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尤梦婷

摘要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主导价值观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要实现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与主流价值观有机结合,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经历知识传播与理论论证、情绪感染与心理共鸣、价值实践和价值认同这样三个阶段,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随着全球化经济、文化开放的国际格局占据时代发展的主流,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国民的精神世界。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晴雨表”,他们的价值观尚处在构建和定型的时期,积极与消极并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同时他们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年轻一代和后备力量,应当自觉抵制住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冲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价值观内化到大学生的头脑和思想中,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价值体系,就成为各高校思政教育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关键,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主流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大学生所理解和认同。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视角的确立

过去我们采用一元价值论、一体化和封闭的方式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学生。但是,当今社会的整体开放程度日益加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迅速的环境下,简单地灌输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效用。那么多的社会思潮,为什么唯独要选择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向大学生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所以,新时期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联系起来,使普通大众理解、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主流价值观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主流价值观的过程,即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刘琳,周世中.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9(6).。当前社会存在着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分歧,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是我国的主导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而主流价值观是指社会现实中多数民众所信奉的价值取向,它更多的是指被社会成员在内心接受了并在实践中实际运用了的价值观。我们不仅要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地位,还应该努力实现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一体化,实现人民群众对主导价值观的真正信仰。这正是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就是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和时代的需求

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的确,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他们是为了有效指导工人阶级运动才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工人阶级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就必须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它本身就具有广阔的大众性。理论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不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只是一纸空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对于掌握意识形态制高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说,树立主导地位就必须使理论在大众中传播,让大众理解理论、信服理论,从而征服人心,赢得大众。所谓征服人心也就是一个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一体化的过程。在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冲击的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信仰迷失的良好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趋势和走向。大学生又是最积极最活跃最不保守的社会群体,他们受家庭环境、生活地域、专业学科的影响,在面对不同的社会存在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变化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1.价值取向和评价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中国本土又自发形成了多样化的思潮。在主导思潮的引领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社会开放度和包容度逐步扩大,学校教育也开始鼓励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信息交流和获取方便,不同的社会思潮得以冲破地域和时间的界限,寻找各种平台传播自己。这种社会格局必然使得大学生不断地遭受各种思想的影响。由于受自身知识、人生阅历的局限,他们容易欣赏或者盲从任何一种思潮,在对人或事进行价值大小、有无价值的评判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征。在面对善恶、美丑、好坏的评判时,价值评价结果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化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多样化局面。马克思主义要想在当今社会起到思想引领作用,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2.价值目标现实化。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共产主义的理念信念。为了这个全人类的理想事业而奋斗,这是我们应当努力的目标。很多大学生对这一目标持异议的根本原因还是理想照不进现实,呈现“两张皮”的状态。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太遥远,而大学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共产主义理想看起来又没有太大联系。所以,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在面对如今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层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时,大学生的现实化目标就更多地体现在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上。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将学习当作为就业服务的手段,应试教育体制下盲目地追求成绩分数。为了找到好工作放弃兴趣爱好选择热门的专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盲从地加入“考公”大军。甚至在择偶标准上,也是打上了功利的标签,一味地追求金钱和身份地位。

(二)主导价值观教育以及主导价值观面临的困境

我国传统的主导价值观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的。从小学、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意识形态领域构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讲授法,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和知识来传授,但学生在课堂外却没有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教育偏重于主导价值观教育,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价值观发展的状况十分明显。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虽然有利于主导价值观的传播,但缺少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的解决。所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利益相结合,空言道理,不接地气,是很难达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的。

事实上,西方从来就没有放弃“和平演变”的目标,他们通过不遗余力地向中国输入大量的具有刺激性和强烈吸引力的精神文化产品,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我国主导价值观正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比较明显地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定位占据了上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如今我们依旧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但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张扬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逐步转向了以个人为本位。他们更多地从自身出发,首先满足自己的利益,缺乏一种为大家服务的心态。这种现实显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

其次,信仰缺乏的情况严重。我国没有宗教信仰的传统和文化氛围,儒家的道统在五四运动之后也不再占据主流,马克思主义在很多人看来又是那么地与实际脱节。所以,他们往往没有信仰,内心没有依归,行为没有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见,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丰富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主流信仰建设的缺失必然会让那些危害社会的思潮乘虚而入,极大地冲击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地位。

最后,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滑坡。“土豪”、“高富帅”、“我爸是李刚”这些网络词汇的泛滥和流行正彰显着社会拜金主义影响的深远。“官本位”、“钱本位”思想在高校也蔓延开来,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许多大学生道德滑坡、盲目追求物质消费,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因此,如何扭转道德滑坡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的转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认同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与生成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知道并不等于认同,认同并不等于愿意去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卓有成效地实施下去,就必须遵循理论传播的规律,认真落实认同的三个阶段:

1.知识传播与理论论证。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播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从小便接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导,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想信仰和追求。但从实际上看,这种教育的内在价值认同机制被升学考试压力掩盖住了,学校将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考核。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更多的是受到了升学和分数的驱动。另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效果也不明显。许多学生觉得内容空洞,理论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了获取学分也只是考前背背划定范围的知识,考完之后全部忘记。而老师方面,往往有照本宣科之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化的讲解,不深究其内涵和价值意义,不结合学生具体实际问题谈理论,造成了“教”与“学”两张皮的状态。这种机械的教育模式没有很好地做到知识传播与理论论证。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这种理论信念到底是什么,反映了怎样一种价值诉求,对于我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何作用。理论不被大学生掌握和理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我们要增加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的机会,多思考、多交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情绪感染与心理共鸣。这一阶段就是价值内化的过程。大学生在接触理论、主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能自觉地接受和认可,自愿遵循。“价值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通过这些认可或共识,形成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由此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后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及服从”来源: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价值认同.

将价值认同问题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域中看,就是用大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形式来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传播。形成心理共鸣的重要一环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理论的强大指导作用,使理论成为他们生活的指引和人生发展的路灯。比如,帮助大学生解决当下普遍关注的很现实的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创业问题、人生规划问题等等。教育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悟,学校、社会注重创造隐蔽性、渗透性强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充分自觉地领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接受主导价值观,形成对于主导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

3.价值实践和价值认同。意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才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传播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要将抽象的价值观逐步变成大学生自觉的实践养成。如果不能将内化的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价值认同就没有真正做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各种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完善学生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好重大纪念日,升国旗、党团会议、社会实践等形式传播主导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观的内化过程。除了外在的实践要求和时践环境的创建,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生活和学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问题,比如,心态失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矛盾问题。

(二)实现主导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一体化的实践构想

1.创新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首先,改革教育方式。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要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在批判和构建中形成对理论的认知和感悟。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新颖的方式,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得,从而使学生不再对这些课程反感和排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主导意识形态进课堂。

其次,转换课堂话语方式。恰当的话语方式对于理论的传播和学生的理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甚至能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学生都喜欢课堂氛围活跃、自由的教学形式,这就对教师的说话水平提出了要求。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该用特定的描述方式去讲解理论,使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能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化教学语言。尤其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课、专业课、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方式来让大学生感受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最后,思想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深入大学生群体中,根据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价值动向,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将理论的宣传普及与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就业、人生规划、心理困惑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实并不是空谈道理,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理论能够用来指导实践,能够解答疑惑。

2.注重隐蔽性手段的应用。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一直以来是沿袭传统的理论灌输法,通过学习理论的方式向大学生传导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并以此来规范他们的政治道德行为。这种灌输在方法和手段上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隐蔽性的教育模式是在潜移默化地非灌输式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纳。比如,利用重大节日和仪式或法定的节假日升国旗仪式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注重商业广告、音乐、影视等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的价值观“植入”,以这种方式让大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接触、理解乃至于接受特定的价值观念,如此等等。

3.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时间条件,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创建实践基地。要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从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高校与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与联系。要本着双向受益的方针,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要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并对实践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现如今,许多高校都没有将假期社会实践纳入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考核制度内,因此,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够了。这无疑是片面的想法。可见,提高社会实践的时效性,把社会实践落到实处,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4.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价值观传播和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意,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表现。结合大学生追求时尚新潮的特点,价值观教育也必须渗透到互联网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上公开课或者理论学习网站,拓宽主导意识形态的覆盖面。高校还应当重视校园BBS论坛等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切实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另外,微博、贴吧、微信都是非常有效的思政教育的新手段,比如开设微博与学生交流互动,在虚拟的空间中感受思想碰撞的火花,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达到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和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来指导人生,增强大学生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过程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尤梦婷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28

参考文献

[1]刘琳,周世中.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9(6).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