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青少年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青少年:一个需要独立标记的人生阶段

用年龄段来标记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发展阶段,这是人类跨文化、跨种族的普遍思维方式。但是究竟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水平,却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少年(儿童)、青年、老年的三分法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只有儿童与青年之分,没有青少年这个人生阶段。从出生到2—3岁是婴儿阶段(infancy),从4—5岁到14—15岁是儿童阶段(childhood),从15—16岁到30岁是青年阶段(youth)。见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第1版,第677页对“青年”的定义;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第919页对“青年”的定义。传统的人生年龄段划分依据是人生不同阶段在农业生产、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儿童长到15—16岁,不管是生理上还是社会角色上就基本算是成年人了,女子可以出嫁,结婚生子;男子要担当农活或者出门学习手艺。因此,在传统农业社会,“青年”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成年人的概念,所以它的年龄段可以一直延续到30岁左右。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城市化水平和国民教育水平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也就迟迟没有社会需求和存在的条件。

西方国家发展到14—15世纪,城市社会和手工业已经比较成熟与发达,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比农业社会更加复杂,南欧、西欧各国开始出现现代工业和商业的萌芽。这就要求儿童有更长的学习、培训时间。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延长儿童期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到17世纪的欧洲,青少年时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指13岁到20岁出头这段时期。这也暗合了今天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年龄段,即从上初中到大学毕业的年龄阶段。17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年轻人需要经过更长时间做学徒,经过体制性的学习、培训,才会得到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可以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的成年人。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手工业者必须经过三个阶段才具有完整的人生:学徒时代、漫游时代、为师时代。他们在学徒时代学习技术和知识,学徒期满后开始漫游各地,一方面增长见识,一方面磨炼技艺,最后到他们技术娴熟时便可以在一个城市稳定下来,开馆设铺,招纳徒弟,为人师傅了。谷裕:《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 《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传统的农业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内涵要求不高,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只有青年,没有所谓青少年(adolescence)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青年就是年轻的成年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即所谓学徒阶段。农业社会相对简单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不要求儿童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必须经过一个所谓学徒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兴起以后,大大丰富了儿童成长的内涵,也相应延长了儿童走向成熟的时间,一个以学徒期为标志的青少年时期成为人生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由于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的生活内涵与价值取向出现了相反方向的分离及漂移。儿童的世界童话化,纯洁而简单;成人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欺骗和邪恶、矛盾和冲突,都非儿童所能理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反差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在不断扩大。儿童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现象和规则,他们必须经历一个遭遇问题、体验迷茫、学会生存的成长过程,才能理解成人世界,适应和融入成人社会。这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有时候充满了迷茫和痛苦,也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它为青少年文学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创作的冲动。

然而,从学术研究上认可青少年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生阶段和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尊重的社会存在,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中后期,青少年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法律义务逐渐完善,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和特殊人生阶段的学术研究也日益丰富。根据浙江大学隋红升的研究,1904年,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的创建者斯坦利·豪尔(Stanley Hall)博士在他的皇皇两卷本巨著《青少年心理学》(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中,从学术研究上正式认定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存在。另一名心理学家佛丽莎-克瓦克(B. Forisha-Kovach)也认为,在20世纪之前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独立阶段没有受到普遍认可,一个成长个体经历了短暂的童年之后,没有经过青少年这个中间阶段就直接步入了成年早期,并和成年人一样投入工作,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她还进一步指出,只有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清晰地认识到青少年是个分离的人生阶段。学者贝蒂·卡特(Betty Carter)和小说家娜塔莉·芭比特(Natalie Babbitt)则认为,青少年阶段的真正发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因为战争时期为了让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这部分人能够承担起战时的某些特殊工作,扩大了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二战后,接受学校教育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一项普遍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监督。其后,对青少年的研究更加深入。其中,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1949年发起的对青少年“发展阶段任务”(developmental task)的研究、艾立克·埃里克松(Erick Erikson)1950年提出的青少年身份危机理论(identity crisis)、吉恩·皮亚杰(Jean Piaget)1958年推出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和60年代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对青少年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隋红升:《再访“问题小说”》,芮渝萍、范谊主编:《青少年成长的文学探索——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到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对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生阶段的研究和认识已经逐渐走向全面和深入。社会心理学家总结出青少年阶段终结的主要标志有:


1.从社会学看,完成了从儿童到成人的社会身份认识和身份转变;

2.从心理上看,获得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认同与理性思维的能力;

3.从生物学看,获得了生理成熟;

4.从法律上看,达到了法定的成人年龄;

5.从经济上看,开始自立,能够保持收支平衡;

6.从传统上看,不成文的习俗向他/她开启了通向成人特权之门。Hans Sebald, Adolescence: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Hall(third edition),1984, p.6.


从人类学意义上看,“青少年”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年龄段,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人类学分类概念。它以自己鲜明的所指和丰富的能指,区别于“童年”“儿童”,也区别于“成年”或“成人”。“青少年”的社会学含义是:“人生从儿童到成年之间的这个阶段,过去人们认为,这只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身份转化过程中的断裂阶段。现在人们认为,它就是一种身份,这种身份具有不确定的、散乱的指导路线,因此造成无所适从的、散漫的行为。简而言之,它是指一种缺乏明确行为准则的社会存在。”Hans Sebald, Adolescenc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third edition),1984, p.3.

显然,一个青少年要从这种无所适从的、散漫的、缺乏明确行为准则的社会存在达到成年人的标准,必定充满了生动的戏剧故事和艰难的心路历程。青少年站在成人世界的门槛上,不断向成人世界窥探,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又充满了犹豫和恐慌。他们的智力和心理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他们不满足于充满呵护和服从的儿童世界,又对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甚至矛盾性感到困惑和恐惧。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很多共同的生理特征、生活特征、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生理上基本成熟,性萌动和性意识开始觉醒,生活在学校的群体之中,心理上开始反叛说教和约束,自我身份、自我形象意识开始觉醒和不断增强,开始厌恶、逃避儿童身份,渴望了解、认知成人社会,开始具有一定的阅读思辨能力和独立见解,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接纳,等等。归结起来,就是青少年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对成长的渴望。因此,把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混同于4—12岁的儿童,是违背他们的成长渴望的,也不符合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成长阶段特征。

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身份和客观的社会存在,“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区别于儿童呢?其一,儿童在社会身份上还不具备独立性,儿童和成人双方都认同儿童在人格上的依附性,他们需要受到成年人的庇护,也自觉接受成人的庇护;青少年则不同,他们已经开始具有独立的社会身份,开始逃避成年人的过度指导和关心,叛逆社会的约束,对灌输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开始探索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应对方式。其二,儿童在认知上具有当下性和幻想性。所谓当下性,是指儿童只对眼前经历的事物感兴趣,并不关心事件的未来和后果;所谓幻想性,是指儿童常常对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加区分,对任何幻化的描写都产生快感和痴迷。青少年则不同,他的认知特点在于亲历性和现实性,他对世界的兴趣已经开始从幻想王国回落到现实社会,他更有兴趣了解现实世界的人和事。幼儿读者在阅读中接受的是符号化的人物;少年读者在阅读中接受的是精彩的故事;而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个性化体验,还能体会它的社会意义。其三,儿童在生理上还没有发育成熟,还没有自觉的两性意识和性冲动。青少年则不同,他们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对异性世界感到好奇,原始的生理冲动和社会规范形成强烈反差,使他们感到既萌动又害怕。其四,儿童在心理上自我意识还不充分,对同伴的示范和成人的教育愿意认同和模仿,对自己的失误和失败并不那么敏感挂怀,对自我的社会形象也不太在意。有些人即便在意,也不过是短暂的反应。青少年则不同,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非常在乎自己的社会形象,对别人的评价和认可非常敏感与关注。青少年和儿童之间的差异性还可以这样无限描述下去。简而言之,儿童还处在一个幻想、游戏的人生阶段,他的一切违反社会观念和规范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童心和童趣而得到原谅;而青少年则处于一个从幻想世界到现实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化既是他的内在渴望,也是社会对他的外在要求,他的任何违反社会观念、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得不到原谅而受到处罚,这也令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而且无所不在的成长压力。成长成为一种既盼望又焦虑的心结。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可能性得到扩展、可以尝试各种选择的时期,个人在经历了这个时期之后开始承担成人的义务,从而使各种可能性大大缩减。”Katherine Dalsimer, Female Ad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Reflections on Litera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p.5.安娜·弗罗伊德在分析青少年心理时写道:


我认为青少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具有以下特征是正常现象:行为不一、难以预测;一会儿抵制自己的冲动,一会儿又接受它;一会儿成功地打消冲动,一会儿又受制于冲动;爱他的父母又恨他的父母;反叛他们又依赖他们;……一会儿表现出少有的理想化、艺术化,慷慨大方、毫无私心,一会儿又完全相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小心算计。这种走极端的现象在一个人一生中其他时期都是不正常现象。而在这一时期,这些不过表明成年人的性格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形成,这个年轻人还一直不停地在尝试,还不急于缩小可能性,并稳定下来。Katherine Dalsimer, Female Ad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Reflections on Litera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p.5.


每个人生命中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彷徨、烦躁、不安分的阶段,它成为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有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审美价值,它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它有青少年个体的成长意义,也是人类成长的集体体验。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人生转折和青少年心理自身的不稳定性,为青少年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审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