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思维简史——用思维改变世界

思维概述——简单又复杂的“系统化”思维

人类思维的形成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地说,人类的思维系统是一个获得、储存、解释和创造知识的系统。复杂地说,人类思维的形成过程包括分析、比较、系统化等。

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将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找到它们之间相同或不同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是将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置,让其成为一套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

本篇重点讲述通过熟悉思维的发展过程,对“系统化”思维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懂得如何将有限的知识分门别类,且明白其对人的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

思维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向现代方向发展的过程、规律和趋势。也就是说,思维作为存在于头脑中的认识结构,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产生不仅仅是心理发生的过程,更是社会历史发生的过程。

有心理学家与哲学家认为,思维是人类最本质的一种资源,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他们将思维定义为:人脑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反应。

关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形成,在《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高宽深思维模式》一书中曾经提及过。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作者先从猴子新思维模式的形成说起。

他说:“猴子新思维模式是通过用最初的制度对笼中新来的猴子的习惯进行重塑,在不断地负面强化中,就转化为了猴子的一种负面思维模式。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笼子里的猴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猴子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后来的猴子进行文化塑造,后来的猴子很快就会被文化洗脑,就会被改造成与进笼子之前完全不同的猴子。总之,经过思维模式重塑的猴子,它未来的行为就由那个思维模式决定,而它以前的思维模式就自行淡化了、隐退了、淘汰了。通过实验:一可以看出思维模式是如何很快形成的;二可以看出猴子的思维模式是可以很快被改变的;三可以看出思维模式对猴子未来的言行起决定作用。”

猴子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句话叫“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使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才能破除习惯、迷信以及种种所谓的“已成观念”,让真正的思考渗透进自身。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所以说,人类的思维系统是一个获得、储存、解释和创造知识的系统。人类获得知识的原始工具是人身体的感官,而延伸工具是借助理性创造的各种信息的感应器。比如,一个人在刚一出生的时候,就会用自己的直觉或本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系统,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当然,这是最基础的思维系统。而随着对知识的汲取,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会发生改变,思维也会发生改变。

有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它能更多地让我们认识不同的世界。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因为知识在某些时候,只会让我们看起来像是一个储存信息的仓库,而不是一个具有良好思维的人。这就像是学术,其总比不学无术要好一些,但如果是为了学术而学术,那还不如不学无术。因为至少不学无术还有真实的一面,而学术有时会让人变得虚伪很多。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人还是认为知识比无知要好得多。只是,在人们重视知识的时候,也需要了解自身的意识,那是每个人核心的部分。

一个人一生中会汲取很多知识,甚至有的人可以做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如果只是复制、粘贴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自己的思维,那么这样的学识就毫无意义。而有意义的学识,就是将这些知识吃透、嚼碎,并让其化作自己思维的养料,这样才是真正的自我的存在,才是具有自己思维的人。

而在17世纪的科技革命之前,在漫长人类文明史中,人类对自己的思维或是能控制的自然事物是极其有限的。那么,在面对天灾人祸等各种变幻无常的“失控感”时,人是怎么做的?

一开始,人类通过想象力,制造出了万能的“神”,用来作为期望的寄托或寻求结果的方向。在他们眼里,但凡是做不到的、想不通的,都会交给“神”,然后默默地等待“听天由命”。

直到1686年4月28日,牛顿向伦敦皇家学会发表了一本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巨著,这本书为人类精神世界奠定了基础。在那时,世界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人类的宠物,任由被操控。对于这种现象,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还曾感慨:“牛顿是迄今为止最幸运的人,全宇宙只有一条定律,被牛顿发现了。”

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诸多理论物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科学家,在量子物理的领域中找到了对世界的更好解释。即,世界的本质与我们的直观思维“看”到的世界非常不同。即:宇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世界是复杂混沌、动态恒变的(即量变引起的质变是完全无法预测的);世界是相互交织(即不是非对即错的二分法)、难以预测的;世界是不存在客观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主观感受……

当人们听到这种言论时,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会想:这与我们所理解的“常识”,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完全不同啊!

其实,这就是后现代主义世界观难以普及的一个缩影。而由于文化的严重滞后性,量子物理自提出以后,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才开始在医学、生态学、金融经济学、教育等知识领域发挥出作用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育领域。造成这种滞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后现代主义世界观与人的直观思维、寻求控制感的主观愿景相悖。就比如在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是: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完成作业,就能考出好成绩。

在这句话中,“真理”是: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过程是可以控制的,答案是线性化的。只要你……就能成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被操控,会认为听“权威”的话,模仿成功者,不出格,就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但,社会法则的本质是:你可以有很多方式取得“成功”,但每一条路径都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

因此,我们需要对思维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瓦解掉自身或他人根深蒂固的“狭隘”的思维模式,以“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重新武装大脑。毕竟,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会产生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才能打破生活中的重重障碍,化解生活的难题,收获理想的硕果。

结构化思维是最值得培养的思维方式

在了解结构化思维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与结构化思维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通过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简单来说,系统思维就是对某件事全面思考,如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问题,都会进行系统的研究。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其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逻辑思维的本质就是要遵循逻辑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一旦违背这些规律,人的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

而本节所说的结构化思维,其实是系统思维的一个分支,其概念是指从结构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其本质是把握对事物的内部结构或事物间的关联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逻辑是结构化思维的核心,系统是结构化思维的前提。

而学习结构化思维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零散的思想用结构框架收拢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的清晰结构的思维模式。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结构化思维,那他的思考过程则是杂乱无序的,他通常的表现是:想法零散、没有秩序;做事没有头绪、没有思路;抓不住事情重点和关键,更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一次演讲中,国内某咨询公司总经理在谈到结构化思维时,是这样说的:东方人应当重视结构化思维。

他说:“我们东方人是非常聪明的,但我们往往存在这样一个缺陷和遗憾,那就是没有培养出结构化思维的方法。东方民族非常智慧,但我们是一个偏意识、轻方法的民族。我们东方民族在意识上是绝对领先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握了世界的终极道理。但是如何运用我们的思维去改变世界却一直是我们不怎么关注的。”

他还是提出:“科学的根本的思维方法就是结构化思维方法。我举个典型的例子,现代的计算机就是西方结构化思维的产物。它把整个世界解析成最简单的0和1。也就是说,东西方民族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一种本质性的区别:东方民族感知它,而西方民族思考如何解剖进而改变它。当然这两种思维方法孰优孰劣,目前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我们要发展生产力,改变一个事物的时候,西方的结构化思维方法表现出一种高速的效率。”

遗憾的是,正如这位总经理所说的,绝大多数国人都是比较缺乏结构化思维的。那么,具备结构化思维的人,是怎样的表现呢?他们大多思路清晰,有条理;对事情的轻重缓急很明确;善于把握事情的重点和关键;做事情有层次,且呈现出专业的系统化……

对于结构化思维的清晰认识,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以优越的性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究其原因是,与美国战机相比,米格-25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要落后得多,但其整体作战性能却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等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此外,米格-25战斗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也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一流。

有不少人对其感到惊奇,甚至是震惊,纷纷追问米格-25战斗机成功的原因。原来,米格公司在设计时就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反超美国战机。没想到,这一组合协调而产生的效果,会如此受欢迎。也因此,后人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米格-25效应”。

通过米格-25效应,我们也可以明白:事物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很大。结构合理,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结构不合理,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相加之和,甚至出现负值。

可以说,结构对于物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思维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其思维结构的优化程度。打个比方,在同样的知识储备下,一个人的思维结构越优化,其思维能力就越强。

跳出固有思维的坑

固有思维,也叫思维定势,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具体来说,固有思维就是人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投影),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在固有思维的作用下,大多数人会沿着既有的模式和程序而进行思考。于是,人的思维具有了习惯性、程序性、稳定性和保守性,甚至给别人留下一个做人太死板的印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总有人会提出或发出“打破思想僵局”“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进取”等号召,以求跳出固有思维的坑,从而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或生活。毕竟固有思维正在不断地告诉我们:阻碍我们成功的,大多不是我们未知的事物,而是我们已知的事物。

因此,想要跳出固有思维的坑,首先要认清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

美国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尔说:“一个人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自己是什么。”达尔文也曾在《自传》中表明,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自己能够扬长避短,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舍,勤于观察和收集事实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与此同时,他又说:“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

伟大的马克思曾对自己也做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

作家朱自清也曾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提到:“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可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发展有多么重要。一个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够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才能够扬长避短,才能够不被他人的一时“评论”或郁郁寡欢,或骄傲不已。

其次是打破那些惯性思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讲述了一个哲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同,且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自己的主观成见。简单来说,就是要改变对某事的固有模式,跳出就事论事的模式,突破常规思维、习惯思维的模式,换一种思维模式,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犹太人有句经典的话,叫“开锁不能总用钥匙”。也是说,解决问题不能总靠常规方法,而是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改变常态的思维轨迹,用新观点,新角度、新方法去处理问题。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

随着水沟里的水越来越少,小青蛙已经没有可吃的食物了。它每天都不停地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看它焦急的样子,同伴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还饿不死吗?你着什么急?”

小青蛙没有回答,依旧持续自己的蹦跳动作。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一个大河塘。河塘里面有很多食物,水也干净,它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于是,小青蛙呱呱地呼唤自己的同伴:“你也快过来吧,这边简直就是天堂!”

它的同伴说:“我已经习惯这里了,懒得动了!”没不久,水沟里的水干了,小青蛙的同伴被活活饿死了。

小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抱有固有思维,不愿脱离固有习惯的人,其人生永远不会有所突破。

总之,当我们持有固有的思维观念时,要敢于打破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势,要做到“此路行不通,就另寻他路”,从而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看到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