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社会结构是一面棱镜,透视出社会中每一个角落的情况。

因此,社会结构在社会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

那么,何谓社会结构?笔者的恩师陆学艺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结构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实践化的奠基人。在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中已经给出了符合中国研究实际的概念解释,社会结构,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1]在本书中,笔者将按照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研究方式,对社会结构作出一种制度性的分析。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一系列制度安排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在仍旧占据优势的过去面前,我们需要改变正在开始的未来。因为,过去的时代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本身出现了诸多非均衡现象。这些非均衡现象主要集中于结构变迁与转型(或称过渡),特别是那些关于“社会形态”的讨论中。21世纪之初,有相当多的政界、学界人士认定,首都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那么,对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意味着我们就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模式已经达成“后工业社会”的普遍共识了呢?

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有些是在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的,有些是在控制范围之外的,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审视首都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到目前为止,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位社会成员对首都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仍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就经济指标或部分区域而言,首都北京是迈进了一个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但是其社会指标或大部分区域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前中期阶段。这是首都北京在实践发展中必须正视却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重大问题。本书将另辟蹊径,对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中,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时曾说:“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以为有四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2]那么,新世纪、新阶段,首都北京乃至中国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为主要的特点仍然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不能或者很难顺利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全面社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笔者提出的论点是: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都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就首都北京而言,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在经济层面上,总体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在社会层面上,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前中期阶段,而且更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并存。造成这一格局的根本原因是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它导致了首都北京这一地域空间存在结构性不均衡问题,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结构性差距,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

本书的出发点,是现代社会发展拥有着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在现代社会更为拓展性的延伸与深化。笔者认为,一个社会的结构变迁、特征、走向,是我们理解社会现代化究竟是什么、诊断今天生活在物镜中的每位社会成员面对的种种工业化后果所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

理性地观察与认识社会现实映射出的实践场景,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唯物地认真对待、反思现代化的不足与缺陷,孜孜以求地抱有实现“均衡型社会”的努力和向往。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学研究者应该有此责任与担当。

要说这本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并论述了上述观点,尽管有不少瑕疵,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学初学者,在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笔者是尽了全力的。此外,将恩师陆学艺先生开创的中国化的社会结构理论应用于实践,继承和发展了恩师的社会结构思想,并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本书吸收借鉴了大量前人已有的研究资料,这样可以将首都北京社会结构的变迁历程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这是除本书观点之外另一个称得上贡献的地方。

第三个贡献是,将认识论与实践论统一起来,将形式与内容联系起来,总结提炼出首都北京社会结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也是本书最为核心的部分。笔者认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通过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晶而呈现的,也就是说,社会结构在时间上的体现是变迁,而在空间上的反映可以被看作是结晶化了的时间,这就是社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只有认识清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最后的贡献是,根据上述判断提出优化社会结构的走向。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来说,预测总是很困难的,正如波兰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在他的著作《社会变迁的社会学》中所说的:“在社会领域,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我们只能提出构建未来。”[3]经过深入细致的梳理,笔者提出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预想——未来社会构建的方向和核心是“均衡型社会”。

以上谈到了主要论点、分析框架和所要着重回答的问题,以及可能称得上的几点贡献。本书另外一个特点是,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迁)、结构、规律、预测四块有机串联起来。实际上,笔者的研究路径是以历史与过程为导向的,以此来分析非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事件结果。

本书的话题和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这一点可以在笔者已经发表的《社会结构的中国研究:1962—2012》一文中得到论证。但是,笔者研究的对象是走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前列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社会结构状况,这对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这个大都市还是我们的首都,这个核心城市的核心问题如果得到破解或被拨开云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无疑将会高效而富有成果。因而,问题的重要不仅要求我们下真功夫对之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更要求提炼、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应对方略。

云开才能见日出。在首都北京社会现代化问题的迷雾中,笔者上述认真思考、严肃求索的点滴“结晶”,如果能够对破解该迷题提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则不甚欣慰。

李晓壮

2015年7月22日于北京东城寓所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总报告第10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3][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文版导言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