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亡宋北解流人因遭遇巨大的亡国之痛、羁縻北方之苦,爆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是宋末文学极其绚烂的乐章。本书主要以“亡宋北解流人”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亡宋北解流人的生平、创作及影响,尤以流人北上后的创作为重点,构筑亡宋北解流人创作的整体风貌。
本书拟从历时性、共时性两个层面来考察这一作家群体。共时性就是考察这一特定群体及其代表作家在特定历史环境的文学创作活动,历时性就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元、明、清三代对这一群体及其作品的接受。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总论,三是专论。
本书在充分占有、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将这一特定群体及其代表作家、作品,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拟以文献学为基础,以文学为本位,力求通过文史互补、史论结合,个案与群体、实证与阐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传播学、接受学的研究方式,考察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风貌和社会影响。
其一,文献学的方法——以文献求证为基础。虽然某些个案研究已被学术界关注,但从“北解流人”这一角度出发加以整体考察,还是需要一个深入系统研究的视角,诸多文献资料有待深入发掘和整理。为此,本书力求借助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在文献收集的同时,努力运用分类、校勘、辨伪、辑佚、考释等实证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资料可靠可信。
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文学文本的整理,全部诗、词、文都生成可靠的电子文本,然后选出重点篇章加以整理、释读。其次是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历史背景资料、作家生平资料、作品批评资料、后世接受资料等,特别是对那些相互之间有差异甚至抵牾的资料,尽量加以辨析考实,包括文本的辨伪、佚文的考证。最后是资料长编的编纂,在对资料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特别突出整理其年代顺序。总之,本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力求言而有据,论而可信。但是,由于古代文献驳杂,笔者文献学功力不足,很多工作有待完善。
其二,文学的观念——以作家作品为本位。本书以亡宋北解流人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作家文学创作的心理历程和情感因素,以及特有的文学创作风格及影响。这种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理念,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上,除着眼于思想性、艺术性两种比较固定的模式之外,还努力考察作家创作的心理历程,研究政治倾向和社会影响,探讨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特别突出作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传播过程。
首先在整体的标题框架上,努力贯彻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理念,使其能够概括这一作家群及每位作家、作品的主要文学风貌和个性特征,给出基本的文学定位。其次是在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评论中,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家行实来评论鉴赏,以经典篇章构筑整体面貌,进而把握作家的思想气质、行为方式,理解创作心态。最后是在方式上,注意收集古代文论、笔记等资料,结合诗文评论解读文学作品,力求接近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主旨。
其三,史学的观照——以历史考察为支撑。亡宋北解流人作家群体及其作品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必然要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除了时间、空间的叙事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方式、社会及历史影响等。就本书研究对象而言,其史学观照就是把作家、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其包括三个史学范畴,一是社会发展史,二是文学发展史,三是文化传播与接受史。
就社会发展史而言,首先是将这一作家群体置于宋末元初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揭示这一群体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共性和整体风貌。其次是将代表作家、作品置于相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含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加以研究,揭示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思想情感和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文学发展史而言,首先是将代表作家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加以考察,对其影响和价值给出基本的定位。其次是将作家、作品放在整个宋元文学史上加以考察,对其在宋元文学史上的影响和价值给出基本的定位。就文化传播与接受史而言,主要是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过程和认同程度及价值取向。总之,就是按照这一作家群体发生、发展进程展开研究程序,注重发展的时序性和时空的变化性,既揭示其原初的自然状态,又阐释其时代价值和发展演化的历史状态。
其四,传播学的视域——以后世接受为着力点。文学活动包含作家的创作过程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文学接受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是文本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依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的理论,厘清作家作品在当时的传播情况,把握作家在当时所处的地位,理解后世读者对作家的接受情况。
首先是将代表作家、作品在元、明、清时期的基本传播方式、历史过程做一整体的考量,其次是努力廓清每个历史时期特殊的接受方式及接受原因,最后是揭示每位接受、传播者的价值取向。总之,在传播学的视域下来研究这一群体及作品,是本书主要着力点之一,几乎占据研究的近半篇幅,也是笔者感兴趣的话题,但是,由于这一传播时限长,传播方式多,传播者成分复杂,传播者的价值取向不同,所以还有很多内容有待深入发掘。
总之,本书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亡宋北解流人及其诗文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但限于笔者学养,多难如愿,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 (明)胡应麟:《诗薮》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18页。
[2] (清)钱谦益著,钱曾笺注:《牧斋有学集》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00—801页。
[3] (清)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页。
[4] 游国恩认为:“元初诗文作家大都是宋金遗老,受元好问及江湖诗人影响较深。……元诗人在学识的广博、艺术修养的精深上,实远不及宋代诗人。”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11页。
[5] (元)王恽:《玉堂嘉话》卷4,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6] (明)宋濂等:《元史》卷127,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99—3117页。
[7] (元)刘敏中:《敕赐忠武王庙碑》,《全元文》卷39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483页。
[8] (元)史周卿:《丞相巴延公勋德碑》,(元)刘敏中《平宋录》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26页。
[9] (元)阎复:《丞相巴延赠谥制》,《全元文》卷294,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232页。
[10] (元)元明善:《丞相淮安忠武王碑》,《全元文》卷760,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52页。
[11] (元)吾衍:《闲居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
[12] 陶尔夫:《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2页。
[13] 钱仲联:《中国流人史序》,李兴盛《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 李兴盛:《艰苦创业话流人(自序)》,李兴盛《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 (元)龚璛:《春秋集传详说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11页。
[17]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64—485页。
[18] 王水照、熊海英:《南宋文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2页。
[19] 杨镰:《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20] 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 牛海蓉:《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 王献唐:《双行精舍校汪水云集》,齐鲁书社1984年版。
[23] (宋)汪元量著,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中华书局1984年版。
[24] 程瑞钊:《汪元量及其诗词之研究》,巴蜀书社1997年版。
[25] 胡才甫:《汪元量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6] 笔者发现胡先生《汪元量集校注》有两处错误:1.第82页《湖州歌》(其八十八)校注③云:“昭仪……封隆国夫人”,按:隆国夫人乃赵与芮夫人黄氏;2.第89页《越州歌》(其十三)校注①云:“甲子应是甲戌(1274)”,按:甲子乃景定五年(1264),诗写理宗驾崩事。
[27] 熊飞、漆身起、黄顺强校注:《谢叠山全集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 俞兆鹏:《谢叠山大传》,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2010年再版。
[29] 缪钺:《论王清惠〈满江红〉词及其同时人的和作》,《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30] 蒋瑞秋:《漫话王清惠及其诗词》,《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2期。
[31] 李俊标、方艳:《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浅谈王清惠的〈满江红〉》,《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2期。
[32] 祝尚书:《宋代巴蜀文学通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99—506页。
[33] 魏崇武:《江南遗老瀛边客——家铉翁被元朝羁縻河间的日子》,《文史知识》2006年第7期。
[34] 魏崇武:《论家铉翁的思想特征——兼论其北上传学的学术史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5] 陈娟:《家铉翁及其诗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36] 张尚英:《家铉翁〈春秋〉学述论》,《儒藏论坛》2012年刊。
[37] 胡宇芳:《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0年。
[38] 闫雪莹:《家铉翁〈则堂集〉漏佚、隐佚、误收诗文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2期;《家铉翁羁北交游考》,《文艺评论》2013年第12期;《元以来家铉翁的接受与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6期;《亡宋流人家铉翁的家国情怀》,《北方论丛》2016年第3期。
[39] 王国维:《书宋旧宫人诗词·湖山类稿·水云集后》,《观堂集林》卷2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0] 郁达夫:《钱塘汪水云的诗词》,《人间世》1934年第15期。
[41] 李洣:《跋湖山类稿水云集》,《文澜学报》1937年第3卷第2期。
[42] 王献唐:《双行精舍校汪水云集》,齐鲁书社1984年版。
[43] 史树青:《爱国诗人汪元量的抗元斗争事迹》,《历史教学》1963年第6期。
[44] 程亦军:《论爱国诗人汪元量及其诗歌》,《广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45] 孔凡礼:《关于汪元量的家世、生平和著述》,《文学遗产》1982年第2期;《汪元量佚诗抄存》,《文史》1982年第9期;《汪元量事迹质疑》,《文学遗产》1984年第3期;《关于汪元量〈湖山类稿〉的整理》,《书品》1990年第4期。杨树增:《宋末爱国文学家汪元量的祖籍、生平和行实》,《文科教学》1983年第3期;《汪元量祖籍、生平和行实考辨》,《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4期。杜耀东:《略论汪元量的生平:与孔凡礼先生商榷》,《扬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杨积庆:《汪元量〈水云集〉散论》,《镇江师专学报》1985年第3期;《〈增订湖山类稿〉商兑》,《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祝尚书:《汪元量〈湖山类稿〉佚跋考》,《书品》1995年第3期。
[46] 杨积庆:《论汪元量及其诗》,《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47] 程亦军:《关于汪元量的生平和评价》,《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8] 缪钺:《论汪元量词》,《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49] 杨树增:《字字丹心沥青血:水云诗词评》,《齐鲁学刊》1984年第6期。
[50] 程瑞钊:《汪元量研究情况综述》,《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
[51] 黄去非:《汪元量诗略论》,《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2] 孔凡礼:《寡妇孤儿流血泪——读汪元量〈玉楼春〉》,《文史知识》1997年第5期;洛地:《嘉会今辰为愍忌——也读汪元量〈玉楼春〉度宗愍忌长春宫斋醮》,《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53] 江合友:《论汪元量词的修辞和意象运用特色》,《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凄凉哀怨的遗民心声——论汪元量词的内容分类与艺术风格》,《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温雪莹:《汪元量词浅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4] 5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张立敏:《汪元量研究五题》,吉林大学,2004年;陆琼:《汪元量生平及交游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曾小梦:《水云诗词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陈海霞:《琴师泣血南归路——汪元量诗歌略论》,山西大学,2005年;李慧:《阅尽沧桑愁压山,沉郁凄婉声铿锵——汪元量〈湖山类稿〉研究》,华东交通大学,2010年。
[55] 崔骥:《谢枋得年谱》,《江西教育》1935年第4、7期。
[56] 胡青:《爱国志士谢枋得》,《社会科学研究资料》1983年第9、10期。
[57] 俞兆鹏:《谢枋得的爱国思想及其渊源与局限性》,《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谢枋得是如何处理“忠君”与“爱国”关系的》,《光明日报》1984年9月5日;《谢叠山先生系年要录》,《江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7年第4期全文转载。
[58] 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1页。
[59] 李晓婉:《遗民诗人谢枋得道教慕仙情结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0] 卞威:《谢枋得诗中的道家与儒家思想》,《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61] 张曼莉:《一曲悲歌泣鬼神——论爱国诗人谢枋得》,《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62] 许文君:《谢枋得北行诗作探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3] 4篇硕士学位论文:沈杰:《谢枋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许文君:《叠山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卞威:《谢叠山诗文论谈》,南昌大学,2007年;刘玲娜:《论谢枋得》,西南大学,2008年。
[64] 吴承学:《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65] 陈望南:《谢枋得和〈文章轨范〉》,《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66] 叶蕾:《谢枋得〈文章轨范〉综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