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改革开放后来华的外国专家
我国高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聘请专家;60年代至70年代间,我国高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工作基本停顿;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迎来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引进国外智力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我国恢复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来华任教或短期讲学的制度。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发表了“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谈话,他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对这个问题我们认识不足,决心不大。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几个钱,长期来也好,短期来也好,专门为一个题目来也好,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此,引进国外智力被确定为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引智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聘请的外国专家在人数与规模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并且人才层次逐步提高,专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科研、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7]。据统计,“八五”(1991—1995)初期全国具备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有624个,1999年年底增加到1399个,2001达到2087个,截至2014年3月31日,全国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单位总计8073家[8],另有43家境外文教专家组织通过了审核。此外,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人数有很大的增长。从1979年至1998的20年间,全国教育系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的人数增长很快,国家财政和学校自筹经费聘请的专家总数达到70677人次,为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间总和的52倍[7]。2011年,境外来中国工作的专家已超过90万人次,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包括顶尖专家学者、外籍人才、外国留学生、海归人才和国内高端人才等各类人才[6]。
目前我国引进外国专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受聘于政府机关、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以及工商企业的专家,这类被称为“经济技术管理专家”,其中也包括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外籍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二类是在科教文以及新闻出版行业工作的专家学者,这类被称为“文教专家”,由于我国对于语言教师的需求,该类也被细分为语言类专家和专业类专家。按照工作时间来划分,有“长期专家”和“短期专家”之分,前者工作时间为半年以上,后者为半年以下[9]。本研究聚焦在高校范围内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外国专家,因而均属于“文教专家”。
作为中国政府主管国家智力引进的行政机构,国家外国专家局对于引进的专家类别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定。其官方网站上标示的引进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家范围为:
(1)在国际科技领域享有较高声望的专家学者。
(2)在国(境)外知名企业、政府重要机构、重要国际组织中担任过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专家。
(3)在国(境)外知名高等学校、知名研究机构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4)在国(境)外主持过重大科技专项、重要工程项目的高级管理、技术专家。
(5)国内急需的具有特殊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专家[10]。
除了对引进专家的类别进行界定,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时负责对接受外国专家的机构进行审核和授权,并且制定相关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专家来华工作,国家外国专家局不仅放宽了接收机构的数量,同时也设立了相关奖项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早在1991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就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用以表彰对中国发展、教育改革、技术革新和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并且各省外国专家局也设立了各自的“省级友谊奖”,旨在为在沪的外国专家提供教学和科研的资金支持[11]。
由于本书研究聚焦于工作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外国专家,重点研究外国专家在沪上高校组织文化内的适应情况,其中包含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层面上的跨文化适应,对外国专家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场地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在本书中,“外国专家”特指在沪上高校工作的外国学者,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或者管理任务,并且有着较为充分的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长期工作或者短期多次工作经历)。针对外国专家旅居异乡以及受聘于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特点,本书将从旅居者和外派人员这两个概念基础上,对外国专家在跨文化适应中的角色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