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独立:谈独立之前,先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习惯
胡适说过,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很多人觉得独立很难。二十岁出头,无法独立生存,无法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照顾家人;不能追逐想要的,驱赶厌恶的,不能捍卫梦想,坚持底线;没有能力独当一面,甚至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是的,独立确实很难,独立思考也是一样。
我一直相信,意识是指导实践的纲领。如果你的意识里面没有“独立”二字,那又如何指望行动上能完成向独立的跨越?所以,别急着谈独立,先看看自己是否会思考。没错,是独立思考的“思考”。
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时,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凭借对电视连续剧剧情的印象,我在广告学和社会学中选择了前者。开学报到时,我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它听着很时髦。
进入大学后,我曾一度迷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新生军训的时候,一个北京本地姑娘跟我讲述了在北京奋斗打拼有多么困难,把我吓坏了,那时候,她说毕业不久很多外地同学就待不下去,回老家了。
我来自一个小城市,全市最大的商场是购物超市,我实在不甘心让自己回老家。心想,既然走出来那么艰辛,怎能轻易放弃。但对于路在何方,我还是无比迷茫。
于是,我跑去问班主任,试图从他那里寻求建议。我问他,大学期间应该做些什么,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哪些方向。
他当时的回答让我一度怀疑人生。
他果断地告诉我,大学毕业后,不外乎三种出路——考研、出国、工作。让我好好想清楚自己想走哪一条路,然后沿着那条路好好走下去就行了。
说实话,当时我满心疑惑,他的回答并没有解决我的疑问。寒窗苦读十九年,是为了创造些什么和改变些什么,结果老师说,一切的一切不外乎出国、考研、工作,我觉得很可怕。
那时周围跟我一样迷茫的人有很多,他们也不断地找老师沟通,询问建议和意见。而老师对于其他人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惊人相似的答案,“大学毕业后,你可以选择的,不外乎考研、出国、工作”。
针对完全不同的个体,给出了全然相同的解决方法,这是不科学的。指导学生不是做大锅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开始质疑老师,这是我成年以来第一次尝试独立、辩证地思考问题。后来我读了一些书,慢慢知道,怀疑是学会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于是,我丢开老师的话,开始通过网络了解和认识更多东西。我不光关注本专业的信息,还关注其他专业和行业的信息。慢慢地,我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像老师说得那么索然无味,毕业了也不是只有考研、出国、工作可选,还可以做自由职业、做生意、搞文创、创业……外面的世界纷繁多样,怎么能如此简单粗暴地归纳呢?
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按照自己搜索和查询到的方式摄取新鲜知识。有句话我一直很推崇:“Once you are in, you are in.”一旦你上到一个平台上,你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滚雪球原理,认识的东西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会变多,然而探索世界的路径、可能和广度却增加了。
我从独立思考自己的处境开始,总结出这个理论,并且带着这个理论,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创意比赛和面试,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摄取了多元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小伙伴们有的远在大洋彼岸,有的来自小城市,同在清幽的云朵下想创意稿。在跟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对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有了认识和了解。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伙伴,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互联网相关行业。
前几天,我在校友微信群里,看到了那位老师跟其他低年级的同学讨论职业规划和理想。当被问及“学这个专业未来有哪些谋生和发展途径”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毕业了不外乎三条路,考研、工作、出国”。
我惊呼,幸好我较早地学会了独立思考,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次创意比赛获奖,不会那么多次跨行业求职,不会创业开店,也不会在这里写文字给大家看了。
独立思考是一种习惯,和年龄没有直接关联。它影响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决定我们能否更好地跳槽、求职。
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个朋友的信息。准确来说,她在短短几分钟里,不间断给我发了十几条信息,我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了以下大意:
舒文,你快帮帮我,我快烦死了。
我觉得我老板简直太过分了,今天又莫名其妙地把我骂了一顿。都工作几年的人了凭什么啊,她以为她是谁啊。我一刻都忍不了了,我想离职。她要是给我最差的绩效,我肯定马上离职……
其他的语气助词,我省略掉了。这位朋友是我前同事,港大毕业的研究生,读书时候成绩很好,一直以来带着各种华丽的名头和背景,求职非常顺利。我和她是同一批校招入职的,分到一个团队工作,负责不同的模块。
第一年,我们负责的项目非常辛苦,动不动就加班到夜里一两点钟,有时候周末全天都要加班。这位朋友负责的模块加班更为严重,有好几次,她干脆住在了公司。平时看她也总是忙忙叨叨的,但是部门的领导并不喜欢她。
我曾想,这么勤奋努力,按道理说,不应该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和喜欢啊。
自从和她分到一个组之后,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她的脾气比较急,面对问题时,还没有弄清楚背景和原因,就开始着急上火,并且爱耍小性子,有时候对一些交代的工作,她没有按照预期“输出”,老板多说两句,她就会认为是对她有意见,因而不断地顶嘴反驳。
最要命的是,当被分配一个新的任务时,如果她不会,她一定会第一时间拉住老板,问道:“这个怎么做啊,我不会……”她极其不愿意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想起来,在这一点上,我跟她不同。可能是因为习惯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缘故,接到任务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问题——响应机制——应对措施。
所以,当我接到一个新的任务时,我的思维路径是这样的。
1.是什么:先去定性地分析这个任务的本质,明白它是什么。如果想不通,就去找相关人询问,包括我的同事、领导或者其他人员。
2.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被要求做这件事情;尝试从项目的角度思考,它的背景是什么,做成了对于业务有什么好处,做不成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刚接触业务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不一定能够想全面,但想的过程是让你跳出现有角色,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过程。
3.怎么切入:从认识问题到行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梳理清楚业务线。对于刚毕业的人,很多时候接到的任务都是零星的、分散的,一般是上面交代什么就做什么,往往闷头做了好半天,都搞不清自己实际是在做什么。
说回我那位朋友的问题,她想要离职,原因是老板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老板,并且以该年的绩效分数作为是否要离职的决定性因素。
在我看来这是不太明智的,考虑是否离职的思维路径不该是上级不喜欢自己,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的上级不会不喜欢一个思路清晰、有独立思考能力、做事靠谱认真、谦虚踏实的人。
很多人发现上级不喜欢自己时,第一反应是找上级或认为是环境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所以,我建议她尝试从自身找问题,尝试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一遇到问题就立刻问别人。
我还建议她尝试跟上级理性地沟通,对于自身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改善,就算绩效不好,也别急着离职。
结果她没有听我的建议,果断离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
几个月之后,我再次收到她的短信。她后悔了,说当初应该在大公司多留一段时间,当时自己还没有思考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只是因为情绪驱使就冲动离职,她很后悔。当她走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也没有比以前好到哪里去,甚至更糟。
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
很多时候,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身份,总会以为自己似乎独立、成熟、长大了,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思考清楚问题并且处理得当了。但当回过头来再看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以为懂得,只是以为,其实自己想得还是太过简单。
以前在读《刘瑜的秘密书架:从经典到经验》的时候,看到过她这样一段描述:
我至今仍然记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希腊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我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枯坐两个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
后来我想,与其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既然读得这么痛苦,为什么要读呢?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儿,肯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道:“其实福柯对知识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种意旨共生的关系。而罗兰·巴特晚年对欲爱的诠释,构成了对这一关系最好的回应……”
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没什么。
刘瑜老师这个关于读书求解的例子,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那些看似权威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一本生涩的书,如果你读不进去,你有没有质疑过是书本身逻辑有问题、翻译不准确,或者是不值得一看?不用在意外界的眼光,不要害怕和别人不一样,独立思考,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
关于个人拥有一套认知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我们其实差得还很多,这是长期的环境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所以才出现那么多人云亦云的人。
这套标准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不过也不必沮丧,先从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思想真正独立了,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的形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谈独立之前,先学会独立思考,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只在于生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一步步循序渐进,你将会拥有更广阔的认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