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材改革的重要性。十余年来,语文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纷纷问世,冲破了教材编写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但总的说来,教材的改革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如有的人指出的那样:教材改革是“戴着镣铐跳舞”。教材改革难度大,周期长,涉及大量的理论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作出科学的解答。因此,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沿袭了传统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编辑体例。从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开始,一直到民国以后仍作为重要教材的《古文观止》都是把一篇篇选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这种体例是以选文为主要内容、以讲读为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这种体例有其明显的弱点,其主要表现在文章的选定都是依据编辑者的选文标准为定准,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实际。一篇文章,可选在初中课本,也可选在高中课本,甚至可以出现在大学语文课本中,这样,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想讲什么就讲什么,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讲多讲少,讲深讲浅,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
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即已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这样的互相作用可以使新教材在学生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是编写语文教材的依据,而具有科学性的教材又可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转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报纸、杂志等现代传播媒介极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同于六七十年代,更不同于四五十年代,如我们的教材几十年一贯制,势必造成教材内容与现代生活实际脱离。从当前使用的教材所选内容来看,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表现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的内容太少,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教材应有的生动的教育性和丰富的思想性。教材应选一些文质兼美的传统名篇,但对传统名篇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名篇距离学生的生活阅历、思维发展水平较远,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很被动,不容易接受,这就要分析原因,适当抽换。有个单位对1772位初中生作了一个调查,同样是名家之作,朱自清的《春》有64%的学生喜爱,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只有12.7%,差别如此之大,令人深思。
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毫无生命的容器,不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状况,其重点仅仅在研究教材的结构意义。教师分析讲授的所谓“意义”,只是他自己的理解与文章发生的意义联系,而不顾学生的兴趣、状态如何,这种“意义”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往往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导致了单向传递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氛围中的学生,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自学能力的培养。“文章教尔曹”反映出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其信息传播模式为教材(信息)→教师(信道)→学生(信宿)。现代信息传播理论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注重研究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从根本上把重心转移到研究信息获取者的接受状态上来,人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给予”信息上,而是如何“寻求”信息上。信息的本质不是原本的所谓信源的物质结构,信息的价值须由获取者(即信宿)的已有状态而定,信息不仅仅是信源的私有产物,而是由信道、信宿共同参与来确定其价值的。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本身只是一种艺术的载体,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所以,作为作家与“文本”之外的第三维——读者,乃是文学审美活动得以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由于不同的“先结构”,对具体作品往往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学生阅读理解的先结构与知识背景、能力系统、思维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思维发展水平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更有直接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阶段,因此,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对文章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应作为我们编写教材的依据。作家写文章有一定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读者对象,文章又有其浅层结构意义和深层结构意义,如许地山的《落花生》是选进初中课本好,还是高中课本好,或者根本不应该选,这都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心理状态而定。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目前,国内有关语文教育心理学专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也只是心理学原理的移植,没有反映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些杂志上发表的语文教育心理学论文,都显得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理论跟不上,是语文教材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所在。
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调整,要有科学的论证。如初中学生喜爱记叙文,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记叙文?高中学生喜欢议论文,究竟什么样的议论文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就不能凭想当然。又如在文言文教学中,中学生是否都要学习文言文,文言文在教材中应占多大比例,究竟是分散教学有利,还是集中教学有利?由于对学生情况不甚了解,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因此,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争来争去,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以编辑者的主观意愿代替了结论。
学生对于教材编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作用表现为:(1)“学生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一部教材要对学生有吸引力,它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需求,这也是教育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2)教材的意义只能是学生的原知识结构与教材发生有意义联系的结果,而不能是别的。(3)检验一部教材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教材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
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教学论三大流派,即美国的布鲁纳、苏联的赞科夫和德国的瓦根舍因,他们的理论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冲破传统观念,力图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矛盾;二是重视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三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倡导发展个性教育;四是强调教学论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些理论对我们构建科学的语文教材体系很有启迪。
传统的语文教材是单篇文章的排列组合,缺乏内在知识联系,没有向学习者提供具有科学序列的语文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只是茫然地读文章、写文章,盲目地走着模仿、体会、摸索的路子,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孤立、零碎、重复,难以组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整体。造成语文教学费时费力,但成效甚微的状况。因此,研究和探索教材的语文知识结构,是语文教材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语文知识的编写和课文的编选要相辅相成,互为联系,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系统性。西安六中“以语文知识为主干,以课文为范例,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教材改革实验;魏书生老师画“语文知识树”,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结构的做法,都对此作了可贵的尝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教材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对于学生的研究是该工程的一个子系统。笔者认为教材改革,首先应把立足点放到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心理特点、认识水平上来,仅凭借主观意愿,期冀构建一个科学的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其次,要搞横向联合,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教材改革。对重大的理论问题,要聘请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分专题进行定向研究。只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才能打破教材改革徘徊不前的局面,把语文教材改革引向深入。最后,认真总结各种不同类型实验教材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摸索规律,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依据。总之,对学生研究的加强,将会极大地推动语文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使语文教材改革出现一个新的天地。
原载《中学语文》199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