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登革热
第一节 登革热的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V)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登革热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发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乏力,部分严重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根据临床症状,登革热分为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包括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
登革热是最常见的虫媒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登革热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东南亚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每年有二十五亿人口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超过一亿例的感染病例中,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人。每年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登革热的病例大约有五十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儿童,庞大的数据表明登革热这种疾病给医疗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WHO根据登革热感染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计划到2020年登革热的发病率减少25%,病死率减少50%。
气候变暖、国际旅行、人口的增长及城镇的扩张,导致登革热感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不断有登革热输入病例报道,甚至大规模的疫情暴发。我国规定登革热为乙类传染病,一旦出现必须按照国家传染病报告要求及时上报,疫情经证实发生后应立即与有关的省、市、县、区通报,必要时组织联防联控。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定的治疗手段,预防是控制登革热的主要策略,包括环境管理,喷洒杀虫剂和个人防护措施。
一、登革热的命名
1789年美国建国元老医学专家Benjamin Rush首先总结了本病的临床特征: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皮疹,故又有破骨热(break bone fever)或骨痛热之称。又因其发热的热型不规则,经4~5天高热后骤然降至正常,12~14小时后又出现上升,呈“马鞍状”或双相型曲线,故有“马鞍状热”(saddle-like fever)之称。“Dengue”一词有人说来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本病在急性期因关节疼痛,行走时有做作之态,英语中dengue同dandy,作纨绔子弟讲,也指走路夸张,登革热又有公子热一说系源于此;也有人说来自斯瓦希里语中短语KA-dinga pepo,意为该疾病是恶魔引起的。在1823年和1870年桑给巴东和东非海岸发生的登革热流行,Christe根据其症状把它叫作“Ki-dinga”或“denga”,他推测“denga”这个名词可能来源于奴隶贩卖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把病毒带到新的境地,那里把它叫“dandy热”或“dandy”。1869年,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将此病定名为登革热,中文“登革”由英文Dengue翻译而来,由此登革热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二、登革热的流行史
对于登革热的形成历史,众说纷纭,最早在中国晋代医学书籍中,就有类似登革热病症状的记载,人们称其为“水毒”,知道该病与飞行昆虫相关。登革热根据症状曾经有过多种名称,在中国的台湾地区,登革热也被称为“天狗热”或“断骨热”。在近代世界史上,根据医学历史记载,最早的登革热出现在1779年的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和埃及开罗。1779年,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首先记述了一组有关关节疼痛和发热的疾病,Bylon称之为“关节热”。在首次记录登革热出现的同期,1780年菲律宾、美国费城及印度均有登革热的发生。此后亚洲、欧洲等地相继有登革热疫情的记载。1906年埃及伊蚊被证实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1907年登革热继黄热病以后成为第二种被证实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造成日军和盟军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增加,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积极投入研究登革热,1943年日本科学家通过接种乳鼠脑首次分离出登革病毒,在此之后美国科学家也分离出这种病毒。其病原学直至1944年才被了解,美国科学家分别从来自印度、新几内亚和夏威夷的3份血清中分离出3株病毒,根据血清学方法将来自夏威夷的分离株定为登革1型病毒(Dengue 1 virus),其他2株非常类似,定为登革2型病毒(Dengue 2 virus);1956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从有出血性症状的病人身上分别分离出登革3型病毒(Dengue 3 virus)及登革4型病毒(Dengue 4 virus)。此后以上这四种血清型病毒分离株被作为登革病毒的国际参考株。
我国登革热据有确切的医学史料记载以来,最早在1873年福建厦门出现;1916年到1931年之间在台湾地区相继发生;1917年在海南省也发生了登革热疫情;20世纪40年代初曾经在东南沿海和台湾流行,一度曾经到达南昌和汉口等地。之后在国内登革热静息了30多年,1978年在广东佛山暴发,以后在东南沿海及华南、云南、港澳等地均有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发生。强度最大的登革热疫情出现在1979—1982年和1985—1988年海南岛的两次大流行,第一次疫情由登革3型病毒引起,报告病例43万多人,死亡64例,第二次疫情由登革2型病毒引起,覆盖海南岛全岛,这次疫情导致数十万人感染,出现了较多的DHF病例,病死289例。1978—1991年间,登革热疫情主要集中出现在海南和广东,1991年以后,登革热主要在广东省流行,广西、澳门、福建、云南、香港、浙江也陆续有登革热病例的报道,登革热逐渐有向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2006年之后登革热进入高发期,在一定区域内不断出现流行,2014年广东登革热大流行,确诊病例4万多例,死亡病例6人。
三、登革热的危害
据WHO的报道,在过去的50年间,登革热的发病率增长了30倍,目前已在110多个国家中出现。每年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感染病例超过一亿例,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五千人。感染登革热的大部分人能够恢复正常,死亡率1%~5%。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间,东南亚12个国家每年约有300万人感染登革热,死亡人数约有6000人。在非洲的22个国家,至少有20%的人口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登革热目前大量出现在城市的贫困地区、郊区和农村,同时也影响到了热带和亚热带的富裕地区。70%以上的登革热产生的经济及医疗负担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在拉丁美洲等地区,该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在近年来也在迅速上升和加强。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在过去10年中登革热的疫情也有上升趋势。甚至在2010年欧洲的两个国家也曾有登革热本地传播报告。城市化、人口和物资快速流动、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均是导致登革热全球蔓延的因素。
四、登革热的分布
(一)地理分布
从近代医学史上记载的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地点来看,早在18世纪,登革热已经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等地流行。登革热的地理分布与其媒介伊蚊的分布范围一致,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主要包括西太平洋、非洲、美洲等地区。WHO的数据表明,2008年到2014年以来,登革热在美洲及西太平洋地区成倍增加,同时欧洲也存在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在法国、克罗地亚等地均有登革热病例出现。
(二)人群分布
根据数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每间隔4~7年会发生一次登革热流行,高发年龄段为20~60周岁,男女比例差别不大,4个血清型均有检出,但以登革1型病毒检出率较高。高发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学生和居家待业者,2005年以来,占发病人数比例最高的为居家待业者。
(三)季节分布
登革热的流行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在5~11月间高发。气温增高、降雨量增大造成伊蚊大量繁殖,从而使登革热的传播风险大大提高,同时缩短了病毒在媒介中的潜伏期。在亚热带地区随着气温降低,雨季结束,伊蚊的密度下降后,登革热流行疫情自然结束,但是在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全年均有登革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发病高峰和雨季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