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中国大国外交的时代特色
刘建飞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里讲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是指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对其他大国的战略与政策,也不是指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而是指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虽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正式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个概念,但是中国的大国外交并非近年才有的事物。中国的大国外交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同传统的大国外交相比,中国的大国外交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共同发展、共享和平、互利共赢。
一 不断演进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自古就不是一个普通国家。古代曾长期是世界人口大国、地理大国、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有时也是军事大国、政治大国。即使是近代遭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时候,也仍然是世界人口大国和地理大国。
身为“大国”,自然就有“大国外交”。朝贡体系就是古代中国大国外交的突出特点。乾隆皇帝拒绝与英国通商,尽管体现了他的傲慢、封闭与偏狭,但也反映出其大国情怀。1863年,尽管此时的清王朝已经被西方列强打败了两次,同治皇帝在给林肯总统的信中还这样称道:“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1]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虽然清王朝以惨败告终,但中国敢于直面八个西方列强,也隐含着晚清朝廷未将其统治下的中国视为一般的中小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未能给中国以“战胜国”待遇,随即引发五四运动及中国人的怒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众仍怀着还未消亡的大国情结。以实现民族解放和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从来未将中国看成一个普通国家,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外交一直蕴含着大国外交的“气度”。概括地讲,新中国的大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78年。这时的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地理大国,还是政治大国。中国“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改变了冷战对抗中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中国敢于出兵朝鲜,直接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兵戎相见,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领导人的一种“大国气魄”。后来构建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以及“三个世界”划分,特别是给予许多发展中国家无偿援助,都是大国外交的体现。回过头来看,这一阶段的大国外交,主要依托于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主要着眼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不过,由于中国的综合实力有限,大国外交的效果也相对有限。虽然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是“五大力量中心”之一,但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还不够突出,有时在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上都显得作为不足,尤其是受“左”的思想影响,出现不少失误。
第二阶段为1979—2012年。这一时期,中国不仅仅是人口大国、地理大国,或者政治大国,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开始越来越成为大国禀赋的重要方面。不过,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主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政治上注重韬光养晦,以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注重同世界各国保持良好关系。所以,这一阶段中国外交相对比较低调,突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不太强调“大国外交”。不过,中国的大国情怀依旧,“大国外交”的身影还在。邓小平就强调,“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3]两极格局解体后,推进多极化一直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主张。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主张改革现行国际秩序,而国际秩序通常都是大国关注的事情。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的大国外交是以韬光养晦为前提的大国外交,中国外交更多地着眼于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际舞台上则是有限度地发挥大国的作用。
第三阶段始于2013年。历经五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遭受重创,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加速。而中国则是新兴国家的代表,崛起势头举世瞩目。伴随着综合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应提升,世界许多国家期待中国发挥“大国作用”、承担“大国责任”。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大国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日益突出。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顺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中国外交需要更加有所作为,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展现中国外交的大国精神与大国气度。中共“十八大”之后的领导集体在外交事务中“奋发有为”的一面让世界瞩目,尽管仍然坚守着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
当前中国的大国外交与传统的大国外交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中国特色体现在哪里?这正为世界所关注。
二 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大国外交
一个国家的外交首先要为本国利益服务,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在旧时代,西方列强在获取本国利益时,常常以牺牲别国利益甚至世界整体利益为代价。对比之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是:在坚定地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时,顺应时代潮流,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贡献力量。
新型大国外交重在推动世界和平。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大国,一直受“和合文化”的浸润。在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而赢得民族独立后,中国对和平的期盼格外强烈,对和平的维护格外坚定。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接过历代志士仁人追求国家独立富强、世界大同的伟大事业,更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以促进世界各国平等相处为愿景。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从奉行不结盟政策到对独立自主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坚持,都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当前党中央提出“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都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良好愿望。
新型大国外交重在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有可能借助全球化带来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利用好外部机遇来推动自身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又可能难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而使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进而进一步被边缘化,拉大同发达国家的距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更加重视国际事务中的发展问题。中国不仅一如既往地重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倡导并践行“正确义利观”,以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而且在国际多边舞台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声,为发展中国家争利,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演进。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在推进多边外交时,要着重“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4]。
新型大国关系重在通过合作来促和平、谋发展。中国一直在努力探索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边倒”战略就是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合作来维护世界和平;后来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意在同世界各国合作,以实现各国间的“和平共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大了同各国在发展上的合作,直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当前世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金融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中国更是高举合作的旗帜,将之与和平、发展并列,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主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中非互利合作的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中非关系要体现出“真”“实”“亲”“诚”;为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又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在更广泛的全球层面,近年来中国更是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更为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与此同时,中国从自身经济发展、改革和转型出发,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能否在合作中与各国实现共赢,成了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将共赢与和平、发展、合作并列,作为中国外交的旗帜和主题,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时代潮流。
新型大国外交重在实现世界的互利共赢。所有国家的外交都是处理本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但不同的国家在处理这个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在旧时代,列强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为此往往要牺牲他国的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利益,结果导致战争频发,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长期贫穷落后。新中国一直秉持要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理念,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5]所以在外交上,一直将本国利益与世界各国的利益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双赢。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反对霸权主义到宣誓永不称霸,从申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都反映了中国要与世界双赢、共赢的精神。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6]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外交更需要坚持中国与世界双赢、共赢的理念,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同时在世界共同发展中进一步发展自己;以自己的贡献促进世界和平,同时在世界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中营造自己的外部环境;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推动国际合作,同时在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中加强自己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共赢,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构成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1]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2]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3]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4]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9日,第1版。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4—755页。
[6]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9日,第1版。