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罪:永远把别人摆在第一位
“别人的认可是我生命的意义”——自我价值完全丧失
01
人的本性,趋向于寻求赞美和肯定,尤其是对于重要的或有控制力的对象。比如,父母、师长、领导、权贵等等,他们的认可相对而言更加重要。
取悦者则将这种心理倾向推向了极致,他们沉迷于取悦行为所换来的认可,如痴如醉,无法自拔。这很好解释,用心理学来表达就是:如果某件事使个体产生了愉悦体验,个体就可能持续做这件事,以便继续维持这种美好的感觉。
但事实上,这种感觉并不真实,所谓的美好不过是自欺而已:
——以取悦换取认可,得到的,只是对方对取悦行为的接受,而非你本人;
——为维持认同感,你必须持续付出,久而久之,必然力不从心,身心俱惫;
——为了取悦别人而活着,生命会呈现扭曲成长,最终,自己变得毫无存在感。
02
父亲的老朋友高叔,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可从青春激荡熬到两鬓斑白,依然是个普通职员。那天来家里做客,酒至微醺,想起这事儿,高叔不禁对着父亲感伤起来。
大家都劝他不要难过,他却说:“我怎么能不难过?年轻时,我们领导老张爱好文学,我就学写文章,甚至学着作诗,想不到刚学出点模样,老张走了,老王来了;老王这个人喜欢艺术,我就去学书法、学绘画,谁知道他嫌我年纪轻、学历低,又是不得重用;前些年换了现在这位领导,我自认有文笔,有艺术底蕴,有专业技能和经验,人也老成稳重了,谁知道人家喜欢有活力、有气魄的青年才俊!我这辈子,为了得到领导的器重,绞尽脑汁,到头来全是无用功。眼看我就要退休了,还是一事无成,怎么能不难过?”
还能说什么呢?高叔的确应该难过,应该难过的是,自己选错了生存的方式。
一个人,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就会变得虚无,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失去自我。人最美好的生存方式,应该是为自己而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的珍惜,如果处处以他人的喜好为自己的标准,和那些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只有先取悦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和看重。
03
宋丹丹老师对于取悦别人与取悦自己,就有着深刻体会。她说:“以前吧,我总是竭尽全力想使自己符合男人的标准,‘我够好吧?’成了我的口头禅,但经常感觉被轻视。现在我会说‘这就是我!’我却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自重,才是最具魅力的品质。”
是啊,活着应该是为了幸福自己,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旨意。为迎合别人而苛求自己,有什么理由开心呢?
前几日去表姐家拜访,她正在弹奏钢琴,13岁的外甥女开门后转身说道:“妈,表舅来了,您就别弹了,真不好听,也不怕表舅笑话。”
的确,是不怎么好听,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就是噪音。不过,表姐并不在乎,多年来她就这样不高明地弹着,而且弹得很高兴。
表姐也喜欢不高明地演唱和不高明地写作,她的天赋真的有限,但她不觉得有什么,相反,她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
记得有次登门,恰巧表姐在织围巾,织得相当简单朴实,颇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韵,于是禁不住问道:“网上有很多编织教程,怎么不参考一下,织一条更新颖漂亮的?”
“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表姐微微笑道,“做这件事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并不是要给别人看的。”直到现在,表姐还时不时带上那条有着浓郁“复古风”的围巾,自得其乐。
毫无疑问,表姐生活得很幸福。她的幸福就来源于,她不为向别人索取认可,而刻意去掩饰自己或者为难自己,因而活得轻松自在。
其实,获得认可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活出自己的价值。
其实,幸福的最正确打开方式,就是不为别人而活。
我们最好不要让别人的价值观影响自己,不要刻意去追逐什么和要求什么,通过和自己紧紧相连,通过把积极的自我形象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认可和幸福。
“愿所有人喜欢我”——完美情结导致自我苛求
01
“我需要所有人都能喜欢我,我不能被别人讨厌……”
“我必须比从前做得更好,否则会让别人失望……”
“我必须成功,必须配得上我所在的位置……”
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在我们的内心重复着这些话语,焦虑和痛苦便是这样滋生的。不可否认,这种严苛的自我要求确实能督促我们不断进步,但同时也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利他、行善、努力、追求成功、完美主义……”这些词汇大多是带有褒义色彩的,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美德,但有时候,这些东西又恰恰正是束缚住我们的“牢笼”,让我们在痛苦和烦恼中不断挣扎。
因为想要被别人所喜爱,所以会在乎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能合别人的心意;
因为想要展现出自己无所不能的一面,所以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陷入后悔和自责;
因为想要打造完美无缺的形象,所以心底总有一个声音不间断地批评着自己的行为举止……
瞧,一直以来令你痛苦的东西,其实正是你本身的一部分,是你所为之而自豪的,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正是因为在乎,所以才会被伤害。
02
人是需要被鞭策的,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鞭策你的资格。想想吧,如果随便谁的“鞭子”你都接受,那么恐怕还没迈开前进的步子,你就已经被“打”成重伤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寸步难行。
一对父子赶着驴去集市上卖,走着走着听到旁人议论:“快瞧,这俩傻子,明明有驴却不骑,非得走路。”
父亲一听,赶紧把儿子抱上了驴。
走不多会儿,又听见有人议论:“瞧瞧,世风日下,现在的人都不懂尊重老人家了,懒惰的儿子骑驴,却让老父亲走路,不孝啊不孝!”
一听这话,儿子赶紧下驴,让父亲骑了上去。
走出去没多远,又有人开始议论了:“这做爹的可真是没良心啊,自己骑着驴,却让孩子可怜巴巴地跟着走,真是狠心呀!”
父亲一听,想了想,干脆把儿子也抱上了驴。
本想着,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没想到,没走几步直接被一群人给拦下了,这群人指指点点地说着:“啊呀,你们这是在虐待动物啊!看看这可怜的驴子,再被你们骑下去,怕是要累死在路上啦!”
听到这话,父亲赶紧和儿子一块下来了,左思右想,找了些绳子和担架来,干脆把驴捆在担架上,和儿子一块儿气喘吁吁地抬着驴往前走。
这回取笑他们的人就更多了:“快来瞧瞧,这有俩傻子呢!居然抬着驴走,你们说他们傻不傻呀!”
无论怎么做,总是有人不满意你,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现实。不同的人总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上看问题,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如果谁的意见你都去听,都去在乎,那么最终你只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走。
做人得有主见,更得学会取舍,你总是需要舍弃一部分人的认同的。比起苛求自己去满足别人,倒不如学会舍弃一部分人来满足自己。
03
曾看过一个禅宗的段子:
寺庙里的两个小和尚在探讨佛经的时候,对其中的一个问题产生了分歧,两人争论半天之后,却始终没争论出个结果,谁也不服气谁,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决定去找方丈作评判。
一个小和尚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洋洋洒洒地陈述了一大堆,方丈听完后,淡定地点头表示:“你说得对!”
另一个小和尚赶紧站出来,不甘示弱地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堆,方丈听完以后,依旧是淡定地点点头,说道:“嗯,你说得对!”
站在一旁的师兄听完以后觉得很疑惑,便问方丈说:“师傅,两个小师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谓截然不同,你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对,一会儿又说那个对?到底谁是对的啊?”
方丈看了看师兄,然后淡定地回答道:“嗯,你说得对!”
看了这个段子,有人可能会说:这糊涂方丈就是在“和稀泥”啊!
但仔细想一想,方丈说的难道不对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对错之分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必然不是一模一样的,可你能说谁理解的哈姆雷特才是对的,谁理解的又是错的呢?
杨桃很多人都见过吧?侧面看是长的,正面看却是五角星形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画面不同,但实际上都是这颗杨桃,谁都没看错,谁都有道理。
所以,很多时候,哪怕意见相左,看法不同,每个人也都是对的,都有道理。但你必须作出抉择,你不可能让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见并存,不可能让一件事出现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你必须舍弃一部分人的意见,注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满意。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方案”,你的完美情结所导致的自我苛求,除了给自己造成无穷无尽的痛苦与烦恼之外,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与帮助。甚至来说,它可能还会成为你人生最大的绊脚石,让你寸步难行。
所以,既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么让自己满意就好了,这未必是最“完美”的选择,但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都是我的错”——对他人感受过度敏感,无底线自责
01
儒家提倡“克己复礼”,意思就是说要克制自己,践行礼仪。这种理念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人在践行这一理念的时候,却把握不好一个“度”,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中国人非常典型的“疾病”:喜好自我批评,习惯对自我进行过度苛责。
从小,父辈就教育我们,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对别人则应该宽容。这种教育导致的极端结果就是,很多人因为把握不好“严”与“宽”的度,而不把自己当“人”来看,形成一种极为可怕的“圣母”或“圣父”情结,为了彰显自己的“高尚”,对他人展现出无比的“仁慈”,对自己则无底线地苛责。
比如朋友和你翻脸,首先想到的是,我哪里没有做好,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情惹对方生气了;伴侣出轨,首先想到的是,我是不是不够好,所以留不住对方的心;孩子没出息,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因为我没本事,不能给他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他才变成现在这样。
懂得自我反省确实是一种优良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错误的发生都应该由你来背负责任。或许你确实曾因处事不当而让朋友感到不开心,但轻易放弃友谊的他难道不该背负责任吗?或许你确实有些“作”,让伴侣感到厌倦和疲惫,但轻易就背叛感情的他难道不该被苛责吗?或许你确实没有能力为你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但自己都不懂努力的他就一点儿错都没有吗?你能自我反省这非常棒,但你绝不该把对方应该背负的责任也自作主张地扛在自己肩上。
02
有一对恋人,他们在同一天写下了日记是这样。
女孩的日记:
我好像惹他生气了,可我不知道该怎样弥补,或许我就要失去他了,天哪,我真是太后悔了。
本来我们约好了晚上六点要一起去那间新开的餐厅吃饭,但白天我和闺蜜出去逛街,没留意时间,结果迟到了半小时。从那时候开始,他脸色就一直不好,也不怎么理睬我,他一定是从那时开始就生气了。
我主动为迟到的事情向他道歉,他嘴上说没关系,但依旧是一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我问他究竟怎么了,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可他却说一切都和我无关。天哪,怎么可能无关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告诉他我爱他,可他却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以前他都会告诉我他也爱我的,天哪,难道他已经厌倦了我,决定要分手了吗?
我本来想和他谈一谈,但一整个晚上他都沉默寡言,心里像是装着什么事,晚上也很早就上床睡觉了。他到底在想什么?再这样下去我要疯了!难道除了约会迟到之外,我还做了什么事情惹他生气了吗?是因为昨天他没洗袜子我就骂了他?还是因为前天我心情不好所以和他说话时候的态度不太好……
男孩的日记:
啊,抓狂!意大利居然输了!
拥有一个过度敏感,遇事总喜欢自我苛责的恋人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你几乎不能在对方面前出现任何情绪波动,否则对方会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身上,即便你告诉对方——亲爱的,这和你无关——你也根本无法阻止对方无底线地自我责备的脑回路。
一个动辄就喜欢责备别人的人是令人厌恶的,但同样,一个动辄就喜欢自我责备,一遇到事情就认为是自己犯了错误,做错事情的人,同样也是令人厌恶的。
毕竟有的事情真的和你无关,别让已经很烦躁的我还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去开导你了吧!
03
人生会发生很多不幸的事情,而这些不幸事件中,有很多其实都不是你的错。
在电视剧《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任泉所饰演的哥哥在多年之后再次见到母亲,他问母亲,为什么当年选择带走了弟弟,却把自己丢下了。母亲回答他说,是因为当年弟弟年纪比较小。听到母亲的回答,哥哥痛苦地说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是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所以妈妈才带走弟弟,而不带我,虽然我也曾说服过自己是因为弟弟年纪小,但一直都不敢肯定,直到今天听到妈妈亲口这么说,我才敢相信。”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对他人的反应过度敏感,无底线自责。一遭遇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下意识地自我反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带。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只是一个运气不好的受害者罢了。
在犯错之后懂得自责的人才是能够背负责任的人,但过度自责却是一种病态,会让人陷入沮丧、悔恨、绝望与痛苦等不良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对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一个人如果总是习惯自我苛责,那么说明这个人对自己是极端不满的,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自责已经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病态了。一旦养成自责的习惯,那么就很容易滋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从而沉溺在无法胜任任何事情的负性体验中,自我苛责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别再随随便便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了,你所遭遇的不幸都不是你的错,至少不全是你的错!
“我听你的”——以“听从”抬高别人,丧失生命主权
01
斯特恩说: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却习惯了主动放弃自己宝贵的智慧,拱手让出自己的生命主权,以“听从”的方式去抬高别人,以求获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别人能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呢?当你不能跟着自己的心走,为了讨好别人而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事物或人时,后悔自然也便成了家常便饭。
一位女性朋友最近离婚了,对于这场维持仅仅一年多的婚姻,这位女性朋友是这样评价的——令人窒息。
这位女性朋友是个性格跳脱的人,而她的前夫则是个一板一眼的“老古董”,两人是通过家里亲戚介绍认识的。从一开始,朋友对她这位前夫就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两个人个性实在相差太大,但父母亲戚却都觉得非常满意,而且不断地劝说她和这位先生“试一试”。满意的理由非常多,比如对方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性格忠厚老实,有车有房等等。甚至就连她的父母都劝说她:“你年纪也不小了,再这么耗下去,哪还能找到条件更好的。”
最后,因为种种缘故,这位朋友屈服在了“多数人”的意见下,决定去“试一试”,接着便糊里糊涂地结婚了。然后,在过了一年多“令人窒息”的婚姻生活之后,又离婚了。
我曾问过这位女性朋友,既然从来都不喜欢那个人,当初为什么会和对方走进婚姻殿堂。她是这么回答我的:“家里人都希望我和他结婚,尤其我的父母,都特别满意他。那时候觉得,不想再让父母操心了,不如就顺了他们的意吧。”
结果,离婚之后,依旧还是免不了让父母操心一场。
02
生活中,好为人师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智慧”以及“经验”去教导别人,试图影响别人的人生,打的还是“为你好”的旗号。于是,相应地,一批为了讨好他人而甘愿“听从”别人“指示”来下决定的人也就此诞生了。可笑的是,发出“指示”的人未必真的有多在乎付诸行动的人最终能够取得怎样的结果,而付诸行动的人也未必就能因为“听话”而成功讨好对方,甚至可能弄巧成拙,给别人留下一个“缺乏主见”的印象。
最近的一次聚会上,一位朋友聊起了关于买房的事情,当时正好有一位搞房地产的友人在场,这位搞房地产的友人“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投资买房的好处和前景,让朋友听得甚是激动,当即点头,表示说回去就认真考虑一下,准备投入买房大军。
之后不久,又巧遇了这位朋友,提及此前说到的买房的事情,这位朋友表示说,本来前几天他已经把房子都看好了,但一个亲戚知道后却劝他暂时不要急着买,说现在并不是最好的买房时机。朋友说,这位亲戚交友甚广,有好几个铁哥们都在政府机关工作,消息比较灵通……
其实,买不买房,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朋友犹豫不决的态度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着实有些小家子气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朋友遇到事情喜欢“请教”别人,却又总是因为别人意见的不同而迟迟下不了决定的行为,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嫌弃”的。毕竟一个缺乏主见,没有自我的人,实在是很难让别人产生好感。
可见,“听从”未必就能讨好对方,如果你连自我都没有,那你还有什么值得别人尊重的价值呢?
03
如果一个人缺乏“慢思考”的意志与能力,那么他就很能形成自己的主见,会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去依赖别人。
但我们也说过,很多时候,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人往往会给出不同的选择和解答,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理,这种时候,缺乏主见者又该如何选择呢?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分工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权威。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盲目地迷信权威,权威人士说什么就信什么,权威人士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根本不会去思考,去质疑,就好像把所有的思考工作都“外包”了一样。
然而,“权威”真的能让你变得更好吗?恐怕不尽然。
所谓“神医”的药方常常弄得人病入膏肓;
所谓“股神”的指导往往搞得人倾家荡产;
所谓著名投资人的引导可没少让人血本无归……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需要为你的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而已,别人空口白牙一句话,凭什么就能成为你的主宰呢?别轻易就把“我听你的”这句话说出口,只有牢牢掌控住生命的自主权,你才能真正掌控自我,也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人生每一个岔口都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道路,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和终点,没有任何人会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所谓“正确”的路。而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你的人生,你的体验。遵循内心的引导,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才能把日子过得痛痛快快。
“会给人添麻烦的”——怕被反感而不敢请求
01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别人提出请求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总担心这样“会给别人添麻烦”。
通常会这样想,不太愿意给人添麻烦的人,可能有三种心理:
第一,我不麻烦你,也希望你不要麻烦我;
第二,开口请求别人是件太耗能的事;
第三,万一遭遇拒绝,那一定很尴尬。
拥有第一种心理的人,通常认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准则之一就是等价交换,所以如果自己向别人提出请求,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就相当于默认自己也将会为别人提供帮助。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他们既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去为别人做事情,也不愿意被别人反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不给彼此添麻烦。
拥有第二种心理的人通常个性比较腼腆害羞,对于他们来说,开口请求本身就是件特别耗费心神的事情,与其浪费这么多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倒不如咬咬牙坚持一下,自己把事情做完来得好。
拥有第三种心理的人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他们之所以不敢对别人提出请求,是因为心存顾虑,担心提出请求之后遭到别人的拒绝,那必然是件极其尴尬的事情,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不如直接别提。
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也不外如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被拒绝”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体验,所以,越是对这种痛苦敏感的人往往就越是难以开口对别人提出请求,毕竟只要一开口,就意味着要承担“被拒绝”的风险,而这显然并不令人感到愉快。
02
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不敢提出请求,这是优点吗?
如果你觉得是,那么恐怕该刷新一下自己的观念了。
同事A就是个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但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从来不肯麻烦别人,哪怕就是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也从不肯轻易向别人请求帮助。结果,久而久之,同事A给自己塑造出了一个“高岭之花”的人设,别人都觉得他是个好强又不好接近的人,为免自讨没趣,很多人都自觉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同事B则不同,他是个特别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时不时就会让邻居或同事帮他一点儿小忙。比如请求邻居去买菜的时候顺便帮他带把葱,或拜托同事打印文件的时候顺便帮他印一份。别人帮他忙,他也不占便宜,不时给对方一点儿小甜头,比如一杯奶茶,或者自己烤的一袋饼干等等。结果,同事B无论到哪里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似乎和任何人都能轻易打成一片。
喜欢“麻烦”别人的同事B比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同事A更受欢迎,这其实并不奇怪。所谓人际交往,得先有交往才能建立起关系。同事A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于是无形中便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没有了麻烦,同时也切断了联系。而同事B却不一样,他从来不怕麻烦别人,但又很聪明地把这些麻烦控制在了一个不会招致别人反感的范畴内,于是在“麻烦——感激——报答”的交往中和周围的人逐渐建立并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羁绊。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03
只要生存于这个社会上,你就永远也无法切断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与羁绊。团体的力量永远是大于个人的,在这个时代,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注定是无法长远的,你得学会调动身边的一切力量。
很多时候,明明只要开口说一句话就能轻松解决的事情,又何必去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呢?当你因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开口时,你所耽误的时间恰恰可能给别人增添更多的麻烦。当你因怕招致别人的反感而不敢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别人或许也正因为你的疏离而感到尴尬无措,不敢靠近。
有时,懂得开口提出请求,往往要比一个人死扛更能收获他人的好感。当然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请求也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真的会让人觉得麻烦了。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你所提出的请求不打乱别人原本的计划,也不需别人去花费额外的能量才能完成。
当然,假如你的请求确实比较麻烦,那最好主动付出相应的代价,做到“等价交换”。
“不答应,他会生气吧”——怕得罪而不敢拒绝
01
总是尽力满足别人提出的要求,哪怕这些要求毫无道理,甚至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畴;总是不敢把“不”字说出口,生怕一旦拒绝,就驳了对方脸面,得罪对方,或者让对方小瞧你——你是这样的人吗?当别人向你提出某些请求时,你会因为种种顾虑,即便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违心地选择顺从,从来不敢拒绝吗?
如果是,那么相信你的人缘一定不会太好。即便你是一个“好好先生”,即便你总是习惯把自己放在“讨好者”的位置上,但喜欢你的人一定不会太多,或许会有不少人为了方便而靠近你,把你当成一张便宜又好用的便利贴,但用过之后便是随时都能抛弃的废纸。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当退让成为你的一种习惯时,得寸进尺便会成为对方的一种习惯。任何一种劣根性都是被纵容出来的,人和动物一样,有着趋利避害的天性,同时也有着欺善怕恶的劣习。
如果你总是担忧着“不答应,他会生气吧”,那么下一次,他便能用“生气”来作为胁迫你妥协的工具。人就是这样聪慧,总能在规律中找到漏洞,总能学会利用漏洞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所以,请学会拒绝,否则你便永远只能扮演一个不断退让的“被欺负者”。
02
从没拒绝过别人的“好好先生”有一天突然不愿意帮忙了,大家会指责他变坏了;但如果是一个从来不帮助别人的坏人,有一天突然主动帮助别人做了件好事,那么大家便会纷纷夸赞他,甚至感恩戴德。
现实就是这样荒诞。一味地妥协和退让不会收获他人的感激,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家伙,让人习惯你的退让与付出。等有一天,你突然醒悟了,想要争取和别人获得平等的权益时,反而会有人跳出来指责你说:嘿,你太过分了!为什么不妥协不退让?为什么不继续付出?你真是变坏了!
同事小A就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脾气好也不懂拒绝人,只要同事开口,不管是不是他分内的事情,他几乎都会一口答应下来。今天帮忙买奶茶,明天帮忙送文件,后天帮忙带早餐……
有一回,同事小B因为有事,所以便拜托小A周末帮他照顾狗。小A和女友周末有约会,但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小B,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最后,小A只能带着小B的狗去和女友约会。结果,小B的狗在外头大概刨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吃,弄得上吐下泻,小A只得匆匆结束和女友的约会,把狗带到了宠物医院,照顾了它一整晚。
小B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不仅没有感谢小A帮忙照顾狗,反而狠狠责怪了小A一通。
这件事让小A觉得很伤心,同时也很气愤。后来,小B再来拜托小A帮忙照顾狗的时候,小A便拒绝了小B。没想到,小A的拒绝又遭到小B一通数落,就好像他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一样……
瞧,人就是这样得寸进尺的。当你因为害怕得罪对方而一次次妥协,放低自己的底线时,对方总能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事。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你在别人危难之际给予他小小的帮助时,会得到别人的感激涕零;但如果帮助太多,形成依赖之后,那么一旦你停止了这种帮助,反而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而实际上,谁又有义务去承担别人的人生呢?可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拒绝,永远别指望自己的“善良”和隐忍会赢得对方的“良心发现”。
03
一位已婚的女士给我写信,她在信中写道:
“那天,因为我忘记叫老公起床上班,导致他迟到,被部门经理训斥了一通。晚上回来之后,他便对我破口大骂,恨不得把所有难听的话都说了一遍,还愤怒地把他的外套丢到我的身上。对于他的这些行为,我居然坦然接受了,甚至在他毫不客气地咒骂时,还帮他挂好了外套,盛好了饭,甚至还给他倒了一杯冰啤酒。骂完我之后,他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对我没有一句‘抱歉’,而我也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和往常一样,在他看电视时切好一盘水果……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在写这封信时,我已经泣不成声,我觉得是这样可怜,为什么我会这样坦然地接受他对我的伤害,甚至对这些伤害感到习以为常呢?”
事实上,并不需要再说什么,这位女士显然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悲剧的始作俑者并非是丈夫的冷漠与暴戾,而在于自己的软弱无能。因为你不曾反抗,不曾拒绝,所以,一切伤害便都习以为常。当你在习惯接受伤害的时候,对方同时也在习惯施加伤害。
生活中这样的人真的不少,他们不敢反抗,不敢拒绝,因为他们在害怕。
他们害怕失败。在他们看来,拒绝便意味着会激怒对方,不被对方所接受,而这样的结果显然就彰显了失败。为了不失败,所以他们只能想尽办法地去取悦对方,讨好对方,毫无原则地接受对方施加给他们的一切。
他们害怕改变。被丈夫辱骂的妻子害怕失去稳定的婚姻,被朋友刻薄的人害怕失去唯一的朋友。当他们已经习惯自己的生活状况之后,哪怕心中有着万千的不满,为了维持现状,他们也会不断退让和妥协,不去作反抗。对于他们来说,改变就意味着未知,而未知就等于危险。
他们更害怕被否定。奉献的光环,道义的圆满,总有一些人会乐于沉溺在别人毫无价值的赞美中沾沾自喜,满足于自己伟大的“美德”。在他们看来,承受委屈与痛苦便是考验美德的最好尺子。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活得潇洒,也有人活得憋屈。不敢得罪别人,你就只能委屈自己;不敢把拒绝说出口,你就只能一辈子憋憋屈屈地过日子。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无限度承受,毫无原则性
01.
公交车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总是不经意间就会暴露内心的迷茫与脆弱。
每天早上,该去上班了,公交车上便是一片睡蒙眬,但在这种朦胧中,人们却又时刻地保持着警醒,生怕小偷就在身边转悠。
每天下午,终于下班了,公交车上却塞满一群面无表情的“人脸动物”,每个人眼底都透着浓浓的疲惫与迷惘,仿佛不知生活该走向何方。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生活状态实在太常见了:上班时,脸上努力挂上微笑,想方设法地取悦别人,让别人开心;下班后,整张脸都面无表情,盛满疲惫和迷茫,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悲剧,然而事实上,这却是许多人一天的常态。
在人生中的某一刻,许多人脑海中或许都闪现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什么就那么累呢?其实说到底,是因为许多人总是习惯将快乐送给别人,以此来取悦对方,结果,自己所拥有的快乐便越来越少,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孤独和疲倦。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为什么不肯说出来呢?无限度地承受,无原则地退让,这些并不能为你赢得别人的欣赏或友谊,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低微,低到尘埃里。
02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倒不是剧情有多么精彩,而是其中的女主角实在“圣母”得令人恼怒。
女主角出身贫寒,却极度善良。面对别人的侮辱和轻贱,她总是选择隐忍和退让;面对别人恶意的诬陷和伤害,她总是选择宽容和原谅。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在女主角一次次善良大度的姑息养奸之下,坏人总能在失败和绝境中找到新的生机,然后一次次卷土重来。
当然,电视剧的结局依然老套,坏人最终会被“圣母”的善良所感动,从而痛改前非,洗涤罪孽。
这样的人物是令人恼怒的,那些毫无原则的善良和毫无底线的宽容,除了姑息养奸,一次次让自己和所在乎的人陷入险境,受到伤害之外,根本毫无用处。
我们应当善良,但善良不等于无限度地承受那些本不该由我们来承受的伤害;我们应当宽容,但宽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退让和原谅那些曾对我们造成过的伤害。
面对别人的无理时,如果你选择退让,那么无理的人便会认为自己是有理的,而你则反而成了无理的一方;面对别人的粗暴时,如果你只会默默承受,那么粗暴的人便会认为你软弱可欺,从而得寸进尺地让自己的粗暴继续延伸。
每个人心中都应当有一把尺、一杆秤,有尺度、有原则,才不会丢掉自我,舍弃尊严。正如孔夫子所问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0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是建立在忍让之上,那么这段关系是永远不可能长久的。
所谓“忍”,是人们心理意志对激情及其继发性行为反应的一种抑制。这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用理智来抑制住自己消极激情的继发行为反应,但即便理智能够将其控制住,也终究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这就好比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即便被扑灭,其余热也仍然会将人心炙烤得灼痛一般。
在安雅心中,林明一直是她的“男神”,为了能和“男神”在一起,安雅可谓是费尽了心思。虽然后来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但面对林明的时候,安雅心中始终是有些自卑的,为了讨好林明,维持这段来之不易的恋爱,安雅几乎事事都在迁就林明。林明喜欢吃辣,安雅便也“喜欢”吃辣;林明讨厌看恐怖片,安雅便不再看恐怖片;林明喜欢打球,安雅便“喜欢”看球;林明不喜欢做家务,安雅便“喜欢”做家务……
在这段恋爱关系中,安雅就这样步步退让,事事忍耐,就只为了博得“男神”一笑。可最终,林明还是向安雅提出了分手。当安雅歇斯底里地咒骂林明“狼心狗肺”,诉说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委屈和忍让时,林明只无奈地叹息道:“你看,我们都在一起这么久了,我却连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触摸到。你所说的这些委屈与忍让我根本就毫不知情,两个人在一起本来应该是为了追求幸福的,如果这样委屈,又何必再在一起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会疼会痛,会甜也会苦。一味地压抑与忍让终究会有爆发的一天,若是不能将心中的苦倾诉出来,总让一颗心泡在“苦水”里,那么日子也便只能过得又苦又涩了。
“我不好,想被接受只有讨好”——自信心缺失,讨好成瘾
01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去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靠着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之间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但心里,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儿没错,是我自己的问题。因此,面对外界的攻击,我总是黯然接受,内心始终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这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充分地展现了人们讨好成瘾背后对“被抛弃”和“被否定”的恐惧,直击人心。
人是生而孤独的,而人往往又惧怕孤独,为了融入集体,为了被别人接受,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去讨好别人,试图以此来换得一张融入群体的“通行证”。因为我们“不够好”,所以,想要被接受,便只能不断地去“讨好”——归根结底,讨好成瘾,不过是自信心缺失的一种表现。
02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人公松子就是一个悲剧的“讨好成瘾者”。
从小到大,为了获得父亲的爱与关注,松子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迎合父亲,讨好父亲。但可惜,父亲的爱却始终更多投注在了妹妹的身上,所以外表开朗的松子内心始终是缺爱的。
小的时候,松子因为扮鬼脸成功将父亲逗笑,于是扮鬼脸成为了让松子觉得最有安全感的表情,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习惯用扮鬼脸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慌乱。而扮鬼脸,实际上就是松子讨好别人的一种表现。这种讨好行为深刻地影响了松子的一生。
松子的第一个男朋友是一个作家,他对松子并不好,因为写不出作品,总是对松子又打又骂。可松子非但从不曾埋怨过他,反而全心全意地对他付出所有的爱,试图用这种方式去讨好他,并坚信总有一天他会感受得到。
最终,作家自杀了,他认为松子给他的爱和讨好都太过沉重,沉重到让他感到窒息和绝望。
之后松子又陆续拥有了几段感情,她依然在全心全意地讨好每一个人,试图获得对方更多的爱。但最终,每一段感情都以失败和悲剧收场,在一次次被抛弃的恐惧中,松子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不配被爱,而自己的爱也没有人稀罕。
电影的最后,自暴自弃的松子缩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每天不停地看电视、吃垃圾食品,导致自己极度肥胖,并在53岁那一年被一群孩子杀死了。
面对自己失败的人生,松子麻木而绝望地感叹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在电影中,松子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而恰恰正是这一“伟大”而“无私”的理念,造就了她一生的悲剧。她毫无保留地付出着,以为能得到一切,可最后却总是一无所有。
其实,一直以来,真正“嫌弃”松子的,从来不是任何人,只是松子自己罢了。因为嫌弃自己的种种,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想要被人接受,便只能不断地去讨好,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上,不停地付出,偏执地把自己逼上绝路。
03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快乐,但在生活中,快乐却似乎总是轻易就能溜走。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拥有一把能够开启快乐的钥匙,只是人们总在不知不觉间就将钥匙交到了别人的手上。所以,我们总是会因为别人的一举一动而感到快乐或悲伤,总是习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放在别人的身上。
这其实真的很愚蠢,别人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来背负你的快乐或痛苦呢?
我们试着去询问每一个人:为什么你不快乐?
学生回答说:“因为今天被老师批评了,所以我感到很难过。”
父母回答说:“我的孩子选择在远离我的城市工作,这让我心中很是不痛快。”
员工回答说:“上司总是不懂得欣赏我的才华,这让我非常失望。”
妻子回答说:“丈夫总是忙着工作,根本没时间来关注我的感受,我实在太难过了。”
……
这些人都在犯一个相同的错误——将自己开启快乐的钥匙交到了别人的手上。
但事实上,快乐是需要你以自己的心来创造的,而不是借由他人的力量来追求。系于他人身上的快乐就如同镜花水月一般,永远不可能被你抓在手里。若你所享受的快乐总是掺杂着别人的成败,那么你将永远触摸不到快乐的真谛。
你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挖空心思地去讨好别人,指望别人施舍给你一点认可或关注。你应该做的,是告诉自己,你比你想象中要更好,更优秀,你该拥有足够的自信,坚信自己的魅力和优点。
那些真正懂得欣赏你的人是不需要你卑躬屈膝地去讨好的,而那些根本不懂得欣赏你的人也绝不会因为你的讨好就改变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