱),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尤其是在朗读到这些地方——段与段之间的转折处、人与人的冲突处、情与情的交融处,能够快慢有致,高低起伏。
其三,用声音表现身临其境的画面感。读着读着,让人体会到那样的语境,进入到那样的场景,感受到那样的心情,不知不觉有了共鸣、同感,甚至情不自禁随着朗读内容的变化时喜时悲,进而对于人物形象、作品立意都有了准确而深入的认识与体会。有两个很好用的手机应用软件可以练习朗读,分别叫作“为你读诗”“为你诵读”,既可以去听名家大师或者朗读爱好者的范读,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朗读练习或者作品,让朗读变成一种爱好,甚至是一种特长,这是语文对于孩子人生的一种滋养。
三、有感觉地读
语感很多来源于读书的感觉。有些孩子拿到课文,自自然然地就会做到停顿、连贯,这就是语感基础较好的;有些孩子拿到课文,过了很久还需要进行点读,放声读的时候难免读破句,这就是需要加强反复吟读练习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记叙文,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文在于读出意蕴,写人文在于读出情味,写事文在于读出情节的变化。同样是写景文的读法,也要因为景物的不同而读出不同的味道来。欣赏到高山自然要有豪迈之气,欣赏到细流自然要有轻柔之音,声音的高低起伏正如景观的千变万化,只有和谐才有美感。
根据不同情绪的记叙文,采用不同的读法。读到悲悯之处可能多一些延长音,而读到欢悦之情可能多一些跳跃音,除此之外的叙述语言则要保持平和、平实的基调。根据不同的情感,变化自己的语速快慢,这是一种能力。所以情绪不同,需要有不同的表达。
根据不同场景的记叙文,采用不同的读法。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记叙文,总会花一定的笔墨呈现一个相对集中的场面或者画面,或者隽永或者清新或者美好,需要用声音去表达与传递这一种画面感。比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在《与大师对话》节目中范读《第一次抱母亲》,用声音讲述了儿子抱起病重的母亲并哄母亲入睡的场景,读到最后,于老师也仿佛走进了那个动人的场景,声音几度哽咽,给人很大的冲击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