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类意识的起源 本质和作用

意识和思维的产生与发展——自然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维和意识不是同义词,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意识,思维也就不复存在。从本质上来说,思维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是意识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想向下一个阶段迈进,就要精准地收集、储存、分析信息,做出最有效的行动。

本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解释人类意识和思维的产生与发展。指出: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的智慧活动是人类远古祖先在悠久历史的生活、遗传和进化产生的。论述了思辨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等各种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演进过程。

起源: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探讨意识的起源,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解释意识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并分析它们的相互作用及发展过程。下面我们就围绕自然界、物质世界、人脑、社会生活等意识产生因素来展开。

一、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演化而成的物质的最高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意识具有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反应特性。

这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所有的物质形态上,都具有反应特性,这也是物质的“本性”最普遍的表现之一,是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物质形态上的表现。正如列宁所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种假定的合乎逻辑之处就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活动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总有其前提和基础,决不会无中生有。

宇宙万物都处在普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而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相互反应,即在对方身上留下彼此的“痕迹”。通过这种痕迹,就能看出对方的存在及其性质和作用。

这种反应特性的实际内容表现在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是物质世界的一种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比如:水滴石穿、肌肉灼伤、岩石风化、金属生锈等,都是这种过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物质从自身形态的发展中演化出能思维的生物并产生意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

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早期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球体,只有简单的机械运动和物理运动,随着逐渐冷却才产生了化学运动,而长期的化学演化过程造成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发展。

有机物的产生为生命的诞生创造了物质前提。从简单的有机物到复杂的有机物的演化,导致了原始生命物质的产生,同时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渐渐出现。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和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二者的共同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反应都产生于被反应对象的刺激,没有反应的对象,就不会产生反应,引起反应的对象不依赖于反应者而存在。

(2)反应只是部分反应对象的属性,并不是反应事物的全部属性。

二者的区别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1)无生命物质形态的反应特性,通过其与外物作用时发生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反应表现出来,能够改变自身的状态或转化为其他物质;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出现的,会进行新陈代谢(同化和异化)、自我更新等。

(2)无生命的反应特性是机械的、死板的、没有选择的;而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则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具有为了维持其生存而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动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从此,地球上物质的演化逐步进入自觉阶段,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在环境的漫长适应过程中,低等生物的生存方式及其由此导致的反应形式也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刺激感应性是生物的最原始的反应形式,是植物和原生动物都具有的趋利避害性。

低等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简单和稳定,这种简单的刺激感应性足以供其生存和发展。可是,其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日趋复杂时,这种简单的刺激感应性就无法使其适应环境了。于是,在这种适应和被适应的矛盾推动下,就会逐渐产生动物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产生感觉的主要物质基础,单细胞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通过细胞膜的外层——质膜获得的。动物的感觉同相应的物质器官和神经系统联系在一起,即动物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联系的物质器官——眼、耳、鼻、舌、身,以及对感觉进行简单分析的低级神经系统。

感觉比刺激感应性更为高级,在刺激感应性的反应中,信息、物、刺激必须同时出现,而感觉中信息与物可以间接地发生联系,可以根据信息去追寻物,如此也就大大地提高了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

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在生物及其反应形式进化的过程中,动物的感觉反应形式逐渐发展为动物心理。高级动物把各种感觉器官及其感觉能力联系起来,形成了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应,这种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应就是动物心理。

动物心理主要包括简单的动机、知觉、表象和情绪等。产生动物心理的物质基础更加高级,不仅需要将已经分化出来的不同的感觉器官跟神经系统连接起来,还需要指挥神经系统的中心——大脑,而大脑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其作用越来越大,动物的心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大脑及其心理活动的复杂化趋势,引发了向人脑及其意识活动发展的可能,在这种复杂的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人脑及其意识活动。

从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就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源泉

自然界及其生物的自然进化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只会为意识的产生创造物质前提和基础,而构成它们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劳动,也即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在从古猿的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进化过程中,社会劳动起了关键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且只要人们存在,它就是这种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深层本质和规律。而要做到这一点,仅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还远远不够,必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即人类意识。

2.思维工具就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也是在劳动中并在其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协作引发了交往的需要,人们需要进行关于劳动协作的信息交流,甚至已经达到彼此不得不说的地步。于是,语言的产生就成为必然。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是用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的一种符号,语言的产生给人脑的抽象思维活动(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工具,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3.先进行劳动,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并日趋完善。随着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组织结构越来越严密复杂,就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4.劳动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为人类变革客体、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构成了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总之,人们的劳动协作、社会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是意识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意识是人与人劳动协作和社会交往的产物,而语言则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直接中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任何意识都带有社会性,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本质: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是同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劳动是从动物的最初本能活动逐渐演化而来的。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劳动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与人、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一致,还是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中介。意识以劳动为基础并在劳动过程中产生,意识产生的中介是劳动和语言,劳动是在社会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也是社会交往的产物。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意识就是社会交往或社会性的产物。

对意识本质的认识,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样,就从意识的本质问题上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只是派生的这一基本原则的正确性,批驳了唯心主义错误的意识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意识都具有社会性,意识都是社会意识,意识与社会意识是同一的(同一即同一性,是指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性质相同,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

从内容上说,二者是一致的。相对于客观存在来说,意识是一般的意识;相对社会存在而言,意识则是社会意识。因此,意识和社会意识虽然名称不同,但二者其实一样。其实,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任何存在都是社会存在,同样意识也就成了社会意识。

从意识产生角度来说,任何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都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不反映社会生活或社会存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不具有社会性内容和特点的意识也是不存在的。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承担者,没有人脑,意识也就成了无根之木。

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人脑的活动来实现的,从本质上来说,意识就是人脑的一种活动形式。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人脑是专司反映的物质器官,大脑皮层是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的活动中心。意识,不仅依赖于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还依赖于人的大脑,而后者也是最主要的。

与动物的大脑比较起来,人的大脑有两大特点:一是人的脑容量与身体质量之比加大,远高出其它所有动物;二是人脑的结构非常复杂,其他动物大脑都无法比拟。可以说,人脑是一切物质形态中最精密、最复杂、最发达的一种物质。

人脑由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都分布在大脑皮层,覆盖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是大脑的主要构成部分。大脑皮层有20个功能区,分别对感官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综合,并作出反应。

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右两边大脑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左脑主管语言、符号、抽象思维;右脑主管衍射、声音、空间位置和形象思维。左右脑之间有2亿多条神经纤维,通过神经脉冲来传递彼此的信息。

总之,大脑皮层及其皮层下的丘脑、下丘脑相互协调,并和小脑、延髓、脊髓等相互连接,组成了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又跟周围的神经系统、各种感官相连,构成了一个神经网络系统,此系统以大脑为司令部的中心,异常复杂,遍布全身。

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感官,会引发各种刺激,之后通过神经纤维和神经脉冲,传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区域,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从这一点可见,意识活动就是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离开了这种过程,意识也就不复存在。

对于意识活动,除了上述观点外,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的观点也能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巴甫洛夫是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

反射活动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类:①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的本能性的一种反射活动,是动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反射,是中枢神经低级部分的活动,是稳定不变的生理过程。②条件反射活动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的经验建立起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大脑中枢神经的高级部分(大脑皮层)的一种活动,具有可变性。

条件反射活动是一般动物普遍具有的生存方式,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当然,人类的意识也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只不过人类意识的产生要比一般动物心理的产生复杂得多。

一般动物要想引起条件反射,必须接受外部条件的具体刺激,巴甫洛夫把这种条件反射活动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除了人之外其它所有动物所具有的信号系统。

不同于动物,人不仅具有第一信号系统,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和文字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活动。动物只能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感性形象,不能形成抽象思维,也不能形成意识活动;人不仅能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更能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进而形成人类的精神活动。

二、人类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

人脑是一座意识加工厂,离开原料,无法加工出产品。意识是人脑在反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输入外界信息,就不会产生意识。但这种加工绝不是对外界信息的机械反应,而是用主观的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也曾说过:“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这些都告诉我们,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理解。

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特点,但意识的内容却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有助于理解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主观形式都是客观内容的反应。意识是由各种主观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是无论感性认识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从内容上来看,人的所有意识形式都跟一定的意识内容相联系,而这些内容又是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从意识的基本方面来看,无论是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都是客体对象、自我状况和思维规律的反映,都包含一定的客观内容。

2.意识的主观差别都有其客观根源。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过程的反映,会出现主观差异,意识也就具备了主观特性。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识,都可以从生理过程、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差异等原因得到解释,也可以得到物质过程的解释。可见,任何主观的差异都有其客观根源。

3.意识的主观特征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意识的主观性既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存在的近似摹写,又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正如鲁迅所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可见,意识的主观色彩不管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有客观基础或原型。

辩证唯物主义把意识看作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看作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与抹煞了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庸俗唯物主义做了区分。

三、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

所谓社会意识,指的是整体的社会意识系统。

人类意识首先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也就是社会意识。在社会意识的内容中,既有正确的意识,也有错误的意识。但不管怎样,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各自的现实原型。

社会意识的内容及其形式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别,但都是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都反映了社会存在,反映了社会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不仅是关于人的意识,也是关于自然的意识,因为各种意识都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人与自然或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的反映。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从这一点来说,所有的社会意识现象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没有例外。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以社会存在为对象,但这也仅仅是就社会意识的整体来说的。其实,社会存在只是社会意识整体系统的反映对象,对于具体的社会意识来说,其对象则不仅只限于此。

具体社会意识的对象既包括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又包括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及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还通过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来间接地反映社会存在,通过反映自身的运动过程来间接地反映社会存在。这些都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方式异常复杂。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实体性因素,是对运动着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其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还不是消极的、简单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过程,这种反映还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了解这个特点,就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会总是同社会存在的实际相一致,有时可能比社会存在超前,有时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存在两种对立的社会意识,即新社会意识与旧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总能较准确地预见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旧的社会意识则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主要表现在,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意识发展水平;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也不一定不会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历史上,许多国家的经济相对落后,但思想领域却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比如,18世纪末,政治分裂的德国在哲学上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但经济先进的英国,却思想保守、崇尚经验主义。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出现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特别是社会意识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发展的干预,受到国家思想传统的影响,总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不平衡现象。

可是,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是先进的,是因为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这种社会存在的基础不一定是本国的实际,而是国外发展与本国发展相比较的现实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的水平为前提的。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国家的社会意识都具有历史继承性,都渊源于本国的思想意识传统,是对本国的社会意识传统的批判和继承。

一般来说,社会意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当时当地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当时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对历史上传统思想的继承。社会意识的这种继承性,也让一个民族具有了自己的民族性和民族传统。但是,民族传统过于浓厚的国家,一般都不愿吸取外来文化,固守本民族的传统而不思改进,思想保守落后。因此,继承和创新也就成了社会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对社会存在发生反作用,归根结底还在于,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必然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同时,从本质上来说,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但这种实践绝不是盲目的,需要以思想意识为指导。

作用:反作用于或服务于社会存在

意识具有能动性,即反作用于或服务于社会存在,这是意识的用途和价值所在,也是意识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和根据。

一、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作用

意识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反映社会存在。这种反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状况。也就是说,意识必须反映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这两个反映是一致的,从逻辑上来看,第一个反映是目的,第二个反映是中介。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要求是通过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趋势得到的,反映社会存在发展的趋势则是通过反映社会存在的状况得到的。

从实践主体的角度看,人类存在是一种否定性存在和实践性存在。人类是实践主体,其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性否定性活动,对客观的外在条件进行否定性改变。

不同于其它动物,人类必须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来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这也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客观根据。

1.就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状况)来看,意识反映的内容很多,主要对象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前提,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源。反映自然界的社会意识,体现为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各类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等。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状况与人类的生产能力相一致。反映人类生产能力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技术科学。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社会的生产关系状况,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而是通过人类的相互协作关系来实现的,这种协作关系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关系。

反映这种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经济科学和社会管理科学等。反映社会存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反映外界客体为主的社会意识。

2.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不仅要把握客观世界这一外在物的尺度,还必须把握人类及其需要状况这一内在的人的尺度,使内、外尺度或人、物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人类自身及其需要状况的社会意识形成了各类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各类经济科学、伦理科学、政治科学、艺术科学、生理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这些科学主要是以反映人类主体为主的社会意识。

再次,人类有效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人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导人们正确从事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社会意识就是各种宗教和哲学等。

最后,反映社会存在需要的意识,就是反映社会存在各种发展趋势的各类社会意识。这部分社会意识分别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趋势、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社会政治生活发展趋势、社会文化生活发展趋势、人类需要的发展趋势等。其中,主要部分构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往往带有阶级性。

总之,意识既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对象意识,又是关于人本身的自我意识,也是关于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以及对于所有意识的意识。意识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反映功能,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觉的能动主体,并为意识的反作用提供和创造基本的前提。

二、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意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作用只是意识的基础作用,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才是意识功能的根本内容,这也是意识的作用的根本目的。

意识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就是,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头脑或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变成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存在或社会生活,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意识的反作用,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从质上来说。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的作用,革命的、先进的意识是历史发展的促进力量,而反动的、落后的意识是历史发展的阻碍力量。这是区别一切意识本质的根本标志。

决定某一意识作用性质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两个:

其一,赖以产生并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一般说来,如果意识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总体上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是先进的;相反,反映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意识,就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的、反动的意识。

其二,以某种意识为精神武器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历史作用。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和目的体现着经济基础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发展方向。一般说来,先进阶级或先进社会集团的意识总是先进的,而落后的意识总是没落阶级或保守势力的。在阶级社会里,各种意识只有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影响社会发展的作用。

其次,从量上来说。

无论意识的作用如何,其对社会存在的影响都有大小之分,程度有深浅、范围有大小、时间有暂久的。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即使先进的意识,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掌握的群众越多,作用也就越大。

总之,意识反作用的实现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是质与量的统一。这里,质决定着量,不同质的社会意识其作用的方向不同,其作用量的变化方向也各不相同。先进意识的总的作用趋势是不断增强的,落后意识总的作用趋势是不断削弱的,而这种变化又要通过两者旷日持久的斗争实现。尽管如此,先进的意识总能战胜落后、保守的社会意识。需要指出的是,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其特殊的方式,就是通过思想斗争,使先进的意识战胜落后的社会意识,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思想斗争,也就是说理的斗争。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发挥作用都要通过人脑,这就规定了意识领域中的斗争只能是说服的方式,而不能靠强制和压服。通过思想斗争、说理斗争来解决思想中的矛盾,这是意识独特的发展规律。

意识的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不仅可以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考察,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在反映客观对象时,人们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观要求。

意识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尤其对现实具有维护和批判的功能。

意识不仅反映着社会现实,也从某种标准出发评价着社会现实。意识对社会现实的这种评价有两种情况:即正面的和反面的、肯定的和否定的。此两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对社会现实的两种态度——维护和批判。

一般说来,统一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之间总会相互维护、彼此协调一致。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形态总要维护相应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也要以维护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形态为目的。

属于意识形态的各种意识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作为自己经济基础的政治经济形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肯定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同时抵御和反驳来自敌对形态的攻击。

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把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自己的统治寻求理论上的支持。相反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对与自己的性质相对立的经济政治形态则采取批判的态度,这与维护统一性质的经济、政治形态是同一功能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既是可能遭到反映已经衰亡的旧经济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也可能受到反映正在成长中新经济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新旧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受到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抵抗。同时,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也包括对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批判,表现为对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批判。

这种自我批判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矛盾的解决。但是,这种内部的自我批判是有限的,即它以一种迂回的方式从根本上维护一定的经济政治形态。

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人们按照理想以自己的行动改变现实满足自己的需要上。

2.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可是意识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世界,还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意识不仅可以复制当前的对象,还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理想的人性化世界。

意识具有创新能力,不仅会以新观念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还会创新社会存在的状况和条件,这是意识功能的最高表现。因为,人类意识最终要用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意识的创新功能源于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

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表现在创新功能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生动多变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意识总会跟其他人的意识相互交融,形成完整的社会意识。

意识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也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观念形态,表现为观念上的超前性。在日益加工过的现实存在面前,人的意识将越来越具有创新性,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如果将过去看作是人类发现世界的过程,那么在发现世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来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创新的世界则是无限的。

除了主观创造性,意识活动还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的创新作用必须在实践领域中得以体现,即指导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如果意识的创新作用仅仅体现在观念形态,就不可能确证意识的作用。所以,意识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现实化、物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现实,才能在自身的物化或对象化中确证自己。

观念的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意识创新功能的表现,二者相互推动、相辅相成。观念创新引起实践的创新,实践创新又引起和促进观念的创新。在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人的意识既可以在有限的客观现实中找到定位,也可以在无限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道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意味着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恰恰相反,这种能动作用正是从辩证的角度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物主义的区别,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心主义的本质的不同。当然,在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时,也要强调意识发生作用的客观物质条件,只有具备了客观物质条件,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才能得以物化。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在信息化社会,人工智能代替人的思维已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所以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的意识的关系也就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即在现代计算机的作用下,对人脑的思维功能的模拟,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或者是结构的模拟,或者是功能的模拟,从现代科学发展来看,对结构的模拟尚存在困难,但对功能的模拟已经成为现实。

功能模拟撇开了人脑结构与社会意识的社会性特征,把人脑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构成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用输入器模拟人的感官,接受外来的信息;用存储器模拟人对信息的记忆,把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运算器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控制器模拟人脑调节各方面的信息,指挥其按各项指令正常运行;用输出器代替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

其实,人工智能就是对人的思维器官的延长,对思维功能的放大,是一种“机器思维”。“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是一种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电子的过程。而人类意识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它不能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只是等待指令而不顾后果,人类智慧则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创造性。电脑可以储存大量信息,但是它却不会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类思维则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4.电脑可以代替人脑的劳动,但是电脑只能接受人的指令,人必须首先把思维的程序机械化、信息化,电脑才能工作。人类思维则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地变化的。

电脑是人脑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产物,但电脑是不可能代替人脑的。当然,人工智能的发明,对人类理解人的意识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证明。它不仅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也说明了人类意识本身也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模拟人的思维证明了人的意识是按一定的程序的,也是一个客观的可以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