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杭州市保险业发展报告
2016年,杭州市保险业深入贯彻保险新“国十条”和“省十条”,以实施“保险+”行动计划为主线,坚持“保险姓保”发展理念,实现了“十三五”期间平稳起步、健康发展。
一、保险市场基本情况
(一)保费收入
2016年,杭州市保费收入518.4亿元,同比增长38.5%。保险深度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保险密度5747.4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39.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596.0元。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2.6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25.6%;同比增长11.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335.8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31.7%;同比增长59.0%,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8.3个百分点。
(二)赔付支出
2016年,杭州市保险业赔付支出158.9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102.6亿元,占全省产险公司赔付总额的24.0%,同比增长7.3%,低于全省增速2.4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赔付56.3亿元,占全省人身险公司赔付总额的27.3%,同比增长27.8%,高于全省增速6.2个百分点。
(三)市场主体
2016年,杭州市全年净增省级分公司2家,中心支公司2家,支公司7家,营销服务部1家。截至2016年底,共有保险公司各类分支机构658家,其中总公司3家,省级分公司80家(产险公司36家,人身险公司44家),中心支公司28家,支公司202家,营业部57家,营销服务部288家;2016年末,杭州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66家,其中代理公司42家,经纪公司15家,公估公司9家。
(四)资产规模
2016年,杭州市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达1620.8亿元,同比增长88.6%,资产规模占全省资产总额的35.6%。其中,人身险公司资产总额1501.5亿元,同比增长95.9%;产险公司资产总额119.3亿元,同比增长28.7%。
二、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财产险公司增长平稳,人身险公司增速创近年新高
2016年,杭州市财产险公司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保费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非车险保费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2016年辖区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创新高,同比增长59.0%,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38.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2.2个百分点。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42.7%;意外险保费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9.1%;健康险保费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128.9%。
(二)财产险公司险种结构有所改善,人身险公司结构保持良好
2016年,杭州市财产险公司车险与非车险保费比为66.4∶33.6,车险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7.4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5.9亿元,对财产险公司保费增长的贡献率为30.2%。非车险保费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3.6亿元,对财产险公司保费增长的贡献率为69.7%;其中意外险、责任险、保证保险和其他险种保费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7、2.0、2.7和5.2亿元,贡献率分别为19.0%、10.3%、13.8%和26.7%。
人身险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普通寿险产品保费占比显著提高。普通寿险保费收入共计127.9亿元,同比增长86.1%,险种占比达55.6%,较去年同期上升13.0个百分点。
(三)财产险公司经营效益良好,人身险公司退保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2016年,杭州市财产险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同比增加6.2亿元;实现承保利润13.8亿元,同比增加5.8亿元。从指标来看,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分别为91.4%、60.9%和30.5%,同比下降2.8、2.2和0.6个百分点;手续费用率9.3%,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2016年,杭州市人身险公司累计发生退保49.0亿元,同比下降6.6%;退保率4.6%,处于安全区间,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但仍有部分公司退保率高于警戒线。
三、保险监管重点工作
(一)坚持“保险姓保”,大力实施“保险+”行动计划
一是推动“保险+民生建设”发挥保障器作用。全力做好保险扶贫工作,重点在农业保险上下功夫,在“增品降费提标扩面”各个环节均加大了惠农力度。大力推进大病保险工作,提高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鼓励保险公司通过一站式结算等方式改进服务质量,推动出台个人医保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政策。发展老有所养的保险项目。在全国首创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二是推动“保险+转型升级”发挥助推器作用。着力发挥保险融资增信作用,助推“大众创业”。积极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鼓励小微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工具,着力发挥保险化解科技创新风险的作用,支持“万众创新”。三是推动“保险+社会治理”发挥稳定器作用。充分发挥各类责任险在公众安全领域的保障作用,辅助政府开展公共管理。推动火灾公众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实现立法突破;启动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工作,杭州等地已通过地方立法等形式,落实财政补助,启动项目实施。
(二)深化改革创新,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一是编制辖区保险业“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辖区保险业的发展蓝图,量化了发展目标,设计了实现路径,明确了主要任务,提出要以“保险姓保”为主旨,以“保险+”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打造浙江政保合作金名片,力争在建设现代保险服务业和“保险强省”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是稳步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按照保监会的部署,精心设计方案,多轮开展培训,逐一开展验收,强化日常监测,稳步推进我省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推进平稳,期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三)落实从严监管,着力防范行业风险
坚持四项原则提高监管效能。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瞄准互联网保险、满期给付等风险突出领域,制定专项方案,全面进行整治。二是坚持以防为主原则,强化非现场数据监测,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建立经营异动公司窗口指导和谈话质询机制,全年共约谈异动公司20余家次。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划出不得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等监管红线,建立重大案件领导挂牌督办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年未发生一起影响稳定的行业性风险事件。四是坚持协作监管原则,对内加强各处室协调配合,对外加强与人行、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切实形成监管合力。
切实做好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制定G20应急工作预案,组织行业开展应急演练,开展网络安全大检查,落实行业值班值守制度,峰会期间辖内未发生一起涉稳重大事件,1名干部被省政府评为服务保障峰会突出贡献个人。同时,圆满完成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会议的保障工作。
(四)推进服务升级,切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是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联合省高院深化余杭地区保险调解参与交通事故纠纷处理试点,开发了以调解前置、一键理赔等功能模块为基础的网上一体化处理平台,提高了纠纷的处置效率,降低了行业的理赔成本。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杭州的西湖、下城、滨江、临安四区(市)开展扩面试点。二是认真做好信访投诉工作。加强信访工作人员培训,落实公司信访主体责任,逐件核查转办信访办理结果,建立信访增量较快公司约谈机制,认真做好日常来访接待工作。三是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推动保险教育进基地试点扩面,全面覆盖全省设有基地的9个地市,全年共轮训中小学生15万人次。同时,开展“诚信保险、自主消费”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健康城市、保险生活”系统公益宣传、“保险让一切更简单”保险公众宣传日等主题活动,改版“小胖的保险生活”风险提示手册,开辟“保险小百科”系列电台宣传栏目,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