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历史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 旧址建筑维修情况

旧址建筑陆续建成后的30多年间,未做过大的整修,直至抗战复员后,由于整个校舍遭受日军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行过一次全面整修。

抗日战争爆发后,旧址被日军宪兵司令部占领,校园和大部分建筑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日军的破坏。昔日优美的校园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地面到处是壕沟、狐狸洞、炸弹坑,花园、操场和草坪杂草丛生,茶园、竹林和果园都被当柴火砍伐了。”其中,天文台被日军炸毁成一片废墟,“建在第一处山崖的由中国教师居住的几幢住宅几乎完全被毁,两处西方教师居住的别墅被烧毁,包括马尔济先生住的一幢房子。而王令赓夫妇居住的房子,其中木结构部分由于无人管理也被白蚁蛀蚀了”。此外,室内的所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以及生活用品等都被洗劫一空,损失难以估量。

抗战胜利复员后,为尽快在杭州复校,1946年3月28日,李培恩校长在上海召开学校董事会会议,专题讨论杭州校舍的修缮问题,会议在同意对校园和被破坏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要求校联董会积极筹措修缮经费。为此,校联董会在美国发起了一场以募集修缮资金为主的复兴运动,得到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并获得募捐款12万多美元。据记载,其中4万多美元用于校园和建筑修缮工程,被破坏的校园和主要建筑都进行了一次整修或维修(具体修缮和经费使用情况未查找到相关资料),使校园又基本恢复了战前的面貌。这也是旧址历史上自建成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此后至浙江师范学院时期,旧址未进行过大的维修。

1961年旧址划归浙江大学使用后,这些建筑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除一些建筑因改变用途或损坏等原因而进行过维修、改建外,基本保存原貌。

1992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审批同意,旧址改做浙江大学基础部。学校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专项投资用于改建工程。为此,学校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维修和扩建。这次改建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为60000平方米,其中,头龙头教工生活区规划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二龙头教学区规划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三龙头学生生活区规划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根据规划,一是按照使用功能,结合原校区的实际情况,对原不够合理的校园规划和布局作了适当调整,譬如,供应师生开水用的锅炉房,原考虑打水方便,离水源又近,但由于地面狭窄,就建在离教学楼仅七八米之处,这不仅影响教学环境,干扰学生正常上课,而且有碍观瞻,与整个校园显得十分不协调。因此,改建时将锅炉房搬迁到学生生活区。二是对一些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的建筑进行拆除,共有34000平方米,主要是一些低矮平房、辅助和配套建筑。三是根据使用需要,新建了一批学生宿舍和教学、生活配套建筑设施。四是对之江大学时期建造的一批教学、生活用建筑设施进行了维修。虽然当时旧址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学校十分重视对这批西式古典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求只对建筑内部结构作修缮处理,尽量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和外观,即使新建建筑也要求风格和外观上与原有建筑保持协调,并尽量建在被拆除建筑的原址上。

2006年,国务院核准并公布之江大学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学校决定光华法学院迁驻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由于校舍建筑多年未使用,需要进行修缮。由此,经上级部门审批,学校启动了之江大学旧址修缮工程。该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主要有:学生宿舍楼(8、10、11、12、13号楼)、食堂、浴室等生活用房;第二期包括东斋、西斋、主楼、图书馆、科学楼、材料试验所、工程馆共7幢文物建筑;第三期为22幢历史文物建筑中除第一、二期已维修过的剩余建筑。这是旧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的一次大的修缮工程。为此,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确定这次修缮原则:一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可逆性设计”和“修旧如旧”的原则,以有效地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二是对原状已作过改动而严重影响原貌的,依据严格考证,能够复原的尽量予以复原。如“慎思堂”正门上方原刻有捐建者的英文名“Severance”字样,后来用水泥覆盖住,这次维修时,将其恢复了原样。三是木构架部分全部进行防火处理。四是除为安全需要而采用的加固、防火、防水材料外,修缮更换材料均使用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同时,整个修缮过程都在上级文物管理部门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

22幢旧址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维修情况

续表

就校舍维修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总体建筑,尤其是主体建筑质量较好,建成后20多年基本未进行过维修。后来在日本侵华期间,之江大学被日军占领,校园和校舍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建筑的门窗、玻璃和设施被毁坏,天文台等几处建筑被彻底炸毁,无法修复,致使原本整洁的校园一片狼藉。1946年学校复员后耗费10多万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整修。这次整修中,原被日军拆毁的材料试验所重新进行了修复,但外立面有所改变;各幢建筑的门窗、玻璃重新补装,基本恢复原貌。1948年前后,由于学生人数增加,东斋、西斋加建了阁楼,后来,又有的建筑因破损或柱梁被虫蛀蚀而进行过维修更换,如主楼的房梁等。划归浙大后,也进行过多次维修。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是1992年,旧址改作浙大基础部时,除拆除了一部分已经无法维修的建筑外,大部分建筑内部都进行了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