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初识霍云贞老师是在四年前,她想让我做她申请同等学力博士的导师。她比我年长,在这个年龄还有如此的学习热情,放弃悠闲的生活来心理所求学,令我敬佩。于是她就成了我们课题组的一员,我们组的老师和同学都称她“霍老师”。她很努力,兼顾工作和学习,奔波于北京和德州之间。但毕竟之前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在求学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她并未气馁,只要时间允许,就坚持参加课题组会,并积极与组里的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在我与她每一次的交流和讨论时她都特别认真,拿着笔记本把讨论的内容记下来,甚至要求手机录音。就这样,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问题在她内心聚焦,有一天她告诉我,二者碰撞出火花来了,她想以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她所从事的大学英语教学,并申请了教育部的课题。我为她找到研究方向而高兴。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几个月后她发来邮件说课题申报成功了!
课题申报成功的喜悦很快过去,研究的压力和焦虑一度成为她生活的重负。在每月一次的工作与学习总结里,能看到她在教学、科研和生活中的忙碌与纠结。好在随着研究方案的细化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的开展,她的研究工作正式启动了。霍老师全身心投入该课题的研究。她花费几年的时间追踪她两个侄子和几个华裔孩子的二语学习。她的这种“钻劲儿”是做科研中令人敬佩的品质。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她研究的特点。她从事了多年的语言教学,她对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痼疾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视听化教材的滥用可能造成的隐患提出意见建议;她尝试找出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的症结所在,对“浅阅读”可能影响思维模式也做了很有意思的实验,并且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发现。
例如,对书中描述的《洛丽塔》的阅读和观影实验,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印象深刻。那是霍老师在苦思冥想多日之后突然获得的“灵感”。在进行了观影和阅读的实验后,她发现,“喜欢观影抗拒阅读”的学生书写字迹潦草,描述事物用词单一,对小说的人物认识浮于表面;而“喜欢阅读的学生”则字迹更加工整,用词更加丰富准确,对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质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她在课题组汇报她的研究发现时,我们都很感兴趣,认为这一研究发现对改进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严格来说,我所从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和霍老师所从事的语言教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对她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观点,我未做过深入的研究,不便评说,但是觉得耳目一新。她认真努力做研究,踏踏实实干工作的点点滴滴着实让我感动。看到她沉甸甸的书稿,我为她的进步和取得的成果而高兴。希望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加充实快乐,在语言教学和科研中更多地融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教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进一步搞好“嫁接”,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付秋芳
2018年4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