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视野与运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际商务理论与运作发展的新趋势

一、全球商务背景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变革性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得国际分工进入了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阶段。全球工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以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现代基础制造技术对大规模生产流水线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改造为主要内容,以基于可重构生产系统的个性化制造和快速市场反应为特点,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生产系统下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产能利用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个性化需求等主要产业竞争要素之间的冲突,实现生产制造的综合优化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国际分工的这个阶段,人不再是传统工业生产中的主宰,不是单调、重复的手工劳动“替代”机械生产,也不是用经验技能“补充”机械生产,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地“主导”生产过程。例如,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个性化制造和网络开放社区的发展将大大促进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微制造”和“个人创业”等极端分散组织方式的发展。又如,云计算使得企业可以将信息处理功能更多地外包给提供信息服务的第三方企业,加之数据挖掘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服务模式创新,即便是地理上远离提供信息服务企业的小微企业也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获得更强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这些变化使得人力资本国际化成为这一阶段的国际商务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

二、当前国际经贸的发展特点与全球价值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相互渗透交融,推动着世界经济向无国界经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将从20世纪的强权之争转向市场之争,市场竞争将取代流血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一)当前国际经贸的发展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跨国经营将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生产过程国际化。国际分工格局已由过去的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和混合型分工演进。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通过规模经营、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最佳组合和选择,以国际市场为载体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世界经济中国际金融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外汇、证券、期权等交易在国际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高达5亿美元,年交易量达125万亿美元,大大超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贸易和技术、服务贸易的总额。

(3)金融资本国际化。当今世界资本的流动取向,不仅是以利润为导向,更重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资本流动的方向也由过去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对流。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中国在吸引国际投资方面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4)主权概念多元化。20世纪的主权概念基本以国家为单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主权概念已经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一是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为代表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区域利益共同体;二是以贸易、资本为纽带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以跨国经营方式通过全球经营网络为纽带的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都有自己的利益主权,且与国家主权并存,有时甚至超越国家主权的概念。

(二)全球价值链

1.全球价值链的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产品中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能够分散性跨地域进行,而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和投资限制的逐步减少,又为跨国公司推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发达国家的企业逐渐将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特别是将劳动投入较多而附加值较低的组装环节外包给劳动要素充裕的发展中国家,仅在国内保留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生产、研发和销售环节,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由此国际分工由原来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步过渡到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即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分工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厂商,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越的区位进行相关的产品价值链环节的生产布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通过外资企业投资设厂、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或者本土企业做代工或承接外包等形式,采取了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的专业化生产的分工模式。

2.全球价值链的含义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联结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从联合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定义来看,它突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生产和创造活动中价值链环节的联系,本身就突出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拓展阅读

全球价值链的诸多别名

对全球价值链环节的分工现象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诸多学者对这种分工形式给出了不同的表述:全球价值链(Gereffi,1994);外包(Katz和Murphy,1992; Feenstra和Hanson,1996; Grossman和Helpman,2002);价值链分解(Krugman,1995);片段化(Jones和Kierzkowski,1997; Arndt和Kierzkowski, 2001);产品内分工(Arndt,1997,1998);垂直专业化(Yeats,1998; Hummels, Rapoport和Yi,2001; Irwin,2002);中间品贸易(Antweiler和Trefler,2002);国际化生产分担(Ng和Yeast,2001; Yeast,2001);外部资源利用或外包(Rangan和Lawrence,1999;Hanson, Raymond和Slaughter,2001; Feenstra,1998);生产分离(Deardorff,1998; Jones和Kierzkowski,1990);国际化生产网络(Vanables,2004)。国内的表述有“垂直专业化”(刘志彪,2001;盛文军,2002);产品内分工(卢峰,2004;田文,2006);要素分工(张二震,2002;张幼文,1999)。还有不少学者称之为产品价值链分工、生产非一体化、公司内分工等。

资料来源: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24-25.

3.全球价值链的特点

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分工贸易不同,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价值链的空间剥离性。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进行国家间的专业化生产,因此,在传统分工理论中,都是暗含产品生产阶段的地理不可分割性的假定条件,即产品或服务的全部生产过程只在特定国家或经济体内部进行。而全球价值链分工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价值链环节,被重新整合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国家间以价值链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

(2)跨国公司的主导性质。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传统分工的国家边界已经明显弱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把生产经营活动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价值链环节,如研发、采购、制造、分销、服务等,由遍布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机构或由固定合同联系的分包商分别专业化地从事价值链中一项或几项活动。

(3)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再是在产品最终生产完成后才发生,而是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和营运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交叉发生。因为产品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要素密集性质不同,在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间就存在着竞争能力的差异,这样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就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

(4)贸易结构的高端性趋势。在此之前,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限制,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进行初级产品和简单工业品的专业化生产,无法从事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层次都很有限。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需于特定部件或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不要求具备产品的全部生产条件。这就大大降低了国际分工的进入门槛,使其能够参与到高端产品的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也从事大量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所以从表象上看,贸易结构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5)贸易方式的多样性。与传统分工主要以企业间一般贸易方式相比,全球价值链在跨国生产和跨国采购两种驱动模式下,这种新型分工的贸易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公司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跨国生产的主要贸易方式。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把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的分支机构,再通过母公司所有权控制手段,利用公司内部贸易实现价值链的协调。出口加工装配、零部件外包代工和外包组装、服务外包代工、原始设备生产(OEM)、原始商标制造(OBM)等。

(6)贸易利益的复杂性。在以最终产品为交易的传统分工模式中,没有企业的跨国生产行为,国家和行业的贸易利益可以通过企业的利益表现出来。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跨国公司通过协调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活动与跨越国界的生产交易行为,使国家贸易利益和企业贸易利益分离,并呈现出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在这个利益分配格局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机制,对参与价值链分工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利益的侵占。

拓展阅读

全球价值下结构的高级化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工业制成品在全球货物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该比重为8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比重只有40%左右;在制成品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比重也在攀升,目前达到1/4左右,1990年该比重仅为17.4%。价值链分工也推动了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仅为710亿美元,2007年达到3.26万亿美元,增长了近45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接近1/5。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跨国公司对国外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服务业的国际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目前,印度是亚洲的外包中心,墨西哥是北美的外包中心,东欧和爱尔兰是欧洲的外包中心,中国、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也正在成为承接外包较多的国家。

三、跨国公司与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具有产业优势的经济主体根据资源或要素禀赋差异,按照其能获取的核心价值或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行为和结果。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深化主导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1.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深化

全球价值链垂直整合的深度和空间分布的广度不仅取决于产品生产环节在空间上的可分离程度,还取决于货物运输成本和跨境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大小。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为全球价值链的纵深推进创造了条件。

第一,科技进步推动更多非核心生产环节的技术成熟和制造工艺的标准化,促使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在物理上具有了可分解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进入壁垒。

第二,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继续保持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部分工序环节的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也逐步凸显。

第三,物流网络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运输成本,节约了货运时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了信息流通成本,提高了交流效率;多边贸易和区域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持续推进,降低了跨境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成本。

2.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深化主导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深化,在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环境的作用下,跨国公司为进一步提升获利水平,根据要素禀赋差异和专业化形成的生产环节规模经济差异,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将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放在获取附加值最高或价值增值潜力最大的地区以取得最佳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从而形成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在空间上分布于不同国家的全球生产布局,实现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四、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特征

1.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开始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国际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产业或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整体搬迁,而是以生产环节为对象的跨国转移。同时,全球价值链催生了企业组织全球生产的方式多样化,外包、贴牌生产等联结和控制价值链条的非股权方式快速兴起,降低了国际产业转移对资金等条件的依赖。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8年,来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占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28%,比1992年上升近10%。2010年,全球20大投资经济体中有6个是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近年来发展中和转型期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出量稳步增长,2010年达389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FDI流出量的29.4%。

2.转移内容的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特征并存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也有如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也有如零部件加工、组装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工序。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为依据价值创造能力大小对生产过程进行垂直分解和空间分离创造了条件,区域要素禀赋和生产能力差异使得即便是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在不同地区生产其成本也迥然不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持续纵深推进的同时,转移对象的技术密集特征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部分转型期和发展中经济体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以我国制造业FDI为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等技术密集特征突出的产业2001—2010年FDI累计金额占制造业的18.1%,2010年FDI占制造业的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FDI占制造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4%上升到2010年的11.2%。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FDI占制造业的比例也稳步增长,分别由2001年的4.7%、4.3%和2.5%上升至2010年的6.6%、7%和6.3%。而纺织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FDI占制造业的比例则由2001年的6.2%下降至2010年的3.2%。(《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11)

3.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自身价值创造过程中,服务业也逐步实现了高端化和全球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张祥,2011),以及跨国公司服务资本从产业资本的加速分离(裴长洪,2006),服务业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服务贸易和投资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载体,2005年服务业跨国投资总额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额的75%,服务业跨国并购占全球跨国并购份额的60%,较1990年上升15%。世界100强跨国公司中,服务业跨国公司由1997年的7家增加至2006年的20家。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较1980年增长了7.1倍,达62300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世界投资发展报告》,2005—2008)。近年来,以金融、物流、计算机应用、营销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服务业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以2006年我国服务业FDI为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领域FDI达64.47亿美元,占服务业FDI总额的30.64%;物流运输、计算机应用、分销等非金融服务领域FDI总额为146.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分销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46%;以采购方式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27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6.1%和49.9%(《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7)。

4.非股权方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逐步突破以单一股权方式进行的全球生产扩张,积极寻求诸如合约制造、订单生产、许可经营等非股权方式以优化配置全球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项目外包、贴牌生产等合约关系模式已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生产布局、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产业转移的非股权途径特征日益突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估计,2010年跨境非股权经营产生的销售额逾2万亿美元,而与此相对比,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当年的出口额约为6万亿美元,特别是在电子、玩具、制鞋、服装领域,合约制造占其全球贸易的50%以上。

5.集群式转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产业联系紧密、互动互补能力强的企业进行组团式整体迁徙的特征日益突出,以产业链整体迁移和集群转移的方式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以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2009年以前,IT产业在重庆工业体系中几乎是空白,2009年,随着笔记本电脑品牌商惠普落户重庆,零部件制造商富士康,代工厂英业达、广达等相继落户重庆。2010年,宏基在重庆建立生产基地和运用总部。2011年,华硕、和硕、纬创、仁宝等落户重庆。在笔记本品牌商的带动下,短短三年内数家代工厂商和数百家零配件制造企业相继在重庆建立了生产基地,形成了1亿台笔记本电脑和1亿台其他终端电子设备生产能力,以笔记本电脑为龙头的IT产业制造体系初步成形。产业集群式转移促使重庆笔记本电脑零部件配套覆盖率达到80%,极大地降低了进项物流成本,这不仅使得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组装”到“制造”的跨越,其“品牌+整机代工+零部件企业”的“垂直整合一体化”加工贸易方式也开创了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复习思考题

1.国际商务活动的贸易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2.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商务运作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或优缺点?

3.当代全球经贸活动呈现出哪些新特征和发展趋势?

4.全球价值链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