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寓文化研究.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文学地理学的知识体系

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有五大板块:一是文学地理学学术史,二是文学地理学原理,三是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四是文学地理学批评,五是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

(一)文学地理学学术史

文学地理学学术史是本学科的文献根基与思想根基。没有学术史的学科是根基肤浅的学科。文学地理学虽然是一个新兴学科,但是它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它的文献资料虽然多是零散的,有系统的不多,但也弥足珍贵。文学地理学学术史的任务,就是要对此前中国和外国的各种文学文献、地理学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的文学地理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搜集、挖掘和整理,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不要遗漏。包括辑录有关资料,编辑有关目录,整理、校勘、笺注和翻译有关著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研究,最后形成系统的、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学学术史》。这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需要学术界同仁的长期努力。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文学地理学》一书收录了一份《文学地理学论着目录索引(1905—2011)》,这份《目录索引》给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应该说是很受欢迎的,但是这份《目录索引》的收录时间和收录范围都有限,只能说是为文学地理学学术史料的整理开了一个头,更多的工作还要靠大家。现在中国大陆已有学者专门从事文学地理学学术史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相信不用太长的时间即有重要成果问世。

(二)文学地理学原理

文学地理学原理是本学科的知识主体,包括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目标,文学地理学的定位与学科属性,文学地理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学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途径、机制和表现,文学反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途径、条件和表现;文学家,文学家族,文学活动中心,地域性文学流派,地域性文学社团,地域性文学群体,文学家的静态分布与动态分布,文学家的地理基因、地理体验、地理识知与地理情感,文学家的童年记忆,本籍文化与客籍文化,文学家应对客籍文化的心理机制;地域文学,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与方言,文学与民俗,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文学地理景观,虚拟性文学景观与实体性文学景观;文学的地域分异,文学版图,文学源地,文学区;文学传播的空间与路径,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的地域性;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概念体系,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中国是以实证研究见长的,这一方面的成果占了绝大多数,而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部分学者已经开始由实证研究转入理论研究。2013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了李仲凡副教授主持的“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这一项目,相信不用太长的时间,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滞后状态就会得到改变。

(三)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这是本学科的工具系列。广义的研究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导和规定学术研究应该如何开展的规则和程序,即学术规范;一类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技术方法。仅就技术方法来讲,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又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凡是文学的其他二级学科能使用的方法,例如古典文献学的方法,文学史的方法,比较文学的方法,文艺学的方法,文艺心理学的方法,文艺社会学的方法等等,文学地理学都可以使用。这类方法属于一般方法。还有一类方法,就是文学地理学自己的方法,也就是特殊方法。如上所述,文学地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它所用的还是地理学的方法,其中主要是人文地理学或文化地理学的方法。在文学地理学这个学科还没有真正建成之前,在相应的学术规范还没有正式建立之前,借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或者文化地理学的方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方法主要有文献考证法,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与文学史的研究是有明显不同的。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关在书房里利用所能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除了使用文献资料,还必须走出书房,对文学家的出生成长地、流寓迁徙地、文学作品的产生地,以及文学作品本身所描写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地理空间等等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特别值得借鉴。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文学地理学学者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需要,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在方法的使用上,要尽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相结合,地理分析与文学分析相结合,文字表述与图表呈现相结合。

(四)文学地理学批评

文学地理学批评这是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批评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范围是很广的,所有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地理现象,包括大大小小的实体性文学景观,如黄鹤楼文学景观、西湖文学景观、敬亭山文学景观等等,都属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对象。文学地理学批评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解读、评价具体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地理现象,解读、评价有关的文学地理景观,二是为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的写作积累个案材料。好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应熟练使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和概念术语,充分体现地理意识和空间意识,充分体现文学地理学的思维特点,严格遵守文学地理学的学术规范。中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有许多同时也是从事文学史研究的学者,由于文学史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得许多人的研究对象虽然是文学地理学的,但是其思维方式还是文学史的思维方式。这个转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五)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

各种各样的文学地理,包括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文学地理,不仅仅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或重要内容,而且是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就像各式各样的文学史,是文学史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一样。如果按地域来划分,最大规模的文学地理是世界文学地理。最近,由前苏联学者集体编撰的多卷本《世界文学史》已由中国学者译成中文,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7],相信今后也会有一部多卷本的《世界文学地理》问世。其次是洲别文学地理,如亚洲文学地理、欧洲文学地理、美洲文学地理等等;再其次是国别文学地理,如中国文学地理,法国文学地理、英国文学地理等等;再往下分,则有各个国家的分省文学地理,如浙江文学地理、湖北文学地理、山东文学地理等等;如果按文化区来划分,则可以有基督教文化区文学地理,伊斯兰教文化区文学地理,佛教文化区文学地理等等,或闽台文学地理、吴越文学地理、燕赵文学地理等等。当然还可以按语言分为大大小小的文学地理,如英语文学地理,法语文学地理,葡语文学地理,华文文学地理,或者吴语文学地理,粤语文学地理、闽语文学地理等等;也可以按文体分为小说地理、诗歌地理、戏剧地理、散文地理等等;另外还有文学家分布地理,文学传播地理等等,也都可以有多种层次。总之,可以有各式各样各种层次的文学地理。

这五个板块之间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的。文学地理学学术史是这门学科的学术根基,文学地理学原理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是这门学科的学术规范与操作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各式各样的文学地理是这门学科的终端成果。五个板块相互匹配,有机衔接,由此构成了文学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关联性”。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可以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不断地容纳新的知识,它的知识体系是开放的。今天我们所设计的这个知识体系,只是就我们今天所能想到的而言,并且只能言其大概,相信今后会有人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