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书的逻辑结构
本书主要从晚清“今文学”发展和诗学演变的同构关系入手,对1821—1911年这一时间段内相对于主流诗学而处于“新变”的晚清“今文学”家的诗学理论做宏观的形上把握与探讨。在基本框架上,本书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当前有关晚清诗学的重要问题进行简单的评述和反思,梳理晚清诗学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并且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立本书的逻辑结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晚清从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再到具体的思想与学术层面所形成的“主变”发展趋势,并且从宏观上确立了从“今文学”视角研究晚清诗学演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晚清“今文学”家龚自珍、魏源的诗学思想。第三章主要考察了晚清“今文学”家王闿运的诗学思想。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晚清具有“今文学”学术底蕴的维新派诗人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主要围绕晚清诗学演变的历史反思与诗学知识范式的嬗变进行了相关论述。结语部分主要表明了两个基本立场,并且对本书写作的意义做进一步的延伸与展望。这样,本书以晚清“今文学”价值体系对诗学的蔓延、渗透、规约为中轴,以晚清“今文学”家的诗学理论为中心,以一种有机性与开拓性维度来实现对晚清诗学演变的研究和探讨。
晚清处于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无论晚清文化状况或诗学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转型。本书从晚清“今文学”发展和诗学演变的同构关系入手,对晚清“今文学”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在“今文学”价值体系对诗学蔓延、渗透、规约的过程中发掘一条晚清诗学演变一以贯之的路径,从而揭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范式的“今文学”之于晚清“今文学”家诗学演变的基础性意义。
本书研究发现,晚清诗学无论如何演变,首先都是基于其主要知识范式的。也就是说,当“今文学”的权威和神圣光环还没有退却前,它仍旧是晚清“今文学”家诗学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1] 高旭:《答胡寄尘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694页。
[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回眸〈新青年〉》语言文学卷,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原载《新青年》1917年第二卷第五号。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近代史资料》总4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4]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5]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十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6] 傅斯年:《文学革新审义》,《回眸〈新青年〉》语言文学卷,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原载《新青年》1918年第四卷第一号。
[7] 傅斯年:《文学革新审义》,《回眸〈新青年〉》语言文学卷,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原载《新青年》1918年第四卷第一号。
[8]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673页。
[9] 叶楚伧:《说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707页。
[10]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1] 同上书,第101—102页。
[1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13] 蒋寅:《研究清代诗学的一点体会》,《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1期。
[14] 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 王光明:《现代汉诗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6]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7] 杨四平:《由古典至现代:晚清诗论的过渡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18]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4页。
[19] [日]依田憙家:《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卞立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20] 陈邦炎:《诗界革命质疑》,《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总第1期。
[21] 周颂喜:《论“诗界革命”理论的意义》,《求索》1988年第5期。
[22] 王一川:《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的渐进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3] 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4] 李玥:《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5]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6] 王一川:《晚清与文学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7] 张颐武:《晚清“现代性”:欲望的发现》,《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8]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29] 余虹:《晚清文学革命的两大现代性立场》,《文学前沿》2000年第1期。
[30] 张颐武:《晚清“现代性”:欲望的发现》,《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1]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32] 同上书,第10—11页。
[33] 同上书,第11页。
[34] 田祝、刘浪:《被压抑与未被压抑的现代性——〈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重新评价〉质疑》,《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1期。
[35] 石天强:《晚清是如何被想象的?——当代中国晚清文化研究一瞥》,《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
[36]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362页。
[37] 张岱年主编的《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周易与中国文学》《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等专著,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看作是对思想形态与文学、文论关联研究的集中体现与最新探寻,视野也比较开阔,且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38] “晚清”的界定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费正清将1800—1911年称为“晚清”,中国一部分学者也习惯将“戊戌”到1911年称为“晚清”,即在“清末”的意义上使用“晚清”概念;也有学者把晚清限定为1895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时间段,如单正平的《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
[39] 显然,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为“变”,从清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发展演变及其一般学术思潮变动的历史进程来看,晚清“今文学”至道光年间开始深刻地渗透到清代文化艺术领域,包括诗学领域;如汪辟疆所指出的:“有清一代诗学,至道咸始极其变,至同光乃极其盛。”(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5页。)王国维对清代学术三变也有深刻认识,并且指明了道咸之后清代的学术转向,“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王国维:《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卷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影印本,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