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学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心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了解学生心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心理与教学相长。

一、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都对其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认知结构的抽象化与体系化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在11岁以后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考问题,已经能够用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这一时期,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所以在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认知结构在不断地优化与完善过程中,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与成年期的思维或认知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

(二)认知发展的自主性与建构性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并且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具有非常显著的自主性和建构性。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虽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自控能力、学习方法(如认知策略、知识迁移等)上大多处于相对弱势,但是此时学生客观上大脑和身体机能的逐渐成熟、抽象思维的迅速发展以及主观上的学习需求和意愿为学生认知方式的自主性与建构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能许多学生一开始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也并未深入思考,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进展,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有选择性地、主动地安排学习内容,拓展自己的知识,尤其对于实际性的操作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认知行为的直观性与情境性

认知行为的直观性与情境性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抽象化与体系化。虽然此时职业学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也相对不足,相当数量的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只求大致了解。但他们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长于动手进行操作,不喜欢也不擅长用耳朵“理解”,更愿意用眼看、用手去“做”,学习方式倾向于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对实践实训和“情境性”内容知识学习产生偏好。此外,职业教育学生的教学都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或者模拟的环境中展开的,因此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逐渐丰富,这契合了认知行为的直观性与情境性的特征。

二、学生常见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一词是指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差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随着数十年来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快速发展,人们总结出了大量的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很值得研究,因为系统性的错误揭示了“感知与判断的背后心理过程”。尤其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认知偏差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认识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上的自卑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却长时间地被人误解成一种“另类教育”“低等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我国职业教育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思想使得职业教育难以翻身,难以得到重视且一直处于教育分类中的最低端,最终导致人们“鄙视”从事技术类的工作,“蔑视”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学生作为中职院校的主体,也由此长期以来饱受如此“不公正”的社会待遇。因此,职业学校学生一方面长期受社会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他们通常会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另一方面对自己也缺乏正确清醒的认知,自卑心理便悄然滋长。部分职校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这严重迟滞了学生自身的认识发展。

(二)学习认知上的无助感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要活动,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因而学习心理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学习上的无助感。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不抱希望,甚至没有学习的短期与长远目标。在这一时期,职校生由于在心理教育和人文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的目标,因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2.学习动机不高

职业院校中的学生作为现在社会中生产技术人员的主要力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如何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一个关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优劣、我国民族企业的实力乃至我国社会的大问题。但是,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当进入学校后,他们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专业课程方面,学起来很吃力。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上不去,出现了“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无济于事、无可奈何、无动于衷”的现象。尤其是遇到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时,职校生很容易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中,对学习产生一种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3.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很多职校生面对学习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也不懂得如何遵循学习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此外,职业教育教材理论知识常常艰涩繁杂、枯燥乏味,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背道而驰。且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教材、教法仍然沿袭了普通教育的思路,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教育的特色。因而,职校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三)社会认知上的片面性

社会认知是人们对所依存的社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形成的认知、评价和判断。黎岳庭,刘力.社会认知:了解自己与他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由于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认知主体往往只根据一定的表象或信息做出判断,从而产生一定的偏差,即社会认知偏差。对职校生而言,社会认知偏差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情感,以及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导致学生非理性、非友好地认识和对待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因偏见或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而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社会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对职校生这一主体而言,表现突出且常见,这是由青年时期交往的特点决定的。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

它指人们在对他人整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先获得的信息(即形成的第一印象)对社会认知产生的重要影响。这种认知效应很容易陷入以貌取人的误区,使人际认知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2.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对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输入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近因效应在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中也是常见的,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妨碍我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常常造成人际冲突。如一位同学平时表现很好,可是一旦做错了一件事,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3.晕轮效应

它指认知者一旦对他人形成好的或不好的总体评价后,会影响到对他人目前或将来其他方面的特性进行推论,是一种将信息泛化、扩张的心理认知方式。它具有一定的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特性。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无法全面、客观地观察与评价他人。

4.刻板印象

它指个体对某一类人或群体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简单的印象,并以此来形成对该类型或群体中缺乏深入了解的个人的认知。它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如认为来自城市的学生自负、爱炫耀,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自私、小农思想,这种刻板印象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定式效应,妨碍学生间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认知偏差的调控对策

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原因。尽管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情况糅合混杂,但是职业学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场所,理应从“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循着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纠正其认知发展上的偏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摒弃传统观念,正视差异

针对学生自我认知上的自卑感,我们应当从社会与自身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现在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是造成职业学校学生自卑的最大外在因素。因此,整个社会需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这对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处于劣势地位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正视学生发展的差异,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由于学生的来源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在智能的发展上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与指向性。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专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指标,而过去人们对于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因此他将人的智能分成了八个范畴:语文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人才观的最突出特色为“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的人才观”,这与传统的学生观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的,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相应地,在教育大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与评价等教育行为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并要求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扬长补短,使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得到发展。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现行的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中虽然不是优秀者,但是他们必然具有其他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方式,具有与社会职业密切相关的其他智能方面的优势。鉴于此,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差异问题,采取赏识和肯定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尊重差异的人才观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解决导致学生认知偏差的内外因素。我们也必须明白正是这些差异问题,才为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明确目标,调整方法

学习认知上的无助感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要帮助职校生消除学习认知上的无助感,首先要明确目标。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这极大地拓展了目前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提高学习者的自我内驱力。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有利于职校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维持。最后,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从教师角度看,应当着力改变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材,不断开发和构建适应职业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与合理性。第一,因“人”施教。职校生在以往的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大多是失败的经历多于成功的经历。随着失败经历的不断积累,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渐倾向于只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因此,教师要因“人”施教,教会他们学会接受失败、承受失败,进而正确、合理地进行失败归因,并且尽可能适当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反复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把注意点从过去的失败转向未来的成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二,因“性”施教。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无助的表现上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因此,中职教师在教育不同性别学生时应因“性”施教。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会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细心地观察、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比如说男生喜欢以物为对象的操作,对物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好,持续时间也较长,偏爱社会实践,更关注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和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学习,因此,教师应“投其所好”,以欣赏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势。而对于女生而言,她们则偏向于语言艺术,更加注重问题细节的考虑,老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积极引导女生学会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的男女比较。第三,因“绩”施教。职业学校的学生并非不爱学习、不思进取,面对学习成绩差也不着急、不担忧,一副对学习极其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很多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较大,学习较为吃力,内心充满了焦虑,另一方面对存在的差距又深感自卑,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考虑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要求,重点疏导学生克服自卑、焦躁的心理,使学生重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增强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成功体验。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应该要不断地遵循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不断动态地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掌握技能的方面,学生需要遵循技能学习的规律和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面对偏差,理智应对

社会认知偏差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教育,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共建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加快其融入社会的进程。首先,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人。如前文所述,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对他人做出草率的判断,从而得出一种静止的、机械的结果。因此,职校生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应该要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相结合,用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与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其次,用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他人。许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显著的认知偏差就是看待人或事不够全面,如晕轮效应,在它的影响下,职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抓住他人的个别特征,习惯于由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因此,职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克服该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全面客观地看待交往对象,防止以偏概全。再者,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刻板印象有助于人们对某一类人的特征做出概括性的反应,但是刻板印象并不一定合乎实际。因为即使在同一类人中,每个人除了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两者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职校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当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尤其重视个性的差异性,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尽量避免“贴标签”,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最后,坚持理智原则,不能感情用事。理智是指一个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和控制自己感情、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种种认知偏差的产生往往跟认知者的非理智判断心理有关。由于职校生身心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感情用事,往往从个人爱好、喜恶出发来认知他人,这些都是非理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因此,职校生一定要克服非理智的心理,理智地对待他人的言语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