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文化研究.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何谓流寓

查《四库全书》(电子版),“流寓”一词共出现2119次。其中一些是误检,错将上句尾字“流”与下句首字“偶”或“寓”合为一词。前者如“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曳杖欲归仍更留。”(《屏山集》卷十七,宋刘子翚撰)后者如《宋端石绶带砚歌》:“端溪之石润溪濑,谁凿为砚刻绶带。盖不出乎热中流,寓意乃在不言外。铁崖改绶以为寿,欲藉砚田永年久。”(《御制诗二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除此以外,应有1500条左右。在这1500左右的词条中,一部分,“流寓”是作为名词出现的,这又分为四种,一是“方志”中,“流寓”作为一门,如《大清一统志》言其体例曰:“每省皆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官职、次户口、次田赋、次名宦,皆统括一省者也。诸府及直隶州又各立一表,所属诸县系焉,皆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风俗、次城池、次学校、次户口、次田赋、次山川、次古迹、次关隘、次津梁、次堤堰、次陵墓、次寺观、次名宦、次人物、次流寓、次列女、次仙释、次土产。”二是科举考试中,“流寓”作为一科,如《元故国子祭酒孔公神道碑》:(孔公)“十九年迁礼部尚书,知贡举。时四方士避乱多集都邑,公请设流寓科以取之。”(《文宪集》卷十八,明宋濂撰)三是“流寓”即“流寓者”,如《岭海舆图·地理三》“各府图叙俱择其乡贤、名宦、流寓人品功业之卓然者表之。”四是“流寓”即“流寓地”,如《宋书·武帝本纪》:“伏惟陛下垂矜万民,怜其所失,永怀鸿雁之诗,思隆中兴之业,既委臣以国重,期臣以宁济,若所启合允,请付外施行。于是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而更多部分,“流寓”是作为动词出现的,如《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

“流寓”一词最早的出现大概即上引《后汉书·廉范传》所载。不过《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之“寓公”已含流寓之义。“寓公”指失去领地而寄居他国的诸侯,后来泛指寄居他乡之官吏身份的人。如唐权德舆《金紫光禄大夫司农卿邵州长史李公墓志铭》:“时刘展阻命,东方愁扰,闾里制于萑蒲,守臣化为寓公。”宋范成大《石湖集·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诗》:“天边客里五迎冬,争信还乡似寓公。”

什么叫“流寓”?

流,《辞源》:“水移动。”《辞海》:“水移动,引申为淌出或淌开。”《汉语大辞典》:“水或其他液体移动。”寓,《辞源》:“寄居。”《辞海》:“寄住。”《汉语大辞典》:“寄居。”流寓,《辞源》:“寄居他乡。”《辞海》:“在异乡日久而定居下来。”《汉语大辞典》:“在异乡日久而定居。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三本权威词典对流寓的释义一个共同点是在他乡(异乡)居住。但《辞源》曰“寄居”,寄居是暂时的,且没有时间限定。《辞海》与《汉语大辞典》皆曰“日久而定居”,有时间限定,但非常模糊,“日久”只有相对的意义,而“定居”则说明是永久的了,以后不再“移动”(流)了。从流寓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异乡(包括异国)永久居住下来的有之,而更多的则是寄居他乡、他国。其实,《汉语大辞典》说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似乎更切合实际,这样,“寄居他乡”是流寓,“在他乡日久定居”也是流寓。但“流落”又指“漂泊外地,穷困失意”。以“水移动”的“流”的本义来看,其负面的意义还是大些。水怎么移动?从哪儿移向哪儿?揆之常理,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移动,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说流寓是“流落他乡居住”也就有道理了。

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而移居他乡。《南史·谢岐传》:“谢岐,会稽山阴人也。父达,梁太学博士。岐少机警好学,仕梁为山阴令。侯景乱,流寓东阳景平。”《陈书》卷二十七《江总传》:“总第九舅萧勃先据广州,总又自会稽往依焉。梁元帝平侯景,征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以郡秩米八百斛给总行装。会江陵陷,遂不行,总自此流寓岭南积岁。”《四库全书总目》:“《四易通义》六卷。明程观生撰。观生,字仲孚,歙县人,流寓嘉兴。”《四库全书总目》:“《诗经考》十八卷。明黄文焕撰。文焕,字维章,永福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由山阳县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坐钩党与黄道周同下诏狱。后释,流寓南都以终。”流寓者与土著,流寓地与故土(桑梓)总是相对而言。如宋范处义《诗补传》卷二十三注《公刘》之“庐旅”曰:“庐则本为豳民,犹后世所谓土著也,旅则迁徙而至,犹后世所谓流寓也。”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三:“臣窃谓土著流寓皆陛下赤子。”宋秦田《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又析唐县南阳汝州之地为桐柏、南台、伊阳三县,使流寓土着(按:应为著)参错而居。”《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二:“又热河本无土著,凡流寓民人身家清白寄籍二十年者俱准考试。”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自东晋以来,人多侨寓,士居乡土百无一二,请兼广学校,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

这里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离开本土到京城居住算不算流寓?答案是肯定的。陆机,吴郡人,年二十而吴国灭亡。晋太康末年(289)与弟云俱入晋之京都洛阳。《晋书》本传载:“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藏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又,“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屯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史书作者谓“羁寓京师”,陆机自谓“羁旅入宦”,皆谓陆机入洛乃“流寓”。杜甫在长安十年求仕,其诗《奉赠韦左丞》“旅居京华春”,把在京城十年的求仕生活说成“旅居”,也是流寓。《十国春秋》卷一百二:“梁震,卭州依政人也。初名霭,会唐郎中刘象随僖宗入蜀,震以所业诗诣象,象曰:‘君才思敏妙,定成大器。若不更名,将虑小阻。缘制名雨下从谒,以雨谒人未得輙见。请易震字,震从‘辰辰者龙也’,龙遇雨变化必矣,因改今名。未几,登进士第,流寓京师。梁开平初归蜀道,过江陵,武信王喜其才识,留之不遣,欲奏为判官。震自以唐臣耻为强藩属吏,即亡去。”《宋史·苏易简传》:“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宋德祐二年(1276),南宋灭亡,其年三月,恭帝赵显等被押元之京城大都(今北京),五月至上都(元之陪都,政治中心在此),元朝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灜国公,汪元量诗《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灜国公归寓府》,将宋恭帝赵显在元之京都的住处称为“寓府”,显然赵显在元之京都居住也是流寓。明末陈之遴中榜眼后授官翰林院编修,至清后位至大学士,后来在回忆自己初进京为官的那段岁月时称“丁丑通籍后,侨居都城西隅。”[2]“明武宗时……林某……去留无所,乃流寓京师卖字。”[3]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十九:《酬周公瑕七夕见赠》:“京国俱流寓,禅堂独病栖。徒怀七襄咏,犹恋六尘迷。金锁秋声飒,银河夜色低。不堪揺落意,脉脉凤城西。”今人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唐代流寓长安之西域人,大致不出四类:魏周以来入居华夏,华化虽久,其族姓犹皎然可寻者,一也。西域商胡逐利东来,二也。异教僧侣传道中土,三也。唐时异族畏威,多遣子侄为质于唐,入充侍卫,因而久居长安,四也。”上述诸例均说明离开本土迁居京城也为流寓。

阅《四库全书》所载各地方志“流寓”门有关论述,大凡迁谪、仕宦、游学、避乱乃至“问奇揽胜”等而移居外地者皆为流寓。《云南通志》卷二十三《流寓》:“滇云万里,难逾蜀道,蹑履而至者鲜矣。然自汉唐以来,贤士大夫或宦游而买支遁之山,或避地而筑少陵之室,清风髙躅有足挹者。若夫晦迹从亡,批鳞遣戍,精诚所贯,薄日月而感风雷。稽彼芳踪,顽廉懦立,不且与苍山滇海并垂不朽乎!其他骚人羁客如雍陶贾岛辈,大雅不群,远投蛮徼,亦空谷足音也。志‘流寓’。”《福建通志》卷五十二《流寓》:“天地一蘧庐耳,随寓而安何所不可。虽然,亦有不得已者焉。逐臣去国游子离乡,当年忧愁幽思无可告诉,岂意百世而下有夸为盛事传为美谈者乎!乃知地以人重,人不以地重也。晋自南渡以来,衣冠之族侨寓于闽者众,乃若骚人逸士选胜寻幽,载遨载游,爰居爰处,文采风流遍十郡矣。夫物不产于闽可宝者多,况于高贤而至止者乎?用综芳躅以志景行可矣。志‘流寓’。”《河南通志》卷六十九《流寓》:“古者诸侯大夫各守其国,世其爵禄。然列国有寓公之礼,而大夫亦往往游仕他邦,如防叔自宋迁鲁为孔氏祖,尧之后在晋为范氏,在秦为刘氏,记所称别子为祖者皆是也。后世郡县宇内,天下一统,士得安其土著,食旧德服先畴,幸矣。然或仕宦而乐其风土,或遭乱而播迁。杜甫流落剑川后人犹援以为重,赤甲东屯之名与山川相辉映,岂非地以人灵而文章气节有不可得而冺者耶?中州为四方戾止地,汉晋以来,游梁入洛者勿论,迨宋元祐诸老,致政闲居,与伊川尧夫并卜宅于洛水之上,德星聚矣。志‘流寓’。”《湖广通志》卷七十三《流寓志》:“楚为鱼稻之乡,加以山水清旷,是以四方之客问奇揽胜卜居着籍者后先相望焉。夫庄舄鼓琴,王粲作赋,他乡吾土之感,谁实忘之?然而开径锄茅,愿结芳邻,或依师友,或长子孙,无论寓公、迁客、才子、逸民,倘税驾于斯土而能表见于当世者,其姓名行谊采而识之,宁敢略与?”然也有择取谨严者,如《山东通志》卷三十一《流寓》:“旧志所载流寓寥寥无几,而中可议者如陈良陈相之系于滕,臧纥陈完之系于齐,虽考其迹则是,而例推之则指不胜屈矣。盖必其人与东省有足取重而流连于此,或长其子孙,或存其丘陇,斑斑可考,而后裒聚之,使知所本也。至于高贤税驾,信信宿宿,亦必志其行踪之所自,不同于过都越国者。不然,齐鲁四达之区,往来行李岂胜殚述耶!兹不分郡邑而以时统之,于简严之中略寓详慎尔。”

流寓总有一种“不得已者”!明魏浚《易义古象通》卷八注“旅”:“旅,流寓也。止则流寓而怀土著之心。”“天子诸侯之旅,非必播迁,失国即巡狩,述职、出征、视师皆有旅意。人情安土重迁,凡离其所居即有许多不便处。”故流寓总有一种流落漂泊的意味。《五言古诗》:“白鹭下平田,平田绿秧美。低徊独拳立,奄忽双飞起。周原风日好,远客亦戾止。三茅三家邨,烟尘不曾已。人生本萍梗,流寓随所以。”(《伊濵集》卷三,元王沂撰)彭孙遹《己亥庚子夜归山寺》:“浮萍泛素波,千里相沿泝。孤蓬振朔风,飘摇随所遇。人生作远游,踪迹伤流寓。但逢萍水人。无复飞蓬顾。”(《松桂堂全集》卷六)《赠奉议大夫刑部郎中郭公尚礼墓碑铭》:“惟公其后,卓尔不群。遭时澒洞,蒙犯风尘。东西流寓,备尝苦辛。事定来归,爰抚桑梓。”(《金文靖集》卷九,明金幼孜撰碑铭)《桃溪记》:“自余遭乱,流寓无常处,恒郁郁不乐,思得幽忧之地,营半亩之室以宁厥居。”(《始丰稿》卷二,明徐一夔撰)《唐书》卷三十五《五行志》:“天宝后诗人多为忧苦流寓之思。”这些诗文中的“流寓”就是“漂泊”的代名词。

综上所述,所谓“流寓”,其基本含义是离开本土而移居他乡,但流寓总有一种无奈与“不得已”,据此我们可以给流寓下个这样的定义:“不得已”离开本土而移居他乡。这样就不至于使流寓的含义过于宽泛。比如进京考进士,一举得中而释褐命官,或在京城或在地方,都可排除在“流寓”之外;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做官如苏轼就叫“流寓”。再比如出国留学或讲学暂居国外可排除在“流寓”之外,而由于政治等原因流亡国外或离开本土四出游学游宦如孔子等就叫“流寓”。

流寓与流亡。流亡是指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逃亡流落在外。流亡者或久居一地或一直漂泊居无定所。就流落在外居住而言,流亡也是流寓。但流亡不等于流寓。流亡是流亡者“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逃亡流落在外”,完全是被迫离乡背井。而流寓则非完全被迫,虽然有些“无奈”但主体的选择还是有些主动性,如京官自请外放。

流寓与羁旅。“羁”本义为马笼头,引申为束缚、拘系、牵制之意。“旅”本义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唐孔颖达《周义正义》释旅字为:“旅者,客寄之名,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旅”字:“又凡言羁旅,义取乎庐;庐,寄也。”今人姜亮夫先生说:“羁旅,古成语。动宾复合词。羁于旅舍之人也。”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而言,羁旅也是流寓。但羁旅不等于流寓。主要区别是羁旅之有“羁”字,旅者被束缚而不得自由,流寓则包含有主动选择而寄居他方之意。

流寓与贬谪。贬谪指古代官员被降职,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远离京城并非本土本乡,也是一种流寓。贬谪与流放意近,流放是将犯罪者放逐到边远的地方,贬谪与其不同者,是将所谓犯错误(其实是与当朝统治者意见不合)者放到边远地区。流放与流配同意。流放、流配都有寄居他乡之意,都是流寓。但贬谪、流放、流配不等于流寓,尽管贬谪是流寓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流寓文化而言,其创造的主体多为贬谪者,因为贬谪者多为政府高官、著名文人,如屈原、韩愈、苏东坡等,但流寓的含义要宽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