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双重态度与社会不赞许行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双重态度对艾滋病歧视行为的预测(实验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艾滋病是一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因此,它被称为21世纪的瘟疫。研究者普遍认为,艾滋病所引起的社会隔离与社会排斥等社会歧视现象的心理内核是非感染人群对该疾病和感染者的难以抑制的无意识态度倾向。这种社会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众媒体过度传播艾滋病及其病患的社会羞耻与社会恐惧信息所导致的。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Herek和Glunt认为,个体对艾滋病的态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与减少个体感染的高危行为相关的态度,主要指个体对艾滋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觉察;②对不同艾滋病政策和战略的态度;③对H 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及其所属群体的态度。虽然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公众对艾滋病患者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但是由于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和传染性,人们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与行为仍然存在。因此,大众会有意识地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接触,并通过群体的力量试图影响国家决策机构制定强制性、隔离性的艾滋病政策。

众多研究结果证实,人的认知过程不仅包含意识的加工成分,还包含无意识加工的成分。Greenwald和Banaj i(1995)认为内隐态度“是个体无法通过内省识别,或者无法精确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这种痕迹调节着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思考和行为”。大多数态度研究者承认内隐态度是一种自动化反应。例如,Fazio等(1996,2003)强调内隐态度具有较少的意识可控性;Wilson等(2000)也提出,当个体接触态度对象时,态度可以以无意图性和不可控性的形式自动激活。同时,对态度客体本身的觉知也随着内隐态度的加入而有所不同。众多研究结果显示,伴随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而产生的内隐态度与其外显态度是相对分离的,并且能预测不同的行为。个体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形成的过程亦是如此。尽管在许许多多公益宣传的影响下,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外显排斥行为逐渐减少,接纳范围渐渐变大,但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反应通常表现为一种带有强烈的无意识冲突的情绪反应。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艾滋病态度的绝大部分研究都只在外显意识层面上探讨正常人群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或偏见,对于无意识层面的内隐态度鲜有关注。而对于内隐态度的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已被证实能有效且准确地反映个体对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自发情绪反应。

为此,本实验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作为测量工具,探究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并用《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测量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通过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来预测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同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探究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态度,比较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之间的差异,以期能在初步揭示两类不同病症的内隐态度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消极态度或偏见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旨在减少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的消极态度或偏见,为进一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心理生存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

本实验主要以问卷和IAT测验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所有被试在标准的计算机房里均需完成《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艾滋病内隐态度测验、癌症内隐态度测验三项实验任务。为了平衡顺序效应,减少实验误差,把所有被试随机分成四组,第一组按照艾滋病内隐态度测验、癌症内隐态度测验、《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的顺序进行测验;第二组按照癌症内隐态度测验、艾滋病内隐态度测验、《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的顺序进行测验;第三组按照《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癌症内隐态度测验、艾滋病内隐态度测验的顺序进行测验;第四组按照《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艾滋病内隐态度测验、癌症内隐态度测验的顺序进行测验。

(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和社交行为意向的测量

1.实验被试

从某大学随机选取59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3人,女生26人。所有被试分别完成《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和《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

2.测量方法与工具

(1)艾滋病态度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测量采用问卷(见附录G)的形式进行,要求被试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身的符合程度给出评价。该问卷共20个项目,评分方式采用5点评分制,问卷中的项目有的采用正向计分,有的采用反向计分,以平衡顺序效应,减小被试答题误差。5点评分中,由左向右方向各点的含义分别为:①非常不赞同;②比较不赞同;③无所谓;④比较赞同;⑤非常赞同。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问卷计分后,把反向计分的项目转换成正向计分的形式,所有项目得分总和越高,表明被试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越明显。

例如:不用担心如拥抱或握手等日常接触而传染艾滋病。

非常不赞同 1——2——3——4——5 非常赞同

(2)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问卷

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测量采用问卷(见附录H)的形式进行。研究者自行编制的有关个体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的五个测试情景,旨在考察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要求被试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符合的程度给出行为意向的评估。

例如:在求职过程中,您觉得艾滋病患者应聘成功的可能性:

非常低 1——2——3——4——5 非常高3.研究结果

(1)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特点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如表6.1所示。

表6.1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平均数、标准差(n=59)

由表6.1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总分平均值(M=78.864)要远远大于外显态度的中间值(M=60),其中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总分平均值(M=80.540)要高于男性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总分平均值(M=77.550)。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外显态度的t 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差异不显著(t=-1.299, df=57, p=0.199)。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是积极的,男女大学生在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2)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特点

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平均数、标准差如表6.2所示。

表6.2 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平均数、标准差(n=59)

由表6.2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总分平均值(M=13.440)要小于行为意向的中间值(M=15)。其中,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t 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差异不显著(t=-0.294, df=57, p=0.770)。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普遍偏低,即大学生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意愿较低。

(二)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IAT测验

本研究为了考察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与社交行为意向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对艾滋病的IAT测验检测其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

研究假设:相对于感冒症状而言,被试对艾滋病症状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

1.实验被试

从某大学随机选取59名大学生,男生33人,女生26人,其中有效被试50人,男生28人,女生22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对电脑的有关操作均熟悉。

2.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见附录I)使用文字描述,共有4个患者的个人信息描述卡片。其中患有艾滋病症状和感冒症状的病人各2个,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性别、职业、体检报告、诊断报告六部分。请另外的大学生被试采用5点量表,对30张140×200像素的照片的熟悉度和喜好度进行评价。根据被试的评分挑选出4张照片,4张照片的喜好度差异不显著(M=2.13, SD=0.84), F(7,40)=1.01, p>0.05;熟悉度差异也不显著(M=1.89, SD=1.04), F(7,40)=1.43, p>0.05。将选出的4张照片,随机命名其中2张照片(男女各1张)为怀疑感染了HIV阳性病毒的患者,剩下2张(男女各1张)命名为怀疑感染了感冒病毒的患者。为平衡顺序效应,一半材料采用感冒症状、艾滋病症状的呈现顺序,而另一半则用艾滋病症状、感冒症状的呈现顺序。

本实验通过图片与词语混合的形式来呈现目标词和非目标词。艾滋病目标词为:照片1、照片2、林军、刘红、艾滋病、H IV病毒;非目标词为:照片3、照片4、吴涛、谢芳、感冒病毒、上呼吸道感染。

作为属性材料的积极属性词包括:高尚、诚实、优秀、善良、聪明、幽默、健康、有能力;消极属性词包括:低贱、狡诈、笨拙、无能、虚伪、陈腐、古板、虚弱、讨厌。以上所有词汇均经预测选出。

3.实验程序

本实验IAT测验程序使用美国Inquisit专业软件,并对该软件进行了必要汉化。实验由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包含一个辨别任务。第一部分要求把艾滋病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K”键反应,把非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D”键反应;第二部分要求把积极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第三部分要求把积极属性词和非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和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第四部分的反应方式和第二部分的基本相同,但反应的按键与第二部分相反(“K”键和“D”键);第五部分要求被试把积极属性词或艾滋病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或非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其中,第一、第二、第四部分既为反应方式的练习,又激活了目标词汇与属性词之间的联系,第三、第五部分提供指标中采用的相容与不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不相容归类和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之差作为内隐态度的指标。

在正式实验前给被试一张写有4个患者个人信息的卡片,要求被试识记卡片材料中的患者姓名、照片、体检报告、诊断报告。识记结束后,被试能快速、正确地回答主试提出的任意3个患者所属全部信息后开始正式实验。为减小主试误差,整个实验只有1名主试。

4.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的预处理

对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数据处理如下:

首先按Greenwald等的建议,对反应时大于3000ms以3000ms计,小于300ms以300ms计,对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予以剔除,剩余的为有效被试。

然后,对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和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分别求平均值,两者之差作为内隐态度的指标。其中,不相容条件下目标词与积极属性词为一类,而相容条件下则是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为一类。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效应为不相容条件下与相容条件下反应时之差,即内隐效应越明显,被试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越消极。为了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再以转换后的结果为基础获得内隐态度的指标。

(2)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特点

①大学生在相容条件下与不相容条件下对艾滋病分类判断的反应时

大学生在相容条件下与不相容条件下对艾滋病分类判断的反应时如图6.1和表6.3所示。

图6.1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艾滋病分类判断的原始平均反应时(ms)

表6.3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艾滋病分类判断反应时的结果

由图6.1和表6.3的结果可见,无论是原始分数还是对数转换后的分数,将艾滋病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相容归类时,反应时短,反应快;而在将艾滋病目标词与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不相容归类时,反应时长,反应慢。对两者进行配对样本的t 检验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极其显著(原始分数t=8.161, df=49, p=0.000;转换分数t=8.109, df=49, p=0.000)。这一结果说明被试都倾向于将艾滋病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艾滋病目标词所激活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是普遍消极的。

(2)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

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如表6.4所示。

表6.4 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结果(n=50)

注:, p<0.05。

由表6.4的结果可见,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M=0.369)高于男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M=0.196)。两者的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上差异显著(t=-2.028, df=49, p=0.048)。这一结果说明,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艾滋病相关的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对艾滋病目标词所激活的内隐态度更为消极。

(3)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与社交行为意向的相关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与社交行为意向的相关系数如表6.5所示。

表6.5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与社交行为意向的相关系数(n=50)

注:, p<0.05。

由表6.5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相关非常低(r=0.037)。这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不一致的,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之间相关显著(r=0.391),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与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之间存在负相关(r=-0.159),这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其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

(三)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旨在检验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态度,并进一步比较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假设:相对于感冒症状而言,被试对癌症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

1.实验被试

从某大学随机选取59名大学生,男生33人,女生26人,其中有效被试45人,男生24人,女生21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对电脑的有关操作均熟悉。

2.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见附录J)使用文字描述,共有4个患者的个人信息描述卡片,其中癌症症状和感冒症状病人各2个,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性别、职业、体检报告、诊断报告六部分。实验中所使用的照片请另外的大学生被试采用5点量表,对30张140×200像素的照片的熟悉度和喜好度进行评价。根据被试的评分挑选出4张照片,4张照片的喜好度差异不显著(M=2.13, SD=0.84), F(7,40)=1.01, p>0.05;熟悉度差异也不显著(M=1.89, SD=1.04), F(7,40)=1.43, p>0.05。将选出的4张照片,随机命名其中2张照片(男女各1张)为怀疑感染了癌症病毒的患者,剩下2张(男女各1张)命名为怀疑感染了感冒病毒的患者。为平衡顺序效应,一半材料采用感冒症状、癌症症状的呈现顺序,而另一半则用癌症症状、感冒症状的呈现顺序。

本实验通过图片与词语混合的形式来呈现目标词和非目标词。癌症目标词为:照片5、照片6、张波、李英、癌细胞增生、肿瘤;非目标词为:照片3、照片4、吴涛、谢芳、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

作为属性材料的积极属性词包括:高尚、诚实、优秀、善良、聪明、幽默、健康、有能力;消极属性词包括:低贱、狡诈、笨拙、无能、虚伪、陈腐、古板、虚弱、讨厌。以上所有词汇均经预测选出。

3.实验程序

本实验IAT测验程序使用美国Inquisit专业软件,并对该软件进行了必要汉化。实验由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包含一个辨别任务。第一部分要求把癌症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K”键反应,把非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D”键反应;第二部分要求把积极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第三部分要求把积极属性词和非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和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第四部分的反应方式和第二部分的基本相同,但反应的按键与第二部分相反(“K”键和“D”键);第五部分要求被试把积极属性词或癌症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D”键反应,把消极属性词或非目标词视为一类并按“K”键反应。其中,第一、第二、第四部分既为反应方式的练习,又激活了目标词汇与属性词之间的联系,第三、第五部分提供指标中采用的相容与不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不相容归类和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之差作为内隐态度的指标。

在正式实验前给被试一张写有4个患者个人信息的卡片,要求被试识记卡片材料中的患者姓名、照片、体检报告、诊断报告。识记结束后,被试能够快速、正确地回答主试提出的任意3个患者所属全部信息后开始正式实验。为减小主试误差,整个实验只有1名主试。

4.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的预处理

对于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数据处理如下:

首先按Greenwald等的建议,对反应时大于3000ms以3000ms计,小于300ms以300ms计,对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予以剔除,剩余为有效被试。

然后,对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和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分别求平均值,两者之差作为内隐态度指标。其中,不相容条件下目标词与积极属性词为一类,而相容条件下则是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为一类。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效应为不相容条件与相容条件下反应时之差,即内隐效应越明显,被试对癌症的内隐态度越消极。为了完成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对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再以转换后的结果为基础获得内隐态度的指标。

(2)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态度的特点

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态度测验的统计结果如表6.6所示。

表6.6 大学生对癌症的内隐态度测验的统计结果(n=45)

由表6.6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将癌症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相容归类时,反应时短,反应快;而在将癌症目标词与积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进行不相容归类时,反应时长,反应慢。对两者进行配对样本的t 检验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癌症态度的内隐效应极其显著(t=-9.590, df=44, p=0.000)。这一结果说明被试都倾向于将癌症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癌症目标词所激活的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普遍是消极的。从男女大学生对癌症态度的内隐效应的t 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癌症态度的内隐效应差异不显著(t=-0.427, df=44, p=0.671)。这一结果说明,男女大学生对癌症目标词所激活的内隐态度是一致的,都是消极的。

(3)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差异比较

综合前面的实验的结果,进行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差异比较,如图6.2和6.3所示。

图6.2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艾滋病内隐态度的原始平均反应时(ms)

图6.3 大学生在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对癌症内隐态度的原始平均反应时(ms)

表6.7 大学生在相容条件和不相容条件下分别对艾滋病和癌症分类判断反应时的统计结果(n=40)

注:∗∗∗, p<0.001。

由图6.2、图6.3和表6.7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分别进行不相容归类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相容归类的反应时。大学生对两类病症的内隐效应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t=9.532, df=39, p=0.000; t=8.831, df=39, p=0.000)。这一结果说明被试都倾向于将艾滋病、癌症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艾滋病、癌症目标词所激活的大学生的内隐态度都是消极的。而从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的比较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都高于对癌症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但是大学生对艾滋病与癌症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都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的统计结果如表6.8所示。

表6.8 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的统计结果(n=40)

由表6.8的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上不具有显著差异(t=1.818, df=39, p=0.077)。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都是普遍消极的。

三、分析与讨论

与外显态度反映个体的谨慎行为相对应,内隐态度与自动化的行为有关,内隐态度能更好地反映被试对某一社会群体的“真实”看法。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以及两者的差异。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的总分平均值(M=78.864)要远远大于外显态度的中间值(M=60),这一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是积极的,说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艾滋病知识,他们在意识层面上是接受艾滋病的。其中女性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总分平均值(M=80.540)要高于男性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总分平均值(M=77.550),但是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是基本一致的,都持有积极的态度。这也是因为在许许多多公益宣传的影响下,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日益普及,公众对艾滋病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对艾滋病的外显排斥行为正在逐渐减少,接纳范围渐渐变大,在意识层面上开始接受艾滋病这个特殊群体。

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的总分平均值(M=13.440)要小于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的中间值(M=15)。其中,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基本没有差异。这说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普遍偏低,即大学生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意愿较低。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行为意向的显著相关来看,大学生虽然在意识层面上开始接受艾滋病这个特殊群体,但是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普遍较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对艾滋病患者的接触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说,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即使大众对艾滋病具有较高的积极的外显态度,也并不表示他们在行为中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从本书考察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IAT效应是显著的,被试更倾向于把艾滋病同消极的属性词联系在一起,艾滋病目标词所激活的内隐态度普遍是消极的。也就是说,在无意识层面上,大学生对艾滋病持排斥的消极态度,这是无意识层面“排斥”存在的有力证据。这一结果与自我认同理论的观点相一致。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艾滋病态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个体一般将正常人归为局内人,而将艾滋病患者归为局外人,当局内人感知到局外人威胁到自己的社会认同时,局内人就会对局外人产生厌恶、漠视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局内人的行为。本研究还针对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做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M=0.369)高于男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M=0.196),并且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内隐效应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说明,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艾滋病目标词与消极属性词归为一类,即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对艾滋病目标词所激活的内隐态度更消极。也就是说,在无意识层面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排斥艾滋病,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感比男大学生强,面对隐含死亡征兆的情景,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需要强烈的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综合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相关系数非常低(r=0.037),这也为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分离论提供了证据,同时也表明两种测量确实可以探测到不同的心理结构。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是积极的,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即大学生在意识控制之下对艾滋病有更多的理解和接受,但是他们在无意识层面是排斥艾滋病的,大学生在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下对艾滋病的态度是矛盾的。这进一步验证了内隐-外显态度相互分离的观点,即外显态度是我们的思维的意识性产物和自我反映的结果,而内隐态度可能是无意识的产物,是通过内省无法接近的。因此,内隐和外显态度彼此并不相关。而从两者与其行为意向的相关来看,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相关显著(r=0.391),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159),这些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仅仅在外显态度层面上对艾滋病患者有较多的同情与理解,而在无意识层面上对艾滋病患者还持有反感与排斥态度。因此,内隐态度测量与自动化的行为意图有关,外显态度测量与理智的行为意图有关。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构建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与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关系图,如图6.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相互独立的,内隐态度对艾滋病患者的行为意向具有更大的影响,外显和内隐态度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影响是独立存在的,这也再次验证了双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离模型。

图6.4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和外显态度与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交行为意向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内隐态度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也就是说,无论是艾滋病还是癌症,大学生对其内隐态度都是消极的。而从大学生对艾滋病与癌症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的比较结果可见,两者的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均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在无意识层面对面临死亡的绝症都是感到害怕和排斥的,他们恐惧的是绝症本身,而不是绝症患者本人。大学生在无意识层面对艾滋病的排斥感,主要原因可能是艾滋病病症的易感性和不可治愈性,对艾滋病病症的恐惧激起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消极态度,而不是对艾滋病患者本人的排斥和抵触。

本研究结果表明,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意识到对艾滋病的理解与接受,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无意识层面是排斥艾滋病的,所以,仅仅靠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活动是不够的,不利于淡化公众对于艾滋病的内隐消极态度,而应该在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尽量给公众呈现一些比较积极的艾滋病患者的形象。同时,还应将基于信息说服的策略和基于行为说服的策略结合起来,以改变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通过诸如立法等措施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让普通公众有机会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学习。鼓励人们在公共卫生领域广泛参与,促进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了解和接纳。按照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当公众被迫与艾滋病患者一起生活时,为了适应自己的行为,就会改变态度。因此,在为艾滋病患者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活动中,不能仅依靠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来改变公众的态度,而将两种措施有机结合不失为改变公众对艾滋病态度的更好方法。

四、结论

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研究结果可见,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是积极的,而对艾滋病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即大学生在外显和内隐层面上对艾滋病的态度是矛盾的,这也验证了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分离理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内隐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外显态度对其行为意向具有更大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对艾滋病和癌症的内隐态度都是普遍消极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内隐态度测量与自动化的行为意图有关,外显态度测量与理智的行为意图有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