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认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疼痛认知:找准自我成长的阶梯

在电影院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电影中的爸爸,不理会外界的嘲笑和质疑,即便妻子犹豫、担心,女儿们逃避、反抗,看到女儿们被高强度的训练“折磨”得浑身疼痛,还是坚持让女儿们学习摔跤。

成长过程中,疼痛是在所难免的,改变需要疼痛,一个技能从不会到精通需要疼痛,克服一个弱点需要疼痛,忘掉一个伤害自己的人需要疼痛……所有让你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和延展的事情都离不开疼痛。人需要有独立的意识,遵从自己的内心,唯有耐住疼痛战斗到最后,才能对抗外界的杂音,完成自我的精进。

有人说过,要有对自己纯粹而坚韧的标准,才可以跟着直觉和信念走下去。

2017年,我陆续在很多平台进行了分享。每次分享后都会不断收到听众的来信,其中一封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二十岁出头、刚工作不久的男生,信中大致意思是,他有毅力、有恒心,很想做事情,但是眼下的环境和氛围让他没有办法好好安下心来做事。受到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限制,他觉得自己每天疲于应对各种毫无意义的琐事,而真正想要做的却总被滞后。他很迷茫,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环境,简单、纯粹,没有勾心斗角,让他可以全然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中。

这让我想起高三时经常会有同学找老师调换位置想坐到安静的位置上自习。当时有位老师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想完全不受到影响,那只能搬到真空里去。人是社会中的人,因为环境相互交织产生各种角色分工和关系网。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系和联系,人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之所以为人的本能。

这一道理放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能说通的。

外在环境方面,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纯粹的关系,个人意志很难去左右外部环境,职场人应该尽可能去适应客观环境。

安静,有内心的安静和外在的安静之分,绝对纯粹、简单、不险恶、没危险的环境是没有的。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唯有让自己内心平静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释放和升华。

迷茫,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想逃离眼下的环境,可是又害怕下一个环境仍然如此;不上不下,总是处在一个不纯粹的状态中;总是患得患失,在掂量,在抱怨……与其如此,还不如问问自己想要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一步一个脚印去制订下一步的计划。

工作的头几年,我也经常一到周末就开始焦虑,不想应对工作中各种琐碎、让人烦躁的事情。工作日极其期待周末的到来,并且也一度期待自己可以进入简单纯粹、各行其是、大家都很“懂事”的环境中去。

我尝试过转岗、换项目、换公司,一番折腾之后发现,不管如何换和挑选,总是没有一个各方面都绝对完美的环境。即便第一次见面时印象不错、感觉很好,但是只要身处其中,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样。

因此,成长的过程绝不是在舒适的象牙塔中愉快完成的。曾有人说过,成长是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遇到的那条沟,你掉进去叫“挫折”,爬出来了就叫“成长”。

真正的进化和蜕变是随着镇痛完成的。小孩不经过若干次摔跤,就学不会走路;吉他手不经过无数次训练,将手按出深深的印子,就弹不出动人的曲子;演说家不经过台下无数次的矫正演练,就讲不出发人深思的妙语。

和健身教练沟通的时候,我们都一致认为,每一组肌肉群的训练都要在适当的承受能力基础上不断加重。这个过程会伴随肌肉酸胀和疼痛,不那么舒服,不是适应了原有重量之后就停滞不再加重,而是要持续性地让其疼痛,使疼痛伴随着你身体每一次改变的发生,这样肌肉才能有效成长。

这就像电影《大护法》里那句经典的独白:“这么痛,才是活着的感觉。”

与疼痛相反的感受就是舒适。这种状态确实有吸引力,比如久坐,即便它会让你的身材走形;吃内心渴望的食物,即便它不健康且昂贵……只要能不累着就一定不让自己受累,只要能舒服就一定不让自己难受。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提道: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是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受到本能的驱使,因此人的一切行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而自我是人格中的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与本我处在直接而尖锐的冲突中。

不想让自己处在疼痛、不舒适的状态中,就是本我意识在操控。然而,这种受到本能意识驱动的自我主张,并不会让你处于一个正向发展的过程中。短期看来,它是让你称心如意;长远看来,它只会让你丧失抵制自我腐蚀的意识,于是舒服着,也倒退着。

你每时每刻的选择,都造就了你的人生和你自己。人生就像马尔可夫链下的股票,过去所有利空利好的总和都反映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股价上。现在这个时间点的你,是你人生过去几十年间阅历累计的总和,是你所有知识结构和三观的总和,是你脑内存的总和。

“疼痛”是活着最好的表征。

“疼痛”包括,做自己主观意识抗拒和抵制的事情,比如你讨厌和陌生人交流,在公共场合让你主动找陌生人说话,会让你排斥到想立刻逃离现场,那么就想办法找机会让自己多置身于这样的状态,找到自己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原因。看是因为腼腆还是害怕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从而引起尴尬,还是因为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那一瞬间。找到具体的原因,然后对应化解,在内心勉励自己,用自我和超我的意识去战胜惰性对于舒适的偏好。如果你做到了,你便在内心幻化出了一个新的自己。

除此以外,“疼痛”还包括,让自己处在紧张不安中,涉猎完全陌生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打破自己原有的成绩纪录,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打破原有圈子,不断尝试接触了解新鲜事物。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有趣的人往往不是那个给予我们“绝对舒适”感的人。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是那些艰难辛苦后完成的事情。让我们念念不忘的人,也是这样的人。

所以,“疼痛”活着。让“疼痛”成为鞭策你进化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