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林洁

摘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现实,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分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语境,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在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本质、价值、需要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关系学说的总和”张立文.新人学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74.,相较其他人学,它更注重人的实践交互性,其落脚点和关注点是人和人的世界,其最终目标是在关注人和尊重人的前提下建设人本身,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一核心思想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无疑为增强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藏到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和各类活动中,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中,最终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理念。显然,它具有潜藏性、渗透性、广泛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独特的品性。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立场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思政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共识。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语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才能保持巨大的生命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并表现出生机和活力。

1.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与实然效果的差距凸显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集中统一的单向灌输。这是一个显性的教育过程。它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正常需求,过多地着力于改变和限制学生的需要而忽视了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过多地关注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而对个体发展价值重视不够,过多地让学生强行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而忽视了人的独立人格与尊严。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直接导致教育过程中情感的缺位和教育手段、方法上的错位,以致教育目标难免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目标的虚空,最终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与实然效果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和不动声色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温馨的氛围中改变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灌输之间的矛盾凸显

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感触敏锐的群体,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其思想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并不断增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提出自己多样化的需求而绝不盲目服从,他们强调自我参与、独立选择和自主判断,他们排斥单一的灌输和频繁的说教,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而希望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显然,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差异明显、个性特征突出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且随时随地于无形之中进行的优点,恰恰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多样化的需要。它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情操的陶冶,真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向人学转换的不断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时期。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改变,对大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增强,高校的育人环境因此发生巨变。尤其是社会的价值体系日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展,大学生将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成长,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传统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将不能满足新时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需要我们自觉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向人学的转换。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境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满足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需求,着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张耀灿,曹清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8(3).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1.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基础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总结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这意味着人的本质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它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现实的人也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认识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基础,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

2.主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支柱,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历来主张把人当作人、当作主体来看待,反对蔑视人,只把人当作某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30.。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关键在于学会唤醒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之内化为自身的动力。唤醒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激活,田发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学会唤醒[N].光明日报,2012-08-22.它旨在引起大学生人生观的内在认同,唤起大学生世界观的内在自觉,激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在修正,从而实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宏旨。人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3.人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宝贵财富,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可见,价值是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针对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意义而得出的认识和态度。马克思指出,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体现,同时社会价值也离不开全体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人的价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通过各种现实活动来实现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的确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根本,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终诉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它正确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诸多矛盾。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里,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追求。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必须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马克思人学理论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人的思想根源于实践,只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在不断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自身的思想品德。如果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体验,就没有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深刻体会,也就无法获得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实现更是离不开适当的实践活动。因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和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只有将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和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课外实践基地,课内与课外实践双管齐下,探索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广阔的实践天地增知识、长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教化”与“内化”统筹兼顾

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仅把受教育者看作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一味地单向注入、强行灌输和硬性压服,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教化”作用,而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和“内化”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成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受教育者既是施教的客体又是受教的主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利益考量放在首位,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既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又积极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做到“主导”与“主体”相结合,“教化”与“内化”相统筹,实现教育主体的主动引导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交流相结合。

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教书育人作用,不断加强教育者自身修养,提高其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要与学生形成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道德品质和学识涵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是教育者向学生释放有效能量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聆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和手段,做到客体主体化,使学生将“教化”的内容不断“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3.“社会”与“个人”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片面追求社会价值目标,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而忽视了人的现实性,否定了个人的自我价值,明显表现出社会价值强势而个人价值式微的特点。这显然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抑制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与“个人”协调发展,着眼于人的个性张扬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之中,既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强调个人自我需求的满足,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两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追求上坚持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正视大学生的个人利益,凸显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不断满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利益与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从而在大学生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正向度的利益关联,并让大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知与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超越种种外在的强制,达到内心自觉与自愿的统一,真正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4.“隐性”与“显性”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诉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需要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的强化灌输,也不能缺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中的渗透感染,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高校既要搞好理论灌输,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把“灌输”和“渗透”结合起来,使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事实上,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彼此支持、相互依存的,只有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离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教育会迷失或偏离正确方向;离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孤立僵化、作用弱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抓好显性教育,又要注重隐性教育,坚持“隐性”与“显性”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和发挥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结合高校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发和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促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林洁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28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参考文献

[1]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21).

[2]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3]任雪萍.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5]王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