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子》一起思考. 德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

(通行本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

夷道如飛,上德如谷,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

质真如渝,大白如辱,大方无禺,大器免成,

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字释

帛书本给通行本(王弼本)出了个千古难题,本来很好理解的这一章,忽然有几个关键处要被颠覆。先列举之:

[1]勤而行之改为仅能行之:堇与仅通,均意为“仅”。这一字之改,麻烦大了。“勤而行之”变成“仅能行之”,原来的意思是勤奋地起而行动,王弼注曰“有志也”,是褒扬的意思;变成“仅能行之”后,意思成了仅仅能够遵照行动,也就是说这个上士也不是得道之人,是个老实做事,比中士、下士好那么一点,是个不去怀疑、听话照做的人。这样一改,上士虽没有贬义,但似乎也不能算是得道行道的“大丈夫”。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作:上士闻道,仅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无。这个版本的意思更明白,上士不过是仅仅能遵道而行,中士听到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多形象的描述:类似左耳朵听右耳朵出的状态。

[2]昧:乙本作“费”,与昧通,昏暗不清的意思,从通行本。

[3]飛:丝之节,lei(音累),引申为坑洼不平之意,与平坦、平滑之意相反。

[4]谷:山谷,此处引申为空虚之意。

[5]建德如偷:有人为建与健通,刚健义。偷与抡通,摇晃意。皆非是也。建德,有建树之德也,偷,本是堂堂正正的建树却好像偷偷摸摸之意也。

[6]质真如渝:很多注释都将质解释为质地、质性、本性等意思,质的本字是两个“斤”在“鼎”(贝自的象形之物)之上,意思是在鼎上刻字,因此质有契约、承诺、证据,乃至质子、人质的意思。理解了质字,真与渝的意思就很明白,真就是真实,渝就是违背。

[7]辱:羞辱、侮辱。辱字本意是将蚌壳撬开,引申为羞辱,真是要佩服古人联想的能力,微妙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8]禺:yu(音与)角,边角。

[9]大器晚成改为大器免成:此句《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作:大器曼成。曼在《广雅》里解作无,曼成即无成,与帛书本免成是一个意思。

真是与人民群众作对,流行的大器晚成王弼注(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被认为文义不通、可能有误。

在《韩非子·喻老》《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两书里引用老子的话,此处都是“大器晚成”,可证在战国时代,大器晚成已经广泛流传。大器晚成这么好的励志鸡汤,也是自己长腿,习语易成。但折中一下,老子原文还是改为大器免成,不妨碍您以大器晚成当座右铭。

[10]大象改为天象:帛书本、郭店本,此处的大象无形,都是天象无形。所谓的天象无形,是指天象背后的天道,并不在太阳月亮漫天繁星这些看得见的形之中,而是在无形背后,主宰四时寒暑明晦风雷的天之道里。形是肉眼看得见的,象是形之后的规律,需要道心才能体察。

[11]道隐改为道褒:褒者,大也盛也。道隐无名,变成了道褒无名,即道虽然盛大,却无以为名。与道篇第二十五章: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一脉相承。

“道隐无名”这是个好词啊,神秘幽微,神龙见首不见尾,做领导的都喜欢着呢,把这句话移出《老子》,领导恐怕不答应呀!

[12]善贷改为善始:贷与始,语意差别就太大了。善贷且成,被用来举收买人心的案例,如田氏代齐里的田常,大斗贷小斗还,就是一种善贷且成,成功地收买齐国民心,最后姜氏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这个“善贷”成就的就大了。至于吕不韦投资在赵国做人质的嬴异人,成为秦国相国,也是善贷且成的著名案例。改为善始且善成,语意倒是通顺了,却少了惊心动魄的智慧力量。

■翻译

上等资质的士人,听到道的思想后,仅仅能听话照做;

中等资质的士人,听到道的思想后,将信将疑当作耳旁风;

下等资质的士人,听到道的思想后,哈哈大笑。

这些资质平庸的下士要是不大笑,还真不能证明道的高明呢!

所以老话说得好:

阳光大道,却好像昏暗无路;笔直向前的道路,好像是在后退;

平平坦坦的道路,好像坑洼不平。上等的德性,犹如山谷一样宽广;

越清白纯洁,却好像黑幕重重;广泛施与的德行,仿佛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建立德性的行为,似乎像在偷懒;真实不改的本质,好像总在变化。

纯净的洁白,好像是受到了污染;最广大的土地,看不到四角;

最巨大的物件,不知道怎么做成;最响亮的声音,听不到如何鸣叫;

我们头顶的天象,其实并没有形状;天道之大象,找不到名词去描述。

可是只有这个道,才是擅长开始也擅长成就的。

■精义

本章连用十三句大道与小道相对相反的论述,开启中国式思维里“大白非白、大忠似奸”这类话语逻辑的先河,以至于后世的所谓高人,就是能见黑为白、反向思维、不拘庸见的人。到了庄子、魏晋名士,这个话语逻辑变成了行为逻辑。

庄子丧妻,不哀悼痛哭,却鼓盆而歌,此为大哀不哭。《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族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阮籍母病,不停止与人下棋回家,下完棋后则呕血数升,此为深情不哀。《世说新语·任诞》:籍母将死,于人围棋如故,对者求止,籍不肯,留与沃赌。既而饮酒三斗,举声一号呕血数升,废顿久之。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素隐行怪的人,要么是大奸大伪,要么是大智大仁。至于大仁不仁,大恶不恶之类的“辩证法”,到底哪些是智慧洞察,哪些是巧舌如簧,就要每个人自行判断。

叔本华说: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不知道他是否受到《老子》上士下士之说的启发,叔本华这段话与老子的话一样精辟,伟大思想总是会越百代而共鸣致敬。

从明道如昧到道褒无名的十三个“建言”(老话、习语,意思这十三句话不是老子说的,是老子引用的。)可谓句句是道理,放到今天也依然是“真言”。

明道如昧,光明大道像是幽昏黑暗;进道如退,前进的道路好像是在倒退;夷道如飛,平坦的道路好像坑坑洼洼。这三句以道路做的比喻,拿来放在创业者身上是最合适不过,放在一切初创企业、事业、产品身上,都非常贴切。反过来说,大多数一开始就光明的路,可能前面就是陷阱;一开始就前进,只是迈出很短的两步就会停滞不前;一开始就平坦的路,后面是无尽的坑。

上德如谷,上等的德性,就像空谷一样博大宽广;广德如不足,对所有人有利的德性,也许看起来并不充分;建德如偷,建立成就的德性,需要偷偷摸摸的做成。这三句对德性及其“落地”的描述,包含着多大的人世洞察!也说明在老子心里,并非不知道建立德性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质真如渝,质本洁来还洁去,可惜明月照沟渠;大白如辱,内心精洁的人,真是很难不遭受世俗的玷污,柏杨说的酱缸文化或刘禹锡说的出淤泥而不染,不就是指大白如辱吗?

大方无禺,巨大的空间,好像没有四角。这三句是在讲德的特性,尤其是质真如渝、大白如辱两句,令千古高洁之士感慨。唐骆宾王的《咏蝉》千古绝唱,也是与老子此言的隔百代而回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吟(节选),经过京剧的演绎,更是感人至深: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大器免成,此句帛书本改为免成,郭店本做曼成,都是指不能做成,比通行本的晚成更符合此处老子十三句排比的整体句式结构。大器免成,指的是最大的器物,好像做不出来,这是显示了做成大事的艰难;大音希声,洪亮的音乐却听不到声音,这直接启发了庄子的天籁思想。《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羂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稯。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竉,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錧者、叱者、吸者、叫者、?者、祊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天象无形,郭店本、帛书本将通行本的“大象无形”纠正为“天象无形”,是老子文本一个巨大的进步。大字上的这一横,直接将此句导入中国哲学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形与象。

形是眼睛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包括书法的线条、绘画的构图、颜色:象是形之外的感觉,是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感受。中国美学的最高精神,就是形外之象,叫作气象、意象,也就是气韵生动与意喻于象。这些后世的演绎,都来自于老子的天象无形,即使是讹传2000年的大象无形,也能够传达出象与形的基本意味。

道褒无名,或许,道褒无名这句话不应该断句到前面十二句的建言里,而是归入后面的总结,那么就是老子将十二句建言归纳总结提升到了“道”的层面,以说明应该怎样感受、理解“道”:先承接十二句建言,总结说道也是如此,因为非常大,所以无法用语言去形容,这是承接“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的一贯思想。

接着又说,或者是感叹:也只有道,是善于开始也善于把事情做成的啊!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这是赞叹道的作用。开始与结束(或成事、成功、做成、完美收官),天下万事,无非一始一终,善始善终,才是真高手、真高人,是谓得道之人。善始不善终,终归一场空。始乱而终弃,必是无明之妄人。始难而终顺,也是逆境高手。

学道、悟道、履道,即所谓知行合一,不能执着于善始且善成,这是道的最高境界,修道之途岂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无论开始是顺是难,坚定修道善终的信念才是更重要的事。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都是从缺憾走向圆满。如此闻道而行,才起码是个上士之所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