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俊与季文美
张钟俊在上高中、大学到美国留学时期,关系最要好的同学要算季文美。他俩都是先到南洋中学上高中,然后考上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一年到欧美留学。季文美与张钟俊是浙江老乡,又认识最早,工作及成家立业之后,两家人又长期成为邻居,交往密切,成为一生知己。季文美比张钟俊大一岁,1912年1月出生于浙江义乌县农村,1925年到金华上初中,1928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院附设的高工电机科,从此开始跟张钟俊成为同学。1929年春,张钟俊转学插班到上海南洋中学,季文美同样对浙大附属高工感觉失望,于是写信让钟俊帮打听转学到上海中学的途径。但季文美开始想到的是能否转学到上海一所私立的立铎学院学文科。他从报上得知,有好几位非常有名的教师,如夏丐尊、叶圣陶、朱光潜等大学者都在该学院任教,非常仰慕,想转学到那里就学,于是写信给张钟俊叫他帮打听如何申请。可是张钟俊回信却劝他转学到南洋中学,并说该校不仅师资实力雄厚,而且可以跳级。更方便的是,该校入学比较公正,只凭学生考试成绩,不需要学历证明。至于以后学文科还是理科,可在高中毕业时再作决定。于是到1929年的暑假,季文美带着成绩单到上海南洋中学参加考试。凭着优异的成绩,他得以直接跳级插班到高三,又跟张钟俊成为同班同学了。
1930年夏,季文美跟钟俊一样,同时报考了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电机系,同样收到两校的录取通知书。此时他却面临艰难决策,父亲希望他上浙江大学,因为离家近,费用省。可是季文美有些倾向于交通大学。上中学以来,他分别在上海和杭州都生活学习了一年,感觉省城杭州跟大上海还是有明显差距,加上交通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在全国高校里是最有名的。但是继续在上海上学,确实给家里增加不少负担。当时的义乌乡村,经济尚不发达,仅靠父母务农,举全家之力供他这几年上完中学已经不容易,想继续留在上海,恐怕家庭经济难以支撑自己的理想。正在打算放弃上海,但又心有不甘之际,他打起背包回到杭州,找到张钟俊家中一起商量。当张父听到他也同时收到浙大和交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非常高兴又态度十分肯定地说:“哪有考取了南洋(交大旧称)还不去上南洋的?”于是,他俩又成为大学的同班同学。
如果说在张钟俊上中学和出国留学两次人生重大选择的关节点上,均得到大舅父孙文耀的大力支持;那么季文美在升高中转学和升大学两次重大人生决策的关节点上,也是得到张钟俊及其父亲的支持。季文美视钟俊为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俩人成为一生知己。上交通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两人住同一宿舍,一起上课,一起做实验和实习,一起课外活动,学习上相互激励,生活起居形影相随,亲如兄弟。季文美来自普通农村家庭,靠父母省吃俭用才勉强支撑其上学费用。张钟俊因为有家父在杭州省立中学任教,此时正是中国教育大发展时期,教师待遇有所提高,相比之下生活还算比较富足,经常慷慨资助季文美的平时零用,俩人学习生活均无忧无虑,一起渡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1934年夏交通大学毕业时,张钟俊按照早就规划好的人生历程顺利地赴美留学,季文美则考取南京民国政府的资源委员会,被分配到首都电厂工作。在好友张钟俊以及同级学友朱兰成、徐正方等一起在黄浦江边准备登上轮船远航赴美之际,季文美到江边码头送行。目送朝夕相处的好友登上轮船驶向大海,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历程;自己则只身乘坐火车返回南京,即将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相伴多年的好友从此将大洋相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季文美说不出心中的酸楚,不仅黯然神伤。回到南京首都电厂报到后,季文美不时回想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此时,钟俊的奋斗理想和人生志向不时感召着他,出国留学的愿望变得越发强烈。不久他从报上看到教育部招考公费生留欧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消息,心里不免有些激动。此时他正患眼疾,并不适宜报考。但有几位朋友极力鼓动和帮助,认为他那么优异的成绩,有这样好的机会不去尝试太可惜了。季文美听从劝告去报了名,果然顺利考取了,跟曹鹤荪等交通大学同级校友同一批赴意大利留学。
季文美报考的是民国政府航空委员会委托教育部代招,赴意大利学习航空工程的学员,将于年底前出国。按照当时公费留学的惯例和航空委员会的要求,他录取后要先到教育部报到,然后按统一安排去南昌航空委员会报到和实习一段时间,以了解国内航空工业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明确出国留学的目标和方向。此外,航空委员会聘请了不少意大利顾问,他可以利用出国前的这段时间跟他们学习一点基础的意大利语,以便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季文美到意大利后,先是在那波利学习意大利语,后到都灵大学进暑期班补学几门课程。虽然初到异国他乡,但因为公费留学有政府的人员先行安排,一切手续不用自己操心,学习上不算紧张,生活费用也不高,又不用自己交学费,因此每月都有些结余。他很快写信把情况告知张钟俊,俩人便开始以书信方式在大西洋两岸相互鼓励和交流学习心得。当得知张钟俊在美国东部生活费用比较高,他又是自费,便将自己手头的结余汇一些给他,以缓解他的紧张。张钟俊则给季文美买了不少专业书籍邮寄过来,包括振动、强度、数学等方面最新出版的书。他深知在机械工程技术知识方面,当时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上语言等方面的关系,很多最新的专业书籍季文美可能不便获取,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都尽量帮助。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书籍,也确实是季文美非常需要的,对他今后的研究帮助很大。
1936年,季文美获得都灵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按航空委员会的要求在意大利航空制造企业实习一段时间,次年回国。他先是在江西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抗战全面爆发后工厂内迁。他也迁往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支配课长、厂长佐理等职,曾参与仿制伊16驱逐机获得成功。1940年开始,他被派到重庆办事处,此时张钟俊已经从乐山的武汉大学转到重庆中央大学任教,老同学又有机会经常见面。由于时局吃紧,交通受阻,从国外进口的材料一时无法运送,不久工厂处于长期停工待料状态,整天无事可做。眼看抗战时艰,自己却无力报效祖国,季文美很想离开工厂。刚成立的交通大学重庆分部正缺乏师资,张钟俊便设法找人帮他脱离航空委员会,调到交通大学任教,参与筹建交大航空系,并于1944年开始担任新成立的交大航空系主任。1942年开始,俩人又成为同事和邻居。到1945年底交通大学复原回上海,两家一直是邻居达十余年,两家子女也都时相从过,情同手足。直到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原南京中央大学三校航空系合并,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季文美调往南京工作。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往西安,称西安航空学院(现称西北工业大学),季文美再次西迁,两家才又分开,但一直经常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