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考取中专
在那个年代,中专生的选拔过程异常严格,首先,他们必须在乡镇中学或小学接受预选,只有通过了这一关,才有资格进入县一中参与更为激烈的决选。这个过程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吴凤,一个来自偏远乡村的女孩,她没有辜负家人和老师的期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顺利通过了预选,并最终被她志愿填报的NY市建筑学校录取。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胜利,更是她所在村庄的荣耀,因为她是吴家寨首位通过学业走上公职之路的人。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中专生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用现代的学历标准来衡量,他们毫不夸张地说,远超一般本科生。如果放在当今,这些中专生继续深造高中,几乎都能考入985、211等顶尖高校。
吴凤的成功不仅仅为她自己带来了荣耀,也得到了学校、师长及同学们的热烈庆祝。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她感到高兴。她的继母和两位堂兄吴建、吴敏的脸上却露出了不悦之色,神色愈发阴沉。原来,吴凤一旦考上中专,便需进城读书,不必嫁给那位年长且条件一般的光棍。这样一来,原本安排好的亲事就会落空,那两万元的彩礼也将成为泡影,吴建娶妻的计划也会受到影响。
吴凤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远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寄去了喜讯电报,她对班主任王老师在初中时对她学业上的支持和鼓励心怀感激。王老师也以一首打油诗来表达对她的祝贺:
```
考上中专皆英才,
一纸通知映朝霞。
年少学成走天涯,
积极投身建设华。
我辈青春正当扬。
```
吴凤对黄老师的支教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对她而言,黄老师的帮助不仅仅是英语水平的提升,更是自信、仪表的整洁,以及气质的升华。黄老师结束本届教学,即将启程前往异国他乡。在送别时,黄老师微笑着对吴凤等人说:“我将离去,你们要铭记,坚守自信,用内心感受世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望着黄琴老师潇洒离去的背影,吴凤心中为自己而活的坚定信念也在深深扎根。
性格决定命运,这些都将改变这位乡村女孩未来的轨迹,此为后话。
中专的录取,对吴凤来说,意味着户口迁入城市、解决口粮问题、分配工作。她选择了南阳建筑学校的工程专业,这与她父亲从事工程工作有关,她毕业后也渴望进入建筑单位,走遍全国各地,心中还有一个去外省株洲寻找生母的愿望。
父亲接到电报后激动地从外省工地归来,支持她的选择,并主要目的是要求继母出资让她继续就读中专。吴凤从此要独立坚强地生活,同时面对现实。尽管考取了中专,她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但她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尚未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身无分文。
要想像黄老师那样潇洒地前行,对于缺乏家庭支持的她在成长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等着她!她的生活充满了挑战,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她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例如,中专录取的喜悦一回到家中便笼罩上一层阴影。她本以为这会是家庭的骄傲,却没想到这只是另一场斗争的开始。她的父亲,一个辛勤工作的男人,他的月薪一下发,便需寄回家中,仅留下区区五十元作为烟酒之资。这五十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家中的财权全由那位强势的继母独揽。她控制着家里的经济大权,父亲手中确实所剩无几。每当父亲请求给女儿支付中专学费,继母总是端着陶瓷杯喝水,一杯水便会猛地泼向父亲,怒斥道:“老东西,你抽烟喝酒不要钱吗?家里的日常开销不要钱吗?吴建娶媳妇不要钱吗?家里的破房子修补不要钱吗?吴敏将来出嫁不要准备嫁妆钱吗?……”她的话语如同利剑,刺痛着父亲的心。
你只知道让我给她钱,我哪里来那么多钱,哪里还有钱……”话音未落,继母脱下鞋子,一边骂,一边用鞋底板抽打父亲的脊背。她对女儿竟然考上了中专感到愤怒,将怒火发泄在父亲身上。她无法接受女儿的成就,反而将这看作是家庭的负担。
她取出NY市建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细细端详,上面清楚写着:中专学生免收学费,但需缴纳杂费。杂费八百元,包含住宿、军训、实训、保险费用及一套床上用品。这八百元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入学次月起,即可领取国家生活补助,每月三百元。对于表现优异、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每年按比例发放奖学金,并颁发证书,一等奖五百元,二等奖三百元,三等奖一百元。这些奖学金对于贫困家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线希望。
对于贫困家庭学生,还有工学交替、勤工俭学、假期实习等助学政策,以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也就是说,女儿入学南阳建校,起初仅需八百元学杂费及第一个月的生活费。之后,依靠学校的补助和勤工俭学,便足以支持学业。
父亲在继母的凶狠打击下,畏缩地后退,一边掏出他那皱巴巴的烟,拿起鱼竿,向村边的小河走去。他需要逃离这个充满压力的环境,哪怕只是短暂的逃避。吴凤也连忙收拾起家中堆积的脏衣物,装入大竹篮中,提起篮子,也朝着小河边走去。她需要帮助父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哪怕只是通过洗衣服这样的小事。
小河边群山环抱,满目苍翠,绿意盎然的树木掩映着清澈的河水,四周除了她洗衣服的哗哗声,天上飘忽的云朵,还有蟋蟀的长鸣……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她可以暂时忘记家庭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父亲坐在河边,手中夹着一根香烟,目光专注地注视着水面,等待鱼儿上钩。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父亲身边,看着他那被岁月刻画出的皱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她轻声提醒道,“爸,您应该少抽些烟,对身体不好。”
父亲转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沧桑,“我这一辈子只能在工地做体力活,没有文化,连工程方量都算不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仿佛在诉说着自己一生的辛酸和遗憾。
她朝父亲笑了笑,那笑容中充满了理解和温暖。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她的人生记忆中才会涌现出唯一的温馨时光。她知道,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他总是默默地为家庭付出,希望她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爸,你不敢对继母发火是因为我吧,是我拖累你了!”她有些内疚地说。她知道,父亲在家中总是忍气吞声,为了她,他甚至不敢与继母争执。
还有,吴建和吴敏只听继母的,以后,我要去外面读书了,你以后退休回家,一对三也不就是他们的对手吗?她担忧地问,心中充满了对父亲未来的担忧。
“傻孩子,看你说的什么,都是一家人了。”父亲笑着安慰她,但那笑容中却带着几分勉强。
吴凤苦笑了一下,父亲常年在外面建筑工地,哪里知道她在村里这些年是怎么活出来的呢?她经历了多少孤独和艰辛,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流泪。
“爸,你当初是把我从外省抱过来的吧,我不是你亲生的吧!”她试探性地问,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还是希望从父亲口中得到确认。
“乱说,你就是我亲生的,当初是在,就是在湖南株洲……那个罗溪村修湘黔公路时……”父亲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似乎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
“那我亲妈呢?”每当她找到机会问到这个问题,父亲就会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然后父亲从裤子缝着线的裤包里掏出四百元,这是父亲背着继母存的私房钱,问她够不够。她一激动,告诉父亲,“我以前在家种菜卖也存了一百元,那现在我手头就有五百元钱了。”
“五百不够学校学费,我回去叫这婆娘无论如何要给你点……”父亲有些担忧地说,他总是把家庭的重担扛在自己肩上。
“爸,你不要去和继母吵了,你也吵不过她,五百元够了,放心,你放心!”她坚定地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说这话的时候,吴凤是有十足的信心的,她能在村里小学,镇里中学读书,都是学校里有一群一群善良的老师。他们不仅教会了她知识,更教会了她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考取中专,要进NY市建筑学校。同样是学校,有老师。有学校和老师的地方,成了她心里已经根深蒂固的这个人间最温暖最善良的底线之所。她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未来一定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