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蕴涵
在当今时代,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着变化、变革与变动,思想观念及各种思想文化的多元与多变,交融与交锋,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与新挑战。“人”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和主体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其主要内容,因为人是一切社会的内涵,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体现了现代化的主体性。当代中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其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需要回应这样的时代课题: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切实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深刻彰显“人”的基本价值,这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问题。在这一涉及“人”的问题、涉及发展主体的问题当中,虽然哲学社会科学都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以自己的学科特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一个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原理为指导进行探索的基础理论课题,也是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提出的具有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重大而紧迫的社会实践课题,同时,更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下快速推进中国人的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人的观念现代化既面临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的“第一次现代化”时期的重要任务,又面对着当今时代来自这种世所罕见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相互叠加的背景下“第二次现代化”时期的历史使命。概括地讲,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指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动态转化过程,表现为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深刻转型,是人的思想观念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在传统观念、现实观念向未来观念转变过程中,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这是一种观念质变,具有实践性、全面性、深刻性、不平衡性与前瞻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其本质表现为人的潜能开发、国民素质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层次。本章将在合理定位“观念”“现代化”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合理界定“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与发展实践,剖析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在梳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一般性与普遍性特征的前提下,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特殊性。
一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涵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科学阐释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这涉及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与历史观。从本体论上说,观念就是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相对应。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体论意义就是指其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观念就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对应。观念无非就是对象世界在人类思想中的反映,在此层面,观念与意识、精神是同义语,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意识的起源的基本观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充分发展已经对此给予了科学的证明;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马克思所谓“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列宁所称“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3]把这两句话归纳起来就是说,意识(包括感觉、思想、观念等)的真正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对意识本质的科学理解和合理规定。从这个层面上讲,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形成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理性认识。从历史观角度来看,观念就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对应。作为上层建筑,观念主要是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4]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观念现代化是社会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并且这种观念发展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具有历史性、发展性与进步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论断,是我们研究人的观念现代化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同时也承载着体现社会主义特质的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不仅是实践主体,而且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标。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从人的主体性要素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就必须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观念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与要求。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合理界定,既要立足于唯物史观的角度,从观念与现代化等基本概念出发,确定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核心概念;又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及其现实推进,就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涵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解答。
(一)观念的发展:传统观念、现实观念与未来观念的发展演进
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的立足点,就是人的观念发展中传统观念、现实观念与未来观念的区分。人的思想观念是人的思维与意识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可以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与未来意识三种类型。[5]与此相对应,人的观念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传统观念是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现实生活的个体思想观念之中,渗透到人们业已习惯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之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的前提基础、批判的主要对象。现实观念就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与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介于传统观念与未来观念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出发点。未来观念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思想观念,我们在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中将其作为与现代观念同等意义的用语。人的现代观念,一小部分就是已经确立的现实观念,但更多的则指向未来观念。传统观念、现实观念、未来观念是每代人、现实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在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三种类型的思想观念,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观念”涵括基本词义、政策解释与学术概括等三个层面,学术研究中的“观念”主要是一种哲学概念。从基本词义也就是辞典的解释来看,在现代汉语中,观念作为名词,一是指思想意识,如破除旧的传统观念;二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6]从政策层面也就是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观念就是指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实践中,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与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7]从学术理论层面看,“观念”更多的是一个哲学概念,当然在哲学上,观念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就狭义来说,观念不是由当前外界事物直接引起的反映,而是以前事物的形象在人头脑中的再现。在这种意义上,观念就是表象。就广义来说,凡是外界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就是观念。在这种意义上,观念就是思想。凡是同物质相对立的意识、思维、精神等都是观念的东西。[8]马克思曾说过:“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9]这里所解释的观念来源于物质,观念是物质的东西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贝克莱说“物是观念的集合”,这表明他认为物质就是观念的东西,并否认观念来源于物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认为,“观念是现实的反映”。也就是他在《〈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开篇就提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10]这个“观念”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中三个层面含义的综合体。
第二,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观念”主要是指主体的实践观念,并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表达。观念作为与精神、意识、思想、理念等相通的概念,作用也基本一致。概括地讲,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这是意识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因此,一个人的某种观念强烈,就会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去从事某种行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会在这种强烈意识的推动下百折不挠,直到成功。马克思也曾将这些概念等同起来使用。所以,我们可以将观念做简单的界定,也就是说,观念是指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所表达的思想,或者说观念可以用关键词或含关键词的句子来表达,人们通过它们来表达某种意义,进行思考、会话和写作文本,并与他人沟通,使其社会化,形成公认的普遍意义,并建立复杂的言说和思想体系。[11]作为汉语中一个意义丰富的词语,“观念”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理论观念,这是哲学家要回答的,也是最高层次的、哲学意义上的观念;科学观念,这是科学家要回答的,它是介于最高与最低层次之间的中间层次的科学意义上的观念;实践观念,这是每一个实践着的个人都可以回答的,也是最贴近实际或者最低层次的观念。[12]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的“观念”,更多侧重于第三个层面上,也就是实践观念,主要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在实践中产生的主体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精神主体在实践中把理论与实践直接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观念”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的“观念”是作为系统存在的社会观念形态。从根本上说,观念包括两层含义,即作为一种过程的观念活动和作为一种结果的思想观念。观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既是哲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范畴。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看,可以对观念做出不同的解读。从哲学意义上讲,如前所述,观念是与物质相对应的概念,是与物质对立统一的精神现象。从社会意义上讲,观念与精神、意识、思想、理念等概念具有相通之处。观念的社会性,根源于存在的社会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如法治社会产生法治观念,市场经济产生市场观念,公众场所产生公德观念,股市形成风险观念等。观念作为人的主观世界对外部客观对象的意识反映和心理情感,在外延上与意识现象(包括思维、思想、思想观念等)、精神状态(思考、思索、思虑)、心理状态(思绪、思慕、思想情感)等构成逻辑上的全同关系。观念与思维、精神、意识、思想、认识、道德、心理等交互发生作用,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错综复杂的层次和结构。观念是一个要素众多、结构复杂、动因纷繁、互为机制的社会系统,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观念形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称的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就体现为各种思想观念的结构性排列组合和内在联系。观念是一种立体结构状态,横向上表现为哲学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艺术观念、宗教观念等意识成分,纵向上可分为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与心理状态三个层次;就观念的实践领域看,有经济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观念、生态观念等;就观念的主体范围看,有个别性主体的观念即“个体观念”,社会性主体的观念即“群体观念”或“社会观念”,全部人类的观念即“人类观念”;就观念的内涵深度而言,有心理状态、日常观念、社会思潮、理论观点等;就观念的性质看,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的区分;就观念的状态而言,有系统与零散、清晰与模糊、深刻与肤浅、自觉与自发、坚定与摇摆的区别。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们复杂多样的观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立场与观点,主要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信念、道德和其他意识观念,也可称之为思想观念;二是思想认识,这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分析、鉴别客观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认识能力、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主要是指人们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辩证法、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三是心理状态,是人在认识世界时的文化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主要是指人对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自身,通过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使主体实现和谐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观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根本上可以概括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意识(思想观念)属于世界观的范畴,而心理状态、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就要着重解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问题,解决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的问题,是世界观教育;解决主观与客观如何符合的问题,是方法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就主要体现为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改造人的心理状态和改造人的思想方法三个问题。改造人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提高人的思想觉悟问题,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就是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改造人的心理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提高主体心理素质、实现人的心理和谐的问题,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就是实现人的心理状态现代化;改造人的思想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就是人的思维方式现代化。
(二)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与全面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要正确界定什么是人的观念现代化还要从“现代化”的含义说起。“现代化”一词是由“现代”派生而来的。“现代”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在时间长河的任何一点,实际上都可以分出“现代”与“传统”,“当代”与“过去”。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含义就是“成为现代的”;作为一个时间概念,“现代化”只有相对的意义,其含义是“现世(代)的”或“近世(代)”。除了时间概念之外,在英文中,“modern”还是一个价值概念,表示“新的”“时尚的”意思,指区别于过去时期的文明形式和时代特征,它包括国家组织形式、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社会意识形态,尤其是人们的观念状况,甚至还包括建筑艺术、服饰仪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作为价值尺度的“现代化”,在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中更具有重要意义,彰显着一种进步的状态与正向的、积极的价值追求。
第一,“现代化”内涵的界定,要从基本词义、理论解释与政策释义等方面着重把握现代化引起社会变革的价值导向;从现代化六层理论含义的剖析中,明晰在文明变化和文明转型中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会有进步和成功的可能。关于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在学术研究中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大致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二是认为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三是认为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13]这三种观点其实就是从科技发展、文化进步与政治革命三个不同角度来认识的,撇开这些理论差异,这三种认识都对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现代化”的内涵界定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现代化概念的不同解释中,基本词义(习惯用法)是稳定的,理论解释有学派差别,政策释义则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解释是从基本词义中延伸出来的,政策释义则是理论解释的实际运用。就基本词义而言,在英文中,“现代化”大致有两个基本词义,即行为与状态:作为一种行为,现代化就是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行为和过程;作为一种状态,是指具有现代特点的、满足现代需要的状态,也就是完成现代化后的状态,这种现代特点指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一般指向一种进步的变化。[14]英文中的“现代化”一词有三种词性,作为形容词,如“这是一家现代化的工厂”;作为动词,如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用作名词,如“教育的现代化”等,总之,最新的、最好的、最先进的就是现代化的。就政策含义而言,现代化的政策解释就是现代化理论的政策运用,包括推进现代化的各种战略和措施。一般而言,不同的现代化理论的政策含义各不相同,同一个现代化理论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政策含义也不尽相同,现代化的政策含义是与时俱进的。例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现代化的政策含义就是推进工业化、标准化、农业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现代化的政策含义就是推进城市化、社会福利化、教育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理论解释是各种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的定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统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一批现代化理论,不同流派的理论对现代化的解释有所不同,不同学科的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别,但大概可以分为社会变迁(事实判断)、社会变革(价值判断)与客观现象(价值中立)三个不同的维度: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认为现代化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一个较落后社会相对于先进社会的冲击所引发的各种变迁过程,这主要是一种历史学上的事实判断。例如,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认为,“现代化就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它从17世纪至19世纪形成于西欧和北美,而后扩及其他欧洲国家,并在19世纪和20世纪传入南美、亚洲和非洲”。[15]美国学者布莱克认为,“现代化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16]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看,认为现代化体现为人类社会中各个方面理性的增长,美国学者罗兹曼认为,“我们把现代化视作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最好把现代化视作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17]我国学者罗荣渠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农业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革;就狭义而言,现代化是指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水平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8]从客观过程的角度看,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在18—21世纪期间,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22世纪还会有新的变化”。[19]
按照我国学者观点,现代化大致有六层理论含义:现代化既是一种文明变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囊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等;也是一种国际竞争,是18世纪以来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流动变化。现代化既是一种文明状态(世界前沿),也是一种文明行为(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过程,是18世纪以来达到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的过程,在18—21世纪期间,现代化可以分为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典型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为典型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也是一种文明转型,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政治向工业政治、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等,第二次现代化是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政治向知识政治、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等。很显然,现代化是一个高度复合的概念,包括文明变化和国际竞争,包括文明状态和文明行为,包括历史过程和文明转型,现代化的这六层含义是相互关联的。[20]这样,现代化就有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思想和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精神、观念或心理层面,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实现这一思想层面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特质,又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现代化是人类总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般意义上遵从人类总体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这要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来分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课题做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理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21]中国共产党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这两大历史课题,选择了走社会主义这条光明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在政治和制度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所在,突出表现为社会主义性质,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通过总结国内外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这种中国特色表现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的指导原则,而不是照搬教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向前推进的思想政治保证;全面改革,全方位开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弘扬,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得以复兴,并以新的风姿走向世界;文明主体的作用极为突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奋斗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突出地显示出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22]当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鲜明地表现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现代化”内涵的界定,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二者具有同一性。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在18世纪以前曾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曾经是一个当时的“发达国家”,但后来衰落了,在19—20世纪期间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十八大之后的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就是“中国梦”,在全国以及海外引起强烈共鸣与良好反响。“复兴”不同于前几年提及的“崛起”,“复兴的基本词义是:衰落后再次繁荣,衰落后再度兴盛。复兴既是一个过程,从衰落后到繁荣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再次达到繁荣的状态。而崛起的基本词义是:突然的兴起或高起,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从弱小到强大、从低到高,它也是一个过程。复兴和崛起,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相似之处是,它们都表示一种上升趋势,复兴是衰落后的上升,崛起是直接的上升。不同之处是,它们的性质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复兴指曾有的先进水平或繁荣的恢复,崛起指实力或地位的突然提高”。[23]从现代化科学的角度看,民族复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一个曾经的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努力,再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那就是一种复兴,就完成了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算起,中国现代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晚清的现代化起步,包括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洋务运动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制造近代军事装备,建立近代工业,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维新运动提出维新变法,推行新政,废除八股,变革科学,兴办新式学校,组织开展传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运动等;第二阶段是民国时期的局部现代化,在政治动荡的同时,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建立,高等学校也有较大发展,孙中山“三民主义”得到有限推行;第三阶段是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四个现代化”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国家全面建设目标,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系统目标,早在1954年,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基本任务,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阶段目标,其实质是实现这四个经济部门的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点是经济现代化;现在我国正在实现全面现代化,也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各个领域和方面,都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达到这种水平的国家就是全面现代化的国家。[24]只有中国达到了全面现代化的水平,才能称得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目前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按照国外学者的研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公元16—18世纪初,中国属于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排名处于世界前20位以内(第14—18位);19—20世纪,中国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排名曾一度下降到世界第100位左右(1820年为第48位,1900年为第71位,1950年为第99位,2000年为第79位);[25]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2008年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水平属于初等发达国家,大约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中国现代化水平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从具体数据而言:2008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程度为89%,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69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43,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69 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41,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69位,2009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程度估计为92%。如果按1990—2005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现代化水平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进入世界前40位,成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提前完成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之后可能在2080—2100年期间进入世界前20位,真正成为一个发达国家。[26]这表明,我国现代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越来越近。
第四,“现代化”内涵的界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但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和强大起来,真正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毛泽东说:“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27]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28]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人的思想观念方面体现为,“我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禁锢的思想障碍和陈旧观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9]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现在学术界与理论界提出一些概括,比如,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些不同的理论认识虽从某些角度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方面的特质,但作为一种理论上的准确定义与精确概括,似乎还不够完全或完善。因此,国内有学者明确提出,“是否可以这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种具有定义性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与条件的科学理论。这样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紧扣中国当代乃至近代以来的基本问题,既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又说明了这个理论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或者说它所达到的理论目的和所完成的理论任务,从而能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和意义”。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化问题,即实现中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转型,这个问题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二是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实际上,争取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问题”。[30]如果按照这一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这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1]就能有机统一到一起。同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文化建设就是要实现“文化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成为要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了。
总之,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在科学与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革新,从而带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它体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文化观念领域的理性化。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现代化”,既包括分层现代化,也就是世界现代化、国际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地区现代化、机构现代化与个体现代化,特别是“个体现代化”,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在实现个体现代化过程中个体的观念现代化;又指向六个领域的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一方面,这六个领域中的现代化都存在着“观念”这一文明要素,都要实现各自领域的“人的观念现代化”;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关系更为紧密,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
(三)观念现代化: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深度变迁
现实存在的个人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人是现实存在的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是实践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那种没有前提的抽象理解,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32]这种“现实的个人”具有丰富的历史规定性。首先,人的现实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典作家首次提出他们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去研究“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繁荣发展过程中的人”。[33]人的观念现代化所研究的“人”,也就是这种具有现实性的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4]即使是在当今时代,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虚拟社会中的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从事具体活动的人,或者说虚拟世界的主体仍然具有人的现实性。其次,人的历史性。人不仅是现实的、具体的,而且也是历史的。这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35]在这里,经典作家用十分肯定的语气明确指出了“现实的人”的历史性、可变性,而这种历史性的发生是由人们的活动决定的。所以,人的观念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种人的思想观念随着人们的物质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就人的发展的三个时期的划分,也在一定程度彰显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现实依据与未来指向:“现实的人”的“过去”,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36]“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37];“现实的人”的“现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全面确立时期人的发展状态,社会分工介入生产过程,这一时期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变革,开始实现着现代化;在人类发展的“未来阶段”,由于旧式分工已经消失,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的自主性增强。劳动已经由谋生的手段转变为生活目的,这种劳动及其社会实践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与自主性特征,人不再受到其产品的奴役,也不再受到他人的奴役,人终将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必然归宿。再次,人的实践性。实践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存方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及人类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物质生产实践使人的生物属性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人所特有的生物属性;它还使人上升为自为的、理性的存在物,造就了人之为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以及社会本性;实践使人最终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自由。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总之,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作为主体,只有现代化的人才能担当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作为目标,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的价值,人的现代化首先就应该从观念上实现自身的转变。没有现代观念的人,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去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指在现代化的坐标体系下,在由传统观念、现实观念向未来观念发展过程中,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动态转化,表现为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深刻转型,是人的思想观念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从现实存在的个人出发,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现实的个人(包括虚拟生存中的现实个人)的观念现代化;从实践观念的角度出发,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人的思想观念不但要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还要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人的观念现代化主要是个体观念的现代化与群体观念的现代化,但在这两者的相互转化中,强调实现个体观念的现代化。观念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产物,在历史的表象中虽然呈现出因时空变幻而产生的千差万别的特殊性,但在实质上,它确实存在一个可以分析的稳定结构。从人的思想观念赖以产生的主体角度看,观念有个体观念与群体观念的区分,人的观念现代化也就有个体观念现代化与群体观念现代化的区别。个体观念是个体独特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气质、性格特征都是各不相同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个体观念产生的源泉与动力,因此,只要承认生活的多样性、承认人性的多样性,就必定要承认个体观念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鲁迅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38]恩格斯也多次引用费尔巴哈的一句话,“皇宫里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39]这些都是个体观念特殊性的隐喻。也就是说,个体观念是个人特殊生活条件的反映,体现的是个人独特的经济关系、生活道路、教育状况等方面内容。个体观念是实践的产物,是从个人日常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产生的。由于个体生活和交往实践的独特性,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种完全相同的个体观念。个体的观念现代化毫无疑问要以个体观念为基础。群体观念是群体生活实践的反映。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0]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存在着共同的社会生活条件,有与其他群体共同的实践关系、利益关系和交往活动。这些共同之处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中,就形成了体现群体共同利益和要求的群体观念。小至一个单位、组织、机构,大到一个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都可以成为一种群体,都可形成其群体观念。从党和国家政策上讲,这种群体观念体现为一种“整体观念”与“大局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群体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体现。个体观念与群体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蕴。群体观念离不开个体观念,撇开了个体观念,就无法理解和把握群体观念;同时,任何个体观念又都是一定的群体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群体性。个体观念和群体观念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还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在相互渗透的双向运动中实现动态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占统治地位的群体观念,通过教育途径使其内化为个体观念,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人的观念现代化亦即将符合现代要求的群体观念、个体观念实现现代化,形成现代化观念这一结果。所以,人的观念现代化要注重群体观念与个体观念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
第二,人的观念现代化主要是感性观念的现代化与理性观念的现代化,理性观念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结果的主要体现,但不能忽视感性观念的重要性。从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上看,观念可以分为感性观念和理性观念两种类型。感性观念是一种不定型的、自发性的社会意识。感性观念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常常表现为感情成见、风俗习惯与流行时尚等,道德风尚、审美趣味和宗教习俗等,大多属于感性观念的范畴。感性观念处于社会观念系统的表层,比较直接地反映着社会精神与生活潮流的变化。理性观念是较为定型的社会意识形式,往往以理论的形式凝结和保存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成果。哲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经济观念、科学观念、生态观念、社会观念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类知识体系,大都属于理性观念体系。感性观念与理性观念的关系,基本上类似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但这二者的关系要远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复杂。一方面,感性观念与理性观念之间的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所展开的层级不仅有“时间—空间”系统的维度,而且还有“主观—客观”系统的维度和“物理—心理”的维度。因此,观念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心智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心理事件,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感性观念和理性观念所发挥的社会作用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感性观念往往比理性观念来得直截了当。科学的观念或曰理性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一般群众能够接受的生活真理、生活常识,其作用就无法或难以发挥,理性观念的价值也就和“屠龙之技”一样变得好看而不管用。人的观念现代化是要促使感性观念上升为理性观念,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作用。人的观念现代化也要将科学观念、理性观念、现代观念转化成为一般社会群众、社会成员个体的感性观念,否则就难以实现理性观念的现代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而言,也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让一般群众对此有自身的体验,使之成为个体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感性观念。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主要是认知观念的现代化与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但侧重于后者。从观念自身反映社会生活的程度看,观念可以区分为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两种类型。认知观念是主体对认识对象(包括客观事物和人自身)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理解与把握。认知观念要解决的是对象“是什么”的问题,认知观念越是具有真理性,其客观性的成分就越大。价值观念是关于认识对象有用性的一种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综合。从形式上看,价值观念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构成,其思想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与认知观念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其具有明显的意向性;就内容而言,价值观念集中反映着主体地位、利益、活动方式等内容,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的方式表现的精神目标系统,具有深刻的主体性和主观特征;就功能而言,价值观念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中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在尺度。总之,价值观念是人的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41]这就是说,人类行为有两个基本的观念系统作为内在的原则,一是关于事实的认知观念系统,二是关于自己行为目的的价值观念系统。人之所以能够超出万物君临天下,正在于他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两个尺度,并在自己的行为中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当然,这两种观念形态首先是有区别的,认知观念侧重于客体性原则,着重点在于把握认识对象的规律性,也就是要以解决对象是什么为根本目的;价值观念则在于说明和把握对象的有用性,也就是对象能否带来一定程度的利益这一涉及行为目的的问题。换言之,认知观念解决的是行为的条件问题,价值观念解决的是如何行为的问题。认知观念与价值观念又是统一的。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行为的两个前提性条件,在一个现实的人类行为中,是缺一不可的,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另外,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总体上趋于一致和统一,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所代表的是非与利害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可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或矛盾,但在整体上二者趋于和谐与统一,不然的话,历史进化的可能性就难以存在了。
二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质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根本矛盾决定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类本质,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二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三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之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因为这三个条件都必不可少,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本质,甚至根本不是本质。所谓本质,就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互区别的最根本的东西。[42]本质与现象是一对范畴,事物的本质隐藏在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背后,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稳定的,决定事物存在和发展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事物的根本性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的特殊矛盾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保守性、现实性与现代性、开放性、前瞻性之间的矛盾,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固有的、稳定的、决定人的观念现代化存在与发展并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区分开来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基于此,我们认为,人的观念变革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并且这种本质规定性体现为三个层次的本质意蕴,即人的素质提升、人的潜能开发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
(一)人的观念变革
把握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是推进和实现人的观念发展的前提。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思想观念上的根本变革。这种观念变革的根本性,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在量变基础上引发的质变,表现为质变性;就是在传统观念与现实观念的基础上人的思想观念向现代观念、未来观念发展,表现为方向性;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在自发推进的同时,更多的则体现为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目的,对人们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施加的思想影响,表现为自觉性;就是人的思想观念深刻变革在不同层面的不断深化,表现为层次性。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深刻的质变性。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人的观念发展的量变就是观念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观念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变更,是常见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人的观念发展的质变就是观念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观念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原有度的范围内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人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面非常广泛,受社会实践的影响,人的观念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例如,在现实中人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观念、看法与态度,受到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受到家庭与同辈群体的影响、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所主导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受到信息化条件下各种网络言论的影响,无不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一种量变。在社会发生变革的情况下,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或者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人的观念的质变。例如,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共产主义思想意识的孕育、生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明确的方向性。人的观念发展,必定要遵循着意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人的意识发展过程中,传统意识作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前提,是人的现实意识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观念依据与文化背景;人的思想观念以传统意识为前提,以现实意识为基础,在社会实践的决定下,向着现代观念与未来观念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发展的这种方向性,是基于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事物、现象的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事物、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彼此不可分割的,联系的观点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世界观在同一层次上的两个方面,它们表达的是对同一对象世界客观本性的认识。[43]在辩证法范畴体系中,运动、变化与发展是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虽然这是针对世界的物质联系、唯物论而言的,但是在人的观念运动、变化与发展中也同样适用。这种方向性,也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超越,是人的理性观念对感性观念的超越,实践活动对理性认识的超越,阶级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超越,理想愿景对现实状况的超越,现代观念对传统观念与现实观念的超越,这种超越体现了现实向理想、个体向群体、精神向物质的转化。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表现出主体的自觉性。人的观念发展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着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也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在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的同时,势必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开始可能是渐进的、量变性质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但这种观念发展的自发性不能体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只有人的思想观念发展由自发到自觉,才能体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观念现代化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掌握群众”的更深层次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对人们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思想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思想掌握群众,就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运用反映本阶级或集团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意识,自觉地影响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指导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实现本阶级和集团的根本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过程。[44]这里的“思想掌握群众”,体现在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就是一定的阶级、集团或国家、政党、组织,将自身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念,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影响和掌握群众的思想观念,以此指导和推动人们的社会实践。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哲学上的事物本质层次性原理。由于事物的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所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列宁认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45]列宁的论述不仅提出了事物本质的不断深化问题,而且提出了本质的层次性问题。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也明确地把事物的本质划分为“特殊的本质”和“共同的本质”两个层次,并阐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46]其次是由现象与本质的复杂关系决定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即在不同的联系中,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本质有相对肤浅的、比较深刻的,有所谓初级本质、二级本质与更高级本质等。正因为本质与现象的对立,才使科学研究具有必要性,“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47]还有,这种本质层次性理论在相关学科研究中有着现实的应用。例如,法学研究中对法的本质的认识,就认为法具有不同层次的本质,只不过到底是几个层次,学界存在认识差别而已,孙国华教授提出,法的第一级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第二级本质是上层建筑中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三级本质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客观需要。[48]朱景文教授基于“国家—阶级关系—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链,认为人们对法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本质到深层本质的逐步递进过程,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现象层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法所反映的意志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对法的深层本质的认识。[49]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学者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层次的本质,第一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本质,第二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第三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本质。[50]基于此,我们对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认识也存在着层次性,即人的观念现代化本质的第一层次是人的素质提升,第二层次是人的潜能开发,第三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素质提升
人的素质就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质量,其内涵是个体在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人的素质的界定是侧重于个体的,在个体基础上群体特别是一个国家内国民的素质就构成了国民素质。人的素质的这些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其实质是德、智、体条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即生物能量、社会能量及其内含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51]在人的素质的三个方面构成中,身体素质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相对稳定的特性,包括先天遗传性生理素质和后天肌体素质两大要素,身体素质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规定着个体素质发展的潜在开发性和自然限度,基于其主要体现为先天遗传性,我们在此不多讨论。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观念所导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整体,或者说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经常的、相对稳定的、整体的心理特征,以及驾驭和把握心理情绪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能力。在国民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主要是由心理素质结构的功能所决定的,起着先天的生理因素(身体素质)和后天的社会因素(社会文化素质)的中介作用,人的遗传因素和后天身体素质开发和健康的程度,社会文化在自身中内化、积淀的程度,都要通过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才能得到反映。社会文化素质,是指国民在后天接受各种形式、层次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内化后形成的社会文化特质,具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属性,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四个方面要素的结构。
第一,人的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思想观念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学术研究中曾经有学者以为国民素质缺陷的根源在于教育,从教育上追溯国民素质缺陷的根源。但其实教育只不过是外因,而国民素质缺陷的内因不是别的,正是人的思想观念。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学历挺高,甚至还有着高级职称,但是观念陈旧,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例如,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暴力行为折射的男女不平等观念(2012年的李阳虐妻“家暴”事件就是明证);还有些人没有什么学历,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观念也新,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他们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激发出强烈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观念。哪一种人的现代化程度高呢?当然是后一种人更能接近我们所说的“现代人”。基于此,我们得出结论:思想观念是国民素质的核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现代化的蓝图就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向人们揭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封闭落后地区的能工巧匠,无论如何也不能建造起来现代化大都市里的摩天大楼;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标志,在当今时代中东石油输出国那些开着罗尔斯-罗伊斯高级豪华轿车的牧养骆驼的文盲牧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他们已经实现了观念现代化,成为了现代人。人的现代化,也并不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度流传的“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会跳舞”那样,仅仅局限于某些现代技能的掌握;也不是单纯具有现代化社会的生活经历,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不是20世纪80—90年代“西装、皮鞋、大哥大”或“牛仔裤、披肩发”那样在生活上追求流行、达到时尚。人的现代化,体现在国民素质上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也就是人的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现代化。所以说,我们同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也绝对不完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些缺陷,并非仅仅就是指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而且还包括在国民素质,也就是国民质量上与现代人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国民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之举步维艰,与人的素质不无关系;而人的素质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就是观念的陈旧、错误。正如英克尔斯所说:“传统人所拥有的品质使他们容忍或安于不良的现状,终生固守在现时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中而不求变革。那些陈腐过时的、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就暗暗地靠着这些传统的人格性质,长久顽固地延续下去,死死抓住人们。要冲破这个牢固的束缚,就必须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变得现代化起来,形成现代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之中。”[52]中国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一直着眼于观念,其演化也一直立足于观念的变革与更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发生文化的断裂与中断,这就使中国具备了一个典型传统社会的品格;中国又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制度的社会,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刚刚一个世纪,但封建主义的流毒却一直未能彻底肃清;在近半个世纪里还经历着极“左”思潮的浸染和计划经济的束缚。来自上述传统文化、封建文化、极“左”思潮和计划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构成了我们思想观念方面的传统性,传统人的特性也可以在这些影响要素里去找寻,这些都铸成了国民头脑中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陈旧、错误、传统的思想观念,犹如一副沉重的枷锁,严重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在一些流行语中有所反映,并进而成为一种思想观念。这些流行语也就造就了一种舆论环境,一种自发的舆论环境。有研究者就我国国民素质缺陷的观念根源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用民间自发的舆论载体——流行语加以揭示,例如,“咱一个草民”、主奴意识、当官要为民做主、拜官主义、“国家事管他娘”、民主不适合目前的国情、法治要和人治相结合、人情大于王法、法不责众、屈死不告状、“人权问题不要提”、个性强的缺点、“人随大众不挨骂,羊随大群不挨打”、自我设计是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表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有饭大家吃,[53]还有“传统轻易不能丢”,“关起门来过日子”,知足常乐,精神不如实惠,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重名轻实,“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等。[54]这些盘踞在国民头脑中的陈旧、错误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地束缚了国民的手脚,扼杀了国民的聪明才智,严重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观念现代化进程。人们不仅用这些错误的、陈旧的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还用这些观念评价他人、约束他人(这也就是自发性舆论消极作用的表现)。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与来自这些观念的阻力有着密切关联。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塑造现代人必备之素质。在当今中国,不赞成改革开放的人大概不会多了,但是否思想观念问题都解决了呢?肯定不是。这也是中央在当前仍然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冲破观念束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因之一。在许多国民的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与改革开放相抵触的陈旧、错误观念。在全球化时代,“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55]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所谓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讲,就是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在经济形态上表现为从自然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转变,在政治形态上表现为从以权威控制为特征的集权型社会向建立在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型社会转变,在社会关系上表现为从以身份为特征的依赖型关系向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基础的契约型社会关系转变。社会转型不是社会某一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的局部变迁,而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其中既有经济基础的变革,也有上层建筑的调整。这种社会转型既带来了政治的昌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生态的优化,又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准备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衍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国民素质全面均衡的发展。现代化的实践孕育、生成、提升着现代人必备的各类素质。
(三)人的潜能开发
人的潜能开发之所以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本质蕴涵的基础内容,在根本上是由人通过思想观念的更新、改造达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人的潜能开发就是通过人的观念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广泛实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定位,把人的潜能开发及其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观念现代化之所以可以开发人的潜能,是因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有层次和深度的差别的,它不可能由人们自发地完全释放出来,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在人的潜能开发中,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发挥人的特长与优势,是发挥人的潜能的基础;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是人的潜能开发的重点;培养创造精神,是人的潜能开发的最高层次。所谓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探索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发掘与开发,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发挥。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需要人内在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工作、创造性研究,需要创造者付出艰巨的劳动,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勇气,特别是在创造者逼近创造目标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创造者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忘我地全身心投入。所以,创造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艰苦的奋斗精神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动力、顽强的信念意志是难以达到的。创造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般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只有富于开发功能的人的观念现代化才能担当。
第一,人的潜能开发是人的观念现代化本质意蕴的具体体现,是由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重要资源的发展取向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任务决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我国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发展任务,[56]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的就是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5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开发又往往取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知识经济兴起和全球化蓬勃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现代生产力、推进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首要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58]“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59]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精神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60]开发人的潜能,就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61]人才资源开发,“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人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62]人的潜能的开发,既要开发智力方面的潜能,又要开发精神方面的潜能。人的观念现代化在人的潜能开发中,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潜能的开发,这种精神潜能的开发,可以培育、发展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奉献敬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等,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人才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人才运用自身的智慧、知识、能力对客观世界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因此,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的潜能开发对人才资源开发乃至客观世界开发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影响和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人力资源具有个体性,决定着人的观念现代化能够实现人的潜能开发的可能性。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本形态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自身密不可分,是体现、凝结和储存在特定人身上并经由人形成、支配和使用才能发挥作用与价值的一种特定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征:物质资本所有权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的买卖、转让或继承方式实现所有权转移,而体现在人身上的人力资本所有权却不可能买卖、转让或继承,只能就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进行交易。因此,人力资本体现、凝结和储存在特定的主体身上,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并经由这个特定主体形成、支配和使用才能发挥效用,其他任何组织、个人或政府虽然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产生、形成、支配和使用并能从中获得利益,但都不能无视或超越它的直接所有者而直接使用,在现实中就体现为“不能强迫劳动”的观念和做法,这样人力资本就是一种具有显著个体性或私人性的资本。由于人力资本不能与拥有这种资本的个人分离开来,因此,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或私人性,其他行为主体或外在制度安排一旦违背人力资本归属主体(所有权主体)的意愿,侵犯其权利,那么人力资本就会“不听使唤”或者“宁死不屈”,从而使人力资本大为贬值,成为无用乃至“报废”的资产。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这种个体性是一种天然的内在规定性。人力资本产权与人权紧密相连,尊重人权首先要保护人力资本的产权,在无视人权的制度安排下人力资本产权肯定是残缺的。由于人力资本具有私人决定性,其使用最终要由承载这种能力的个体来实现。人力资本最终发挥的作用如何,关键在于建立起符合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制度体系,我国将“国家依法保护人权”写进宪法就是最鲜明的体现之一。在不利于主体实现利益目标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就会闲置不用,人力资源开发就成为空谈。在能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制度安排下,人力资本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人的潜能开发,实现人尽其才。
第三,人力资源的实质是主体精神的创造力,决定着人的观念现代化实现人的潜能开发的必要性。人力资本的特性,最终体现在它的主观能动性上。因为,人力资本的天然所有者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在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人力资本的资产功能主要通过人的能动发挥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功能规定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发挥的精神创造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作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其说是作为物质实体存在的自然人的人力,不如说是以自然人力为基础的智力人力,也就是一种精神能力。人之所以能使自然按照人的意志在何时、何地以及按照何种方式进行活动,以至创造出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全在于人类的智慧使主体能够在自然的宝库中找到与自然相对抗、和自然力相矛盾的手段,因而创造社会财富。成为价值及其增殖源泉的主体创造力的,主要不是自然力和物质力,而是这种以自然人力为基础的智力或精神创造力,后者才是人力资本的实质规定性。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力资源的精神创造力还表现在改进人与人之间分工协作以及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能力方面。人力资本归属的主体,是存在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因此,社会文化传统、人际交往关系、分工协作组织及其各种制度、知识,经过长期积累凝结在这个具体的人的身上,形成某种社会性的精神创造力,成为人力资本内在规定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永久动力,更主要的是因为这种精神创造力的社会规定性。因为任何单个人的能力,其智力、精神方面的创造力,总是有限的,原因在于单个人的物质或肉体存在是有限的,其用于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换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知识技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替代和积累,使整个社会的精神创造力在规模上无限扩展,在动态上加速增长,从而推动收益递增、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进步。
第四,人的观念现代化在实现人的潜能开发过程中要着力实现自觉开发、深度开发与综合开发。人的潜能开发,人力资源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过程,对于人的潜能开发不能任其自然、放任自流,而应该自觉、主动地加以开发。人的潜能的开发有其客观规律,人的观念现代化要深入探索和自觉遵循人的潜能的开发规律,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当今社会人的潜能开发意义极其重大,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根据这些新的特点和规律自觉开发人的潜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日益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人的潜能的开发,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入人力资本的内部结构。从人力资本的内在结构看,人的观念现代化不仅要进行情感动力、意志动力的开发,尤其需要进行理智动力的开发,并以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为核心进行理智动力的开发,带动情感动力、意志动力的开发;从人力资本的形态结构看,人的观念现代化不仅要增强主体的精神约束力、精神聚合力,尤其要进行精神创造力的开发,通过重点开发人的精神创造力,带动精神凝聚力、精神约束力的开发;从人力资本的层次结构看,人的观念现代化不仅要进行个体思想观念、群体思想观念的潜能开发,尤其要通过个体思想观念潜能开发上升到群体思想观念潜能开发。因此,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于人的潜能开发只有既进行结构开发,又进行重点开发,才能提升人的潜能开发层次,拓展人的潜能开发深度,提高人的潜能开发价值,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实现现代化。人的潜能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途径、综合性地进行开发,人的潜能具有不同类型、丰富内容和相应特点,需要在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运用不同的途径、手段和方式加以开发。
(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就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述颇多的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论断很丰富,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价值、目标、过程和实现途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共产主义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3]。他们在批判其他非马克思主义观点时指出,“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于人性的观念,这种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64]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以之作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历史阶段衡量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同的客观尺度,从而使不同历史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目标,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乃至人类社会追求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相一致;也是人在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即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和我国现实中人的片面发展相区别。这一过程,既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相一致,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更长远的历史过程,是更远大的目标,人的现代化则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的现代化过程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相一致,人的现代化结果必定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5]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性质。在哲学意义上,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一种进步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一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畸形发展的“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用来从事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法学家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身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66]作为现实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侧重于量的积累,注重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是人的所有素质充分而全面的提高。二是作为未来理想目标的人的“自由发展”则主要侧重于质的突破和飞跃,着眼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协调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三是人的“充分发展”体现了人的发展程度,这种程度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境界,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67]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深刻揭示了人的思想观念要达致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性质与要求。
第二,人的观念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人们较为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得到了引导;从形式上,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引导而得到转化,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以及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二是在目的上,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通过观念更新、思想引导,使人们以社会需要和提倡的先进的思想和价值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终极目标上,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为促进现实中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三是理想信念上,人们在自身事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其精神动力是不可缺少的,任何阶级政党,社会群体以及每一个体都无一例外。列宁说:“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无产阶级正是从这个理想中得到最强烈的斗争动力。”[68]邓小平也十分强调精神动力的重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69]江泽民多次谈到精神动力问题,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70]可见,对社会群体与个体而言,人的观念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江泽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71],这表明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自然也就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人的观念现代化纳入人的全面发展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就表现为人的现代化,社会思想观念与生产力、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一起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人的观念现代化是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社会,人是社会的中心,一切进步和发展都要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结果,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现代人格的形成,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的发展目标放在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上,把未来社会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上,从而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向度。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只有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人的观念现代化才能坚持正确取向;只有现实地把握人的观念现代化进程,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取向,人的观念现代化就会发生偏斜;忽视人的观念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会陷入空谈。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要“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7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要将这一理想转变为社会现实,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探索。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的现代化及其过程中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化和归宿。当代中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际就指向人的现代化及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当代的现实体现,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最终发展目标。
第四,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共产主义“新人”必备的基本素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注重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恩格斯在谈到现代性的“新人”时指出:“当上个世纪的农民和工场手工业工人被卷入大工业的时候,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成为完全不同的人;同样,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73]共产主义新人必须是实现了观念现代化的人,而不是那种笼统的、抽象意义上的“新人”,正如列宁批评的,“我们不是那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俄国的事业可以由什么新人来完成的空想家”[74]。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新人”的设计也一直成为中心话题,例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设计了从感觉能力和本能欲求都得到彻底解放的“总体的人”;弗洛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中描述了“真正的现代人”的本质特征以及“新人”的21种人格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非常注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人”,[75]“新型的教育制度”可以“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共产主义新人”,[76]“能够使得学校日益发展成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新型学校”。[77]邓小平更是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理论,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培育现代“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当代形态和现实维度。在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培育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不仅是教育青少年,而且要教育人民和干部,“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78]“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79]“四有”本身就是一种新观念,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四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全国政研会原会长袁宝华指出,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实质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要内容就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促进别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也就是“要实现自身的观念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思想观念新陈代谢的过程”。[80]
三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特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均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作为国人的现代精神支柱、民族的现代文化支撑,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伴随着社会变革中的思想转变、观念更新与文化觉醒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作为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中国发生的第三次革命,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一场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革命。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实现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现实环境,实现实践主导;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凸显文化扬弃。[81]以此为分析方法,在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有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两个层面的实现路径,并且实践主导层面具有根本性。
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并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制度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生活在社会中人的不同。正是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因此,要实现现代化,最基础的工作应该就是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正确反映了社会存在的观念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滞后的思想观念却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社会的改革,往往首先要改革人的思想观念,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每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每一个民族及其个体的观念现代化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具有世界各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经济基础的不同,决定着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更具有独特性。我国现阶段人的观念现代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我国历史上任何时期,具有鲜明的特点,亦即实践性、全面性、深刻性、差异性和前瞻性。
(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践性
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这决定着人的观念现代化具有实践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想观念作为认识的产物,也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人的观念现代化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思想观念及其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对于人的思想观念及其发展变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具有决定意义。
第一,实践基础上的观念创新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过程。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也就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工作上,要充分体现其时代性,高度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充分展示创造性。在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必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现贯穿于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之中的观念创新,呈现着创新主体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观念创新成为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根本来源。一方面,人的观念现代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指向与现代指向。创新包括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等,前提是理论创新,这是至关重要的,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推动其他创新。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和观念变革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同理,人的观念现代化也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通过理论的创新来推动制度、科技、文化等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各项理论创新及其认识成果必须坚持观念现代化,体现思想观念的现代指向。在理论创新以及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团结奋斗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因此,要始终做到江泽民所称的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理论创新以及人的观念现代化,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论创新也好,人的观念现代化也好,必须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人的观念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观念创新一脉相承。应该说,观念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尽管我们将观念创新与其他各项创新排列在一条线上,其实,无论是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都离不开观念的创新或曰创新的观念。观念创新具有深厚的哲学认识论底蕴。从认识论角度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时代、任何个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待于扩展和深化。真理是不可穷尽的,是相对日益接近绝对的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82]观念创新正是体现了这种认识的辩证法。
第二,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实践主体的自我解放。理论创新与思想观念创新必备的一种主体状态,就是主体要解放思想,打破精神枷锁,突破原来认识。人是作为社会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主体的精神条件,包括主体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等,都深刻影响着主体的认识过程进而影响着理论创新过程。因此,思想是否解放,决定着理论创新主体能否接受实践提供的新的思想观念并把它上升为新的理论,能否不断反思自己,即把自己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作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观念的主人。解放思想是人们对待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江泽民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83]在这里,“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指的就是实践主体在对待传统观念积淀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置身于这种历史的思想积淀之中,而又不受这种思想积淀中落后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对待现实观念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努力排除主观主义干扰,尊重客观规律,立足于现实观念及其之上的社会实践基础;“努力去开拓进取”,就是要求人们以未来观念去对待未来目标和理想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为目标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曲折失败,不断接近未来观念。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受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影响。实践基础上的思想解放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之一,也成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国内环境、历史条件与新形势的鲜明特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始,一直到“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时代判断下,中国共产党提出“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四个深刻变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科学论断,提出了“思想观念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重要命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现代化的步伐震动了我们原有的生活秩序,引起社会意识的分化。在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面前,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某些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旧道德、旧模式受到了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并开始发生具有时代意义的变革。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继续解放思想的要求,更凸显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期的观念现代化,首先针对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僵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典作家一直批判这种“思想僵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的“思想是居于自然界和人之外的僵化的精灵”。[84]列宁在《怎么办?》中将“党的僵化”界定为“由于强制束缚思想而必然受到的惩罚”。[85]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讲辩证法,将来也可能产生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现象可能发生”。[86]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宣言书”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报告中,集中批判了“思想僵化”,得出结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87]就社会变革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有力地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和发展。总之,在改革开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实践第一的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法制观念等”诸多“适应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观念”得到了增强,[88]这成为当代中国人观念现代化的实质所在。
第四,人的观念现代化要实现与社会实践相适应。人的观念现代化,就是在社会变革中,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那些过时的旧观念的束缚”,[89]“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90]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形成的科学判断。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进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要在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我们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是难以避免的”,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与谬误”,具体而言,就是“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而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尽管是支流,但必须认真对待”。[91]在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越是变革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生和对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越要加强和改进”。[92]人的观念现代化要积极实现思想观念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规律也称为积极适应规律,是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主要指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社会适应规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观念现代化目标和内容是科学的、正确的,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观念现代化目标和内容则是荒谬的、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僵化”就典型地表现为思想观念不适应。“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首先就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一些同志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强”。[93]所以要进一步转变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观念和做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新旧体制转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时期,既要形成与改革开放新形势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调整改造机制,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深入人心。
(二)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全面性
我国当代人的观念现代化呈现全面性的特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全面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各个方面,这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在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是再修修补补,而是全面重构。我国现在进行的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观念上更是如此。要彻底扫除陈旧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建立全新的现代化观念,也成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变革,不能是局部的修补。我们要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和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重建。
第一,我国当代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全面性表现为长期性。这既是由现代化的过程性与长期性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变革的过程性与长期性所决定的,更是由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过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长期性所决定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有一种惰性、惯性,也就是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并且自身很难变革,必须有外部的推动力量才能引发变革。所以一种思想观念产生以后,在一定的时期以内,就会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深深打上了传统的烙印。传统观念的惰性非常之大,虽然我国历史上有过非常多的变革或改革,但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变革或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如果没有广大转变了思想观念的人民支持,任何改革都不会取得成功。但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绝非容易的事情,只有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念的转变才能显示出效果来。我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国,生产方式的小农化,使广大中国人形成了保守、封闭、排外的性格。虽然现在我国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但是观念的转变要艰难得多。现在我国农民仍然占人口的一半左右,并且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农民的文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因此,广大农民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就会存在一个观望、怀疑的态度。只有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艰苦的工作,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才能切实感受到新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好处,才会慢慢地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和新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关键,那么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就是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关键。只有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实现了现代化,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才能真正地快速发展起来。
第二,我国当代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全面性显现出复杂性。当代中国面临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任务是复杂的,因为我国现代化不仅是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而且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还面临着向知识经济、知识社会转变的艰巨任务。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而且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由现代化社会向后现代化社会转变的世界环境和现实压力。在确立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的同时,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进行分析,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任务,哪些是次要任务。现在我们主要是由前现代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混合并存的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的观念转变一定要以实现观念的现代化为主,以确立现代社会要求的、彰显现代性的现代观念与未来观念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无视后现代观念的存在。对于后现代观念,我们要具体分析,对于那些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思想观念,我们要积极地吸收,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未来为主,也要兼顾后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第三,我国当代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全面性体现为综合性。人的观念现代化要综合不同类型的思想观念,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张岱年先生所讲的“综合创新”。实现综合创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我们所着力推进的人的观念现代化,既不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儒学的复兴”,更不是“全盘西化”,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实现鉴别与筛选。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于反映客观规律的优秀观念,必须继承,并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改造、更新、发展与完善。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遗产,我们决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而对于那些反映特定的社会形式和历史阶段的滞后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必须大胆地加以摒弃,决不能认为传统文化一切都是好的。对于从西方社会传入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西方思想观念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的共同追求,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基本要求,属于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对于这些新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予以接受,并结合自己的民族实际和特殊国情加以发展更新。
(三)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改革也都大刀阔斧、日新月异。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相应的观念变革,并且观念变革应该具有超前性,以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人的思想观念变革也更加剧烈。观念只有通过剧烈变革才能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人的观念现代化剧烈性另一个原因就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观念变革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脚步,作为社会个体就可能会被信息时代所淘汰,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就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现代化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都要求人的思想观念能迅速实现现代化,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性体现为人的思想观念的质变。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摒弃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划清两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这是观念交流的首要任务。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在其近现代发展过程中,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纠缠不清,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社会急剧变化中,人们惊讶地发现,我们长时期存在的观念中很多不属于现代工业文明范畴的观念,而是农业文明范畴的观念,这种观念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成为改革前进的巨大障碍。要扫除这个障碍,只能从观念自身变革入手,要实现我们的思想观念由传统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工业文明形态的转化,由传统观念、现实观念向未来观念、现代观念的转换。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大体未变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农业社会使得农业文明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及其观念系统能够长期延续,只有在外力冲击下才不得不发生种种变化。[94]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带来自觉和根本性的观念变革,使中国人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观念现代化。
第二,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性表现为要面对传统观念的巨大惯性及其文化阻滞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对实现国家现代化表现得无能为力。固然,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曾经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毕竟已经跨入当代,改革开放浪潮在中国大地上迅猛激荡,每个人都怀着鼎新的希望,每个人的心头都泛起革新的涟漪。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不是现代化在理论上是否合乎需要,因为如果中国想成功地使自己适应新的世界环境和时代发展并生存下来,现代化就势在必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首先是人的观念现代化,实现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换。作为自然经济与宗法制度产物的传统观念整体上与它所赖以生长的宗法社会同质,具有前现代性。因此,从原生意义上讲,传统观念至少无法直接产生现代化。在一个社会变革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必定伴随着对于传统持续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在中国固然也有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的传统,但是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到宋儒“返身内求”的自省传统,关心的只是个人如何才能达到传统观念所要求的“至善”和成“圣人”,然而真正的自省是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新的眼光对传统本身做出反思、检讨和提升。恩格斯曾经对传统的特性有过精辟的论述。“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95]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1892年英文版导言》中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惯性力,但是它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近枝或远蔓,那么,这些观念终究不能抵抗因这种经济关系的完全改变所产生的影响。”[96]历史构成人特有的传统性,是人的现实性、现代化的根据,人不可能完全否定、脱离传统;现实是人存在与发展的现代状况,是对人的传统性的扬弃和超越。一方面,不可能完全固守传统;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往往具有相对性。我国是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起步之所以比较晚,其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惯性太大。我国明显的封闭、依附、保守等特征的传统文化,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形成了相当稳固的体系和深厚的积淀,致使我国社会进入近代后仍然长期处于保守落后、盲目摸索状态,缺乏必要的广泛思想启蒙和现代意识的知识阶层,看不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社会改良一再被顽固的封建保守传统窒息而贻误时机,中国迟迟不能踏上现代化之路,只能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遭受西方国家的冲击与入侵。马克思指出,“稍后,我们看到,在中国这个一千多年来一直抗拒任何发展和历史运动的国家中,随着英国人及其机器的出现,一切都变了样,并被卷入文明之中”。[97]“抗拒任何发展和历史运动”是对中国封闭、保守、落后等传统特征的集中概括。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观念的保守一面及其造成的历史悲剧。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深刻性要求传统观念实现现代转型。在现实的人们所不得不面对的历史传统中,文化观念的历史成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新的观念创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人的观念现代化必须尊重文化传统,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98]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是基于文化传统的创造,是对文化传统的提升、超越与发展,不是以迷恋文化传统为基本态度的向传统的简单复归,或对传统不加辨别的简单复活。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99],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就对人的观念现代化形成了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合理认识。一方面,克服传统观念的负面因素,确立了现代化观念,实现革命的胜利;另一方面,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国、民本的社会实践和德政、德治、德教的优秀传统,以拯救国家、仁爱百姓为己任,运用艰苦的思想发动,广泛的思想武装,细致的思想教育,把深受封建传统束缚的自发民众,转化为自觉的革命者、建设者与改革者,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与文化优势。
(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瞻性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瞻性,或称先导性、前导性、超越性,是指人的观念现代化及其引起的思想解放、观念变革成为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总是在不断变革的,而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前夜以及变革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往往是最活跃的。变化着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对一切传统观念实现反思和扬弃,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启迪民智、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大转折,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解放。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层面讲,改革也好,革命也好,往往都有新的观念作为先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前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为前导;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以冲破迷信、走出封闭,实现思想解放为前导的。有了革命的思想,才有革命的实践;社会变革的成功,同样是思想革命、观念变革的结果。
第一,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瞻性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的观点,但也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作用,表现出一种积极反映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一是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决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如何反映,表现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性。马克思指出,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00]因此,人的活动的过程,就是在这“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下进行。因而,人的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着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二是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感觉、知觉是人的意识的表现形式,是对外部现象及事物的反映;并且能将人的感知以推理、判断等方式对感性材料实现加工制作,选择构建,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映对象不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现实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间空间的限制。三是意识的作用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活动的目的等思维和观念,不只限于意识能动性,还在主体以这些思维和观念为指导,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把那些“观念地存在着”的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摘要》中系统阐述了这一观点,“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10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02]客观世界的变化是一个改变或创造的过程,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也能够经过创造而获得。人的思想观念作为一种具体的意识,就是在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之后成为一种理性认识,实现意识的能动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人的发展起到先导与前瞻作用。
第二,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瞻性是恩格斯“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原理的直接运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这一命题。“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103]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荷兰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而这一时期的法国在18世纪上半叶还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的法国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作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104]虽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105]他们反对唯心论和宗教神学的哲学斗争,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德国也发生了哲学革命,预示着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德国的哲学革命是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使辩证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为即将到来的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观念上的准备。诗人海涅敏锐地觉察到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质,认为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为行将到来的德国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准备。他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只有在哲学革命完成之后才能过渡到政治革命”,[106]革命力量正是通过哲学革命发展起来的。马克思非常欣赏海涅的这句名言,并指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07]这就是实践中思想观念的先行,也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实现现代化后发挥重要作用的精确描述。
第三,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前瞻性在我国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08]任何一场大的政治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都要先提出一条思想路线,先在民众中实现思想动员,首先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例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就是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为先导,放得开、搞得活、上得快,敢闯、敢冒、敢试。也就是说,观念变革带来了社会变革与发展。当我们还在批判“金钱万能论”的时候,他们说“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当我们在思考如何防止出现“剥削”现象的时候,他们主动请资本家来“剥削”自己;当我们在研究以“超常规思维”实现发展的提法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们却在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当我们把私营经济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的时候,他们却在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等等,不胜枚举。新的思想观念很多,这些发达地区的重要“特产”就是出观念、出思想。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思想观念,大多是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例如,“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时间效率观念,“把握住今天,胜似两个明天”的抓抢机遇观念,“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实干兴邦观念,“今天借君一桶水,明天还你一桶油”的外资利用观念,“只要有实绩,就是好人才”的人才使用观念,“不找市长找市场”“政府不想当‘婆婆’”的市场经济观念,“发展无模式,搞好了就行”的发展改革观念,等等。诸如此类的思想观念,现在看起来或许已经不新鲜了,但是要产生这些观念,确实是了不起的壮举!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及先锋。深圳的发展靠的是人民的那一股闯劲,那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其发展的主旋律是开拓创新。深圳在2010年庆祝特区成立30周年活动中发布的成果展示,其中的“深圳十大观念”引人注目,这十大观念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109]
(五)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差异性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差异性,也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与失衡性。在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这种不平衡与差异主要表现在超前观念与落后观念的失衡、主导观念与从属观念的失衡,以及人的观念现代化具体过程的失衡等发展状态。
第一,超前观念与落后观念存在着差异与不平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思想观念总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就不可能产生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东西一般总是落后于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但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又要求一定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特别是那些进步的、开拓性的实践,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是根本不可能取得进展的。列宁的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110]这就告诉我们,思想观念的超前更新,也是社会实践迫切要求的。思想观念一方面是必然落后,另一方面又要超前发展,这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中观念发展的不平衡性。然而这个矛盾是必须解决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一是社会意识虽然落后于社会存在,但是当它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可以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反作用。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预言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之后的各国共产党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科学理论,抛弃了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实现了观念现代化,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崭新的实践领域。在现实中,人们可以根据科学理论,设计出种种新蓝图,然后根据这些蓝图创造出客观实际中不存在的新工具、新产品。二是就一定时期内全人类的普遍认识来说,常常存在着观念落后于存在的现象,但就这一时期的各个部分或个体而言,由于他们所处的条件和实践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其认识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后进赶超先进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个观念现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刚开始传入我国的时候,接受它的只是少数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这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宣传、教育和传播,特别是当实践证明其科学性之后,在我国懂得和信仰它的人就越来越多。特别是新的科学革命必然引发技术革命,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一些新的观念也就应运而生,这已为科学技术发展史所证实,这些观念对于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及其国民来说,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观念,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一些必须认真学习和努力接受的新观念。三是观念的落后是必然的,观念的超前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没有落后就没有超前,没有超前也就无法体现落后,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落后制约着超前的“度”,任何观念的超前如果离开人们普遍存在的“落后”观念或距离客观实际太远,就会失去前进的基础,成为空想或幻想。在超前观念的影响下,落后观念向超前观念的转化是必然趋势,在转化过程中,如果有人继续坚持落后观念,并超出一定的“度”,就可能从落后转向反动,被时代所抛弃和淘汰。超前观念的逐步普及,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自觉过程,必然促进传统观念、落后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而落后观念普遍转化为超前观念,这又必将对观念的超前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再度进行观念变革,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再次现代化,这就要遵循观念超前与观念落后的不平衡性规律前进。
第二,主导观念与从属观念存在着差异与不平衡。人的观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一定的结构,其中就有主导观念与从属观念之分。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主导与从属也是相对的,母系统中的次要观念,在子系统中就可能成为主导观念。一方面,主导观念决定和制约着从属观念的内涵、生成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主导观念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其他一系列观念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其他从属观念的现实状况,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主导观念的发展。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观念就是一个主导观念。按照这个观念来发展经济,就必须从与市场隔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树立与市场相融合的新观念。市场观念的确立及其发展,自然对人的其他观念发生影响,要求在政治领域确立人权观念、平等自由公正的观念,在文化领域确立文化产业观念,在社会领域确立社会保障观念,在生态领域确立生态文明观念;但如果市场观念进入政治领域后发生权钱交易就导致腐败,就会引起市场经济观念的异化。再例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主导观念,制约着其他从属观念的发展,所以在文化领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11]这里的“社会思潮”就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思想观念,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实现“引领”,“引领”体现为一种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向导。“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求得一以贯之,既肯定主流又正视支流,有利于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112]这里的“主流的”“先进的”“基本的”都属于主导观念,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观念对“非主流的”“落后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等从属观念实现引领。
第三,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具体过程来看,这种差异与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时期。一是思想观念的冲突与交锋、碰撞时期。在这一时期,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得十分不适应,不合时宜,不能对新的社会实践、新的活动方式提供理论说明,就产生了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与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交锋、震荡。恩格斯曾描述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向唯物辩证思维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冲突与碰撞。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常识的,“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113]这种思维方式迟早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114]而这一矛盾是由已经取得的成果与传统思维方式的冲突造成的,人们在这种矛盾中会产生一种“感到绝望的那种无限混乱的状态”。[115]就我国当代人的思想观念现状而言,按照中央的判断,从目前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116]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人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此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不平衡。弘扬主旋律是必须坚持的,但应当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形成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主流思想环境。[117]二是新的主导观念的形成时期。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碰撞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面临着一大批新的问题,于是人们通过对一个个思维矛盾的思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一旦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主导观念创造出来,立即会调动思维的激情,用它来阐释和构建各种问题,并把它发散到各个领域之中,于是新的主导观念开始出现。爱因斯坦曾经揭示了科学上不同思想观念的更新过程,“差不多科学上的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旧理论遇到了危机,通过尽力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产生的。我们必须检查旧的观念和旧的理论,虽然它们是过时了,然而只有先检查它们,才能了解新观念和新理论的重要性,也才能了解新观念和新理论的准确程度”。[118]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类似之处,总是通过旧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冲突、碰撞与不适应而产生,从而找到新的出路,形成新的主导观念与核心观念。三是新的思维方式确立时期。当主导观念形成之后,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建构起新的思维角度、思维方法,形成新的观念,更新旧的观念,并把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贯彻运用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与知识、语言、情感结合起来,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巨大精神动力。
总之,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推进了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观念现代化反过来指导并推动了社会改革与发展。人的观念现代化发挥前瞻性,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发展和人的进步提供方向性指导,为社会变革和人的发展汇入动力和活力,为社会制度的变迁提出具体的思路与启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观念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进步的酵母,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前导。人的观念现代化不仅要从个体现实的思想观念状况出发,更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开展人的观念现代化实践,自觉引导个体主动适应现代社会、未来社会的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和综合观念,超越自身的现实观念,实现自身思想观念的飞跃,把自己塑造成为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3]《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1页。
[5]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6]《现代汉语辞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02页。
[7]http://baike.baidu.com/view/65157.html.
[8]马全民等:《哲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页。
[1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2]王征国:《思想解放论——解放思想与观念变革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13]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摘要(2001—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页。
[1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15][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6][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1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1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19]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20]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2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22]李纳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3页。
[23]李大庆:《中国现代化怎样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科技日报》2013年3月1日。
[24]汪瑞林:《中国现代化,教育要先行——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5日。
[25]李大庆:《中国现代化怎样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科技日报》2013年3月1日。
[26]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页。
[27]《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2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30]参见周为民《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与条件的科学理论——简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时报》2010年12月6日;《再谈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日报》2012年1月9日。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33]同上书,第73页。
[34]同上书,第71—72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37]同上书,第485页。
[38]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292页。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4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4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44]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
[45]《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4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5页。
[48]孙国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227页。
[49]朱景文:《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6页。
[50]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4—45页。
[51]林世选:《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52]参见阿历史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53]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36页。
[54]解思忠:《国民素质演讲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7页。
[55]参见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5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57]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5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9页。
[59]《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60]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61]同上书,第6页。
[6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6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6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65]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4页。
[6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67]同上书,第300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6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70]《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71]同上书,第295页。
[7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页。
[7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8页。
[74]《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7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页。
[7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页。
[7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7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79]同上书,第209页。
[80]杨文上、王丹石:《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全国政研会会长袁宝华访谈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8年第8期。
[81]汪信砚:《视野、论域、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三个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8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8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1页。
[8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85]《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8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页。
[8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8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1页。
[8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1页。
[9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9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9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7页。
[9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94]葛剑雄:《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9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
[9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
[9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9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9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10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10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102]同上书,第182页。
[10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105]同上。
[106][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27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108]同上书,第13页。
[109]参见王晶生《深圳十大观念》,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1年版。另参见相关新闻报道。
[110]《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
[1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112]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1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114]同上。
[115]同上书,第541页。
[116]本书编写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参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1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4页。
[118][德]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