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白狼水—渝水”谷道
首先说一下道路命名问题。“白狼水—渝水”谷道即《交通》中的“辽西大凌河古道”。不过,“大凌河”乃后起称谓,并非燕秦汉时期的原称。《汉书·地理志》记载辽西郡下辖十四县中包括“交黎”和“临渝”,相关注释涉及如下两条河流:“交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东部都尉治。莽曰禽虏”,“临渝,渝水首受白狼,东入塞外。……莽曰冯德”[27]。据李殿福考证:“在唐以前诸史把大凌河的主源,谓作牤牛河,把牤牛河与今大凌河下游,通称渝水;而发源于建昌南,北流至下府这段水,称为白狼水,作为渝水的支流。”[28]看来,以“白狼水—渝水”谷道代替“辽西大凌河古道”一称,应更接近燕秦汉时期的历史。
关于“白狼水—渝水”谷道基本走向及形成时间,《交通》有较为细致的考证,结合沿道相关文化遗迹可生成表2。参照表2并结合图1,有助于直观清楚地认识相关问题。本文仅就一些旁支内容加以讨论。
表2 燕秦汉时期“白狼水—渝水”谷道(大凌河谷道)文化遗迹分布情况[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续表[44][45][46][47][48][49][50][51][52]
“汉际辽西、右北平郡的戍边之道”属于“白狼水—渝水”谷道。《交通》第二章第三节讨论汉魏时期“辽西右北平郡的陆路交通道”,其中第六部分讲“汉际辽西、右北平郡的戍边之道”。具体而言,该“戍边之道”有两条:一条是“柳城西北出右北平郡治‘平刚’道”,另一条是“柳城东行通向临渝和新安平道”。著者对于这两条道路上若干文化遗迹的勘察与考证工作值得尊重和肯定,不过,一些枝节问题的处理似乎可以做得更好。参照表2和图1可见,第一条道路在经过B16、B17、B18之后应该能够与B19、B20两点衔接,也就是说,该道路应沿着今老虎山河谷道穿越努鲁儿虎山。对此,《交通》甚至也说:“从马迷水村大青山关隘西北行,十余里既发现有穿过老虎山河上游、今敖汉旗四家子乡努鲁儿虎山西麓的一段汉长城遗址。过老虎山河长城,再西北出塞,不过数十里,又有右北平郡北境的战国至汉初燕、秦、汉古长城遗迹。”[53]第二条道路是由今大凌河干流进抵其支流牤牛河、西河,然后溯牤牛河、西河北上前往边塞,被考证为县邑的B21(新安平)、B23(西汉临渝)分别位于这两条支流近旁,无疑发挥着区域主要据点和戍边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至此,问题随之而来。这两条戍边道路主要是循老虎山河、牤牛河和西河谷道北抵边塞,而这三条河流均属于大凌河分支。可见,“汉际辽西、右北平郡的戍边之道”应属于“白狼水—渝水”谷道组成部分。然而,在《交通》本节的内容构架里,“辽西大凌河古道的形成”被作为第二部分与讨论以上内容的第六部分并列,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实际上,王绵厚曾在其早期文章中对大凌河水系历史地理问题有过精彩考辩,老虎山河、牤牛河、西河都是该水系的组成部分。[54]
“辽西郡之柳城—交黎道”存在更加便捷之通途。《交通》第二章第三节第五部分讨论“辽西郡之柳城—交黎道”。该道基本走向是“由汉‘柳城’东南沿小凌河北岸,东去大凌河下游的‘昌黎’和医巫闾山南的‘无虑县’的古道”。[55]从图1上看,此道应由B15出发,途经小凌河北岸的8号点(狐苏县邑),其间可能经过B25、B24和7号点,再由8号点顺流而下,从小凌河水系进入大凌河水系而抵达C6。毋庸置疑,这确实是一条西汉时期连接辽西郡东、西两部都尉治所,东汉时期连接柳城与辽东属国都尉治所[56]的交通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另一条连接柳城与交黎的交通线。上面说到“汉际辽西、右北平郡的戍边之道”,其中包括“柳城东行通向临渝和新安平道”。实际上,在进抵临渝(B23)后,沿着因医巫闾山阻断而南流的大凌河下游河道便可到达交黎(C6)。前者要由大凌河水系进入小凌河水系,继而再回归大凌河水系,后者则只需从大凌河中游进抵其下游,相比之下,后者的通行效率似乎更高。这条循大凌河干道而行的“辽西郡之柳城—交黎道”无疑属于“白狼水—渝水”谷道,不过,《交通》在“辽西大凌河谷道的形成”部分并未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