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釜罐盆钵盘和豆 制陶器型成系列——8000~7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
距今8000~7000年前的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丰富多彩的陶器,表明当时的制陶技术已较为成熟。
首先,陶器的器型多样,能满足多种用途。器型中炊器釜出土数量最多,约占陶器总量的52.6%。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普遍吃熟食,而熟食大大加快了人类体质和脑力的发展。出土的陶器中有容器罐,多为泥性夹炭黑陶制成,造型富于变化,有平底双耳罐、直口折肩扁腹双耳罐、折肩双耳罐等;有钵,也是造型多样,有侈口折腹钵、直口直腹钵、扁圆腹钵等;有盆,一般为敞口,也有口微敞的;有盆和豆,还有器盖、纺轮、线轮、支座等。
其次,器型规整,厚薄均匀,打磨光亮,造型别致。以夹砂陶和夹炭陶为主要陶系,还有少量的夹蚌(壳碎末)陶。在较成熟的制陶技术基础上,还出现了慢轮整修新工艺。
再者,陶器的纹彩多样,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非炊器类陶器的表面多有陶衣装饰,色泽以红为主,其次是灰白、灰黄;彩纹有条带纹、波浪纹、环带纹、太阳纹、火焰纹、十字纹、垂挂纹、网格纹等,还有用多种纹样组合的装饰图案。把追求实用与追求审美结合起来的制陶工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先民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此之前,古人类先后经历了石制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取火技术的掌握、饲养家畜(犬和羊)、栽培植物(粟和稻)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程。在制陶技术产生之前,人类以生食为主,烧、烤食物间或有之。制陶技术产生以后,推广熟食成为可能,熟食成为主食,这就使人类的食物源多样化且便于消化吸收,加温煮沸的食品和饮料可大大减少疾病的感染,这对于人类的定居与繁衍,对于人类的体质和智力的增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制品表明:这个地方的制陶技术水平与黄河流域同时期的制陶技术水平相比毫不逊色(见图4.1和图4.2)。1958年在陕西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老官台文化;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中下游发掘了磁山、裴李岗、大地湾、北辛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遗址。经碳14测定数据表明,这些遗址的年代也是距今8000~7000年前,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但也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学术界的传统观点是:依据大量陶制品的发现这一标志性的事实,结合原始农业的遗存,认定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农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始于1990年,但它的发掘生动地表明:长江流域(包括钱塘江下游)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图4.1 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深腹圜底罐
图4.2 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彩绘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