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衣食住行
【服饰风俗】
由于广府系分布面积广大,分布区内有多种地形,所以,广府地区的服饰原料也多种多样,历史上广泛使用棉、麻、竹、葛、蕉、蚕丝等作为服饰原料,同时,为适应湿热的气候,“轻、薄”也是广府人服饰的主要特色。
(一)补服
补服,又称“补子”,始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用飞禽代表文官,用猛兽代表武官。各级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以方补形式出现,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制作方法。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清代的补子则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
(二)马褂
马褂原本是满族骑马时穿着的服饰,为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马褂,故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一般长度到肚脐,袖子到肘部。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清朝时,穿马褂非常时兴。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到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十分盛行。以后,因清帝提倡骑射,常以马褂赏赐臣下,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三)黑胶绸
黑胶绸,又名莨绸,原产自中国广东省南海地区。传统莨绸的生产是以家蚕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再用塘泥均匀涂覆在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被视为中国丝绸的上等佳品。古时多是有钱人家作为衣物,其颜色光滑亮丽,五彩缤纷。
(四)中山装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因设计者为孙中山先生,故而得名。中山装曾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中山装款式为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裤有三个口袋,即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
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中山装是1980年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五)牛仔服
牛仔服原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黄金热时期所穿着的一种用粗布制作的上衣,传统的牛仔裤用厚实的斜纹粗布制成,靛青色,短档直筒,臀围紧小,前面口袋之内侧有表袋,后面是贴袋口袋,裤带上敲有铜扣。现在牛仔服的款式已发展到牛仔夹克、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马甲裙、牛仔童装等各种款式,牛仔服以其坚固耐用、休闲粗犷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六)弓鞋
古代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妇女因缠足,导致脚呈弓形,故此得名。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明、清两代样式有平、高底多种,并饰以刺绣与珠玉等。
(七)梳篦
梳篦,是一种理发的用具,齿稀为“梳”,齿密为“篦”,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由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特别是妇女,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因此,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梳篦的制作,其中以江苏常州最为著名,常州梳篦有“宫梳名篦”之称。
【饮食风俗】
众所周知,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那么,你知道广府人有哪些有趣的饮食风俗吗?
(一)早茶
广府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时,人们常常以“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广州人对茶的喜爱。广府人所说的饮茶是指去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
除了饮早茶外,广府人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人们边喝茶边叙旧,就连洽谈生意都在茶楼里解决。可见,饮茶已经成为广府人的社会交际方式,当然,这也是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广府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左右,常常座无虚席,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广府的早茶通常是清晨四点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时才收市。
(二)饮糖水
广府人一年四季都喜欢饮糖水,他们认为经煲制某些药材、生果、豆类、面制食品加上糖而成的糖水,有清润消暑、生津益身的作用。
糖水品种繁多,豆类的有绿豆沙、红豆沙、眉豆沙;糊类的有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凤凰奶糊;药材类的有莲子糖水、百合糖水、清补凉糖水;还有番薯糖水、麻蓉汤丸、炖蛋、炖木瓜、蛋奶、姜汁撞奶、豆腐花、糖西米、豆浆等。
糖水煮沸后饮用的为热饮;冷冻后饮用的为冷饮,冷饮又常与冰室连在一起。
(三)生菜会
生菜会流行于广州、南海、顺德一带,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生菜会吃生菜,起初是为了“迎生气”。据《广州府志》记载,“迎春日……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
后来,生菜会与观音信仰联系在一起,开生菜会的目的变成了求财和求子。生菜会的日期定在白衣观音诞——农历正月二十六,地点在观音庙附近,活动除观戏、听曲之外,还有朝拜观音、摸螺求子,当然了,食生菜包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四)煲汤
煲汤是广府人适应地理环境气候、因地制宜的创举,广府的家庭妇女在见面时通常都会问:“今天煲什么汤?”煲汤是广府人的习惯,他们通过饮食来调和阴阳,尤其注重以汤水保健养生,形成了“凉茶铺子满街摆,药材煲汤是例牌,糖水度夏很自在,药食结合离不开”的独特饮食景观。
广府人利用食材本身清、凉、温、寒的不同特质,精挑鸡鸭鱼肉等主材,细选参茸菌芝等辅料,调以姜片蜜枣,济之以武火文煨,多则半日,少则两三个钟头,隔水炖或老火煲,煲出一煲兼具美味与健康的老火靓汤。
(五)宵夜
宵夜是广府人的生活习俗,通常在晚上十时以后,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自己动手煮食;有的单独或邀三五好友到街边大排档或茶楼进食。所以,市里逐渐形成了多条“夜食街”,以及各个茶楼酒店中的“夜市”茶座。
(六)广府小食
广府小食分为七大类:油器(油炸食品)、粥品、粉面、甜品、糕点、粽子、杂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小吃有以下几种:
1.油条
油条,又叫油炸鬼,一般是早餐时用来伴粥的,也有人喜欢用肠粉裹住来吃,而用虾胶酿油炸鬼的“百花酿炸面”和用马蹄加油炸鬼炒藕片的“鬼马炒藕片”更加是传统的西关菜。
2.伍湛记及第粥
伍湛记及第粥是西关著名的粥品之一,是一款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有名吃食,创始人是伍湛,原称“三元及第粥”,选用上等油黏米、江瑶柱、腐竹和猪骨熬制粥底,再用新鲜的瘦猪肉、猪粉肠、猪肝为粥料滚制而成,鲜味可口。
3.荔湾艇仔粥
荔湾艇仔粥的由来十分有趣,据说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府“西关阔少”,因经济拮据,不得已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生意。
荔湾艇仔粥以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米粉丝、海蜇丝、熟猪肚丝、生菜叶丝等做粥料,客人要吃时,就把粥料放入碗里,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沸滚的味粥,然后撒上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几滴麻油即可。由于这种粥是在艇仔上出售,所以被叫作“艇仔粥”。
4.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府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食法有干炒、湿炒、凉拌、泡食等。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可以加各式果蔬榨汁制成。
(七)罗汉斋
罗汉斋,亦名“罗汉菜”,可追溯到宋代,是广州商会为僧侣举行的一段斋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道地方传统素菜。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历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多吃斋,不吃斋也必有一味斋菜,用黄芽白煮粉丝虾米,或加木耳、竹笋、冬瓜等,称为“罗汉斋”。
【民居风俗】
广府民居建筑呈现出了地域特色,如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骑楼、碉楼等。广府居民的建筑有如下几种风格:
(一)商业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后来,广府人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特有的“骑楼”建筑。较早的“骑楼”建于广州一德路、石室一带。
“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能得到荫蔽,便于陈列商品,招待顾客。
因骑楼有诸多优点,一时风靡广府,逐步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中山路、上下九路、人民南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西壕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都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二)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富商在广州“西关角”一带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
中轴线从前向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或天窗采光通风。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局,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庭院后部,是主人教子读书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两关大屋的门面装修,设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等三重门,用来通风,并做安全保证。门口两侧,多用高级过水磨青砖墙,这是西关大屋显著特点。
此外,室内装修、陈设也非常讲究,红木家具,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都是岭南独有的魅力韵味。
(三)古代宗教建筑
广府历史上宗教建筑很多,寺院庙宇遍布整个城市:道教建筑有五仙观、三元宫等,佛教建筑有六榕寺、光孝寺、大佛寺等,天主教建筑有耶稣圣心堂、露德圣母堂等,伊斯兰建筑有怀圣寺等,基督教建筑有东山堂、锡安堂等。
(四)竹筒屋
竹筒屋,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而得名,又名“商铺屋”,产生于19世纪,当时广州工商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内地皮开始紧张,在此情形下,竹筒屋应运而生。
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开间小,进深大,宽不过4~5米。短者7米左右,长者达20多米。呈长方形。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由外及内分别为吊扇门、趟栊、对开的厚硬木门。
20世纪初期,广州几乎所有商业较集中的街道都有竹筒屋,主要集中在将军东街、将军西街、霞飞坊、盐运西街一带。广州的竹筒屋具有低层、高密度、适于南方气候的特色。除广州外,竹筒屋还分布于省内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以及汕头、湛江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州经济和城建工作的发展、进步,许多竹筒屋也逐渐被拆除,目前荔湾区西关一带仍保留一些竹筒屋。
(五)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因外形像碉堡而得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碉楼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江门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碉楼的建造与开平的地理环境以及过去的社会治安是密不可分的。开平市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加之过去水利失修,所以,每遇到台风暴雨,就会有洪涝之灾。除了地理环境外,开平处于台山、恩平、新兴、新会四县边远交界,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所以,清初有乡民建筑碉楼,用以防涝防匪。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高于一般的汉族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进行防御;墙体比普通民居厚实坚固,不用担心匪盗会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此外,碉楼各层墙上也开设有射击孔。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根据上部造型可分为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柱廊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
(六)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四大名园一般指岭南四大园林,是指佛山市顺德区的清晖园、佛山市禅城区的梁园、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四座古典园林。
1.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坐落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清晖路,为广东四大名园之首,始建于嘉庆五年。园内景致优美,汇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灰雕、诗书等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旷、幽、秀的特点。
清晖园主要的景点有船厅、红蕖书屋、澄漪亭、碧溪草堂、惜阴书屋、归寄庐、读云轩、沐英涧、笔生花馆、斗洞、留芬馈、竹宛等,造型构筑别具匠心,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园内树木繁茂,与古色古香的楼馈亭榭交相掩映,美不胜收。
2.佛山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
梁园主要由“汾江草庐”“寒香馆”“十二石斋”“群星草堂”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的精华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
3.广州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始建于清同治三年,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园内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一应俱全。
4.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社区,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被人们称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七)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广东现存祠堂中最富有广东特色的艺术建筑群,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据史料记载,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间,是从前姓陈的广州人用以供奉祖先的庙寺。当时,广州陈姓人数众多,且最有地位,因此,他们集资建造了这座陈氏合族祠。
陈家祠坐北朝南,面积达一万三千二百多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它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号称“百粤冠祠”。
【行旅风俗】
过去富户外出,常有挑夫随行,而一般民众、商家学子步行出门,行李力求简便轻软,那么,你知道广府人有哪些行旅风俗吗?
(一)轿子
轿子,由人抬着走的一种旧式交通工具,多为剥削者所乘坐,又称为“肩舆”。轿子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
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是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木制长方形框架,中部固定在两根细圆木轿杆上,轿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三侧用帷帐封好,前面可设可掀动的轿帘,两侧轿帷多留小窗,备有窗帘。
(二)鸡公车
鸡公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轮车,据说在诸葛亮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因其形状像鸡公而得名。
鸡公车主要由车身、车轮组成,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木材劈凿刨制成的,车杠粗壮,长约2米,前窄后稍宽,前半部分安装车轮处约60厘米和手推部分约70厘米,胶轮安装在中间稍前一点的位置,车轮上高出部分穿凿有车架,两边用硬木穿凿耸起。
鸡公车承担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运输任务,在宽不过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其他交通工具都无法行进,唯有独轮的鸡公车游刃有余。但随着村村通路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大路延伸到县、乡、村、组,鸡公车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了农村运输的古董。
(三)小艇
小艇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最具民间交通特色的一种交通工具,广州城内和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凡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小艇,小艇既可载人又可载货,在路上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四)凤尾渡
光绪末年,小火轮船传入广东,珠江下游民用小火轮船拖带渡船渐渐增加,较大型的车渡都用小火轮拖带,只有在不适宜轮船通行的河道仍然使用脚踏明轮推动自行。
光绪三十四年,对大型车渡进行了改装,拆去脚踏明轮装置,采用浅水船的平底,并仿照客货轮船的模式在船上建造楼厅,又吸取画舫的形式,在渡船的外表涂上色鲜显眼的彩画,因其像彩凤,故被称之为“凤尾渡”。
(五)花尾渡
花尾渡是中国内河航行的客货平底木驳船,因船的尾部饰有龙、凤、花卉等图案而得名。据考究,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广东和广西有花尾渡,独具岭南特色。它乘坐平稳、舒适,设施完善,深受乘客的喜爱。
花尾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成为广州20世纪初以来通往广东、广西和珠江沿岸城镇的重要交通工具。抗战胜利后,是花尾渡的鼎盛时期,以广州为中心,大小花尾渡航行在江门、三埠、石岐、梧州、肇庆5大航线上。
(六)竹筏
竹筏,又称竹排,是用竹材捆扎而成的,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根,通常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
竹筏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在长江南部地区十分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福建、浙江、广西旅游系统相继启用竹筏,在风景如画的江面上开展竹筏漂流旅游。
(七)市舶司
市舶司是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唐玄宗开元年间,广州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朝时期相继撤销了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除粤海关外,撤销了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八)打的
打的源自粤语,出租车在香港和广东较早出现,于是,粤语中相应地有了“搭的士”的说法,后来,出租车这一新事物逐渐成为内地社会生活的需要,“搭的士”的说法就传到了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