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婚育丧祭
【生育寿辰风俗】
广府人对生育寿辰十分重视,那么,你知道他们有哪些生育习俗和寿诞习俗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添喜
婴儿降生,民间俗称“添喜”,又称“临盆”“落地”。“添喜”又有大喜与小喜之分,生男,谓之“大喜”,也称“弄璋之喜”;生女,称之为“小喜”,也称“弄瓦之喜”。
(二)满月酒
古时,汉族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过了一个难关。此时,家长为了庆祝孩子渡过难关,祝愿孩子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即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这就是“满月酒”的来源。如今,人们为庆祝宝宝出生一个月而设立酒宴的仪式称为“满月酒”。
(三)百家衣
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百家衣是汉族育儿习俗,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
每当婴儿出生后,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乞布块,尤其是姓“刘”“陈”“程”的人家,谐音“留”“成”,在老人们看来,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所以,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老人们都会珍重地收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会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蓝”谐音“拦”,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四)百家饭
百家饭是汉族民间育儿旧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爷爷会抱着孙子,佯装乞讨的样子,手拿破碗,沿街乞讨,讨饭的人家以一百家为宜,将讨来的菜、米烩在一起,煮成稀饭,给孩子吃下。人们认为吃了百家饭,孩子就能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麦面馍,用篮子挎上,沿着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馍给他,分发完100个馍之后,灾难也被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长大成人,俗称“嚼灾”。
(五)百日宴
百日宴是指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又称百岁、百晬,是汉族民间诞育礼俗。在这一天,孩子的家长会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经济条件的改善,百日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大,消费也越来越高,百日宴也成了困扰人们生活的人情消费之一。
(六)抓周
抓周礼是庆贺幼儿周岁生日的礼仪,据史料记载,该礼仪始于北齐,称作“试儿”,到了宋朝时期更加盛行,称作“拈周试晬”,后来在民间称作“抓周”。在婴儿一周岁时,亲朋好友会馈赠礼物,富裕人家设“周岁宴”,席间陈设书画、砚笔、算盘、秤尺、刀剑等器具让小孩拣取,视其喜爱,预卜日后。
(七)上契
“上契”,俗称“结契家”,是人们“六亲”之一,契父称谊父,契母称谊母,上契者自称谊男、女,亲谊比生父母仅次一筹。佛山人上契有五大特点:
1)不论富贵贫苦之家,因多产难养,担心年幼儿女夭折,便将儿女契给别人,希望儿女长大成人。
2)因儿女大病,认为是鬼邪所致,将其契与神佛,以求保护平安。上契时除入庙祭祀外,并将儿女姓名八字,用一小红纸写上,贴在神像身上。
3)一些富贵人家,各多子女,为了加重情谊,互相协助,各将一子,对换上契为契家。
4)因迷信神话“混元金斗”(粪桶)能服神鬼,便将儿女契给倒粪妇为谊子女。
5)有数代单传的老年人生了儿子后,契给子女成群之人,希望得到别人的福荫,使己子长大成人。
(八)契神
契神,是传统的祈福习俗,父母为求婴孩健康成长,将婴孩过契给神灵,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使其健康长大。常见的有认土地公、关公、保生大帝、清水祖师、观音、妈祖等神明做干爹娘,也有认大自然的事物如石头、大树为干爹娘。契神一般限于未婚者,到准备结婚时,一定要去酬神,以表示自己长大成人,并感谢神明的庇佑。
在契神前,先要请定一位神仙做契,然后选择一个与准契儿无犯的好日子。将准契儿的父母姓名、准契儿的姓名及出生日期和住址、许愿的内容,写在黄纸或红纸之上。上契物品有上契者的新衣、新筷、新碗、新杯、新羹各一及柏叶二片、白米一等。祭神的礼品有斋素、糕点、五色果品、生菜、芹菜等,请定上契神明的金银衣物等,拜祭的礼品不在多少,只在乎个人的诚心诚意。
上契时,先在神案前摆好上述的物品,然后上长寿香一炷,小香三炷,读出上契资料及愿望,随之焚烧金银衣纸,将茶或酒洒在地上。回家之后,穿上新衣服,叶放在衣袋或摆在枕头之下,把米煮成饭或粥来吃,吃的时候要使用新的器皿,寓意是上契会丰衣足食,身体康健。
(九)奶祭
在广东怀集县南部的一些地方,如果尚处于哺乳中的小孩夭折,亲人尤其是母亲不能亲自去埋葬孩子的。但是得表亲情,即母亲需将自己的奶汁盛在杯子中,给料理后事的人带去,将奶水斟在小坟头上,如此一连三朝,差人送奶水去坟前祭奠。
(十)重行花烛
从前在浙江省台州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风俗,叫“重行花烛”又称“再行金婚”,即夫妻结婚满六十年,再举行一次婚礼,祝贺两老一生恩爱,福寿双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再行金婚”,这是有一定条件的,一是原配夫妻;二是有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八种亲属齐全。因为条件比较“苛刻”,具备条件的人不多,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重行婚礼前,老太太需先回娘家小住数日。到重行婚礼这一天,老太太凤冠霞帔,从娘家乘坐花轿起身。到达夫家时,出门迎接的不是“新郎”,而是儿子与女婿,老夫老妻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再行坐席。老两口面朝大门,坐在两张八仙椅上,桌上两边搭起五个烛台,点一对大金烛,烛台后再放一张八仙椅,再将十张八仙椅放在适当位置上,椅子上要坐满从亲邻中请来的“十全命”老太太,头戴凉帽圈,身穿大花袄,陪伴“新郎新娘”。
此时,堂前喜炮齐鸣,鼓乐高奏,儿、媳、女、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上堂叩拜,亲朋好友上前祝贺,二老起身还礼,俗称“吃暖房酒”。礼毕,后由孙子、孙女送二老入“洞房”,第二天还要再办礼饭宴请亲友邻舍。
【婚姻风俗】
人们常说婚姻大事,自古以来,广府人就把婚姻看得很重,所以,民间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一)媒家馆
清末,广州一带有一种媒家馆,它多是由一定社会地位的寡妇或者弃妾经营,专门收容一些未婚失身的女子、外逃的婢女、侍妾、妓女、还俗的尼姑等,给她们提供食宿,然后将其介绍给人做偏房继室,或嫁给有生理缺陷的男子,或嫁到穷乡僻壤去,从中收取介绍费,并讨回供养期间的食宿费。
(二)送年庚
送年庚,古时称“问名”,俗称“问八字”。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接到庚帖后,用红柬写上“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让媒人带给男方。
男家将女家的庚帖放在祖先案前或米缸内3~7日,若家里没有打破器物、发生不吉利的事情,就会将男庚与女庚同时交给算命先生推算。
如果男女“八字”相配,就会将男子年庚也用红柬写上“乾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再托媒人交给女方,如彼此合意,即择日“下定”,所谓的下定就是男方给女方聘礼,如“八字”相冲,则终止婚事。
(三)自梳女
旧时,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绾成一团紧贴在脑后,称为髻。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绾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四)不落家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这是自梳女在遭到父母强迫嫁人并抗争无效时采取的折中办法,过门行婚礼但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就长期居住在母亲家,不再返回丈夫家,故称“不落家”。
(五)姑婆屋
明、清时期,广东顺德一带有许多蚕女盛行不嫁,愿终生为处女的风俗,她们年纪大了就被称为“老姑婆”,她们结盟的仪式称为“梳起”,同住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姑婆屋”。
(六)相睇
相睇是粤语方言,即相亲,指陌生男女在媒人介绍下出于求偶需要的初次见面。在过去,相亲的男女当事人是不能见面的,而是由父母长辈安排,通过媒人来传话,男女双方再约定见面时间,通常见面的地点会选择男女双方的家里。这一天,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会十分在意个人形象,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然而,双方是无法直接交谈的,只是互相偷看几眼而已。“相”完之后是否同意结亲,需要由媒人来传话。
相中之后,女方父母或家人会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女儿,也可以不带女儿,到男方家里“看过活”,又称为“看家当”,以了解男方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条件,看看女儿过门之后能否有好日子,“过活”看上后,就可以顺利成亲了。
相亲除了在男女方家里举行外,也可以在集上、庙上进行“庙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由媒人远远地一指,即完成“庙面”。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只能匆匆地看上一眼,根本无法看得十分清楚,这种方法称之为“背看”。
(七)九大簋
簋,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广东民间有“九大簋”之说。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盛宴总称为“九大簋”。
什么是“九大簋”呢?通常是指筵席丰盛,由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便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全用双数,只有广州、香港、澳门一带,惯称盛宴为“九大簋”。
传统的九大簋有九道菜,第一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也可用红烧乳鸽代替;第二道菜,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也可用发菜配猪脚猪脷,因发菜与“发财”发音相近,因此这道菜是节日盛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第三道菜,豉汁蟠龙鳝或蒜子焖大鳝;第四道菜,蜜饯或白灼大虾,白切鸡或豉油鸡也可;第五道菜,酥炸或清蒸生蚝(或带子);第六道菜,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第七道菜,清蒸海鲜鱼,寓意年年有“余”;第八道菜,时菜炒杂;第九道菜,瑶柱粟米羹。
当然,不同的地方九大簋的九道菜也有所不同,如珠海的九大簋分别是虾米炖冬菇、猪皮胶炖田鸭、南乳冬笋炖花腩、白切鸡、柴火炖大白菜、荷兰豆炒双鱿鸡杂、蒜蓉炖海蚬、扣肉煲和咕噜肉。
(八)婚礼三鸡
婚礼三鸡指的是爬路鸡、扎屋鸡、口水鸡,其起源久远,沿袭至今。
爬路鸡为一公一母尚未成熟的“笋鸡”,其寓意是爬开路途中的障碍和迷雾,让新娘来去无阻,娘家往返吉祥。在婚礼的前一天或当天上午,新郎的父母备好一对爬路鸡,放在轿底,请四位郎叔抬到女家。
扎屋鸡是在婚礼当天,女方家收下了男方送的爬路鸡之后,还给亲家的是一对精选出来的扎屋鸡,这对扎屋鸡带着新娘父母的希冀,希望女儿像鸟儿一样在新郎家扎下根基,爱屋及乌,早日兴家立业。
口水鸡,新娘夫妇头一次带着新生孩子去探亲,当他俩返家时,外公外婆除了用茶篮备好给亲家的礼品外,还要用染红的小笼子装上一对小乳鸡,让女儿带回家中喂养。娘家送口水鸡,希望外孙不流口水鼻涕、身体健康。
(九)吃和合蛋
广东翁源一带,流行在洞房中吃“和合蛋”。一位如意大嫂端着一小碗热姜酒,酒中盛上两只鸡蛋,喜气洋洋地催促新郎新娘吃蛋。新娘子总是羞羞答答不肯张口,大嫂就念道:“一口咬到黄,两公婆有商有量;一口咬到白,两公婆商恰恰。”新娘在大嫂的祝福声中,只好张大嘴咬下大半个鸡蛋,众宾客立刻欢呼叫好。人们认为在洞房吃了和合蛋,日后夫妇就能相亲相爱,如果不吃则意味着关系不好,所以,这和合蛋是必须要吃的。
(十)回门烧猪
旧时广州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就是“回门”,即新娘回娘家,“回门”必须要准备的礼物就是烧猪,烧猪象征着新娘的贞洁。女家收到回门礼烧猪后,会分赠给亲友,以示女儿的贞洁。如果没有烧猪,新娘则被视为不贞,不但使娘家颜面尽失,男方家还可能退婚。
【丧葬及祭祀风俗】
丧葬是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在丧葬过程中,广府人有很多独特的风俗,而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广府人同样十分讲究。
(一)担幡
担幡是汉族人治丧仪式之一,是指出殡当日孝子手执一棍,棍子顶端绑有白色布条,谓之幡,告知丧事之用;一谓由死者的长子嫡孙提着,代表引领亡灵升天,故又叫引魂幡。
(二)买水
买水是送别先人的一种方式,是惠州鹅城一带的民俗,已经流传数千年了,据悉源于楚国的旧俗。买水是指大殓之日,孝子手执一钵沿街痛哭,行至有埠头的地方,就拿小钱扔入河中,然后用钵装水,回家于遗体旁上下擦三次以洁净亡灵。
(三)毛箍驴
毛箍驴是流行于普宁一带的丧葬习俗,在当地出殡时孝子孝孙都要头戴用菅芒叶和稻草编成的“毛箍驴”,并用麻皮绳结五粒银纸团,比鸡蛋略小,前面一粒表示堵住了嘴巴,旁边两粒,表示堵住了眼睛,再旁边两粒,表示堵住了耳朵。意思是说,亲人去世,儿子只知道哭泣,其他的事情都不管了,所以凡有丧事,一律都是托付亲属料理,纸团用银纸揉结而成,到墓山以后放在坟头上。
(四)烧花衣
“烧花衣”意为给祖先送上新衣服,好让祖先穿上新衣服去看戏,俗称“公婆睇会”。旧俗认为公婆睇会是农历七月初九日起行,初十日到齐。所以,从七月十一日到十四日期间,是禁止在家磨谷舂米的,以免干扰公婆睇会。
十五日要清扫神台和“换盏”,就是把敬神的茶换上新鲜的,以迎接祖先十六日睇会归来后休息。十六日设三牲酒礼拜祭,为祖先洗尘接风。
在烧花衣这一天,一定要宰鸡鸭祭祀,烧红、黄、蓝、白、紫五色纸和银宝纸,作为供奉祖先的衣服和钱财。除敬奉自家祖先外,还要到屋外烧衣祭祀那些孤魂野鬼,以表善心。
(五)盂兰胜会
盂兰胜会,俗称“舍衣”,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通常有一村或者几个村子联合举办。先选出几名“首事”(即理事),其中总值理一人,负责筹办盂兰胜会。捐款最多的一席用大盆,名“大慈”。三十七席之后则为“福首”,捐款两毫以下者,仅在榜上记名,捐款两毫以上者,除记名外,在十六日散坛时可领取一两多猪肉。所以,一些好面子又有钱的人家都会努力争取“扛盆”,“大慈”更是有钱土豪希望得到的荣誉。
盂兰胜会的具体活动是这样的:十一日设祭坛,搭棚竖幡,写上“盂兰胜会”横额,旁贴对联,棚中央摆上大拜桌,从庙堂接回菩萨供奉,并设一只纸扎“监制”(鬼王)和一只黄色大纸马放在拜坛上,让众人拜祭。
十四日开坛,请来喃呒二人登坛拜祭,将捐款人名字向“监制”宣读,然后将名单附在纸马身上,念完祭词后将纸马烧掉,表示将捐善款人名字送上了天庭,祈求赐福。
十五日晚上进行“舍衣”,先由两个喃呒上台“拜福寿”,然后唱《卖鸡》,至午夜十二时才开始“舍衣”。先点起篝火,由喃呒超度四方鬼魂暖身,准备领取新衣。一边喃呒念祭文,一边鸣锣呼唤“扛盆”,扛盆者领到盆(祭品)后,依次排好,喃呒对着祭品致意道:“男领男衣服,女领女衣裳,不得争先恐后;饮之不尽,食之无穷,逍遥人生,快乐无穷。一足踢开生死路,大家唱太平歌。”然后扛盆者上香进酒,香酒三巡,宣布舍衣——把衣纸、银宝和“监制”一起烧掉,至此舍衣仪式结束。
十六日散坛,开筵设席,捐得“扛盆”者参加宴席,吃完之后,可将盆拿走。捐款两毫以上的“福首”,可领到少量的猪肉,到此盂兰胜会结束。
(六)送终
送终是指亲属临终时在身旁照料或为死者办理丧事。老人病危垂死之时,儿孙及直系亲人必须守候在床侧,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更不能哭泣,目送其去世。绝气之前,给老人吃口“鞔饭”。气绝,齐声痛哭,拆去帐子,意为让亡魂出去。焚香燃烛,烧化锡箔或灵峰戒牒,称为送“盘缠”。
(七)出厅
上寿的老人在弥留之际要从卧室移到祖厅或家中厅堂,俗称“出厅”,在这个过程中,亲属要陪伴在左右,在异乡的亲人也应尽可能赶回来与之见上最后一面。如果老人在外面逝世,来不及在死前移到祖厅,一般不举行出厅仪式。未上寿者逝世,俗称夭寿,无资格举行出厅仪式,只能在屋外临时搭简棚,放置遗体。
(八)报丧
人死后,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要选日子报丧。报丧仪式始于周代,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诉给亲友、村人,即使已知道消息的亲友,也要过去报丧。
旧时广东的一些地区常骂那些行色匆匆赶路的人是“报死”,因为当地的报丧的人都来去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大声地喊,报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以驱除不祥,然后就马上回去。
(九)小殓与大殓
小殓是旧时丧礼之一,是指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大殓是指把尸体放入棺内,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大殓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十)成服
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与三周年以后的“脱服”“除服”相对应。
(十一)布置灵堂
首先,灵前要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上香炉、蜡台、长明灯、供品等。在未收殓之前,长明灯要日夜有人看守,不能熄灭。据说,长明灯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都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作“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如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搭一座大棚,将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后高前低,称为“一殿一卷”,即后院为“殿”,前院为“卷”。
(十二)安葬
安葬,是指将灵柩或骨灰盒由停殡处移往墓地,依时辰落柩下葬,一般时辰不能早过太阳日出、晚不能超过太阳落山,然后封盖墓板或掩土做墓头等过程,移动灵柩的仪式称为出殡。
土葬依序为安钉、割柩、旋柩、启灵、辞客。“安钉”需由子孙亲自进行,由长子咬下子孙钉,礼生或道士在棺木四端边钉边说吉利话,以喻出丁之意。接着进行“割柩”,在柩上削小木片,并与子孙钉一并放于香炉,等除服时一并焚化,以求子孙繁昌。然后进行“旋柩”,子孙旋绕灵柩以示不舍。
完毕后,由抬柩者绞柩移动“启灵”,将灵柩移到灵车上,子孙跟灵柩而出。启灵后出殡行至中途,必须停下“辞客”,由家属辞外家亲友不要送殡,其余亲友的送殡车则送到墓地。
下葬前须举哀,之后进行下葬仪式,先由土公及地理师于柩尾“放栓”,即打掉木塞以求尸身速腐;然后土公挽绳移柩下圹,在这个过程中,由地理师用罗盘定方位调整位置,解下绳索后才将铭旌铺于柩上。随后孝男以麻衣盛土入圹,并呼喊“阿爸(母)起来”,表示亲葬亡亲,并呼叫其魂。完毕后由土公掩土,立墓碑及后土;灵柩此后就由土地公庇佑,所以要祭祀后土,并在祭文中表示所居的阴宅已购置清楚,请求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