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进入了一所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英语教师。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形:学生年纪最小的也比我大,大的有50岁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乡镇中小学英语教师极其匮乏。所谓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说的英语五花八门,26个字母的发音至少有四分之一是不标准的。
2003年之后,我进入职业院校工作。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到职业学校念书通常是学生最后的选择。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影响他们成绩的主要高考科目,除了数学就是英语。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在一个问题上纠结:对于英语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高职学生而言,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少的语言知识,但是能够比较无障碍地表达呢,还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会语言知识,但是无法实现有效的语言交际呢?
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实际上,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就看在必须二选一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取舍。
后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办学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高职专科英语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界定上的关键点应该放在哪里?
我的看法是专科生词汇量可以少一点,写作翻译的技能可以差一点,但是,语言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差,因为这些学生将来是要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是要教英语的,好的语音语调是最重要的。
好在,语音学,虽然理论部分比较高深,但是,对于普通的英语交际学习而言,理论是可以基本忽略的,实在不能忽略的,也有办法深入浅出。
更何况,早就有人说过“Never Study English”(别去研究英语),语言也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语音语调的掌握更不需要在原理和概念上纠结,多模仿,多练习,一定会形成地道完美的发音。
清代著名汉学家钱大昕说:“音声之不通,而空言义理,吾未见其精于义也!”汉语如是,英语亦如是。
本书中常见谚语的翻译以及附录一中文章的翻译,均非本人翻译,因未查询到译者,所以文中一一注明,在此向所有原译者表示谢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丽洁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