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透视
【摘要】生态德育从满足人的现实生存需要、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出发,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特质。生态德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手段,以满足人的生存与生活需求为直接目标,以树立人的生态道德理性、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为主要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体现了深刻的求真、至善、审美价值。
【关键词】生态德育 人文关怀 价值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生态问题愈发严重,为了能够切实满足自然、人和社会三者持续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生态德育应运而生。生态德育在近些年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关注与其蕴含浓厚的人文关怀特质密切相关。它从解决生态危机与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中产生,注重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以培养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为核心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求真、至善、审美价值。
一、现实关怀的求真价值
(一)满足人的生存环境需求
马克思曾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生态德育正是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现实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改善生态环境,使其继续满足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健康生活是生态德育的逻辑出发点。人们需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积累,生态环境质量也是评价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人们不仅满足于得以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高质量地生活。如果说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主要通过身体健康层面得以体现,那么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主要通过心理健康层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红花、绿树、蓝天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感受到愉悦与心灵上的放松,利于排遣生活中的压力,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宝贵的空间条件,让人们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与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深入探寻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强化人的生态道德责任
生态德育所提出的人的生态道德责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每个人都对自然界的发展负有责任。马克思曾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虽然人类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价值,但是人与它们不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人类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承担起维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的责任,其价值才能够得到最为全面而深刻的彰显。第二,每个人都对与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的他人负有责任。生态德育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时,必然还要涉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人类共同生活在生态系统中,一部分人的行动将通过影响生态环境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他人的生活质量和状态,同一时代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每个人都对人类子孙后代的发展负有责任。正如马克思说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人类承担起自身的生态道德责任是人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集中体现。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生态德育的终极价值目标,生态德育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是实现和谐发展。和谐发展要求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即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既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将人与自然各自的功能和价值更全面、更科学地激发出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是实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在发展中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关系,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为代价,不能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第三是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可持续性的发展要实现代际发展的可持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到的:“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人们时刻秉持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生态环境产生变化时,人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就会随之变化。因此,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就会发生变化,只有不断迎合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精神关怀的至善价值
生态德育的求善价值体现着追求道德、实践道德、完善道德与追求幸福的四个层面,其中追求道德与实践道德更多地体现着合规范性,完善道德与追求幸福更多地体现着合目的性。
(一)培养生态道德理性
培养生态道德理性的过程就是将生态德育的规则和理念确立为自身价值观的过程。生态道德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第一,要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活动必须符合生态道德的基础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习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第二,要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生态德育强调人的行为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人也需要通过劳动来积极创造和积累物质、精神财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使人追求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是使人明确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对自然负起主人翁的责任。第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生态德育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突破口是树立科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目的是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这是生态德育的突出特点,其价值在于“使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生态德育致力于逐步将人们“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最终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和谐生态理念。
(二)塑造生态德性人格
“德性实乃人的思想道德的表征,是人类文化精神的灵魂。就个人而言,德性表现为人格形式,体现的是人的存在的整体的稳定精神状态,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人最本质的德性人格应属善,因为“善是一个人的属己的、不易被拿走的东西”,“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生态德性人格的塑造过程是生态道德理性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塑造生态德性人格的内在价值是促进人的道德完善,外在价值是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最终目的是人,符合善的合目的性要求。生态德性人格包括以下两层内涵:一方面,生态德性人格是稳定的和谐生态价值选择。首先,在爱护生命与践踏生命之间,人们要坚定地选择爱护生命;其次,在尊重规律与违背规律之间,人们要坚定地选择尊重规律;第三,在承担人对自然的主体责任与肆意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开展活动之间,人们要坚定地选择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第四,在可持续发展与只满足眼前利益的发展之间,人们要坚定地选择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德性人格外在表现为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行为。这是将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内化为道德人格后再外化的过程。与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所不同的是,由生态道德人格支配下所完成的实践活动不是人有意识地按照生态道德理性的要求来实践的过程,是人忠于内心自觉选择后的行动。
(三)享受和谐幸福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不可与其他善事物并列的东西。……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追求与享受和谐幸福生活体现着善的合目的性要求。现如今很多人都像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在资产阶级看来,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不知道有别的痛苦。”“一切向钱看”的人被利益蒙蔽了眼睛,体会不到自然界的魅力与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感。生态德育要求人们将“维护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美丽视为自己幸福的一个符号”。生态德育要求的幸福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人们要掌握感悟自然之美的能力,这是人对自己的善。幸福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因此,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使自己获得幸福感。生态德育所强调的幸福来源于人与大自然的互动关系,人在实践活动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自然的美景、体悟自然的生命力量和其中的人生哲理、获得心灵的放松,从中感受生命、生活及人生的幸福。其次,人们要将爱护大自然作为获得幸福感的源泉,这是人对自然的善。当人们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理性并自觉践行爱护自然的行为时,大自然也会用它的生机与美丽无声的方式回馈人类,人们会从中感受到自然对人类的肯定,可以收获他人对自己的赞美,更重要的是获得来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快乐与幸福。
三、终极关怀的审美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美是“获得实践中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获得心灵的愉悦感,达到心灵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解释美,把美主要理解为人在把客观对象主体化和人的目的对象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性”。所谓“客观对象主体化”就是求真的过程,而“人的目的对象化”则是至善的过程,因此审美是求真与至善的统一。
(一)养成生态自觉意识
养成生态自觉意识是人们将生态道德逐步内化为良心的过程。因此,生态自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良心。“良心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能够使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行为。”良心主要在以下两方面起作用:首先,良心具有潜移默化地监督人的生态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当人们按照生态道德的要求行为时,则人的生态自觉意识会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使人的情感受到鼓舞、进一步坚定信念;当人们想要违背生态道德的要求行为时,生态自觉意识会通过较为强烈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使人意识到行为动机的错误,以避免人的不当行为。良心的监督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为生态自觉意识作为已内化为良心的生态道德是人内在品质的重要部分。第二,良心具有评价人的生态行为的作用。当人做出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行为时,生态自觉意识会在无形中给予人极大的肯定,使人产生自我认可与成就感,从而产生快乐与幸福的体验,这有利于人持续做出符合生态道德标准的行为;当人的行为违背了生态道德时,生态自觉意识则会批判人的错误行为,使人产生自我否定与挫败感,从而使人产生失落、懊悔与痛苦的体验,这有利于防止再次做出错误的行为。
(二)达成和谐自由境界
美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由,“美是自由的存在,是自在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人源于自然,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的行为要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只能破坏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所谓“自为的存在”是指人在本质上与其他动物不同,人具有主体意识,懂得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世界以达到发展人的目的。生态德育所要求的审美是将“自在”与“自为”相统一的产物,是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人类发展以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由境界的过程。生态德育所渴望达成的和谐自由境界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自由并不是抛弃理性的情感欲望的狂恣,另一方面也不是理性的某种严酷的强制;相反,是把人的感性要求和理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所谓“抛弃理性的情感欲望”是指人的行为不能仅仅以满足自身欲望为准则,还必须符合生态德育的道德理性,是逐步学会尊重与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与热爱生命、明确人在生态系统中的道德责任的过程。达成生态和谐自由境界的自在前提是人必须按照生态道德理性的要求开展实践行为,可以说这是求真的过程。也就是说:“自然界对人类来说不再被当作纯粹的资源仓库,而作为目的性的存在而受到人的尊重,人类将按照‘美的尺度’来守护自然,人与自然就达到了真正的‘和解’。”这也说明了自由境界是有限制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可以为所欲为。所谓“不是理性的某种严酷的强制”是指生态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用生态理性约束人的行为,而是将生态道德要求内化为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人能够游刃有余地以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德育之所以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价值是因为“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与权力和功利计算有关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与人的美德和人的完善有关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里的“全面的本质”正是生态德育愿景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它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缺一不可,并且各个方面要和谐统一地发展”。生态德育所要求的人是既具有物质活动能力也具有精神活动能力的人。所谓物质活动能力是指人要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创造以逐步满足自身需求,实现人自身与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所谓精神活动能力是指人必须是掌握生态道德理性、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人,必须是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和热爱生命的人,必须是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的人。
第二,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即全面发展不要求每个人的发展水平相同,也不要求一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水平相同,全面发展是以个人的天赋异禀和兴趣爱好为基本前提的个性发展。生态德育所强调的个性发展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不同地区的生态道德水平的要求不同。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要提出更高层次的生态道德理性要求,即主动承担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要提出基础的生态道德理性要求,即树立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其二,每个人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的方式不同,这是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人喜欢植物,有的人喜欢动物,有的人喜欢山,有的人喜欢水,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培养生态道德理性,提高生态道德素质,促进生态个性发展,实现其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王帅乔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1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潘佳华.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6]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A.施韦策.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9]杨通进.人类中心主义:辩护与诘难[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5).
[10]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韩望喜.善与美的人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孙正聿.探索真善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4]杜秀娟,陈凡.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15]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