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理论回顾

第一章 问题提出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社会认知的迅猛发展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要求社会心理学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社会认知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也对社会认知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代的社会认知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范式,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传统的社会心理研究领域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如态度、归因、印象形成、自尊、社会知觉等,并且对其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重构和发展,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研究最为关注的是社会认知的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相对集中于社会心理活动的发生过程层面,它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由心理内容向心理过程的转换。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社会认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整合,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社会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及原理。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社会认知的研究受到内隐实验研究技术的影响,形成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社会认知活动。

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课题。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以研究人们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预测。甚至有学者曾提出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概念能比态度更接近其中心位置。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以Thurstone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态度测量的研究,几乎吸引了当时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全部研究力量,以至早期的社会心理学曾被当作研究态度的科学;在20世纪50—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重新把注意力转向了态度转变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以Hovland等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态度转变的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更是掀起了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研究者最初的假设:态度是个体内部的心理准备状态,并对个体的行为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如果能确切地了解人们的某种态度,就能准确预测与该态度相应的行为。这也使很多人相信,对于态度的研究是通向洞悉人类社会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

到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态度在个体的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制约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根据被试对于客体对象评价的言语报告所测定的态度似乎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态度,同时人们也发现已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认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则开始把目光转向致力于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或在什么前提下,态度与行为具有相关关系,以及如果没有相关性,其“中间变项”是什么等新的问题。

直到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概念提出以后,晕轮效应、纯粹接触效应、阈下态度条件反射、首因效应、态度调查中的情境效应以及与自尊有关的一些实验研究等已经将态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方面开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随着双重态度和矛盾态度(attitudinal ambivalence)概念的提出,对态度结构与成分的研究以及态度在人们社会行为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更丰富了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内容。然而迄今为止的文献表明,人们对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在个体行为决策中作用方式的研究还并不丰富,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两类态度成分的作用方式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具体影响路径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社会心理学家对个体人格、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望,而不是仅仅按照实际情况来做出反应,这种动机倾向被称为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人类的社会行为也就因其动机的不同掺杂了不同的社会意义。从社会赞许动机的角度来讲,个体采取某种社会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或取悦于他人,采取该类行为能够获得别人的好评和称赞,会获得满足感,这类行为被称为社会赞许行为,比如一些助人、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等;而某些社会行为不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采取该类行为不能够获得别人的好评和称赞,而是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他人的批评,这类行为则被称为社会不赞许行为,例如攻击行为、吸毒行为、吸烟行为、网络成瘾行为,以及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等。

对各种不同社会行为的认知与评价是社会认知领域的重要内容。近几十年来,心理学领域对此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对攻击行为、网络成瘾行为、自杀行为、药物滥用行为、吸烟行为、适应性行为、利他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等的关注和讨论上。

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看到他人和公众赞许的某些行为方式,也看到他人不赞许的某些行为方式,个体知道了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做、何时做这些行为,从而学会了社会规范,并对自身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就一般情况来说,人们更倾向于采取社会赞许行为而避免社会不赞许行为。但令人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许多社会不赞许行为的持有者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被社会喜欢和接纳却还要继续为之呢?是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不赞许行为不为大众所接受?是认为这些行为对自己真的很重要,还是自己也想戒断这些行为却难以控制?不同类型的行为持有者对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社会认知情况有何不同?他们对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一致的,还是处于一种矛盾心态,这种矛盾态度对个体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行为持有者对社会不赞许行为是持有一种双重态度还是一种矛盾态度?影响这些态度的因素有哪些?本书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