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冉思伟的《当代空间问题的辩证向度研究》围绕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哲学探讨,试图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进展,以物理、精神、社会等不同的视角对空间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最终回归对空间辩证法的探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空间体验的冲击恐怕是给中国人带来的最大的冲击之一。“改革开放”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空间属性——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而随着开放的深入发展,又演变出两种不同的开放: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住房问题、城镇化问题、春运潮、互联网现象、高铁与城市地铁的迅猛发展等,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空间体验。现实生活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农村发展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落差,同一城市里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的房价悬殊,都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长征7号”的升空等新事物将中国人的空间理念引入新的层次和境界。伴随着新的空间体验、空间实践,对于空间问题的哲学探索就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在通常被联系在一起的空间概念与时间概念中,时间概念被不少哲学家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较深入的研究,而空间概念则相对较少有哲学家(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进行过深入探讨。康德认为,和时间一样,空间是先天的感性形式。由自在之物刺激而产生的印象和观念,加上时间、空间和先天知性的十二个范畴,才会产生有条理的知识。维也纳学派的缔造者石里克的论文《当代物理学中的空间和时间》(1917)和该学派主要领导者之一卡尔纳普的博士论文《论空间:对科学理论的贡献》(1921)都表现出当时他们对理论物理学和哲学的兴趣,也表明哲学家们对空间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当然,这种新的思考离不开科学的新进展。比如,爱因斯坦完整地提出了新的时空观,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非欧几里得几何的提出得到认同,推动了空间概念的变化。
近年来,人们对空间问题进时哲学讨论时,几乎都会提到列斐伏尔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为了准确把握列斐伏尔的理论,冉思伟在写作期间,翻译并解读了这本著作。列斐伏尔从数学、物理等学科出发分析出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存在,又根据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推导出社会空间的存在。三种空间的观念奠定了《空间的生产》的理论根基。很显然,社会空间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这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不断生成变化的。这样,社会空间的概念就自然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上,关于空间的哲学探讨必然离不开实践哲学。
三大空间类型思想的提出,使空间问题的哲学探讨变得更加丰富,更为充实,也更具有层次性。但与此同时,这项工作对于研究者而言也变得更加复杂、更有系统和更富有挑战性。因为涉及的学科广泛,从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到哲学等,研究者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况且,即便具有充足的多学科知识,能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关于空间问题的哲学意蕴讲清楚、说明白,还有一个合理使用方法的问题。再进一步,若想要做到不人云亦云,说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更是要花费功夫。
冉思伟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一点得到了周围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肯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称赞。
《当代空间问题的辩证向度研究》一书以崭新的视角梳理了多学科视野下关于空间问题的见解,提出了作者关于空间问题的新看法,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作者认为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关于空间的定义,并主张“空间”应该是能用几何学语言描述的。作者的这个观点也许源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正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超出语言描述范围的东西是无法思考的。作者主张哲学上的“空间”概念应与几何学中的“空间”概念相协调。
第二,对三种类型的空间——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逻辑上,作者认为其他的空间概念都处在“物理空间”“精神空间”或“社会空间”的外延之中。作者特地对“社会空间”这一概念的由来进行了考证,并指出“社会空间”的概念是由列斐伏尔首先提出的。
第三,对自然科学中关于空间概念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作者比较充分地探讨了自牛顿物理学经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到当代量子物理学关于“空间”的界定与其他论述。通过这样的历史回顾,作者一方面肯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家都对揭示“空间”的本质、形成关于“空间”的概念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做出了相当的成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者试图向人们说明“空间”概念的形成过程处处体现出辩证法——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有限维度与无限维度的对立统一。
第四,作者认为对空间的探讨有一个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思维领域的过程,并主张从三段式辩证法角度开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环节。科学家对空间的探讨主要体现在本体论领域,而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则突出强调了“空间”在人类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康德认为时空是先天直观形式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在婴幼儿时期,最初的主体空间是杂凑的,没有与客体间的协调,而随后一些行为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不同空间逐渐协调起来,是主体认识发生的重要基础。由此,作者试图说明“空间”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生成的。
第五,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实践、劳动、辩证法等相关论述,论述了空间的辩证法原理基础。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建立空间辩证向度的理论基石。事实上,对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的探索,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空间更是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
最后,作者试图从对立统一原理出发,探讨空间辩证法。特别是在对相关学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节讨论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空间辩证关系。作者认为,对空间的辩证向度的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的、整体的大尺度方面的宏观分析上,还应有进一步地结合具体现实的微观分析,辩证法的生命力在于具体的微观分析。
本书还试图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范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构造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看来,目前这只是一种处在萌芽状态的探索,能否实现、如何实现都需要经过历史检验和更深入的思考。
基于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冉思伟博士的这本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他对“空间”问题的逻辑学思考。
本书的目标设置是宏大的,而要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通过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实现这一目标是极困难的。由于本书讨论的问题学科跨度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其中一些还是相对比较前沿的,有大量的概念、术语需要做出精确的界定,而且这种界定又需能被相关领域的专家认同,这个要求对于作者而言有些苛刻。所以我还是要指出,作者在这方面的确存在一些不够到位的情况。另外,本书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相对生硬,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这也是一个不足的地方。
冉思伟是与他同时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一批博士里年龄最小的,年轻意味着希望。本书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却不乏独特见解和闪光之处,加上冉思伟勤于学习、乐于思考,相信他在未来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马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