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历史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选址趣谈

在育英学堂自宁波迁入杭州近40年后,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塔儿巷已不能适应学校扩大和提升的需要,急需另辟新址。于是,1906年11月,学校召开校董会,一致决定搬离大塔儿巷,到城外另觅新校址。据说,当时校董事会对选址问题颇费思量。会上,中方主政萧芝禧教务长叠起两指,缓缓吟出唐代行吟诗人马自然的一首《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令董事们耳目一新。萧芝喜介绍说,作此诗的马自然是浙江海宁盐官人。此人虽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可惜因秃顶阔嘴酒糟鼻,面相极丑,被以貌取人的官府低看,只给他一个县衙小吏之职。这令满怀抱负、心高气傲的他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从此,他心灰意冷,郁愤难平,一怒之下辞职入了道教,成为一名云游四方的道士。马自然嗜酒如命,酒量奇大,饮石余而不醉。据说,他每饮石余,便以拳塞口中,醺醺睡去,而不呕吐,颇具传奇色彩。董事们听了也感到十分惊奇,尤其诗中“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两句的意境,让校长裘德生和西方董事们赞叹不已。于是,校董会决定派周梅阁、裘德生等去现场踏勘。

第二天,他们来到钱塘江北岸的秦望山,站在二龙头山坡上回望,坡下钱塘江在这里成“之”字形奔涌而过,近旁月轮山上的六和塔高耸挺立,北去群山连绵起伏,尤其是山头荒芜安静,有利于校舍建设,更是一块读书做学问的宝地。校董们最终选定秦望山头龙头、二龙头和三龙头为新校址,并陆续花费8800银元购得660余亩山地。

其实,从一些当年拍摄的老照片可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美丽的校园,在之江大学迁入之前,还只是一片荒山野岭。秦望山上树木稀少,坟茔遍地,植被很差,而南面山下的钱塘江边还是一片滩涂,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直至之江大学征用此地后,学校才有计划地在校园内开展植树造林,遍种香樟、枫香、桂花树等植物。经过逐年的种植和绿化,至20世纪40年代,校园已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市为绿化荒山,实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秦望山及周边山林植被也得到了有效保护。经过上百年几代人的建设和保护,才使旧址森林环抱,层林尽染,成为一座风景秀美的菁菁校园。

之江大学当年之所以选此地作为校址,除了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环境优美等缘故外,主要还是经过了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决定的。

1911年前,育英学堂原在杭州市区的大塔儿巷校址办学。虽然这里有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等一些有利条件,但不利条件也十分明显。

一是地方狭小,挤在一条居民小里弄里,靠租借民房办学,直接制约而且已经制约了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发展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可以说这也是这所学校建校几十年来,在校学生人数始终只有数十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地价高,征地困难且受限制。杭州当时是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城区面积不大,但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区空间亦愈来愈紧张,其地价也随之不断抬升。学校若要在城区征地,必然提高办学成本,而且很难找到一块适合教会学校办学要求的地方。

三是城市的喧嚣,不利于教会学校的教学和宗教活动的开展。

而与此相反,选秦望山二龙头作校址就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是可以远离喧嚣的市区,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和宗教活动。据说,这是按照美国教会大学选址理念而选定的。这里原来比较偏僻幽静,除了少量的农居外,周边一片荒凉。当时,钱塘江大桥还未建造,嘈杂的轮船码头和火车站也在2公里以外的南星桥,如今车水马龙的之江路当年还是一片滩涂。学校建在这里,与周围静谧的环境相协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区。相反,虽然在城区有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的好处,但处在灯红酒绿的环境下,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无疑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是此地地广价廉,可以购买更多的山地扩建校园,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进而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对于当时的杭州而言,旧址应属远郊僻壤,经济落后,自然地价低廉,同样的钱可以购买比城区多得多的土地面积,显然有利于扩大规模和学校的发展。同时,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办学,从师资力量、水平,学生人数上都有较大提高或增加,急需摆脱原址制约学校规模扩大和招生人数增加的不利局面,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市区的用地不仅将会越来越紧张,而且价格也会越来越昂贵。如果学校不尽早搬出城外,将来的发展必定受到地域条件限制。这也说明当时学校领导很有发展眼光。

总之,此地地理位置优越,依山临江。从地理地貌看,头龙头与月轮山之间有一山涧溪流,头龙头与二龙头之间有一山涧径流,流水淙淙,水资源环境良好;二龙头南端地势相对较缓,适宜作为校舍建设的中心地带;二龙头与三龙头之间形成的谷地,是一处天然的运动场地。同时校园建筑可以依山而建,高低分明,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