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康·短篇小说集1:新安魂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新安魂典

宇宙掠影

一 夸父号飞船

“各位观众,现在是地球纪年2083年12月15日,北京时间早7点30分,”中央电视台最著名的主持人叶知秋用富有磁力的男中音沉缓地解说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活动——环宇宙航行马上就要开始了。屏幕上这艘形状奇特的飞船就是将进行环宇航行的夸父号。”

叶知秋是在一艘新闻飞船上作报道的,现在镜头对准了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夸父号,它像一枚球果嵌在广袤的天幕上。镜头拉近,显示出夸父号的详细面貌。它的形状确实很奇特,端部是一个直径300公里,用高强度钨晶须编织成的收集网,形状和手电筒的反光镜类似,它用来搜集太空中游离氢原子,作为冲压式飞船的燃料。收集网后是一个巨大的球状容器,里面装着1万吨重水。它是飞船的屏蔽罩,因为对于近光速飞船来说,宇宙中到处都有的3K微波辐射会发生紫移,从而在行进前方形成对人有害的高能辐射。同时,重水又是飞船减速时——那当然是回程中的事了——所必需的能源,因为那时冲压式飞船收集氢燃料的能力要大大减弱。再往后是扁圆柱状的乘员舱,形状和棋子相近,乘员舱能绕中轴线旋转,以产生乘员们生活必需的1G重力。乘员舱外是一个异常巨大的圆环,那是太阳帆的桅杆,不过这会儿太阳帆还未张开。再往后就是尾喷管和侧喷管了。夸父号飞船是在同步轨道上组装的,也就是说,它不需要飞过大气层,因此不需要严格的流线型机身,这使它的外形看起来显得笨拙和粗糙。

叶知秋继续说:“众所周知,这将是最悲壮的一次人类探险。50年来,从夸父计划开始立项,到飞船投入制造,时刻牵动着60亿地球人的心。大部分人对计划的详情已十分了解,但我今天还想重复一下。夸父号飞船的使命是为了证实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宇宙是多维的,三维宇宙空间通过更高维数的折叠形成一个超圆体,如果我们在三维的宇宙中一直向外走,最终会通过超三维的空间而返回地球。

“各种理论上的验证都倾向于承认超圆体假说,现在人类将对它进行实践上的验证。当然,这趟旅行是十分漫长的。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已达150亿光年,沿超圆体运行一周的路程将不少于数百亿光年。即使飞船一直以光速行进,它回到地球也已经是数百亿年后了。那时,地球和太阳系肯定已不复存在,连宇宙本身也可能已经死亡,要知道,宇宙诞生至今也不过只有150亿年啊。”

全世界都在收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全世界到处响着叶知秋苍凉深沉的声音。不少人热泪盈眶。

叶知秋是位老练的主持人,很快扭转了过于悲凉的气氛,笑着说:

“至于光速飞船上的乘员,按照相对论,他们的时间速率将大大减慢,因此,当他们返回这儿时,可能还不到40岁呢。我真羡慕他们,他们比天地更长寿!”他转回头指着夸父号继续介绍:

“夸父号在临时乘员组的操纵下,在同步轨道上已停留了15天,所有部件已组装完毕,所有设施和货物也都就位。现在它的巨大身躯旁有一艘服务飞船,夸父号正式乘员组就在服务飞船上。两艘飞船已开始对接,乘员组将登上夸父号飞船,然后它就要点火启程。”

服务飞船已开到夸父号的中部,缓缓伸出对接舱口,与夸父号的对接口密合,又打开密封门,建立起一条通道。趁这当儿,叶知秋向国外观众介绍了“夸父”这个名字的含义:

“夸父是中国神话中一位英雄,一位失败的英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神话中关于他的记载也很简短。夸父逐日,道渴,北饮大泽,大泽不足,饮于河渭……遂死,弃杖于地,化为桃林。”他提高嗓音说:“失败的夸父一直是华夏民族探索精神的象征。把这艘飞船命名为夸父号,表达了乘员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小小的服务飞船内其实十分宽敞,近百名人类代表在为英雄们送行。这儿有中国国家主席的代表,联合国秘书长的代表,各国驻华使节,还有乘员的家属。服务飞船内鸦雀无声,在这个时刻,什么话语都嫌份量太轻。他们默默地看着通道尽头。

第一位乘员在甬道口出现了。没有穿太空服,是一位十几岁的男孩子,额头很高,面容未脱稚气,表情则是超出年龄的庄重。叶知秋介绍道,这一位是船长谢晓东,今年16岁——为了尽可能延长乘员在飞船上的生活年限,乘员的年龄要尽量年轻。谢晓东身高1.78米,体重60公斤,智商170,获得过哲学、语言学、数学、天文学、天文物理学、天文化学、医学、心理学等14个博士学位。听众中爆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中有不少是环宇探险的铁杆支持者,夸父号乘员简直是他们心中的神灵。飞船上的气氛十分凝重,谢晓东首先同家人拥别,他的爷奶和父母都热泪盈眶,但克制着没有哭出声。谢晓东同他们依依相别,继续同送行人默默拥抱,满头银发的国家主席代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俄罗斯驻华大使,美国驻华大使……拥抱后他们都致以简短的祝福。

第二位乘员出现在甬道口。是一位同样年龄的女孩,大眼睛,眼窝较深,穿着无袖连衣裙。叶知秋介绍说,她叫狄小星,16岁,身高1.65米,体重52公斤,智商170,也获得了14种博士学位。她还是谢晓东的未婚妻,人类之脉将在夸父号飞船里延续。

狄小星也同送行人默默拥抱。她的母亲克制不住,痛哭起来,泪珠凝成圆圆的珠子,缓缓向下沉落。这儿重力已很微弱,每人的动作都轻飘飘的,给人以虚幻感。狄小星同母亲多拥抱了一会儿,在她耳边低声劝说着,然后继续前行,默默拥抱。

两名乘员走过送行人群,在对接舱口处停下等待着。叶知秋提高声音说:

“下面是戏剧性的一幕,经过有关方面反复磋商,迟至昨天才同意了谢晓东和狄小星的提议,决定让此次环宇宙探险的创意者,88岁高龄的周涵宇先生作为夸父号的第三名乘员,周先生走过来了!”

一个羸瘦的老人出现在甬道口。

听众沸腾了。“让周先生上飞船”早就成了一个口号,不少人为他大声疾呼。他们说,周先生14岁即提出环宇探险的动议,74年矢志不渝,呕心沥血,终于使它成了现实。他完全有权在飞船上占一个位置。反对的人也不少,他们主要从人道考虑,说把88岁老人送上一条不归路,恐怕过于狠心。周涵宇本人从未表态,他当然乐意上飞船,如果能死在太空,那是他最大的荣幸,但他不愿意成为年轻人的累赘。这个争论到现在才有了结果。

地球上的听众都欢呼着,甚至包括这件事的反对派。

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送行者。他的脸上皱纹纵横,长有不少老人斑,胳膊上的皮肤枯黄松驰,但他的脸上洋溢着何等的光辉!眼睛中燃烧着怎样的激情!他先同儿子拥抱,两人的拥抱多少有些生硬,因为他和儿子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冷漠的,他怀着歉意,加大了拥抱的力度。

送行者依次同他拥抱,在深深的敬意中多少带着悲凉,毕竟他已经是88岁的老人了!昨天,在决定做出之后,太空署还匆忙为飞船准备了太空葬的器具。不过,从他本人近乎陶醉的幸福感来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让一个以环宇探险为终极目标的人死在太空是最好的归宿。

三名乘员向大家挥手告别,进入对接甬道。送行者也频频挥手,但没有说再见。不可能同他们再见了!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夸父号”的临时船长在甬道口迎接,他们互致军礼后紧紧拥抱,临时船长作了简单的交接,带着三名临时船员走进甬道,对接舱口缓缓关闭。服务飞船驶离夸父号,停留在50千米外,等待夸父号点火。

谢晓东坐上船长位,开始操作,尾喷管喷出桔黄色的火焰,夸父号缓缓脱离同步轨道,向外太空飞去。在尾喷管点火的刹那,地球上响起几十种语言的欢呼声,礼炮齐鸣,焰火照彻大地。夸父号很快脱离了地球重力。这时船上的太阳帆张开了,几百块巨大的帆页组成一个更为巨大的环形船帆,由电脑自动控制着角度。太阳光的压力经船帆汇聚,变成飞船的动力。从远处看去,飞船就象一只巨大的半透明的水母。

飞船又沿地球轨道飞了一圈,熟悉的地球景色从舷窗外闪过,蔚蓝的海洋,白雪皑皑的高山,黄色的沙漠。当飞船背向太阳时,则是璀灿的万家灯火,不少城市在飞船经过的瞬间燃放了艳丽的礼花,姹紫嫣红,把城市装扮成童话的世界。

三人在心中喊着:永别了,亲爱的老地球,生机盎然的老地球。

飞船沿切向向月球飞去,在那儿要作一次小小的重力加速。尽管月球上已建立了几个地面站,但总的说仍是蛮荒一片。环形山和月球尘占据了整个视野,没有一点宜人的绿色和天蓝色。乘员们默默看着月球的地貌,从今天起,就要终生与这样的蛮荒相伴了。飞船沿月球飞出一个很陡的抛物线,飞过月球的白天和黑夜。小谢从船长位回过头,指着左前方,简短地说:

“万户山。”

这是以中国人命名的一座环形山。万户,世界上第一个试图离开地球的人。他曾在一张椅子上绑上数百支爆仗,同时点燃,想借火药的反冲力上天。结果爆仗爆炸,他不幸身亡。想来他在当时肯定被看作疯子,遭人耻笑,不过正是这样的疯子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飞船正式开始了太空之旅,太阳帆已经产生了1G的加速度,所以飞船内恢复了正常的重力环境。电脑图林接过飞船的指挥,小东和小星离开驾驶舱,跑过来簇拥在周老的身边。这会儿他们都卸去了“大任在肩”的庄重,又变成了16岁的少男少女。他们喊着“周先生,周爷爷,我们总算把你拽到飞船上了!”

老人衷心地说:“谢谢,谢谢,孩子们,我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要这样说嘛,周爷爷,你是夸父行动的创始人,完全有权作它的乘员。你也是我们俩的心理依靠,有你在身边,我们就放心啦。”

老人笑着说:“我只是一个老废物。我没有拿到一个博士学位,而你们拿到14个!不过,我真的高兴能来到夸父号飞船,这是我毕生的梦想。”

“你努力了74年,才把它变成现实。”

“是啊,74年的梦想,74年的努力啊!”

窗外是暗淡的天幕,飞船尾喷管的火焰熄灭了,冲压发动机还未起动,只有太阳帆在起作用。飞船的速度很低,衬着广袤荒漠的天幕,飞船显得很小,很缓慢,就像一只生命力脆弱的小甲虫。74年了,环宇航行是他一生唯一的信仰支撑点,他为此耗尽了心血,曾被世人讥为“异想天开”的疯子。今天设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即使他立即倒地死去,他也会含笑九泉的。

二 少年激情

74年前,即2009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奥运所燃起的激情还在人们心中燃烧。这一年里,国际科幻大会又在北京开幕,这同样是一个燃烧激情的会议。

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航天专家曾郁参加了大会。会议结束后,他在记者的簇拥下走出会议室,不时停下来,同熟人交谈几句。这时,一个黑瘦的男孩子在门口拦住他。

男孩子就是74年前的少年周涵宇,生于河南南阳镇平,一个多山的小县城,家境贫寒。他不是会议代表,但他凑够路费,自费来参加会议。小涵宇衣着朴实,肩膀瘦削,一双眼睛像燃烧的煤块。他不善于和大人物打交道,略带口吃,急迫地说:“曾爷爷,耽误你一点时间,可以吗?我有一份最伟大的构思要同你探讨。”

最伟大的构思?曾郁好奇地看着这个窘迫的但说话极为自信的孩子,慈爱地说:“好,你说吧。”

孩子皱皱眉头:“这个构思不是一两分钟能说完的,恐怕得一个半小时。”

曾郁看看秘书,秘书立即插进来委婉地解释:“曾主席很忙的,这样吧,把你的构思写成书面材料交给我,好吗?”男孩子不说话,倔强地看着曾郁。曾郁心中忽然一动。他担任科协副主席已三年了。这纯粹是一个礼仪性的工作,不过是迎来送往,开会时戳那儿装装门面,哪儿能忙得抽不出一个半钟头呢。秘书的阻挡不过是官场的规矩。曾郁拦住秘书爽快地说:

“好,我们谈它一个半小时。”

这次谈话不在会议安排之中,秘书匆忙安排了一个小会议室。屋内的沙发庄重典雅,黑漆桌面光可鉴人,周围墙上挂着达芬奇、伽利略等几位科学伟人的画像。小涵宇还没有进过这么高级的房间,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安顿在沙发里。服务员送来咖啡和水果,曾郁笑着问了他的名字,说,开始吧。

谈话一开始,小涵宇就找回了自信,他开门见山地说:“曾爷爷,我认为环宇探险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该提上中国领导人的议事日程了。”

“什么探险?”

“环宇探险,环绕宇宙的探险。”

曾郁惊奇地看看他,在这一刹那,他甚至想对方是不是神经病。不过显然不是,孩子言谈极有条理,双目炯炯发光,那儿燃烧的是理智的激情而不是疯狂。小涵宇早料到听话者的反应,为了这次谈话,他整整准备了一年,现在,他立即展开话题,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的雄辩慢慢地打动了曾郁。当然他不会信服这个荒诞的设想,但至少要听他谈完,听他究竟说些什么。

这正是小涵宇要达到的初步目的。

他抓紧时机,一层一层地展开自己的阐述。他的阐述条理清晰,可以分为以下几层内容:

1、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是环宇探险的理论基础,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爱因斯坦就提出了这个假说。他认为,宇宙三维空间在更高的维度中翘曲、封闭,形成一个超圆体。你的目光如果能超越数百亿光年,那么,你一直向宇宙外面看去——就会看见自己的后脑勺。同理,一艘一直向外宇宙飞的飞船,最终将返回起点。这种高维度空间不大好理解,但如果作个类比就清楚了:人类曾认为地球是平坦的,一直向前走就会走到天尽头,绝不会返回原处。但实际上,平的地面在超二维的空间翘曲、封闭,形成球面。现在谁都知道,一架一直向东飞的飞机,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起点。

他说:“宇宙超圆体”假说在理论研究中已基本被认可,现在需要作的是去证实它,就像麦哲伦去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那样!

曾郁看看秘书,秘书不安地扭动着——他认为这孩子简直在说梦话,神经不大正常。如果这次会见传出去,曾主席会被人暗地讥笑的。他低声咳嗽着,暗示曾主席该抽身了。曾郁知道秘书的用意,但他犹豫着没有发话。无疑,这个男孩子是个痴狂的科幻迷,他把对科幻的激情错用到实际生活中啦!但那个男孩目光中有某种东西使他不忍心结束谈话,那是信念,是强烈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再平庸的人也会变得亮光闪闪。

曾郁是个航天专家,但他是技术性的专家,对于“宇宙超圆体”之类比较玄虚的理论,只是在青少年时期接触过。他想干脆今天一直听到底,看看这个男孩还能说些什么!他拍拍秘书的肩膀,示意他稍安毋燥,然后饶有兴趣地说:

“嗯,说下去。”

男孩受到鼓舞,阐述也更有激情。他说:一般人即使承认宇宙超圆体假说,也把环宇航行看成十分遥远的事,要几万年、几十万年后才能实现。实际上,空间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接近这道门槛啦!

曾郁不免失笑,如果说到具体的空间技术,这正是他的专业,他可从没意识到这道什么门槛。且听他怎么阐述吧!男孩子说:

“目前的宇宙飞船不能进行远程航行,主要是因为全部燃料要自带,燃料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多数能量浪费在对燃料本身的加速上。不过,目前已经有了三种不带燃料的飞行方式,它们从技术上都已经接近于突破。如果从现在努力,百十年内就能达到实用。它们就是光帆式飞船,冲压式飞船和借星体进行重力加速。曾老,你是专家,我说得不错吧。”

曾郁当然知道这几种方法,不过,除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还属于科幻范畴,他不想破坏孩子的兴致,点点头:“嗯,说下去。”

“光帆式飞船就是利用光压产生动力,太空中基本没有重力,没有阻力,所以即使非常微弱的光压,只要永远作用,也能使飞船达到极高的速度。从目前材料工业的水平看,制造既轻又薄又结实的光帆已没有问题。”

“嗯,冲压式呢?”

“冲压式飞船是利用收集网收集太空中极稀薄的氢原子(大约每立方厘米一个),把它作为氢聚变的燃料。受控核聚变技术估计在50年内就会出现突破,正好来得及用到冲压式飞船上。当然,这个收集网十分庞大,其直径至少要数千公里。不过科学家已想出办法,即用电离炮先把前方的氢原子电离,再用直径300公里的磁力罩去收集,这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达到了。冲压式飞行有一个好处:飞船速度越高,收集效率也就越高,它基本可保证飞船达到1G的加速度。”

“嗯,第三种呢?”

“第三种就是从恒星体的重力场内窃取能量,这已在多艘飞船、如先锋13号飞船上使用了。而且,飞船的速度越高,旅途中出现的星体就越频繁,可借用的机会越多。特别是一些密近双星,象中子星,白矮星,它们的重力场极强,可使飞船达到数万G的加速度。而且和别的加速方法不同,重力加速过程中乘员是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即乘员本身并不承受加速度,不会因数万G的加速度而丧命!还有一点优势呢,随着飞船趋近于光速,飞船的质量会急剧增大,这时其他的加速方式效率都会大大降低,但重力加速方式是‘水涨船高’,因为它的加速效应本身就和质量有关。”

男孩子说累了,稍稍停顿一下。他一直很拘谨,没有动面前的咖啡,这会儿忘了客气,抓住咖啡杯一饮而尽。曾郁示意秘书唤来服务小姐,又倒了一杯。男孩子红着脸,低声说了一句“谢谢”。曾郁对他十分感兴趣,显然,这个从县城来的男孩性格拘谨,不善交际,没有北京男孩的从容大度。但只要一说起环宇飞行,他立马换了一个人,意态飞扬,妙语连珠!曾郁是个过来人,他想小涵宇将来是要成大事的,因为他已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对某个目标的痴迷。

而且,男孩的分析不无道理,尽管一般人常把远距离宇宙航行看成十分遥远的事,但静下心来分析,技术上的难点确实可望在百年内解决——只要从现在起就把它定为必须实现的目标。男孩子没提到长途旅行中的生命维持系统,即物质的封闭循环系统,这个问题也接近突破了。但是,长途太空旅行和环宇航行毕竟还不是一回事啊,几百亿光年的旅程!这个男孩子的野心未免太大了。

男孩子喝了咖啡,静静气,继续他的分析:“还有一条是人的寿命限制——几百亿光年的旅程,人的寿命却只有几十年!实际上,这却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对论,近光速飞船上的时间要大大减慢。我已作过计算,如果飞船能基本维持在0.5G—1G的加速度范围内,飞船在10-15年内就会非常逼近光速,这时,飞船上的时间速率只有正常时间的15亿分之一。所以,飞船上的乘员绝对可以在30年内完成数百亿光年的旅行!喏,这是我的计算。”

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打印着计算过程。曾郁接过来,大致扫了几眼。他的计算没错,对于计算前提的假设也基本合理。曾郁又一次受到震动。他当然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他从未认真想过,相对论能导出这样一个结果——30年环游宇宙!这与人们的直观有太大的反差。

小涵宇很高兴,自己的发言看来已征服了曾郁老人,他一年的准备总算没有白费。下面他的阐述就属于“扫尾”性质了。他说:环宇航行还有一个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飞行的定向——怎样才能一直向“外”飞,而不会在中途转向,以保证飞船精确地返回起点,回到地球。但是,相信一百年后的计算机能根据星座图处理这件事。再一个难点是经费,据他估计,环宇航行的实现要投入500亿元。这当然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投入。“但是,”他诚恳地说:“这笔钱值得!中国的国力已经很强盛,百年之后,国民经济总产值估计要达100万亿元。而且,500亿元是在百年之内逐次投入,每年开支只占当年国民经济总值的很小一部分。曾爷爷,我总觉得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太小了,很大程度上要怪我们的民族素质。汉民族是一个陆地民族,不崇尚冒险,我们在历史上错过了很多机遇。我想,这次该中华民族带头了!”

他结束了他的布道式发言,急迫地盯着曾老,等待他的回答。曾郁确实很感动,一个县城的十几岁男孩竟有这么博大宽广的胸怀,这么宏伟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代表一个民族向上的心态。不过,作为一个严谨的技术专家,他不会这么轻易被说服。只能说,孩子的大体构思是正确的,但其中还有不少粗疏之处,而任何一处忽略的难点都有可能耽误上百年的进程。比如飞船舱内大气的漏泄。再好的密封也会有轻微的漏泄,去月球完全可以忽略这一点,但对于长期飞行的飞船来说,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飞船一旦离开地球,就不会再有氧气的补给。他思索一会儿,单刀直入,点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孩子,你的构思很宏伟,设想也比较全面,不过……你已说过,这是一个长达数百亿光年的旅程,即使是光速飞船也要耗费数百亿年。你也说过,光速飞船的乘员可以在30年内完成环宇航行——但飞船外的人呢?他们仍过着正常的时间。几百亿年后,我想太阳系和地球肯定已毁灭了吧,估计宇宙也灭亡了。那时,探索飞船如何‘回来’?回到哪儿?如果他们只能回到正在走在热寂的宇宙,这样的航行有什么意义呢?”

小涵宇对这个诘问胸有成竹,目光炯炯地看着老人,答道:

“我研究过麦哲伦环球旅行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麦哲伦的决心和信念完全基于一份错误的地图,那张图在南纬52度画了一条根本不存在的海峡。他原想经过这道海峡完成环球航行的,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但麦哲伦很幸运,他终于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海峡,越过美洲,进入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纵观人类历史,理论常常落在探险和探索之后。现在去说宇宙的热寂还为时过早,不如横下心来去干这件事,再观察它到底带来什么后果。而且,即使宇宙热寂说是正确的——为什么不放一条光速飞船去逃生呢。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星体,有主序星,行星,白矮星,中子星,类星体,黑洞,但没有一个实体能达到光速。能达到光速的只有光子和中微子,它们的寿命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能用人工的方法造出一个非常接近光速的实体,也就赋予它几乎无限的寿命。说不定它能活过宇宙热寂,把文明播到下一个宇宙呢。想想看,即使不考虑环宇航行,单单‘光速飞船’本身,也值得我们做下去。”

曾郁再次对他另眼看待,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心胸竟这样开阔,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功利,立足于宇宙文明之上了。当然他不是赞同他的观点,至少说,要谈光速实体,在21世纪恐怕太早了。他爽朗地笑着:

“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我很高兴今天能认识你这位小朋友,聆听了一段不寻常的见解。不过,花500亿元去造一只环宇飞船,恐怕不大现实。我们国家还很穷,百废待兴,有很多更需要钱的地方。比如,西北沙漠化的根治,黄河这条‘悬河’的治理,环境污染……你说的应该是下一个世纪的计划了。”

小涵宇有点着急了:“不不,曾爷爷,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搞登月计划时,国力还不及我们现在的国力;那时,登月车所用的电脑,还不如早已淘汰的386呢。一个民族只要具备一种信念,定出一个共同的目标,造出一种气势,就能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你说对吗,曾爷爷?”

曾郁无奈地说:“很好,孩子,你的热情已经快把我说服了,但500亿的开支不是我能决定的,连国家总理也不能单独决定。这样吧,你可以把你的建议写成书面材料,我负责把它转交给有关方面。”

小涵宇马上从书包里掏出一迭材料,恭恭敬敬地交给曾郁。材料打印得很整齐,封面上写着“关于立即着手开始环宇探险的建议”。他认真地说:

“曾爷爷,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把我的建议转给国家领导人的!”

“我一定会的,再见。”

从把建议书交给曾爷爷,周涵宇就急迫地等着回音,但建议书从此石沉大海。多少年后他才知道了原因,并不是曾爷爷轻诺寡信,但他年事已高,第二天就突患中风,虽然被抢救过来,但神志已经不清楚了。从此他就与轮椅结伴,用茫然的目光看着这个他已不能理解的世界。有时他会紧皱眉头努力回想,回想似乎有一件未了之事,一件他许诺过的事,一件不该忘记的事,但他终于没能回想起来。这使他十分烦燥,他一直口齿不清地向亲人诉说,发脾气,但亲人们不能理解他的意思。

只有他的前秘书猜到了他的心理,但一直没有说破。在秘书看来,那份建议纯粹是白日梦话,是神经不大正常的人写的,他不理解曾主席竟然答应替男孩子转交!秘书相信,一旦这份建议真的转交给有关方面,那些人肯定会表面恭敬内心怜悯地看着曾老:是不是老人已老糊涂了。

秘书不愿曾老的名誉受损,所以,他把这份建议悄悄送进了碎纸机。一直到40多年后,秘书也变成一位耄耋老人时,他才向周涵宇说出了自己的忏悔。那时,“环宇探险”事业已经在全国深入人心了。

三 航程

飞船里仍保持着24小时的节律,保持着北京时间。早上6点,当地球上的太阳开始升起时,飞船天幕灯开启并缓缓加强,在飞船内营造出白天的气氛。三名乘员都按时起来锻炼,有时晓东比较贪睡(他毕竟是一个16岁的孩子),小星就会敲着他的门喊:太阳出来了!白天是两个孩子学习的时间,晚上6点半,天幕灯缓缓变弱并熄灭,乘员们把居室灯打开。这样的灯光转换实际上毫无意义,但飞船上的人认真地做着,就像是执行某种宗教仪式。

他们以此来保存对地球生活的记忆。

飞船一直是背对太阳而行,现在离太阳已有0.23光年,阳光微弱多了,但太阳光仍不屈不挠地推动着巨大的光帆,给飞船提供0.4G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在飞船内造成了较弱的重力环境,在他们的感觉中,飞船一直是向上飞,太阳却永远藏在地板之下。

飞船速度已经达到0.2Vc(光速)。这个速度还太低,冲压式动力系统还不能起作用。由于速度远低于光速,由速度引起的时间缩短效应也不显著,所以,这一段航行将是整个环宇航行中最难熬的一段。按预定的航向,飞船将直奔小犬星座的α星(又名南河三,星等0.37,距地球11.3光年),在那里做第二次重力加速,并借助于南河三的强光驱动光帆。之后开向双子座的β星(又名北河三,星等1.16,距地球35光年),然后奔向猎犬座的α星(又名参宿四,星等0.41,距地球520光年,它是一座变光星),在双子β、猎犬α星附近再来两次重力加速。其后要穿越猎户座大星云(距地球1500光年),因为对于冲压式飞船来说,含氢的星云是最好的燃料补给站。穿过猎户座星云后,飞船的速度就非常接近于光速了,此后飞船不会再走曲线,而是直奔150亿光年外的一个类星体而去。

那时,飞船上的时间速率将非常接近于零,乘员们将在眨眼之间穿越一个星系,将在一呼一吸之间目睹一个星系的诞生、成熟和灭亡。那时,他们将具有上帝的视野。

但目前,他们只有耐着性子,任凭夸父号飞船在茫茫宇宙中缓缓地“爬行”。窗外永远是暗淡的天幕、不变的星空,各个星体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原位,似乎一万年都不准备挪动。这个一成不变的航程太乏味了。地球上修高速公路时,在过长的直路上有意要加几个转弯,为的是防止驾驶员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下打瞌睡,现在,小东和小星真切地认识到,这个规定太对了。

尽管两个高智商的孩子都拿了十四个博士学位,他们对学习抓得仍然很紧,光盘里有学不尽的知识,如果对于纯粹的学习厌烦,还有希尔伯特的几个经典数学难题在等着你哪。他们学得很自觉,因为,当他们在航程上面临什么突变,需要做出抉择的话,什么知识都是有用的。何况,这也是克服旅途烦闷症的最好办法。想想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在长达20年的学习生涯中不也是基本与世隔绝吗?想想这些,两个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

飞船的操纵反倒无事可做,是由电脑图林先生直接操纵。飞船的航行基本是固定程序,不可能停靠,不可能减速,尤其是速度接近光速后不能减速,因为那时的减速要耗费巨额能量,而飞船上储存的重水只够一次减速之用,也就是在返回地球时用。“如果途中遇到外星人怎么办?”两个孩子在接受培训时教师曾问,答案是:只有对外星人的存在确认无疑,而且确认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可以向飞船补充燃料,这时才能下达飞船减速的命令。

对于光速飞船来说,要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不是一件容易事。

晚上7点是与地球通话时间,晓东打开了通话器,其他两人围在旁边。估计与地球的联系很快就要中断了,至少是单向中断,因飞船上的电台功率较小,无法飞越几千亿公里的距离。现在,三个人都珍惜与地球的每一次通话。

电波中传来老地球的声音,虽然已比较微弱,但还相当清晰:

“地球北京天文台向夸父号呼唤,你们2087年6月8日发回的电波已收悉,现在是地球时间2087年10月10日19时3分20秒。据我们测定,你们离地球已有0.23光年的距离,并精确保持着预定的行进方向……”

谢晓东迅速计算了一下,扣除回电所耗费的时间,截至地球发出这封回电时,飞船的时间已比地球上少了3天,他简短地告诉周爷爷:

“我们比地球人已年轻了3天!”

接着,电波中介绍了地球上昨天的要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终于捐弃世仇,共同成立耶路撒冷合众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海底隧道昨日正式通车——南极冰山发生大面积塌方……

谢晓东向地球汇报了今天的航程和飞船上的生活情况。下面是与家属通话时间,这是三个人最为珍视的时刻。可惜,由于距离的遥远,一方的通话,对方要在4个月后才能收到。所以,这不是通话,而是互不相关的陈述。双方都意识到,连这种打了折扣的联系很快就要中断了,永远地中断了,所以,说话中难免涌动着悲凉的潜流。狄小星的妈妈说,家里一切都好,小星最喜欢的小猫白点子昨天生了四只猫崽(当然这已是半年前的事了)。谢晓东的父亲说,他和小东妈刚刚庆祝了25年银婚纪念,家宴中还特意为小东摆了一副碗筷。最后通话的是周涵宇的儿子。这是儿子的第一次通话,所以老人很激动,手指微微颤动着。儿子的话很简单,仍多少透着生疏,但他以尽量亲切的语调向爸爸问了好,祝爸爸长寿。还说你的重孙子昨天刚刚出生,为了纪念曾祖爷爷,特意取名为环宇。

周涵宇的眼眶中涌出热泪。两个孩子在旁悄悄观察着,既为老人高兴也为他可怜。老人与妻儿的不和是众人皆知的,他妻子早已去世,离开地球这么多天,儿孙们意然没人与他通话。所以,每次同家人通话时,小东小星都生怕刺激了老人。谢天谢地,今天他的儿子总算良心发现了!晓东把话筒递给老人,轻声说:

“爷爷,你给家人说几句吧!”

老人嗓音颤抖地说:“儿子,谢谢你的通话。爸爸这一生亏负你们太多,请你们原谅我吧。问全家好,替我亲亲我的重孙子。”

他把话筒递给狄小星,小星说:“以下是狄小星同家人的通话。爸、妈,我们这儿一切都好,请转告我的心理老师雷英,他所担心的心理幽闭效应并没有出现。因为飞船上现在有一个亲切的老祖父,他每天都给我们讲地球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冲淡了旅程的寂寞。我们真庆幸他能上飞船,我们希望他能活一百岁,二百岁,永远陪着我们!”

听着这些孩子气的话,周涵宇笑了,把小星揽到怀里。

通话完毕,两个孩子立即围坐在老人身边,“爷爷,今晚讲什么?”

老人抚摸着他们的脑袋:“你们说呢?”

“讲各地的小吃!”“讲各处的景点!”“讲地球上的笑话!”

“行啊,行啊,”老人既欣慰,也对孩子们心生怜悯。为了承担环宇航行的大任,几百个孩子从8岁起就过着基本封闭的生活,进行强化学习和锻炼。经过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淘汰,只剩下小星和小东两人。这两个孩子没享受到童年欢趣,他愿意为他们补上这一课。

“今天讲讲地球上的野草,你们愿听吗?好,我就介绍几种中国北方常见的野草。有一种叫节节草,茎是一节一节的,细叶,附地生长,其根部是白色的,和茎部一样成节状,有甜味。这种草生命力很强,你把它连根刨掉再埋进土里,它的茎部就会变成根,顽强地探出头来,活下去。还有一种野草叫马齿苋,叶子肥厚,像马的牙齿。可以做蒸菜吃,略带一点酸味儿,但味道儿很可口。这种菜的生命力也很顽强,把它拔下来晒上四五天,叶片的绿色都不会变,种下去照样能活。另一种叫酸豆秧,十字形的叶片……”

虽然他讲的是平坦无奇的乡间杂草,两个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

深夜,铃声突然刺耳地响起,电脑图林先生自动打开屏幕,用合成声音高声喊:

“谢晓东先生,狄小星小姐,快起来,周先生心脏病发作!”

狄小星第一个跳下床,另一间屋子里,谢晓东也跳下床。他们赶到周老的卧室,见周老面孔苍白,呼吸急促,心电监视仪上显示着极不规则的博动。两人都经过严格的医务训练,立即投入紧张的抢救,为老人注射了强心针。少顷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小东正在寻找血管为他打吊针,便虚弱地说:

“小东……不必为这具破躯壳浪费药物了,飞船上药物有限……这辈子能死在飞船上我已经满意了……”

谢晓东止住他:“不要说话——请服从医生,配合治疗。”

这会儿两个孩子已完全脱去孩子气,行动干练自信。周涵宇喜悦地想:不愧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宇航员啊,我即使死去也放心了。

他在药物的催眠下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见小星在房间里值班,她伏在床边睡得很甜。周涵宇怕惊醒她,小心翼翼不敢稍动。但狄小星还是立即醒来,俯身问:“爷爷醒了,你感觉怎么样?”

“我已经完全恢复了,小星,快点休息吧。”

“不,我不困,我现在给你拿早饭。”

两个孩子围在他的病床边吃了早饭,仍是千篇一律的太空流食。在飞船的食物封闭循环中,如果想实现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美食,则机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为了球宇飞船早日上天,乘员们不得不放弃了口腹享受。在早年的宇航训练中,小东和小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食品,所以他们吃起饭来并不觉得是吃苦。老人看着他们,泪珠悄悄溢出来。

“爷爷,你怎么啦?”

“没什么。”老人掩饰着,“大病之后一时的感情脆弱。孩子,你们选择了这条人生之路,不后悔吗?”

“不!”两人同声回答,谢晓东看看小星,笑着说:“爷爷,知道我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吗?说来和你直接有关呢。”

“是吗?”

“我早就想把这件事告诉你了,我要完成我爷爷谢大成的嘱托——亲口向你道歉。”

老人困惑地说:“你说的什么呀,为什么要道歉?”

收拾了餐具,两人围在老人床边,小东说:“爷爷,你为了环宇飞船,从25岁起就在全国演讲募捐,整整奔波了50年。还记得第一次募捐是在什么地方吗?”

“当然记得,是在我家乡附近一所小学,菩提寺小学。”

“你还记得第一个捐款的学生吗?”

老人坐直了身子,急急地说:“记得!我不知道他的名子,但我还记得他的样子,是个又黑又瘦的男孩子,脑门特别高,他……”

小东笑了:“难道你没有发现我的大脑门吗?他是我爷爷,谢大成,飞船上天前他已经去世了。”

老人定定地看着他,百感交集,喃喃地说:“对,你和他很相象,这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了。”

“我爷爷是环宇事业的铁杆支持者,我爸爸、妈妈也是。如果可能,你们都乐意当夸父号的船员。他们都没赶上,我赶上了。我这辈子是在环宇之梦中长大的,你想我会后悔吗?”

小星说:“我也是一样,爷爷,我从小就是你的崇拜者,能和你在一条飞船上,你不知道我们有多高兴!昨天晚上你把我们吓坏了,以后你可不许再犯病,要陪我俩一直走完整个航程!”

老人发自内心地笑了:“好的,好的。放心吧,咱们的飞船越飞越快,死神追不上啦。”

四 第一名捐款者

菩提寺小学在一片浅山区,当25岁的周涵宇把它选为募捐第一站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选中的,是天意,还是偶然。小学比较贫穷,教学楼虽然刚刚翻盖过,但建筑粗糙简朴,学生们衣着式样也比较陈旧。他硬着头皮找到校长,一个刚过30岁的瘦削男子,戴一副近视镜,面相很和善。周涵宇红着面孔讲完来意。他知道自己的设想对一般人来说过于玄妙,很可能会被人当成骗子。王校长耐心地听完,仰着头思索片刻,又盯着周涵宇看了一会儿,忽然出人意料地说:

“行啊,给你一个小时。”他补充一句,“中国孩子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

周涵宇猛然拉住校长的手,热泪刷刷地流下来,他哽咽着,仅仅说出两个字:

“谢谢。”

下午课外活动时,100多名小学生集合在操场上,主席台是一张课桌,上面放了一个粗糙的捐款箱,是用硬纸箱临时糊成的。周涵宇望着100多个人头,100多双眼睛,口里发干,心中扑通扑通地跳着。自从14岁那年他把倡议书交给曾郁爷爷后,就一直盼着回信。但倡议书石沉大海。此后,他把一封一封的倡议书寄给有关单位,仍如泥牛入海。他并不怪罪有关单位的掌权者,毕竟“环宇探险”的想法太超前,太胆大包天,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太大。曾郁老人说得对,中国百废待兴,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但他没有停止努力,他决定改变方法,从下面开始,先感动老百姓,再去推动上层。今天,是他进行募捐的头一次讲演,但愿它能成功。

他终于镇定了自己:“同学们,”他开门见山地说,“人类天生具有探索与探险的天性。人类是在东非诞生的,大致在25万年—30万年前,他们开始沿非洲东部向北迁徒,经过西奈半岛,中东,进入亚洲;又向北扩展,大约在35000年前,进入欧洲,并在各地区进化出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等各个人种。大约在20000年—4000年前,几支属于蒙古人种的部落(一说是日本岛的绳纹人和阿伊努人)先后跨过辽阔蛮荒的西伯利亚,经过串珠似的阿留申群岛,进入北美。随后迅速向南蔓延,在美洲大陆上留下了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和玛雅人的足迹。大致在同样的时代,马来半岛上的土著民族也向大洋洲扩张,使人类的足迹遍布大洋洲的各个群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形成了众多的岛域土著民族。你们在历史书上知道,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库克发现了澳洲。但实际上这只是人类的第二次发现,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发现了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发现都是由不知名的英雄们完成的!”

操场上鸦雀无声,一百多双黑黑的瞳仁紧盯着他,他益发进入状态,把心中萦徊十几年的激情倾倒给听众:

“这些史前探险家的探险生涯是无比艰难无比危险的,不妨设想一下,一支蒙古人种的部落沿水草丰饶的西伯利亚草原逐年北上,进入冻土带,进入冰天雪地的北极圈。他们根本不知道白令海峡另一边有一个广袤的大陆,他们很可能认为这个酷寒的世界就是地狱的入口,那么,是什么信念支持他们毅然跨过白令海峡?再看看大洋洲,不少岛屿,比如复活节岛、夏威夷群岛都孤悬大洋深处,离最近的陆地有数千公里。那时,人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和六分仪,没有能长期保存的罐头食品和瓶装淡水,没有设施齐全的越洋木船,尤其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浩翰大洋的对面有没有大陆或岛域。那么,他们为什么有勇气开始孤注一掷的探险?每每想到这里,我都由衷地佩服这些无名的探险家,包括无数在探险中牺牲的失败者!”

听众中有了轻微的骚动,随即安静下来。

“刚才说过,对这些新大陆的探险都发生过两次,两次的情况不同。第二次探险的成功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移民,促进了本国的富强。但第一次探险,即史前探险却是‘一去不返’式的。他们在新大陆撒播了人类的种子,但他们的信息丝毫没有传回自己的母族母国。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知道蒙古人种一支后裔或侧支,竟跨越半个地球到了北美洲和南美洲。他们的探险也没有为母族带来任何的利益。但我们能因此就抹煞他们的功劳吗?”

下面,一个男孩子脱口喊了一句:“不能!”那孩子看到周围的人们都入神地静听,忙捂住嘴巴。周涵宇不由绽出一丝微笑,提高嗓音说:

“我们不必去羡慕古人,羡慕那些大无畏的史前探险家,因为,一项空前伟大的探险在等着我们,那就是——环宇宙探险!”

在听众的震惊中,他尽量简明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并说明,一般人认为是“科幻性”的行动,实际上已能提上人类的议事日程,因为环宇飞船的技术已接近于突破。他说,这也是一种“史前式”的探险,探险者很可能再也回不到地球,连他们成功与否的信息也传不回来。即使如此,这项探险仍值得做下去,原因无他,就因为探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超越了狭隘的功利目的。

他讲得激情飞扬。有人走上讲台为他倒杯水,是校长,校长的目光分明是鼓励的。他感激地向校长点点头,端起杯喝了一大口。入口才知道茶水太烫,校长想阻止已晚了半拍。这个小插曲在听众中激起一片笑声,但笑声马上停止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陆地民族,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比较欠缺探险精神,除了郑和下西洋值得大书一笔外,其他探险活动乏善可陈。我们对人类对历史做的贡献太少了。现在机遇摆到了我们面前,如果努力去做的话,环宇航行有可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我呼吁全体中国人从现在起就来行这件事,来推动这件事,使环宇探险成为这个世纪中国人的精神凝聚点。当然,组织这次探险耗资巨大,难度很高,但只要13亿人立志去做,天底下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么?想想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登月计划吧。”

他郑重地指指捐款箱,“所以,我今天为环宇探险向少年朋友募捐。我谨在此发誓,你们捐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到环宇探险事业上,决不会变成酒宴上的饭菜,不会被人中饱私囊。此心昭昭,可对日月!现在,请大家踊跃捐款,数量不拘。”

下面是一片静默。周涵宇心中忐忑不宁,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毕竟他说的“环宇探险”是过于超前的事。如果没有一个人捐款,他也会高贵地接受失败。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台下的静默只是因为听众太投入了,片刻之后,刚才曾脱口高喊的那个男孩高叫着:“我捐!”

他急急跑上讲台,把两张一元钱投进捐款箱。在他身后,一百多名学生蜂拥而来,100多只小手在空中挥舞着,争着向箱内投下自己的钱。周涵宇的眼泪不由得流下来,声音嘶哑地说:“谢谢,谢谢!”

第一个捐款的男孩子跑过来——他就是谢晓东的祖父——拉拉周涵宇的衣襟,认真地说:“我明天还要捐,我到哪儿找你!”

“我明天在学校门前等你,谢谢你,小兄弟!”

最后捐款的是校长,他向箱内投了一张50元钞票,笑嘻嘻地说:“周先生,我不相信你说的——环宇航行会在一百年内实现,但我仍感谢你为孩子们编了一个美妙的梦。”

“谢谢校长,谢谢!”

第二天,周涵宇怀抱着捐款箱立在校门口,那个男孩子果然又捐了20元钱,还有几十个学生再次捐了款。一个30岁左右的路人不知道这儿是在干什么,走过来,歪着脑袋观察捐款箱,听了孩子们的话,他讥诮地说:

“什么狗屁探险?骗钱呗!这些娃儿们全是傻蛋!”

周涵宇直视着他,忽然咬破手指,在捐款箱上写了一行血字:“如有一分钱未用到环宇探险上,天诛地灭!”年轻人读过这行血字,脸红了,讪讪地离开。一群孩子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

“不要听他的,大哥哥,我们信得过你!”

就这样,从这所小学开始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大江大海。50年后,他和伙伴们募得了数百亿元的资金,启动了环宇探险事业。在这个世纪中,环宇探险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意志,一代一代坚持下去。

小东和小星依偎着坐在对面,老人想,他们是一对恋人,可惜他们的恋爱没有花前月下,湖光山色。他们要在广袤酷寒的太空中度过一生,而这一切都是从那两元钱捐款开始的。周涵宇一直不知道那个男孩的姓名,因为所有捐款者都没留下名字,但他清楚得记得男孩的模样。他说:

“小东,你爷爷那两元捐款,可以说是环宇事业的奠基石,我永远忘不了他,在我心目中,那两元钱一直是安放在祭坛上——可是,你说什么道歉?我对他只有感激。”

小东和小星相视一笑,显然连小星也清楚这件事的根根稍稍,她问:“爷爷,在你开始募捐的6年后,曾有过很轰动的‘非法集资案’,你肯定不会忘记吧。”

“当然,这件事的起因全怪我。”老人愧疚地说:“那时我是凭一腔热情去搞募捐,但几乎是个法盲,不知道金融机关对集资有严格的规定。开始时,我大多是在小县城募捐,社会影响比较小,也没有人来管我。6年后,等我筹到了4000万元,在社会上有一点影响,忽然法院封了我的帐号,把我也拘捕了。那时,我觉得天塌了,在拘留所的两天两夜里,我的头发成把成把地往下掉,嗓子哑得几乎失音。”

“舆论界那时也对你大加挞伐,‘世纪骗子’,‘拙劣的科学骗局’……等等。对吧。”

老人宽厚地说:“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真相,不怪他们。”

“可是,你知道这场讨伐对我爷爷的影响吗?他是你的狂热支持者,他省吃俭用把微薄的积蓄捐出来,一次又一次;他到处向人宣讲环宇探险……可是忽然间别人告诉他,你信仰的那个人是个大骗子!我爷爷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崩坍了。如果果真如此,他被骗走的可不仅仅是钱财,而是一生的信仰!他甚至准备了匕首,想找你去复仇。”

老人肃然起敬:“真的吗?他是个真正的血性汉子,即使他把匕首捅到我的心窝里,我也会敬佩他。”

“幸亏他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决定在复仇前要亲自了解一下,于是他单枪匹马开始了调查。他询问过你的募捐事务所的义务员工,也询问过你的妻子,那时,你还没有离婚。”

小东小心翼翼地说出最后一句话,知道这是老人心中永远不会痊愈的伤疤。果然,老人的脸色阴下来,苦涩地说:“我们是在两年之后离的婚,怨我对他们母子太寡情。”

“我爷爷谢大成访问了你的妻子,在那儿,他看到了真实的你。”

谢大成几经周折找到了周涵宇的家。主妇穿着围裙开了门,冷冷地盯着他,一副拒人于门外的表情,不过她总算让他进了屋,指了指沙发让他坐下。屋内摆着一辆婴儿车,一个大约两岁的男孩正在熟睡。屋里摆设很简单,也相当凌乱,到处是小孩的玩具,几件脏衣服扔在地上,主妇的脸色透着疲惫。谢大成自称是某师院校刊的编辑(这点他没说谎),想来采访周先生,主妇愤怒地说:

“他死了!他不在这儿!”

看到来访者的困窘,她多少缓和了语调:“我让他从这儿搬走了,我们已经分手了。我是被逼无奈,你看看这个狗窝!”她的怒气又渐渐高涨:“他从不顾家,一天到晚念叨着环宇宙探险,来一群狐朋狗友一侃就是半夜。他每个月的工资只交给我200元,剩下的全填到那个无底洞中,迎来送往,出门演讲,花起钱来大方得很,只有对家里一毛不拔!”

她的声音太大,把孩子惊醒了,撇着嘴哭泣,她忙把孩子抱起来悠着,孩子从她怀里胆怯地看着生人。女人的嗓音放低了:“他是个神经病!走火入魔,信的是邪教!”

谢大成环顾着屋内的贫穷景象,喃喃地说:“听说他已募集了4000万,也有人说他中饱私囊,他怎么不给家里留点钱呢?”

“放屁!”女人粗鲁地说,“我已经不打算和他过下去,犯不着为他辩护,不过人说话得凭良心。他哪里中饱私囊?他要是知道中饱私囊,也算得上是个人了。我这里像个狗窝,他自己的日子更是连狗都不如,每天省吃俭用,破衣烂衫,省下的钱都塞到那个无底洞中去。他迷上什么不行,偏要迷上环宇探险?这种玄天虚地的事情……”

谢大成觉得,该为周涵宇进行辨解了:“大嫂,环宇探险并不是玄天虚地的事情,19世纪末,俄国的齐奥科夫斯基就梦想火箭上天,那时他也被社会看成是疯子。现在,人类不是已经在月球和火星上登陆了吗?人类的科学进步都是从疯子开始的……”

女人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你和他是一路货,”她非常精当地评价着:“谁当你的女人,谁也倒霉。走吧,你走吧。”

从周妻那儿回来后,谢大成又恢复了对周涵宇的崇拜。其后在对周的声援队伍中,谢大成是奔走最出力的一个。半年后,对这起非法集资案的审判结束了。毫无疑问,周涵宇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但他的赤子之情打动了法官,对他的处罚之轻是前所未有的:责令补办登记,查封的捐款全部解冻。法庭宣判过后,周涵宇含泪对法官鞠躬,对听众席鞠躬。只是,他不知道声援人群中有一个叫谢大成的人。

经过这一番折腾,环宇探险事业的名声更大。此后44年,他们共募集到500亿元的捐款,政府将环宇飞船的建造纳入了国家科技进步计划,3万名科技精英为之日夜奋斗。一直到2083年,集结了数代人心血和智慧的环宇飞船终于踏上茫茫的宇宙之旅。

“小东,不要提什么道歉的话,感谢你的爷爷,感谢你们!”

五 太空婚礼

“夸父号向地球呼唤,夸父号向地球呼唤。”狄小星对着报话器说。地球的电波早已中断了,但他们仍坚持每天的通话,就像是一种宗教仪式。“现在是飞船时间2092年7月24日18时20分32秒,夸父号飞船刚刚掠过小犬α星,获得了又一次重力加速,现在飞船速度已达0.999Vc,距地球22.3光年。”

0.999Vc,相应的时间速率为地球的1/22。他们已离开地球32年,但飞船上的时间只过了9年。总的说航行十分顺利,光帆动力和冲压式动力不屈不挠地推动飞船加速。再加上小犬α星的重力加速,飞船的速度已相当接近光速。不过,由于飞船质量的迅速增大,加速度的绝对值已经只有0.08G了。飞船开启了旋转系统,以离心力来摸拟重力。所以,飞船上的生活环境变了,船舱的环形舱壁变成了地板,人们的头顶指向环形的中心,而飞船的前进方向正与这个环形垂直。

也可能是太空环境有利于健康,在心脏病发作过一次之后,周涵宇的身体状况很好。按地球年龄算,他已经120岁;即使按飞船年龄算,他也97岁了,但他一直活得很好。他对两个孩子开玩笑地说:

“我那次没说错,飞船的速度太快,死神肯定追不上我了。”

25岁的小东和小星快活地说:“是啊,死神肯定没有能力配备光速飞船!爷爷,陪我们把这趟旅行走完吧。”

“好啊,我会尽量做到这一点。”

舱外已不再是枯燥沉闷的暗淡太空。飞船的高速造就了从来没有人欣赏过的美景。由于多普勒效应,飞船正前方的星光发生了紫移,而后方的星光则发生了红移,它们都外移到人眼看不到的波段,在人的视野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只有与飞行方向垂直的星空,星光的频率(即颜色)才保持不变。结果,前后两方形成了黑渊,黑渊向船的中央扩展,直到只剩下环绕船中央的一条星带。赤橙黄绿青蓝紫,形成一个美丽的彩虹星环。

不过,这只是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结果,实际上还存在着光行差效应,它使彩虹星环逐步向运动前方靠拢,就像在雨中奔跑时雨柱会向前方倾斜。于是,彩虹星环便逐渐爬到飞船的正前方。

飞船每天向着这道璀灿壮伟的星环飞去,但永远追不上它。

这样的美景令人百看不厌,闲暇无事,周涵宇会仰靠在床上,透过飞船前方的舷窗,透过一万吨重冰(重水结成的冰)所凝成的巨大透镜,透过直径300公里的磁力收集罩,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圆形彩虹。这时,他觉得一生的辛劳都得到了报偿。

电脑把变形的星空扯平,在屏幕上显示出它的原貌。太阳在飞船的后方,早就变成了一颗普通的星星,不过仍是较亮的一颗。月亮、金星、火星之类当然早已看不见了。刚刚飞过的南河三(小犬a星)变成了榛子大小的一颗亮星,闪着耀眼的白光;前方则是北河三(双子座β星),它离飞船只有12光年的距离,也有榛子般大小,强光耀眼夺目。因为前后都有强光源,光帆无法起作用,所以光帆已收起来了。不过,冲压式动力十分有效,再加上频繁的重力加速,所以飞船的速度仍在快速向光速逼近。

小东和小星都过了25岁生日,小东肩膀宽阔,喉结凸出,上唇已长出了浓密的胡须。小星也长成了胸脯丰满的大姑娘。这天,两人手挽手走到老人面前,郑重地说,他们要结婚了。

“好啊,”老人喜悦得说:“我总算盼到这一天了。什么时候举行婚礼?”

“就在明天吧。”

“该作些什么准备呢?我希望你们举行一个中国式的婚礼,不过飞船上没有红烛、喜宴和爆竹。”

“一切都准备好了,不用你老操心。不过,你的工作也很繁重的。你要担当主婚人、证婚人、司仪和双方家长。”

“没问题,我会扮好所有的角色!”

飞船上天前,宇航局就彩排了婚礼上的场景,把它储存在光盘里。现在,隆重豪华的婚宴在船舱里进行着。身披婚纱的小星挽着丈夫走上前台,政府代表、宇航局代表、国外来宾依次同他们拥抱。天穹上撒下漫天花雨,七彩的激光在空间闪烁。双方的家长幸福满面,人们觥筹交错。

当然这只是虚拟场景。在真实的飞船里,一对新人按照司仪的礼赞,向父母的位置鞠躬,向主婚人鞠躬,夫妻对拜,然后三人坐在餐桌前。今天的宴席仍是太空流食,只是多了三副酒杯和两瓶茅台酒,那是特意为今天准备的。三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一瓶茅台很快见底,三人都醉意陶陶。老人说我太高兴了,太高兴了,我能活着看到你们成家立业。祝你们婚姻美满,早日生下儿女。我的身板儿还硬朗,还能为你们抱孩子呢。

小星也有了七八分醉意,脱口说:可惜咱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同龄伙伴,也不会有游乐场、游泳池和绿草地。小东忙制止她,说,不过他(她)仍然会非常幸福的,他(她)会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经历。再说,这也是人类为了探索必须付出的牺牲。想想那支跨越白令海峡的蒙古人种部落吧,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不知失去多少孩子,才变成不怕冷的爱斯基摩人?

老人机敏地扭转了这过于沉重的谈话,笑哈哈的说:时候不早了,你们两位该入洞房了。我呢,我还要留在这儿慢慢品尝茅台酒。我这一生从没像今天这样喝得痛快。

一对新人站起来向老人告辞,小星说:爷爷,不要喝过量了。然后两人进入洞房。虚拟场景结束了,周涵宇老人握着酒杯,但并没有喝酒。有时他向星环举起酒杯,喃喃地说着什么。

六 远古的梦

这也许是发生在3000年前的场景。在地球上,在浩翰的南太平洋海面上,有七八只独木舟在海面上飘流。船上没有帆,那时的土人还没有学会使用船帆的技术;也没有人划浆,因为船上的人早已没有力气了。只有海流不停息地推着独木舟向西飘去。

船上的人有男有女,也有一两个幸存的小孩。他们都半裸着身体,古铜色的皮肤,黑色头发。前边一只独木舟上是巫师萨摩和他的家人,他是这次探险的倡仪者。半年前,在篝火前的祭神傩舞中,在嚼食古柯叶造成的虚幻中,他忽然得到了神谕。神说,集合你的族人,驾上你们的独木舟,向太阳落山的方向行驶,在遥远的海洋深处有一处肥美之地,树上挂着美味的水果,山上有甘美的泉水,鱼儿会自己跳进你的网中。

于是萨摩率领全族人离开了他们居住的陆地,即被后人称作南美洲的地方。经过两个多月艰难的航行,他们什么也没发现。船上的淡水早已发臭,连这些发臭的淡水也已被喝完;早就没有了食物,他们只能靠夜里蹦上船的飞鱼略略充饥。人们一个一个得病死去,不少船只落后了,失踪了,只剩下最后七八条船和20余人在作最后挣扎。

萨摩的孩子病了10天,今天咽下最后一口气。萨摩的女人把孩子小心地抛到水里,尸体很快在船后消失了。女人抬起头虚弱地说:我也要走了,我要跟儿子一块走了。男人啊,你说的肥美之地在哪儿呢?

萨摩大声说:大神说那片土地就在前边,大神不会骗我们!他挣扎起来,跪在地上向大神祷告。这次他没有听到神渝,他失望地回转身,忽然瞪大了眼睛:在他们的侧后方,天空中似乎有一只飞鸟!飞鸟离他们很远,在天空与凸形水面连接处飞着。他揉揉眼再看,飞鸟已消失了。

萨摩楞了很久,不知道自己是否看花了眼。但不管怎样,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于是,他站起身,对后边的独木舟高声喊:

“看啊,大神派飞鸟来迎接我们了!”

他掉转航向,向飞鸟消失的地方划去,船上的人早已奄奄待毙,但生的希望激发了强大的力量。他们顽强地划着浆,向着那最后的希望划过去。在太阳落山前,他们再一次看到了天空的飞鸟,然后他们看到了一个小岛,看到了岛上的绿树。萨摩喃喃地祷告着,他想肯定是他的虔诚感动了大神,否则他们就会与这座岛域擦肩而过,葬身在无垠的海洋里。

这也许就是南太平洋某个珊瑚礁岛上土著民族的来历。一条血脉之河脱离了主流,在一个蛮荒之地保存下来。

七 双子星湮灭

飞船的速度又向光速逼近了万分之一,现在,飞船上的一天已经等于船外的一年,换句话说,飞船每一天都能轻松地跨越一光年的距离。路遇的恒星不再是稀罕物,每隔几天,几十天,就会有一颗恒星在飞船的近距离内掠过。

三个人常常饶有兴趣地观察窗外的奇景,当然是通过电脑屏幕的校正。有时他们遇见了一只刚从星云中诞生的原始恒星,它以红色的光芒烧烤着围绕它的星云;有时他们会遇见一对互相旋转的双子星,因为离得太近,在引力的作用下,其中一只气态星球变成梨形,梨形的尖嘴对着白矮星伴星,恒星的气态物质正通过这个尖嘴被伴星吞食;有时他们遇见红色的饼状星云,它是一颗暗弱的恒星抛撒出来的,旋转的星云中已能看出几只行星的轮廓。最常见到的是旋涡状的星云,随着飞船的迅速逼近,淡薄的星云逐渐拉开,变成一颗颗发着强光的星体。

这种视野是地球人不可能具有的,正像那些从未坐过飞机的土著人不可能从上面俯视云层。坐在近光速飞船上,宇宙的变化被浓缩了,可以说他们已具有了上帝的目光。

算来地球上的时间已过去1200年了,他们所有的熟人都早已作古。1200年来地球科技又有了什么发展?他们是不是又向太空派遣了更先进的光速飞船?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答案,只能供他们遐想。

20天前,他们在前方的星空里发现了一对双子星。这对双子星个头很小,只有几百公里,发光也比较微弱,所以地球上的星图中从没有标出过它们。

但电脑图林先生的计算说明,这是密度极大、相距很近的一对中子星,它们周围的重力场是已知星体中最强的。图林先生提示说,这种重力场极强的双子星是进行重力加速的最好场所,如果能在那儿加速,飞船的速度又将提高万分之一。这个速度与光速是那样贴近,以至于飞船上的一天可以变成船外的1千万年。所以,他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与天地同寿的境界,在一二十年内完成环绕宇宙的航行,同时,目睹宇宙飞速地走向死亡。

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从发现这对无名双子星的那天起,小东、小星和电脑图林先生就开始了紧张的计算。前边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陷阱,弄不好飞船会被强重力场的潮汐作用撕碎,乘员也会死于中子星的强幅射。他们详细计算了飞船切入的角度和距离,计算了飞船重水的屏蔽效果和屏蔽角度。时间过得太快了,每过一天,飞船就向双子星靠近一光年。有时他们甚至祈盼飞船的速度减慢一些。

周涵宇在这些事上没办法帮忙,他毕竟没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70多年来他也曾如饥如渴地学习太空飞行知识,但充其量只能做一个内行的旁观者。在距无名双子星还有一天路程时,他们的计算终于得出了结果。

双子星在电脑屏幕上迅速增大,快速旋转着,既有自转也有公转,每当其中一个星体的转轴指向飞船,便有强X光幅射从飞船上扫过。双子星已经变成月亮大小,谢晓东启动了飞船上的备用动力,调整着飞船姿态,飞船极其迅速地插入它们之间,沿着其中一个星体转了半个圈,被离心力沿着抛物线方向甩出去。

这个过程延续了两个小时,但在飞船上只是几秒钟。在这几秒钟里,三个人都失去了重力,随着飞船在作自由飘浮。等飞船重新恢复直线飞行时,晓东和小星互相拥抱着大声吹呼起来:

“成功了!爷爷,我们成功了!”

经过这次加速,飞船上的时间已接近了静止,所以,几乎在眨眼之间,飞船已飞离双子星10光年。他们静下心,从屏幕上观察双子星的运动。

与他们的预测一样,在飞船飞离之后,双子星的公转速度明显减慢了。因为近光速飞船具有极大的质量,在这次加速中,飞船从中子星重力场窃走了巨大的能量,导致了中子星转速的明显降低。于是,两颗中子星沿着两条螺线互相靠近。这个过程拖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在飞船上仅仅是一刹那。刹那之后,两颗中子星相撞,激起一场骇人的爆炸,这儿刹时间成了宇宙中最亮的地方。白光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四周扩散,也从后边凶猛地追赶着夸父号飞船。

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揭示的奇特规律,对于近光速飞行的飞船来说,这波强光风暴仍是以光速向它逼近,在60光年后追上了夸父号。尽管由于极端的红移效应,强光变成不可见光,但它的能量仍是实实在在的。夸父号的太阳帆被彻底吹毁了,好在飞船本身没有受伤。

三名乘员紧张地看着屏幕,通过电脑的校正,红移光线在屏幕上恢复了原状,于是他们看到了铺天而来的强光的洪流,把飞船整个沐浴在白光之中。白光撕裂了光帆,又裹着光帆飞速向前飞去。

很快,强光洪流掠过飞船,消失在飞船前方。

八 弥留

双子星湮灭之后,周涵宇也进入了慢性死亡。这次他不是心脏病发作,他没有得任何病症,只是,他的生命力已经燃烧净尽了。他不再进食,不再离开床铺,身躯迅速消瘦,只有思维还很清晰,一双眼睛像是冬夜的火炉,似乎他全身仅存的生命力都在瞳孔中燃烧。

晓东和小星终日守候在床前,耐心地柔声细语地劝他,爷爷吃一点饭吧,你说过要陪我们走完环宇航行,你还说要帮我们带孩子,爷爷,你不能失信呀。

老人内疚地说,恐怕我要失信了,我已经累了,想休息了。按飞船年龄,我已经103岁;若按地球年龄呢,应该是多少?

晓东说,现在飞船速度与光速非常非常接近,接近得飞船上的测速系统失去了意义,所以无法得出准确的时间速率。按估计,现在飞船上的一天已相当于飞船外的1100万年。累计起来,从飞船升空到现在,地球已过去34亿年了。

老人说:你看,我已经是34亿零105岁的老怪物了,我真的该休息了。小星机敏地反驳:这可不是理由,我和晓东也都是34亿零30岁的老怪物了,你看,咱们基本上是同龄人哩。还有我腹中的小宝宝,他只有四个月大,但也相当于飞船外的12亿岁老人,也是个老怪物呢。

虽然身体已很虚弱,但老人仍不禁莞尔一笑。的确,生活在近光速飞船上,日子仍按正常节率那样度过,这时很难真正地想象飞船外那个比蜗牛还慢的世界。现在,飞船上的人几乎已达到了永生,但他已无福消受了,他就像战争结束前牺牲的最后一个军人。

不过他不后悔,一点也不后悔,他侧过目光看看屏幕,一颗接一颗恒星在屏幕上闪过,就象火车线旁的电杆,因为,在飞船上的一声“滴答”中,飞船已飞过了几百光年啊,他问孩子们:

“34亿年了,太阳是否已变成红巨星?地球是否已被红巨星吞没?”

晓东安慰他:“不,太阳还不到变成红巨星的时刻。再说,34亿年后的人类谁知道发展到什么程度?真是难以想象,也许他们派的后续部队已在前边的路上等着我们哩。”

老人不再说话,闭上了眼睛,思绪已经飞回地球。晓东和小星不愿打扰他,轻手轻脚离开老人的房间,两人低声商量着,该为老人准备后事了。

正在这时,飞船内响起刺耳的警铃,飞船的侧喷管突然自动点火,向左侧喷出赤热的火焰。飞船陡然向右急转,两人措手不及,全都跌倒在地。晓东立即爬起来,四肢着地向老人房间爬过去。老人果然也被甩到地板上,幸而没有受伤,他把老人揽到怀里,老人睁开眼,声音微弱地问:

“怎么了?”

电脑图林先生急促的声音:“船长!航程正前方10000光年处发现了一个黑洞,我已让飞船紧急转向!”

“做得好,谢谢你。”

晓东和小星都暗自庆幸,10000光年,飞船要1万年后才能到达——但在近光速飞船中,这只是8.7秒的时间。飞船内外的时间差使得飞船上的人,甚至电脑都变成了反应奇慢的树懒,对航程中的陷阱很难及时做出反应。这会儿,飞船勉强绕了一个弯,从黑洞旁掠过。飞船的观测系统在近距离内观察到了这个黑洞,它和一颗白热的恒星形成双星系统,并被恒星所照亮。黑洞吞噬着周围的物质,形成巨大的吸积盘。由于黑洞造成的强烈的空间畸变,使得盘的上下面都能被一个观察者同时观察到!这种多重成像的堆积,使得吸积盘看起来像一个奇特的草帽。草帽的前部非常明亮,草帽凸起部则隐藏着一个半球形的黑体。

图林的声音:“飞船已绕过黑洞,请问是否转回原航向?”它解释道:“如果再次点火,飞船的重氢存量将无法满足今后的减速。”

这也就是说,如果以后能回到地球身边,他们也不能停下,而只能从地球旁边飞速掠过了。晓东看看小星,没有犹豫:

“点火吧。首先我们要保证能回到正确的航线。”

另一侧喷管点火,飞船缓缓地向左转弯,回到原来的航向。

老人已陷入昏迷,脉搏极为微弱。两人轮流守在床边,轻声呼唤着他。夜里,老人忽然睁开眼睛,清晰地说:

“孩子们,我要走了。”

晓东和小星知道他的生命已不可挽回,便轻声告诉他:飞船上已准备了一具棺木,他的遗体将密封在棺木里,系缆在飞船外壳上。在飞船外零下270度的寒冷中,遗体将被妥善冷冻,直到飞船返回地球。老人很欣慰,一波笑纹从脸上漾过:

“谢谢你们的安排。我先回去了。”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九 童话

周涵宇的灵魂已脱离了躯壳,离开飞船,逆着来路向前摸索,就像一只循着气味寻找旧宅的老猎犬。

灵魂的旅行大概不受光速的限制吧。

他生长在内陆的小县城,17岁前没见过大海,所以不像海洋民族的孩子那样对大海有强烈的向往:无垠的海面,水天连接处的轮船,海鸥在天空博击,招潮蟹在沙滩上横行,就连小小海贝那闪着珍珠光泽的内壳里都蕴藏着大海的无数秘密……他没有对大海的直观感受,但他另有地方寄托遐思、激情和幻想,那就是比大海更为浩瀚深邃的天空。

他曾躺在家乡的小山包上唱儿歌:青石板上钉银钉,千颗万颗数不清;也曾在葡萄架下听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小学二年级时,一位去北京天文馆参观的同学给了他一张活动星座图,这份价值一元的制作粗糙的礼物成了他的最爱。活动星座图是可以旋转的两个同心圆盘,上面一张留有一个椭圆形的透明窗口,旋转这个窗口,你就能看到冬夜、春夜、夏夜和秋夜的星座。他对这张图十分入迷。夜里只要闲暇,他就把图举过头顶,逐个寻找天上的星星:天鹰座a星(牛郎星),天琴座a星(织女星),大熊星座(勺星),小熊星座(北极星),天顶处美丽的北冕星座,蜿蜒绵亘的长蛇星座,还有猎户星座的三星,半人马座的南门2(那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等到星座图用坏,他已经把所有的星座烂熟于心。

童年一份偶然的礼物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此他和宇宙星空建立了深深的恋情,而且从没中断或减弱。中学时代他了解了爱因斯坦的超圆体宇宙论,这奇妙的理论令他心醉——只是,为什么没有人像麦哲伦那样,以亲身的旅行来证实它呢?

他为这个少年的奇想耗尽了人生。“夸父号”正在环绕宇宙飞行,航行还没有结束,只是他的力量已用尽了,他该休息了。他曾那么急切地盼望着飞出地球,现在他以同样的急切盼着飞回去。

人的思维恐怕也是一个超圆体吧。

十 天葬

周涵宇老人平静地去世了,他脸上凝着恬然的微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晓东和小星仍然很悲伤。三人世界倒塌了,那个激情的,阅历丰富的老人走了,再不能给他们讲述老地球的故事了。

两个人细心地操办了老人的丧事。他们为老人净身,换上寿衣,把老人的遗体放在棺木里,垫上元宝枕。飞船里没有备香烛,两人便在灵前装上两颗灯泡作长明灯。在晚上的例行通话中,他们向地球通报了老人的死亡(当然这些通话不可能被几十亿光年之外的地球收到)。停灵三天后,两人最后一次向老人告别,然后扣紧了棺盖。

小东穿上太空服,推着棺木进了气密室。外门打开了,由于旋转船舱的离心力,棺木自己沿切线飞了出去,一根保险索飘飘摇摇地扯在棺木之后。小东追上去,把棺木牢牢地联在船舱外壁上。零下270℃的酷寒将很好地保护着这具遗体,直到飞船返回地球。

小东抚摸着棺木,轻轻叹了口气。他没有告诉老人,由于躲避黑洞耗尽了能源,飞船已经无法减速,也就是说,即使他们能返回地球,而且地球仍安然无恙,他们也只能与地球擦身而过,永远无法叶落归根了。

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由于太空行走必然造成气体的漏泄(对于无法取得补充的光速飞船,船上的氧气是十分宝贵的),又容易使太空人遭受辐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从未打开飞船的舱门。今天是特殊情况。他是以光速在太空中行走的第一人,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人。

他贪婪地观察着飞船外的太空。

经过昨天黑洞的重力加速,飞船的速度又向光速逼近了。他看着飞船前方的彩虹星环,忽然发现彩虹星环的光度大大减弱了。这可能是几天前就发生的事。但他们忙于躲避黑洞和为老人送葬,忽略了这一点。

这是怎么回事?星环的亮度仍然在显著地减弱,一分钟一分钟地减弱,他猛然想到了这种变化的原因。他不敢多停留,在心中同老人告别,迅速返回气密门。

狄小星正坐在驾驶椅上观看屏幕,也发现了舱外的异常。她看了看丈夫,在无言的交流中两人都明白了一切。屏幕上是经电脑复原的太空,飞速掠过的恒星形成不间断的光流。但现在光流逐渐暗淡。这一切都是在逃离黑洞后的30天内发生的,在这30天内,舱外的宇宙走完了最后的几亿年里程,宇宙之光开始熄灭了。狄小星捧着肚子中八个月的胎儿,偎依在丈夫怀里,忧伤地观察着屏幕。

他们使屏幕暂停,一帧一帧地走。光流复原成恒星,一个个互相逃离,并暗淡下去,在发出最后一道闪亮之后归于熄灭。不过恒星全部熄灭之后,宇宙背景并没有变成漆黑一团,因为不会衰老的光速粒子(光子和中微子)脱离光源之后还在超圆体宇宙中永不停息地奔波,照亮了宇宙消亡后留下的太空尘粒。谢晓东说:

“小星,我们看到的是正在灭亡的宇宙,一个无限膨胀的热寂宇宙。”

“是的。”

“我们是从一个静止的时间码头去观察宇宙的飞速流逝。”

“是的。”

“我们是这个宇宙唯一的幸存者,因为我们是宇宙唯一的光速实体。”

“是的。”

“小星,我在想,上帝最可怜,因为他太寂寞了啊。”

小星仰起头吻吻丈夫,“小东,不要太感伤了,孩子快出生了,我们陪着孩子等待宇宙的再生。它一定是很快的,等恒星重新闪亮时,也许孩子还没满月哩。”

谢晓东笑了:“你说得对,这倒使我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咱们的儿子就叫——耶和华吧。”

小星马上接道:“耶和华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小东也背诵着圣经上的语句:“耶和华说:‘天上要有光体,发光在天上,普照大地。’这事就成了。”

两人笑着拥在一起,额头顶着额头。

十一 永远的老地球

两个月之后,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夫妻两人按照那一天的玩笑,真的把他命名为耶和华。不过这位“耶和华”与圣经上那位高鼻深目、长发披肩的老人可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他脸蛋皱巴巴的,皮肤粉红,小手小脚,不过哭声倒是凶猛而嘹亮。

晓东和小星都忙于照护孩子,已顾不上注意飞船外的情景。又是几亿年过去了,宇宙丝毫没有复苏的迹象。光速粒子仍在不知疲倦的奔波,但随着宇宙的膨胀,这锅粒子汤越来越淡薄,舱外越来越黑暗。宇宙的黑夜已降临,只是不知道是否有明天的日出。

小星的奶水很好,耶和华吃饱了,香甜地打着呵欠。当妈妈的心醉神迷地看着他,逗弄着他的小耳垂,小鼻子,有时喜悦地喊:晓东,你看他在吮我的手指头呢。晓东也在品尝着初为人父的喜悦,但喜悦之中难免有些苍凉。很可能他们三个是浩瀚宇宙中仅存的生命体。虽然飞船上的能量在躲避黑洞时用去大半,但剩余能量用以应付飞船所需还是绰绰有余,至少可用100年。那相当于飞船外的万亿年,时间真是不可思议的漫长——可是,在100年后呢?再说,难道他们一家就这样孤零零地永远活下去?

那恐怕会让人发疯。

每天晚上,谢晓东依然同地球通话,报告近况,包括儿子的近况。当然这纯粹是象征性的。现在已不是地球收到收不到电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这么一个老地球了。

但小谢依然每天如故。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努力会感动上帝,给他送来一份丰厚的回报。

耶和华可不管舱外的天翻地覆,照样慢条厮理的皱眉,哭泣,吃奶,撒尿——在他撒完一泡尿的期间,千百万年又过去啦!幸亏有了小耶和华,夫妻两人忙着照顾他,忘了对宇宙灭亡的感伤。既然感伤也无用,那就索性抛开他,全力倾注在耶和华身上吧。

这天,耶和华第一次睁开眼睛,向这个世界投去茫然的一瞥。年轻的父母很兴奋。晚上通话时没忘记把这个喜讯告诉地球。很奇怪,谢晓东忽然听到了微弱的呼唤:

“地球呼唤夸父号!地球呼唤夸父号!”

声音酷似周爷爷的声音。谢晓东真像是白日撞见鬼,惊得几乎跳起来。正在逗弄孩子的狄小星也听见了这两声呼唤,惊讶地转过脸。

呼唤声仍在继续:“地球呼唤夸父号!你们2098年10月14日18时4分30秒发来的通话我们已收到。”

他们收到的是10天前的电波,按飞船上的时间推算,两者相距不足1亿光年。就像是久居暗室者不敢见阳光,两个人不敢相信这个喜讯。舱外的宇宙已进入茫茫黑夜,万物皆已消亡,难道唯有地球长存么?看来对方也十分了解这边的心理,开始做出解释:

“夸父号乘员,我们仍使用古人类语言与你们通话。我们在模仿周涵宇老人的口音,根据时间估计老人肯定已去世。我们谨以此表达对他深深的敬意。

“可能你们会奇怪,何以宇宙热寂后地球还会存在,其实这多半得益于你们的伟大创举。夸父号升空10年后,就有人提出了‘光速地球’的设想;又经过漫长的180万年,这个设想终于实现。所以地球和夸父号一样,也变成了几乎不会衰老的光速实体……”

光速地球!两人惊喜得大叫起来。耶和华受到惊动,响亮地哭起来。那边继续说,“6个月前,也就是宇宙时间18亿年前,地球曾偶然接收到你们的信号,不过信号随即中断。从那时起,地球就投入全力寻找你们……”

晓东和小星互相望望,紧紧拥抱,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他们在明知无望的情况下坚持通话,这种宗教般的热诚终于有了回报。看来,上帝是存在的!

那边说:“现在请立即改变方向,向地球方向靠拢!”

谢晓东迅速测定了电波的方向,向图林先生下了转向的命令:“飞船只留下三天的能量,其余全部用于转向!”

飞船侧喷管喷出绚丽的火舌,飞船缓缓转弯,在黑暗的宇宙中向地球方向靠拢。那边的声音忽然提高:

“夸父号飞船,我们刚刚收到了你们10月15号晚7点30分的通话。地球与夸父号只有两个小时——当然指飞船时间——的距离了!”

地球的通话者十分激动,飞船上的人更不用说。他们这会儿最感谢的是爱因斯坦,因为他的相对论所造成的时间速率减慢,使远隔几千万光年的人可以在两个小时中相逢。狄小星频频亲着耶和华,孩子,孩子。地球马上来了,我们马上要回地球了!

亲爱的老地球啊!

地球和飞船的距离正在迅速缩短,现在,尽管回电仍有延迟,但双方已能艰难地对话了。那边忽然笑道:

“我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是耶和华的哭声!我还忘了恭喜你们呢!”

“谢谢!谢谢!”

在此后的对话中,谢晓东迫不及待地询问着有关地球的一切。地球告诉他,飞船现在所在的方位已实际上离太阳系的原位置已经不远了。虽然恒星消亡后宇宙失去了定位的标志,但地球已发展出新式的空间定位技术。“顺便告诉你,宇宙超圆体理论早已得到验证,在夸父号升空10万年后,地球派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夸父2号,并早于你们返回地球。很可惜夸父2号没有遇到你们。”

谢和狄苦笑着说:“那我们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没有白费,怎么能说白费呢。你们难道认为蒙古人种对美洲的史前探险是没有意义的吗?”

“谢谢你的安慰,我们不会沮丧的。至少,能返回地球这件事就足以补偿一切。对了,还没请教你的姓名呢。”

对方略微迟疑一下:“你不妨称我周先生。我想应该告诉你,比你们多进化了180万年的地球人类早已不是原来的概念了。我们的外形,智力型式,婚姻生殖方式,进食方式,乃至姓名,衣着,都是你们无法想象的。现在的人类处于共生态,你们所熟悉的单独的个体已不存在了。所以,”他半开玩笑地说:“在你们走下飞船前,请预先做好思想准备。”

谢晓东看看妻子,多少带点勉强的笑道:“即使你们变成多足蠕虫,我们也会很快习惯的,反正我们知道你们是地球人类的后代,是地球文明的继承人,而且,你的这些对话多么富于人情味儿!”

对方也笑了:“当然当然。尽管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仍是人类呀。”

谢晓东和妻子对视一眼,没有就这个话题往下说。他们的心里多少有些担忧。回到180万年后的人类社会,不是容易适应的。但他们也很快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毕竟,这比回到500亿年后的人类社会要强得多吧。

依电波的往返时间测量,地球离这儿已经很近了。对方说:“请你们打开所有的灯光,好吗?地球现在已点亮了所有的灯光,准备与你们会师。”

狄小星突然惊喜地喊:“看哪!”

在黑暗的宇宙背景中忽然钻出一个小小的亮点,像针尖一样刺破黑暗。亮点极其迅速地扩大,很快变成了圆盘,变成了巨大的亮球,占据了半边天空。它是这样璀灿,这样耀眼,看起来像是一个透明的发光体。地球继续逼近,白亮的强光中开始分解出绿色和蔚蓝,绿色无边无际,蔚蓝无垠无限。绿色和蔚蓝之中是高与天齐、奇形怪状的建筑,在建筑物的上方,是一个环绕整个地球的透明的天球。天球并不是绝对透明,上面流淌着七彩的晕霞,缓缓扩展,变幻,消失,重生。两人入迷地看着,总觉得这些晕霞的变化似乎和他们有心灵感应。

谢晓东也打开了飞船上所有的灯光,当然比起地球来说差远了,那就像是皓月之下的一个萤火虫。但在黑暗的宇宙中,有这么两个发光体互相呼应,足以在人的心里激发出一种温馨的感觉。光速飞船和光速地球现在并肩飞行,两者速度差别很小,所以基本上处于相对静止。飞船进入地球的重力场,飞行方向开始向地球倾斜。地球上的那位先生说:

“夸父号,请开始降落吧。”

地球的透明罩有一处打开了,露出一个圆形孔洞,孔洞对着一个巨大的十字,那是飞船降落的基准。谢晓东说:

“四天前我们为躲避一个黑洞,耗尽了能量,现存的能量已不足以降落了,我想你们得派一艘救护飞船。”

“不必要,我们已在降落场开启了反重力装置。”

“反重力装置?”

“对,反重力装置,你尽管大胆地朝十字中心冲过来吧。”

谢晓东心中忐忑着,用仅余的能量调整航向,向着十字中心‘冲’过去。在重力作用下,飞船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但在越过地球的透明罩之后,速度忽然稳定下来。现在,他们就像是乘坐高速电梯,平稳匀速地下降。舱外景色美不胜收。越过透明罩盖之后进入松软洁白的云层,几艘形状奇特的飞行器完全不顾重力规则,在天空中疾速飘移。天空的辉光拼成通天彻地的大字:欢迎夸父号的英雄们归来!然后是建筑物,它们有的在空中飘浮,与地面没有任何联系;有的从地面长出来,探头在云层中,随着微风轻轻摇摆,这些奇特的建筑超过了两人的想象力。谢晓东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周先生,恒星都熄灭了,地球从那儿索取能量?”

对方简捷地回答:“能量是可以创生的,只要把伴生的负能量及时处理掉就行。等你们回到地球再补课吧,180万年的进步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再次提醒你们,地球人的外形已有了很大变化,你们见到欢迎人群时不要吃惊。”

夫妻两人对望一眼,不知怎的,他们始终对此心中忐忑。当然,新地球人绝不会有任何恶意,但以后要生活在异类生物中——这事始终让人别扭。谢晓东勉强笑道:

“我们已做好思想准备啦,不必担心。噢对了,飞船外系缆着周涵宇先生的遗体,请你们小心。”

“不必担心,反重力场万无一失。”

飞船平稳减速,落在降落场上。两人心潮激荡,激情难抑,时隔12年之后,或者说,时隔470亿年之后,他们终于要踏上地球的土地了!耶和华可不管大人的感受,他刚咂完奶,闭着眼睛睡得十分香甜。小星抱上他,丈夫搂着她的腰身,一同走出了舱门。

在他们看到欢迎人群前,首先看到的是三个人:白须飘飘的周涵宇老人,身边偎依着两个16岁的少年宇航员,那当然是他们两个。三个人脸上漾着灿烂的微笑,频频向他们招手。小东和小星稍稍愣了一下,难道地球人的高科技把周涵宇老人复活了?又为他们克隆了两具替身?不过他们随即就明白了。那三人站在一个高高的基座上,上身可以动作但脚下不会移动,他们的身躯也比正常人大了几倍。看来这是地球人为纪念夸父号船员所修的塑像,不过塑像在某种程度上是活的。

两人定定地看着老人,心中甘苦交加,他们真想扑到老人怀中去哭去笑,想把怀中的耶和华递到老人怀里,让老人亲亲他光滑柔嫩的小脸蛋。之后他俩才看到雕像基座旁的欢迎人群——天啊,180万年后的后代竟然是这么一种模样!不过他们没犹豫,走下舷梯,向那群姿态各异的生物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