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民企呼唤职业经理人
最近,浙江温州等众多中小民企年事已高的老板比较烦,千辛万苦创业20多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家业,却面临子女不愿意接班的尴尬局面和危机。
不愿接班凸显民企生存困境
温州当地一家媒体对30名温州商人作了调查,发现只有20%的温州企业家决定退休后由子女掌管企业,近60%的企业家表示没把子女列为接班对象。无独有偶,2006年由浙江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等机构联合展开的一项调查《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表明,仅有约14.5%的企业家明确希望退休后由子女来掌管企业。这意味着浙江大多数企业在不远的将来,将面临大面积的接班危机。
不只是温州,整个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与危机,在财富交接不可避免地来临时,不管是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继承者,似乎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是让子女继承权力,还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这些问题,都在浙江中小民企第一代老板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问号,也直接击中了中国财富如何顺利延续的核心问题。
“子承父业”历来是民营企业家财富继承的首选。与中小民企相反的是,大型民企却很少存在接班危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陈凌教授认为,大型企业已经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有实力为子女接班搭建配套的班子、系统的制度,为他们顺利接手创造好条件。
其实大型民企能顺利完成交接,除了这一解释外,还因为大企业能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企业的影响力巨大,自然会使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优越,与政府打交道也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这使得企业的子女感到接班后的经营和外部压力不大,接班是一种优越的荣誉与地位。
但对于中小民企来讲,情况相差甚远,中小民企出现接班危机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对于中小民企老板来讲,经营企业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所以他们也不希望子女接自己的班。
其次,中小企业虽然有上百万、千万资产,但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企业利润低下,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等风险,社会影响力小,经营风险和压力大,这当然对民企老板子女的吸引力小。
另外,民企缺少系统的接班计划和经验,也是民企出现接班危机的一个诱因。在国外,很多家族企业当家人一上台就会开始自己培养下一代的继承计划,而浙江民企老板们可能走得比较迟,往往等子女到一定年纪以后才开始培养。目前,一些民企老板虽然重视子女学历教育,却忽视了实践经验。而如果没有及早安排进行“继承计划”,民营企业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接班尴尬。
不容轻视的中国财富问题
民企老板不愿将企业交给子女,子女也不愿接班,使得民企的生存发展出现一定的变数。众多民企老板表示:“将来我年纪大了企业还可以运营,如果出现接班危机,就把企业承包给别人或者卖掉。”一方面,如果不得已让子女接班,一些企业还可以继续生存发展,还有一些企业由于接班的子女非常不愿意或不善经营,导致企业倒闭。另一方面,如果民企老板不让子女接班,要么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点企业,要么将企业出售。
虽然,可以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将家族企业经营权交出去,避免接班危机,但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尚未成熟,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并不是有求必应。同时,一些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素养不高,掏空民企或倒戈的现象在浙江频频出现,使得民企聘请职业经理人掌管企业的发展方式让人担忧。
据美林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中国的千万富豪接近24万人。中小规模的家族企业则更多。但据统计,东亚地区的家族企业只有13% 能成功地传承到第三代。这个数字足以让现在还在含辛茹苦打拼江山的本土富豪心灰意冷。让子女接班还不如将企业卖掉已成为众多民企老板的想法。如果民企老板出于接班危机而将企业全部出售或部分股权出售,那么对中小民企的迅速发展壮大则是有益的。
无人接班的企业被其他企业收购,这样有利于浙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而迅速做大做强。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3月21日)
近年来,浙商无论在税收上,还是慈善事业上都勇敢地承担起了作为财富精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说明浙商懂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之道,这也是浙商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商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