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搞清楚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以经济的改造和建设为基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全面改造和全面建设。1953年9月,他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委扩大会上所作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改造当然不限于经济方面,整个社会都在改造,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在改造。整个国家在建设中,在改造中,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1959年12月,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我们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周恩来不仅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而且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的重要思想。1952年10月,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就要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文化建设看做是将来的事,不能等待,现在就应着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进一步体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文化建设需要经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益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为例,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这些成绩都和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分不开。“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当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领域还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办,这都得靠发展,靠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靠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动摇,不仅因为经济是基础,是我们党长期的中心工作,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更因为经济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前提,离开了经济的支撑,文化建设寸步难行。只有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之上,文化建设才有可靠保障。

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其集中表现就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政治、法律、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而,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经济建设也需要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必须常抓不懈。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而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更多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为此,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封闭的状态中都无法实现现代化。而且,任何国家和地区,要想再过从前那种孤立、封闭的社会生活也是不可能的。现代世界信息系统每天跨越时空向不同的国度和地区传播林林总总的文化信息,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天都面临的是整个世界。现代信息系统几乎网络了人们的一切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而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都成为世界的一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大突破了传统国家的时空界限,消极影响也日趋严重。网络传播的“无中心”状况和“一人一媒体”的可能性,使互联网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生活哲学、处世准则、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集散地。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网上对别国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的宣传变得简便易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注重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企图通过文化渗透达到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最终目的。从现实情况看,目前互联网上所充斥的大量信息是经过意识形态过滤的,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甚至西方一些颓废、有害的观念和思想会通过互联网这条渠道影响我国的民众,使我国民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变化,从而造成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较大冲击和挑战。我们要减少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负面影响,就要靠文化建设,靠理想信念教育,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如何在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如何针对部分社会成员信仰迷失现象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如何有效防止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特别是对当代青少年的渗透影响,如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要求我们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文化引领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以借助“文化经济”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经济”的“三低一高”优势,即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低,对能源的消耗量低,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原动力。我国这些年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出口需求也是重要动力,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过分依赖出口的风险很大。我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动力和出路,所以“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发达国家的“文化经济”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比重及生活消费的比重都呈较高趋势。目前我国国民消费总额中,“文化消费”仍有巨大的开发空间。当前,在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中,文化消费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即使是城市居民,绝大部分家庭和人口的文化消费主要是看电视,其他的文化消费非常少。在农村,文化消费更是严重不足。我们要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去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推动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比如“文化招待”,请朋友看戏、看电影、看展览、参加沙龙、参加文化聚会等,便是转变了接待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花钱消费文化还没有成为常态。过去我们看戏、看电影,集体包场是作为福利安排的。剧团、电影院是事业单位,也不太讲究经济效益,票价不高,结果使人养成一个习惯:你送票我就看,你不送票我就不看。这种消费习惯和观念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扶持、规范文化产业,打通消费渠道,让老百姓想消费、愿意消费、舍得消费,同时又能够方便地进行文化消费。无疑,文化消费是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必然选择,也必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企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动力。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国内先期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的可观成效,以及对文化产业前景的美好预期,都会引导、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文化产业。

总之,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智力支持,对发展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经济发展促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经济发展。必须防止和克服因发展经济而忽视文化建设,因文化建设而放松经济发展的倾向。

(二)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首先,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使中国共产党充满活力,永葆青春,就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其次,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因而,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与义利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利益为耻。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双为方向。再次,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推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理想,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民众。因此,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我们以往偏重于把民主当作一种作风来看待,例如把民主看做是让大家讲话,或者是领导者的开明等。实际上,民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意义。要制定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就要提高执政者的理论水平,倡导建立学习型政党,这就得靠教育。而且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得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也得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这也得靠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最后,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20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也需要政治建设提供保障。首先,文化建设需要政治建设提供宽松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行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都会不利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1]因而,我们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至关重要。其次,文化建设也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重中之重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用中国梦激发和汇聚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既有国内经济社会深刻转轨转型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也有国外敌对势力的牵制遏制和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渗透。因此,文化建设要增强政治伦理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握正确方向,不断传播好思想、传递好声音和传输正能量。毛泽东讲,“究竟什么是我们今天辨别香花和毒草的标准呢?大致如下: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和消灭这个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和削弱这个制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这是一些政治标准,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难道有什么有益的科学艺术活动会违反这几条政治标准吗?”[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除了要坚持行业标准,还要坚持政治伦理标准,我们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我们繁荣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我们要走的道路也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三)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和谐。无论家庭的和谐、社会组织的和谐,还是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的社会不和谐,往往与文化信仰的不统一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不同文化信仰的人们缺乏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雅量。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者,往往把自己信仰的文化说成唯一真理,把别人信仰的文化说成落后、愚昧、不科学,甚至攻击为反动或恶魔。由此而造成不同文化信仰者之间的激烈冲突,导致社会严重不和谐。二是一些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由于缺少一种相对强势的、主流的文化起主导作用,也就是缺乏居于统治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社会必然缺乏凝聚力,也无和谐可言。因此,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反对文化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的极端主义。就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仍居于统治地位,但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强力冲击。面对这三种文化,我们不能采取极端态度,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采取温和态度,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在整合创新中构建“一体多样”“一主多元”的和谐文化格局。“一主多元”,是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主流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有益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多元文化;“一体多样”,是指以精英高雅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为主要表现的多样文化;以书刊、报纸、广电、影视、网络等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媒体文化。也可以按照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的分类法来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建设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党和国家已经把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社会主义人文特性有了自觉认识的体现。基本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等构成了社会建设的广阔领域。基本民生建设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发展,涉及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内容。重点是要解决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学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休闲娱乐、体育等问题。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也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在解决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解决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救灾、慈善等问题,当作合人心、暖人心和稳人心的民心工程来做。要搞好民生建设,就必须树立为民、爱民的文化理念,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清廉的伦理原则。这些都与主流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密切相关。反过来,民生建设搞好了,社会和谐了,人民幸福了,也能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文化建设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反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工业文明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是人类对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价值判断发生了失误。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反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也离不开先进文化建设。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也是人本身的危机,而要应对这一危机,关键是要加强教育,提高人的素质。除了要求日常生活的环保意识以外,在进行工业与农业生产等经济行为中不能过分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另外,还要注重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减少因认识不足而造成盲目破坏生态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使人人对此都有充分的认识、理性的思考、坚定的信心和坚决的行动,以形成强大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为此,紧紧围绕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重点,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以生态文明促进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带动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和有效载体。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价值观的革命。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西方文化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迷信,对于人类思想的解放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后来由于人类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急剧膨胀,人对自然的尊重被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制度又促使少数人以占有和剥削他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根本动力和目的,这一价值观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层面,更加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原则之一。在我国传统思维中,一直将自然生态系统看成人类社会的附属物,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承认他们生存的权利,并制订了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导致人们精神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生态文明观倡导横向的“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即强调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占有自然资源的平等,强调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力均等;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观倡导纵向的“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即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占有自然资源的平等,要求当代人在开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应该考虑后代子孙的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发展方面机会均等和实现代际之间的资源合理分配。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再次升华,标志着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一种新视角新思路,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扩充了精神文明的内涵。人类社会活动已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转向以文化活动为主,即科学、艺术、教育、信仰、伦理、道德、审美、健康、娱乐、智力开发等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人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物质财富逐渐转向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洁、健康、优美、舒适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强调构建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倡导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以达到资源持续利用,这将有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推动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全面展开。生态文明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做是人生的目的,表现在物质消费上,生态文明并不是把高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并不把物质消费水平看做是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它完全摈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而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在生态文明中,创造知识、智慧,使环境质量优化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明、制造和销售知识、智慧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将大行其道,蓬勃发展,其商品最受欢迎,其生产者也受社会的尊敬。这也恰好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此外,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动,推动人类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