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国学读书笔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庄子 齐物论 (五)

续第五章

第五章用辩证的言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外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并重申"以明",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认知方法。

18.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道无名(广义的道没有名称),真理不必辨说,大仁无所偏爱,廉洁不必过谦,勇者从不伤人。

19.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道无处不在,却无法寻见,真理无须言语辩论,常仁慈反而不能成仁,过分廉洁反而不可信,勇者怀害意则不是真正的勇者。

20.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这五种条件完备的人差不多知晓了"道"的方向。因此,能止于所不知的境域,是最明智的。

21.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谁能知晓真理,大道呢?若能知晓,此谓之天然的府库。

22.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这里无论注入多少都不会满溢,无论倾出多少也不会枯竭,不知源流来自何处,此称为不息的生命之光。

第六章

例举三个寓言故事,提出开放心灵的涵容性。

第一个寓言故事,尧不忍征战三个小国,舜劝说尧,以千秋大业为重。

1.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从前尧问舜:我想征伐宗、脍、胥敖三个小国,每当上朝理政时,却总心绪不宁,是什么原因?

2.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

舜回答:那三个小国的民众,就像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征服后可更好地帮助他们,为什么不释怀呢?

3.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据说从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并出,普照万物,何况你此举的道德心比太阳还要光明。

第二个寓言故事,啮缺、王倪为上古时代的隐士,从王倪与啮缺的对话中可知,生命的禀赋不同,习性不同,感受的思想也不同。并提出得道至人的神妙,无感天地万物的不同。

1.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

啮缺问王倪:你知道万物有共同之处吗?王倪说:我怎能知道。

2.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

啮缺又问:你知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呢?王倪回答:我不知道。

3.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

啮缺说:那么对万物都一无所知吗?王倪回:我怎能知道。

4.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王倪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是不知道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是知道呢?(辩证论)

5.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

我且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会患腰痛或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

6.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

人们在高高的树木上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究竟谁的感觉是正确的?

7.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人以畜养动物为食,麋鹿食草芥,蜈蚣吃小蛇,猫头鹰、乌鸦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乌鸦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

8.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猿猴以猵狙为配偶,麋与鹿交合,泥鳅与鱼相交。毛嫱、丽姬,是世人称道的美人,可鱼儿见了她们却深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飞快逃离。人、鱼、鸟、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

9.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以我看来,仁与义的论点,是与非的界线,都纷杂错乱,我怎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分别!

10.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啮缺说:你不知道,难道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也不知道利与害的区分吗?

11.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王倪说:得道的至人很神奇。山林焚烧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劈山破岩、狂风翻江倒海不能使他感到惊恐。

12.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这样的至人,驾驭云气,骑乘日月,遨游四海之外,生死的变化对他没有影响,何况利与害这些微不足道的观念呢!

备注:此篇整理于一九年九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